学术投稿

产后尿潴留的护理干预

王桂英

关键词:产后, 尿潴留, 干预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后尿潴留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对产后尿潴留进行原因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采取护理干预.结果 48例产后尿潴留自行排尿40例,需导尿8例,护理有效率83.33%,无1例并发产后出血及泌尿系感染.结论 对患者产生尿潴留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缓解痛苦.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手法复位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的优点与缺点

    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在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问题上的临床效果,研究其优点和缺点,分析其医学价值,从而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在2000年1月~2012年这十几年中收治的尺桡骨干双骨折患者13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法,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手法复位予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以及骨密度的改善情况,并将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 在骨折愈合时间以及骨密度的改善情况,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均出现骨折移位、畸形愈合等并发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尺桡骨干双骨折患者进行手法复位,一方面能够促进患者的骨骼的增长,另一方面能够缩短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但是手法复位对医师的技术要求比较高[1],复位之后极易出现移位,引起并发症,也存在一定的缺点.

    作者:刘小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常见肺粟粒性病变HRCT诊断

    粟粒性病变是胸片常见的病变,主要表现为肺的多发结节.这些具有特征性的结节一般都很小,直径通常都在1-3mm,边缘锐利.大约有80多种病变可以表现为粟粒性病变,高分辩CT(HRCT)较胸片更能准确观察肺实质、肺弥漫性病变,胸片不能定性时,HRCT可以发现某些重要征象从而达到定性诊断的目的.HRCT主要优势之一在于它能够显示结节的分布与次级肺小叶的关系,这对于鉴别诊断非常重要.本文描述三种分布方式:小叶中心型,淋巴管周围型和随机分布型.

    作者:赵军;马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经肛门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手术铺巾方法的改进

    目的 探讨经肛门巨结肠拖出根治术传统的铺巾方法与改进后的铺巾方法对现行手术的影响.方法 对102例经肛门巨结肠拖出根治术患儿(其中57例中途转开腹)随机进行分为观察组及实验组,通过对医生满意度及消毒铺巾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改进组的医生满意度大幅度提高,消毒铺巾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改进后的铺巾方法即可适用于经肛门巨结肠拖出根治术又适用于经腹经肛门巨结肠拖出根治术,即满足了手术的需要,又提高了手术效率,方便了手术医生的操作.

    作者:苏迎春;徐璐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外科护理中安全事故56例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导致外科护理中发生安全事故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了2010年4月-2011年3月期间外科护理中发生的46次安全事故作为研究对象,对导致安全事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导致外科护理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为护理人员的素质水平不够高,占到了全部安全事故的52.17%(24次),其次为患者因素,占到了全部的30.36%(17次),再次为管理因素,占全部的10.87%(5次).结论 要想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必须要注意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并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作者:王丽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替吉奥胶囊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替吉奥胶囊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80例晚期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联合静脉滴注替吉奥胶囊和伊立替康;对照组使用奥沙利铂静脉滴注.两组均使用4个疗程后检验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的明显要高(P<0.05),毒性反应上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但是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替吉奥胶囊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要优于奥沙利铂滴注,毒性反应较轻,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作者:田建明;张欢英;刘亚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深圳市宝安区2010年-2012年流感样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深圳市宝安区2010年-2012年流感样病例(ILI)监测结果.方法 根据《全国流感监测方案(试行)》,收集哨点医院ILI就诊数,采集流感样病例鼻咽拭子,采用MDCK细胞进行流感病毒分离,采用血凝抑制试验进行流感病毒型别的鉴定.结果 2008年-2012年宝安区共报告ILI 31098例,年均ILI%为4.69%,共采集ILI咽拭子标本976份,分离到阳性菌株105份,阳性率为10.76%.结论 宝安区流感样病例主要集中在青少年,加强预防接种是与预防流感的关键措施.

    作者:熊田甜;周小涛;余光清;雷蕾;朱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疤痕子宫中晚期妊娠引产120例分析

    近年来为确保母婴安全,剖宫产指征相应放宽,剖宫产率相应呈上升趋势[1],随之疤痕子宫妊娠也相应增多.现将我院120例疤痕子宫中晚期妊娠行利凡诺引产分析总结如下.临床资料:自2006年-2011年我院共收治中晚期孕妇行利凡诺羊膜腔内引产患者7810例,其中疤痕子宫引产120例,占1.54%,没有出现子宫破裂及宫颈裂伤现象.

    作者:闫福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内科护理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目的 分析和探讨内科护理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寻找相应的解决办法,提高内科的护理质量.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在我院内科就诊的患者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分析内科护理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每一个问题制定相对应的解决办法.结果 通过对我院内科患者的调查分析,明确了我院内科护理沟通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实施提出的对应策略,使得患者的满意度得到了提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 作为医院内科的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一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遵守岗位纪律,并且注重自身护理素质的培养,增强法律自我保护意识,严格按照医院规定进行护理记录,力求所有患者满意.

    作者:于春蕾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左氧氟沙星和呋塞米配伍禁忌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新药比较多,很多新药的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等信息在药品说明及相关报道资料中介绍相对欠缺.通过临床上的操作经验,发现呋塞米与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两种药物存在着配伍禁忌,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雪银;龚进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浅谈根管治疗的成功与失败

    根管治疗是口腔科临床使用多的治疗方法[1],它是彻底清理根管内炎症牙髓和坏死物质,扩大成形根管,并对根管进行适当消毒,后严密充填根管,以祛除根管内感染性内容物对根尖周组织的不良刺激,防止根尖周病的发生或促进根尖病变愈合.根管治疗具有三个基本阶段.首先是诊断、旨在判断所患牙痛,以确定治疗方法.其次为制备,制备之前需要了解各患牙根管形态特点,熟悉每个牙根管的数目、长度、弯曲方向、侧副根管及根尖解剖形态等.在这阶段先将髓室和根管内腐质消除,然后清洁根管,使之成形.后是用充填材料完全填满已制备的空间.

    作者:王建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小儿手术病人静脉穿刺术的减痛护理

    目的 探讨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小儿手术病人静脉穿刺术中缓解疼痛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收治的进行手术的需要静脉穿刺的儿童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手术前后只进行常规疼痛护理,观察组在穿刺部位涂抹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联合常规护理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观察小儿的疼痛状态以及血压、脉搏、心率的情况.对两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疼痛程度有显著差异,观察组治疗期间小儿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小儿的血压和心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有针对性的护理配合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的使用,对减轻患者的疼痛,缓解患者的压力,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芮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超声刀在腹腔镜下肝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根据本文选取的资料分析超声刀在腹腔镜肝癌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从2009年11月-2011年11月接收的120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89例患者在腹腔镜下应用超声刀进行肝癌切除手术.术后随访1-2年.结果 经过合理科学的临床治疗之后,患者的身体恢复状况良好,无术后出血发生.结论 肝癌患者接受腹腔镜下超声刀切除术可以很好地实现肝部的安全切除,具有很大临床治疗意义.在腹腔镜下结合超声刀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黄丽华;陈婧;李富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研究近况综述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危重病症.本文利用洋地黄类药物的应用、利尿剂的应用、扩血管药物的应用及其它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等四种方式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疾病进行治疗的研究.

    作者:彭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急性阑尾炎开腹与腹腔镜切除术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传统开腹与腹腔镜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 整理我院2008年1月-2012年4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病例,随机抽取76例,并根据手术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行开腹手术)40例、实验组(行腹腔镜手术)36例.在疗效、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有明显差异(P<0.05)的方面有疗效、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排气及住院时间,在平均手术时间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切除术在创伤、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及住院时间上效果优于开腹手术.

    作者:邓云学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药学咨询服务在医院药房的开展探析

    目的 分析并探讨药学咨询服务在医院如何开展,开展后会对患者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方法 对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选取一定数量的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观察组进行药学咨询服务,观察其用药和病历;对照组则未享受药学咨询服务,观察其用药以及病历.主要分析患者的两项指标,一项是对医院服务的满意程度,另一项是患者对治疗措施(如用药等)的依从性.后对所有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结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分析和对比后,发现在观察组在三个方面优于对照组,一是治疗效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二是患者对医护人员以及医院服务的评价,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三是对治疗措施的依从性,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大多数患者遵医嘱.结论 药学咨询服务如果正确开展,那么有四个方面的好处,一是提高医院形象;二是和谐医患关系;三是促进患者康复;四是促进患者进行正确的治疗,以正确的方式服药.

    作者:叶霖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新街镇戊型肝炎5年监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研究新街镇戊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戊型肝炎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建立覆盖市、镇、村三级卫生医疗机构的疑似肝炎主动监测网络,系统全面地掌握监测戊型肝炎的发病情况.结果 2006年10月1日-2011年9月30日累计报告急性肝炎病例194例,年均发病率为10.12/万人/年.其中戊肝病例83例,戊型肝炎年平均发病率为4.43/万人/年.戊型肝炎占急性肝炎病例的42.78%,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P<0.01);发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多见于40周岁以上人群,全年均有发病,春夏季节较高.结论 戊型肝炎发病占全部肝炎发病的构成比较高,随着甲、乙肝疫苗对甲乙肝预防效果的显现,应加强戊型肝炎的监测和防治.

    作者:吴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趋化因子SDF-1α/CXCR4和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微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两大主要的微血管病变.趋化因子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探讨SDF-1/CXCR4在糖尿病及其微血管病变中的生物学功能和针对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治疗措施,为相关病变治疗提供一个新靶点.

    作者:谢君辉;帅红霞;余学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重症、危重症手足口病的集束化护理策略

    目的 探讨有效、具体的集束化护理策略,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通过对46例进入重症监护室的重症/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治疗过程中的加强护理,严格实施温度控制、输液速度控制、镇静镇痛、呼吸道管理以及对体温、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等系统症状的严密观察,配合消毒隔离,肠道护理等,总结并提出重症/危重症手足口病的集束化护理策略.结果 43例患儿病情控制,转出PICU;3例因神经源性肺水肿、呼吸循环衰竭严重而死亡.经过密切体温、心律/心率、血压、意识、肢体阵挛、四肢循环/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等的动态观察,同时,加强对患儿液体与体温的控制、采取镇静镇痛并加强呼吸道管理,可有效配合治疗措施,降低病死率.结论 重/危重症手足口病病例的护理关键是密切观察生命指征改变,加强体温、液体等管理,注重集束化的治疗策略和相应的集束化护理策略.

    作者:贺骏;胡静;金芸;陆国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浅析医学院校科技体制改革与创新

    我国的医学院校众多,随着我国医疗制度的完善和提高,作为当代的医学院校更是要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完善自身的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我国的医学院校在体制改革和创新方面能力不足,主要表现为科技投入管理效益不高、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以及科技活动组织形式与运行机制滞后于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等方面.若改变这种因素必须由政府宏观调控,各级医学院校在其自身的内部进行体制改革和创新,提高大学科技活动的效益,促进医学院校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作者:唐晓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2009年-2011年如东县妇女健康状况和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我县当前妇女健康状况和本所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我们对如东县近3年妇幼保健的主要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主要调查了如东县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以及妇科患病率、孕产妇中重度贫血患病率,通过这些数据的调查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妇幼保健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丁纯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