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老年心血管患者健康教育探讨

杨冬青

关键词:社区, 老年心血管患者, 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向社区老年人进行有规划的心血管疾病健康教育,提升社区老年心血管患者的防治意识与自我监护意识。方法:对社区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通过“集体讲座、健康宣传栏、健康档案”等措施提升社区老年心血管患者的防治意识与自我监护意识,控制与稳定老年病患的病情,防范各类并发症的出现。结果:社区医生通过向老年病患普及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知识,通过“饮食教育、锻炼教育”帮助老年病患建立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结论:有效提升老年病患的生活质量。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脑外科感染控制的临床研究

    目的:调查脑外科患者在医院发生感染的部位、渠道、病原菌的种类和纠正预防措施。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治疗后发生医院感染的脑外科患者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脑外科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多占43%,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多占24%,造成因素以切口护理不当为占58%。结论:颅脑外科患者应及早加强下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的防治。加强预防感染意识。

    作者:由庆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家庭跟进式健康教育对其压疮预防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家庭跟进式健康教育对其压疮预防的临床效果,并为该病的临床护理积累经验。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于2010年3月~2012年9月收治的352例心力衰竭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76例。两组均开展常规出院指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家庭跟进式健康教育。结果:研究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家庭跟进式健康教育可降低出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并提高陪护者护理技能,临床效果较佳,值得推广。

    作者:王娟;田金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围手术期预防感染的护理探讨

    目的: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围手术期预防感染的护理方法和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100例于2010年3月~2012年11月间在我院进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患者进行术前、术中和术后预防感染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对全部接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术前、术中和术后预防感染护理,手术进行顺利,术后没有1例患者出现感染现象,感染发生率为0,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治疗和护理效果。结论:为了降低眼部感染发生率,保证治疗效果,有效改善和优化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合理的术前、术中和术后预防感染护理。

    作者:戴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护理风险分析及处理

    护理风险作为一种职业风险可能对病人、工作人员以及探视人员造成潜在伤害,本文根据乳酪理论通过对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分析希望通过缓解护理工作压力、使用有效的管理手段等措施有效的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行为的安全性。

    作者:褚昭萍;陈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不同类型跟骨骨折治疗

    目的:研究分析跟骨骨折不同类型的诊治方法。方法:对不同类型的跟骨骨折的患者采取的治疗方法也不相同,有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法、内固定法、矫形术等。结果:对来我院进行就诊的不同类型跟骨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后的随访。依据标准进行评分,疗效很好的患者有80%,效果一般的有15%,效果很差的有5%,优良率达到了95%。结论:根据跟骨骨折的不同类型来选择正确符合病情的治疗方法,严格掌握治疗的方法和专业的操作方式,对不是新发生的跟骨骨折的患者要依据创伤后病理的表现采取治疗方法,对于这种病情一般采用矫形术的治疗。

    作者:李国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心脏外科患者术后压疮的评估和预防

    目的:为了提高临床护士预防压疮发生的能力,降低心脏外科术后患者压疮发生率。方法:结合近年来文献和研究成果,介绍了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的评估工具;并从病理生理方面进行预防措施的综述。结果:提高护士对压疮危险因素的预测能力,达到减少压疮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临床护士应采用循证护理方法,提高预防压疮发生的能力。

    作者:李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ANA阴性及阳性患者临床特征比较

    目的:探讨ANA阴性的SLE患者临床及肾脏病理特征。方法:对至少有两年随访纪录的363例SLE 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5例ANA阴性(9.6%),328例ANA阳性(90.4%),与ANA阳性组比较,ANA阴性组光过敏(37.1%)及抗SSA抗体(60.0%)发生率较高,而肾损害(57.1%)、关节炎(42.9%)及抗ds-DNA抗体(42.9%)的发生率则较低;其中68例患者进行了肾穿刺活检,两组肾脏病理类型总体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ANA阴性的SLE患者光过敏常见,抗SSA抗体阳性率较高,而肾损害相对少见。

    作者:肖嫦娟;饶慧;徐湘玉;曾清华;谢硕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00例接受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其中50例采用常规护理,标记为对照组,另外50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标记为治疗组。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治疗组的中枢性高热、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应激性溃疡、电解质紊乱、多脏器功能不全的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满意度为96.0%,高于对照组的76.0%,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可以有效的减少脑卒中并发症的发生,精心细致的护理能够使病人尽快的康复,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鲍玉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内科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服务的作用意义

    目的:探讨在内科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服务的作用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50名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服务,进行临床对比分析。结果: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大大提升了患者对护理人员和医院的满意度,同时也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凝聚力,对照组和观察组结果差异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人性化服务是一种非常具有可行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主动性,并能够更好的维护护患关系,从而有效的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效率。

    作者:徐兰;罗孝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护肝颗粒剂的提取工艺研究的探讨

    通过对肝炎病人的调查研究发现,护肝颗粒对于各种类型的肝炎都有很好的疗效。对护肝颗粒剂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探讨,通过对比能够不断的优化提高提取工艺流程。本文以绿原酸、五味子甲素以及出膏率等作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对比研究确定醇以及水的佳提取工艺条件。确定醇以及水得佳提取工艺为优化护肝颗粒剂的提取工艺提供了条件,为护肝颗粒剂提取工艺改进提供了可能。

    作者:许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尿毒症患者并发抗生素脑病2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发生抗生素脑病的原因,提高抗生素脑病的防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出现抗生素脑病的住院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者在使用抗生素2~7天后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其中头孢他啶7例,头孢吡肟4例,头孢哌酮/舒巴坦4例,左氧氟沙星3例,头孢替唑钠3例,阿昔洛韦2例。予停药加强对症治疗,以及血滤血灌后缓解。结论:对于应用抗生素的尿毒症患者,严格掌握指征,根据肾小球滤过率减量使用或延长给药间期,调整透析方式。

    作者:陈莹;梁玉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有酮症倾向的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口服降糖药物在糖尿病伴随酮症倾向(KPD)的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以56例KPD为对象,单纯使用优降糖、拜糖平、二甲双胍这三种口服降糖药为其进行联合治疗,若其病情的控制状况无法达标,再改用胰岛素。结果:56例患者通过口服降糖药,50例病情控制达标,达标率为89.29%,血C肽水平、HbA1 c水平二者均明显改善,相较于治疗前,P<0.05。结论:KPD患者若不愿以胰岛素进行初步的治疗,可根据实际情况以优降糖、拜糖平及二甲双孤为其进行联合治疗,此种治疗的达标率也较高,可得到较高疗效。

    作者:慈立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50例急性酒精中毒的急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治疗护理体会,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急救措施和护理对策进行总结。结果:18例轻度酒精中毒患者5 h后清醒步行出院,27例中度酒精中毒患者和5例重度酒精中毒患者经治疗1~3天痊愈出院。结论:及时有效地临床治疗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过量乙醇对患者的危害程度。

    作者:王丽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多西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多西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给予多西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对照组给予异长春花碱联合顺铂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9例,稳定或者无变化12例,进展5例,总有效率为34.62%;对照组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8例,稳定或者无变化12例,进展6例,总有效率为30.7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毒性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轻,患者易于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社区老年心血管患者健康教育探讨

    目的:向社区老年人进行有规划的心血管疾病健康教育,提升社区老年心血管患者的防治意识与自我监护意识。方法:对社区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通过“集体讲座、健康宣传栏、健康档案”等措施提升社区老年心血管患者的防治意识与自我监护意识,控制与稳定老年病患的病情,防范各类并发症的出现。结果:社区医生通过向老年病患普及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知识,通过“饮食教育、锻炼教育”帮助老年病患建立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结论:有效提升老年病患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冬青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整合疗法”综合治疗脂肪肝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整合疗法”综合治疗脂肪肝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68例脂肪肝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30例患者采用HD-肝病治疗仪结合运动、饮食疗法与常规药物等综合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3%,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整合疗法”综合治疗脂肪肝,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联合用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联合用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2月间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34例,分为治疗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常规给予洋地黄、利尿剂、硝酸酯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伊那普利、醛固酮,根据中医辩证分型配合中药方剂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心功能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药治疗基础上加用ACEI类及醛固酮拮抗剂及中药方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可见中西医结合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

    作者:黎晓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循证护理和人性化护理服务在肝胆外科病房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将循证护理与人性化护理服务用于肝胆外科病房之中的效用。方法:随机将121例肝胆外科病人分组,循证服务组60例和常规服务组61例。对循证服务组的60例行循证护理+人性化护理。对常规服务组的61例行常规护理。随后,比较循证服务组和常规服务组中的肝胆病者的满意度和护理有效度。结果:循证服务组的满意度比常规服务组高,P<0.05。此外,循证服务组的护理有效度比常规服务组高,P<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与循证护理服务用于肝胆外科病房之中,不仅可使护理效果提升,还可使肝胆病者配合治疗,早日治愈。

    作者:赵光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骨科护理中的系统护理干预体会

    目的:了解骨科护理中的系统护理干预方法,总结系统护理干预在骨科护理中的体会。方法:对本院120例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分析显示,所有120例患者中,对系统护理干预方案的满意度高达97.5%。结论:对骨科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凤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乡镇医院开展优质护理的困难与干预措施

    目的:强化基础护理,规范护理工作流程,改变护士服务理念,提升护理内涵,调动护士的积极性,为病人提供责任制的整体护理。方法:分析现状,找出差距,争取领导支持,从转变理念,加强护理人员知识培训、改变绩效分配等方法,达到政府满意、社会满意,患者满意。结果:把时间留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达到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为工作目标。结论:乡镇卫生院开展优质护理存在很多困难,但是通过我们领导重视,医务人员转变服务理念,逐步改变工作模式和绩效分配方式,优质护理得到推行,对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病人满意度非常重要。

    作者:敖开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