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065 A1/A2腺甙受体激动剂AMP579的心血管药理学研究

崔致贤

关键词:受体激动剂, 心血管, 心脏保护作用, 生理调节机制, 心脏功能, 神经传递, 嘌呤受体, 冠脉血管, 房室传导, 舒张
摘要:心脏功能的生理调节机制中,腺甙被认为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常心脏,腺甙可以调节房室传导、抑制神经传递和舒张冠脉血管.一般认为腺甙作用特殊的P1型嘌呤受体A1和A2.近也证实了A1受体的存在.Al受体的激活可能参与前调节的心脏保护作用.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067 第3代β-阻滞剂:Eugenodilol

    β-阻滞剂常被分为3代:第1代为非选择性β1,2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等:第2代系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如阻滞β1受体的美托洛尔等,和阻滞β2受体的Icl118551等,l、2两代均无血管活性;第3代属选择性β2受体阻滞剂,兼有阻滞α受体和独特的扩血管作用.本文拟就第3代β-阻滞剂Eugenodilol(丁香酚衍生物之一)的药理特性进行初探.

    作者:袁志敏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骨量的多基因控制

    由于基因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从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水平上对骨质疏松的发病机理有了更多的了解.本文综述了骨量与遗传因素的关系、基因多态性检测的原量、骨量的多基因控制等,旨在为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作者:刘思金;薛延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老年人心房纤颤药物治疗现状

    本文综述了近5年内的一些药物对老年人心房纤颤治疗的进展情况,包括钙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房纤颤时的心室率;Ⅰa、Ⅰc及第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恢复心房纤颤的窦性心律:以及口服氟卡胺、普罗帕酮能够较好地维持心房纤颤转复后的室性心律.并对心房纤颤的治疗原则亦做了介绍.(吴妹葳摘)

    作者:齐玉琴;许莲娥;葛才荣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在帕金森病病因方面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对帕金森病更广泛的研究,在其病因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就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在帕金森病病因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着重阐述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在帕金森病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作者:徐强;徐如祥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防治中的雌激素替代治疗

    雌激素缺乏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首要发病原因,安全、合理的雌激素替代治疗能有效地阻止骨丢失,尽大可能地降低骨质疏松骨折的危险.临床上雌激素的使用率低,提出规范雌激素替代治疗,开发新的高效雌激素、孕激素等及其给药途径.

    作者:刘石平;伍汉文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070 老年人左室肥厚及慢性心房纤颤与新血栓栓塞性卒中发生率的关系

    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人左室肥厚及CAF与新血栓栓塞性卒中(NTS)发生率的关系.

    作者:陈清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感染、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

    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表明,感染、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慢性潜在性的感染诱导多种细胞因子的产生、粘附分子的表达,可能是刺激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的始动因子之一.

    作者:宁晓暄;孙世仁;龚卫琴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064 应用主动反应及被动反应评估年龄对平衡能力的影响

    老年人跌倒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不利影响已经在有关文献中报道,有必要建立一种方法,选出那些容易发生损伤性跌倒的老年人,减少跌倒的发生.目前已经知道,人在突然出现跌倒时能否迅速作出适当而有效的反应与人的年龄有关,以前的研究着重于被动性失衡时人体的反应能力,却未对主动性反应进行研究.那么主动反应能否替代被动性反应,主动性反应和被动性反应之间的关系如何?本研究对年轻人及老年人的主动性及被动性反应进行了对比研究.

    作者:高丽芳;扬连峰;张玉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国外老年医学文献题录选译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7-NI在脑缺血中的保护作用

    7-硝基吲唑是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选择性抑制剂,可抑制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在脑缺血中的神经毒性,从而保护脑组织.本文就其特性及对脑保护的机理做简单的论述.

    作者:刘艳;余华峰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相关基因表达与冠心病s

    冠心病相关基因的表达与环境危险因素的共同作用,决定着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重视基因的调控将为冠心病的诊治提出广阔的前景.

    作者:何世安;郝先刚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074 长程普伐它汀(Prαvαs_αtin)对血浆C-反应蛋白的作用

    业已证明,血浆C-反应蛋白(CRP)升高与心血管病危险增加有关.本文拟就长程降脂药普伐它汀对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之一一炎症反应物血浆CRP的可能作用进行了评估.

    作者:袁志敏;杜静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065 A1/A2腺甙受体激动剂AMP579的心血管药理学研究

    心脏功能的生理调节机制中,腺甙被认为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常心脏,腺甙可以调节房室传导、抑制神经传递和舒张冠脉血管.一般认为腺甙作用特殊的P1型嘌呤受体A1和A2.近也证实了A1受体的存在.Al受体的激活可能参与前调节的心脏保护作用.

    作者:崔致贤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072 老年人心力衰竭危险因素分析

    迄今,有关心力衰竭(HF)尤其是老年人HF的危险因素罕人汇总分析.本文拟就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与老年人HF危险间的关系进行了大宗长程观察,旨在弄清老年人HF相关危险因素.

    作者:袁志敏;杜静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075 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对非糖尿病老人冠心病意外预测价值评价

    本文首次就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对非糖尿病老人罹患冠心病(CHD)意外的预测价值进行了大宗分析.

    作者:袁志敏;杜静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孕激素及其受体与骨代谢

    绝经是雌、孕激素同时缺乏的状态,雌激素与骨代谢的关系己确定,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孕激素与骨代谢也有密切关系.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上孕激素受体的发现为孕激素调节骨细胞提供了直接证据.目前己证实,孕激素影响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竞争糖皮质激素受体,影响骨吸收.孕激素还可能通过影响钙调节激素如甲状旁腺激素和降钙素的分泌参与骨代谢.动物实验和临床资料显示孕激素对骨代谢有益.

    作者:刘石平;伍汉文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066 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AH-1058的抗心律失常及电生理作用初评

    1、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已广泛用于治疗致命性心律失常,但尚难有效防治室速(VT)、室颤(VF)所致猝死.因此,研制开发新药以防治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所致猝死已倍受关注.本文特就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AH-1058的抗心律失常和电生理作用进行了评价.

    作者:袁志敏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冠心病

    冠心病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近年来的流行病学、血清学、免疫组化等研究显示感染是冠心病的关键病因,肺炎衣原体感染是其中之一.本文综述丁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可能机制.

    作者:卢敏;张梦玺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073 咖啡对老年人动态血压的影响

    本文自在就常用量咖啡对高血压和正常血压老人24h动态血压(ABP)的可能作用进行了评价.

    作者:袁志敏;宋大捷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068 溶栓疗法治疗老年人不稳定型心绞痛

    近年大量研究证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机理主要与冠状动脉内发生非闭塞性血栓形成有关.有人根据溶栓疗法能成功地治疗心肌梗死而认为溶栓疗法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也有效,但未得到公认.本文报告作者用溶栓疗法成功地治疗老年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经验.

    作者:丁国林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主管: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