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黎离;王军;徐艳;韩爱民;刘文强;孟令建;杨倩倩
目的 探讨宫—腹腔镜联合化湿中药灌肠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00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宫—腹腔镜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灌肠治疗,观察患者术后输卵管通畅率、妊娠率.结果 观察组复通率为92.0%,对照组复通率为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率为58.0%,对照组妊娠率为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宫—腹腔镜联合化湿中药灌肠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岳雅清;薛霁;张立会;刘丽敏;杨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针灸联合闪罐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就诊于延边妇幼保健院的小儿厌食症患儿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灸联合闪罐疗法,对照组采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口服治疗,同时对两组患儿监护人进行健康教育,观察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善.结果 治疗组在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联合闪罐法在小儿厌食症治疗方面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雁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运用孕期营养干预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进行干预,同时观察其血糖水平的改善.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5月在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GDM孕妇108例,按照等组实验原则将入选对象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各54例.常规组孕妇给予血糖监测、饮食指导及健康宣教等常规治疗;干预组孕妇实施营养干预.比较两组孕妇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的血糖含量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记录两组孕妇血糖达标时间及尿酮体阴性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孕妇不同时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干预组各时间点血糖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常规组,治疗后的血糖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各项指标间的检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干预组的血糖达标时间显著低于常规组;治疗后2周,干预组孕妇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常规组下降更为显著,且相应时段内尿酮体检测均为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孕期营养干预治疗GDM可使孕妇的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值得应用于临床.
作者:杨萌;贾学丽;李旌;李美丽;辛志琴;郭丽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苦参凝胶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妊娠期假丝酵母菌病患者的疗效及对其阴道微生态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广州市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收治的确诊为妊娠期假丝酵母菌病患者共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单乳酸菌组和联合组每组100例,单乳酸菌组给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联合组给予苦参凝胶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阴道冲洗液pH值明显低于单乳酸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乳酸脱氢酶(LDH)、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水平明显高于单乳酸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单乳酸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与单乳酸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基本相同,差异无统汁学意义(P>0.05);联合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单乳酸菌组,差异有统汁学意义(P<0.05).结论 苦参凝胶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能改善妊娠期似丝酵母菌病患者阴道微生态指标,能更有效地消除病菌及可降低再复发慨率风险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钟苑仪;廖东霞;曾丽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瘢痕子宫合并前壁胎盘完全性胎盘前置中期引产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瘢痕子宫合并前壁胎盘完全性胎盘前置孕妇5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引产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药物组30例给予米非司酮100 mg/次,1次/d,口服,给药2次,后一次用药后给予米索前列醇400 μg阴道穹窿引产;联合组28例在药物组引产的基础上行UAE,统计两组引产效果、产前、产时和产后24h出血量、UAE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治疗前后生活质量,随访12个月,统计两组再次妊娠情况.结果 联合组引产成功率为89.29%,与药物组的53.33%比较显著提高(P<0.05);联合组剖宫取胎、胎盘粘连、子宫切除和阴道大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0.71%、3.57%、0%、10.71%,均较药物组的26.67%、13.33%、6.67%、46.67%显著降低(P<0.05);联合组产前出血量、产时、产后24h出血量分别为(203.52±25.25) ml、(324.46±48.37) ml、(228.35±20.45) ml,均显著低于药物组的(287.17±35.25) ml、(508.63±57.58) ml、(284.63±20.46) ml (P<0.05).行UAE引产孕妇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发热、下腹部疼痛、腹胀、恶心和呕吐,均未处理,自行消失;两组治疗后的活动能力评分、症状评分和社交心理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联合组低于药物组(P<0.05);随访12个月,两组再次妊娠和月经规律比例相当(P>0.05).结论 对于瘢痕子宫合并前壁胎盘完全性胎盘前置患者,中期引产时在给予药物引产的基础上联合UAE引产效果更好,可有效预防阴道大出血,减少患者子宫切除率,更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孙茜;李倩;苏志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孕妇年龄对分娩方式的影响以及对新生儿出生情况的发生风险.方法 收集常州市某分娩医院2015年分娩的全部活产儿,共9 861例,应用卡方检验或Fisher's精确概率法对变量进行统计分析,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相对危险度值(OR值).结果 孕妇年龄越大剖宫产比例越大;<20岁组和≥40岁组的孕产妇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发生风险分别是3.885和1.880,35~39岁组孕产妇所生巨大儿的风险是1.419,<20岁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出生身长小,均值为(48.85±3.15) cm,随着孕妇年龄的增长,新生儿出生身长有增高趋势,≥35岁后又下降;高龄组、适龄组和低龄组孕妇分娩的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发生率分别是0.1%、0.09%和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适宜妊娠的年龄为20 ~29岁,高龄和低龄妊娠均使得母婴风险增加,在关注高龄妊娠的同时关注低龄妊娠,积极更新高危标准,提高母婴保健水平.
作者:张艳;蒋健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床旁肺脏超声监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病情进展及评价病情严重程度的可行性.方法 对2016年1月-2018年3月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临床诊断为HMD患儿50例随机分为两组,25例全程应用床旁超声监测病情为超声组,25例应用床旁DR监测病情为DR组,记录两组患儿临床诊断治愈的天数;对25例超声组患儿进行肺部超声评分,检测肺部超声评分与临床诊断治愈天数的关系.结果 床旁超声检测病情与床旁DR检测病情的HMD患儿临床诊断治愈的天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超声评分与临床诊断治愈天数两者呈正相关.(r=0.744,P<0.05).结论 肺脏超声有望成为监测HMD病情进展及评价病情严重程度的新方法.
作者:刘艳;白文婷;温宇楠;刘艳凤;马佳丽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福田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11例拟实施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地佐辛+丙泊酚)102例和对照组(芬太尼+丙泊酚)10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各临床指标水平、各时点的血压心率(HR)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丙泊酚用量、手术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及术后10 min 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麻醉后SpO2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1及T2时点观察组患者的SBP、DBP及HR水平明显低于同时点的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采用地佐辛及丙泊酚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较突出,安全性良好.
作者:陈燕玲;罗力;林叙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中晚期孕产妇生殖道细菌感染特点和耐药性分析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中晚期孕产妇生殖道细菌感染患者200例作为观察组;健康中晚期孕产妇20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生殖道细菌感染患者阴道分泌物标本,分离鉴定细菌,及药敏试验情况;两组妊娠结局情况.结果 中晚期孕产妇生殖道细菌感染患者200例,分离细菌218株,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分离细菌中,主要为B群链球菌53株、粪肠球菌35株和大肠埃希菌31株;主要革兰阳性菌中,B群链球菌对青霉素G耐药率较高,为52.83%;粪肠球菌对青霉素G耐药率较高,为68.57%;主要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和头孢呋辛耐药率较高,分别为80.65%和51.61%;观察组胎膜早破、早产、新生儿感染和羊水污染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中晚期孕产妇生殖道细菌感染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且影响妊娠结局,为降低细菌感染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作者:李国强;范吕燕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调查海南省8个少数民族市县多种遗传代谢病的发病情况,为海南省少数民族市县多种遗传代谢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串联质谱技术,使用PE公司生产的非衍生化多种氨基酸、肉碱和琥珀酰丙酮测定试剂盒(串联质谱法)对2017年8-12月份在海南8个少数民族市县(东方、白沙、琼中、陵水、保亭、乐东、昌江和五指山)的9 937例新生儿展开筛查,初筛指标异常者召回复查,仍异常者送血样本至北京迈基诺基因公司做基因诊断.结果 9 937例新生儿中初筛指标异常475例,初筛异常比率为4.78%.目前召回337例,召回仍异常者21例,召回异常比率6.23%;已确诊1例苯丙酮尿症,2例原发肉碱缺乏症,1例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羟化酶缺乏症,1例戊二酸血症Ⅰ型,海南省该少数民族地区多种遗传代谢病发病率约为50/10万.结论 海南省该少数民族地区多种遗传代谢病发病率高,在该地区使用串联质谱技术开展新生儿多种遗传代谢病筛查具有重要意义,能为该地区多种遗传代谢病诊疗提供依据.
作者:赵振东;黄慈丹;谢曼芳;杨春;许可正;王洁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2-12月经唐山市中医医院诊治的7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独应用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硝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压、血液黏度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血液黏度均有所降低,其中观察组患者的血压、血液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5.71%)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血清一氧化氮(NO)、D-二.聚体(D-D)及尿蛋白含量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中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硝苯地平取得良好的效果,患者的血压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同时具有降低并发症的作用.
作者:王玉双;文亚南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宫颈钳夹与宫腔水囊填塞联合阴道后穹窿纱条填塞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为产后出血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10月崇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8例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每组各36例.对照Ⅰ组给予阴道后穹窿纱条填塞+宫腔水囊填塞,对照Ⅱ组给予宫颈钳夹+宫腔水囊填塞,研究组给予宫腔水囊填塞+阴道后穹窿纱条填塞+宫颈钳夹.统计并比较3组治疗效果、一般治疗情况、血常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P<0.05).研究组产后24 h出血量、分娩时出血量、填塞物留置时间、止血用时少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P<0.05).研究组RBC、Hb水平高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P<0.05).3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宫颈钳夹+宫腔水囊填塞+阴道后穹窿纱条填塞对产后出血产妇进行联合干预,可有效减少分娩及产后出血量,缩短止血用时,提高治疗效果,且术后RBC、Hb水平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
作者:杨杨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更年期女性抑郁症和失眠症的临床效果,为相应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8月宁夏宁安医院收治的更年期合并抑郁症和失眠症的女性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酒石酸唑吡坦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的差异,并分析两组抑郁症和失眠症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 治疗前,两组PSQI、HAMD-17、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SQI、HAMD-17、HAMA评分均较前明显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抑郁症和失眠症治疗效果均显著性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和失眠症效果更佳,且不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包惠霞;安鹏辉;包志萍;朱俊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鼻咽喉科疾病致小儿慢性咳嗽患儿临床资料,为小儿慢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于该院确诊的118例鼻咽喉科疾病致小儿慢性咳嗽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所有患儿鼻咽喉科疾病种类,不同年龄、性别以及病程患儿的疾病种类分布,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比较.结果 所有患儿均为单种鼻咽喉科疾病种类,其中咳嗽变异型哮喘(CVA) 45例、慢性鼻炎(CR) 40例、其他18例和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 15例;不同年龄分布中,<1岁患儿其他比例高,为40.00%,1~3岁患儿CVA比例高,为47.62%,3~6岁患儿CVA比例高,为42.11%,6~14岁CR比例高,为42.85%;男性患儿CVA比例高,为38.33%,女性患儿CVA比例高,为37.93%病程<1月中CVA比例高,为42.42%,病程1~3月中CR比例高,为40.43%,病程>3月中CVA比例高,为36.84%.结论 CVA、CR、GERC等鼻咽喉科疾病容易导致小儿慢性咳嗽,不同年龄、性别、病程病因有所差异.
作者:刘丽群;王进东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PDA)早产儿应用布洛芬口服干预治疗时,不同奶量喂养方案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泉州市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174例确诊为PDA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低增幅组和高增幅组,每组各87例,均采用布洛芬治疗.治疗期间,低增幅组采用低增幅奶量递增方案喂养,高增幅组采用高增幅奶量递增方案喂养.对比两组PDA早产儿动脉导管关闭效果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PDA闭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及尿前列腺素E2(PGF2)的降低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增幅组消化道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均明显低于高增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洛芬干预治疗PDA早产儿时,采用低增幅的奶量递增方案喂养患儿,有助于减少消化道并发症,且对PDA闭合效果无明显影响.
作者:黄达;李晓庆;王瑞泉;陈冬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伊立替康同步放化疗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疗效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的影响并予以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84例.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同步放化疗治疗,研究组则在同步放化疗的基础上予以伊立替康治疗.分别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SF-36、SSR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两组恶心呕吐、腹泻、脱发、肝功能异常、中性粒细胞减少以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SF-36生活质量八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SSRS评分分别为(27.35±2.47)分、(25.49±2.15)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研究组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伊立替康同步放化疗应用于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中疗效明显,且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社会支持情况,安全性较好.
作者:王华;王辉;赵肖丽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自由体位联合拉玛泽呼吸对自然分娩产程和结局的影响.方法 以该院2016年10月31日-2017年10月31日收治的9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体位组和自由体位组,各48例,其中常规体位组采用常规体位联合拉玛泽呼吸法进行自然分娩,而自由体位组则采用自由体位联合拉玛泽呼吸法自然分娩,记录两组产妇产程相关的时间,分析并比较两组产妇的疼痛程度以及产后母婴结局,如会阴裂伤、会阴侧切、会阴完整及新生儿窒息等.结果 自由体位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以及产程总时长都明显短于常规体位组,数据资料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自由体位组产妇的疼痛程度多分布于6级,有28(58.3%)例,而常规体位组多分布于8级,有23(47.9%)例,两者相比,自由体位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常规体位组(P<0.05);另外,对于两组患者的会阴Ⅰ度裂伤、Ⅱ裂伤、会阴侧切、剖宫产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病例数,常规体位组分别为11 (22.9%)、26(54.2%)、8(16.7%)、3(6.25%)、2(10.4%)例,自由体位组分别为26(54.2%)、8(16.7%)、2(4.17%)、14(29.2%)、0例,自由体位组各项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自由体位和拉玛泽呼吸法应用于自然分娩过程,可显著加快分娩进程,降低疼痛程度,促进母婴良好结局,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飞侠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复合术后硬膜外镇痛对足月妊娠初产妇行无痛分娩产程时间及术后血清泌乳素(PRL)、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6月该院98例足月妊娠初产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导乐分娩镇痛,研究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复合术后硬膜外镇痛.对比两组不同时间段(分娩前、分娩后2h、分娩后24 h)血清PRL水平、分娩前后血清t-PA水平、产程时间(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不同产程时期疼痛程度分值(VAS)、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分娩前两组血清PR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2h、分娩后24 h两组血清PRL水平较分娩前增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P<0.05);分娩前两组血清t-P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24 h两组血清t-PA水平较分娩前增高,但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第一产程、第三产程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第二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前两组VAS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研究组VAS分值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剖宫产率(8.16%)、产后出血率(4.08%)较对照组(26.53%、18.37%)低,产后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 于足月妊娠初产妇进行无痛分娩时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复合术后硬膜外镇痛,可在减轻产妇疼痛感的同时增加产后PRL分泌量,抑制t-PA含量增高,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量.
作者:刘冬红;霍红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采用短效激动剂长方案超促排卵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患者,在卵泡中期开始添加黄体生成素(LH)与只在卵泡晚期添加lLH对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该院接受短效激动剂长方案超促排卵的IVF-ET助孕患者1 297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主导卵泡群直径在12~14 mm,即开始添加LH和在15~ 16 mm时开始添加LH将病例分为两组:A组(842例)卵泡中期开始添加LH;B组(455例)卵泡晚期添加LH.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BMI、不孕年限、基础卵巢功能、促性腺激素(Gn)使用天数及使用总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扳机日的各激素值、获卵数、正常受精数、可移植胚胎数、移植周期的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着床率、流产率及宫外孕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BMI、不孕年限、基础卵巢功能、hCG扳机日雌激素(E2)值、获卵数、移植后流产率及宫外孕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泡中期开始添加LH组Gn使用天数、使用总量、hCG扳机日孕酮(P)值、移植胚胎数低于卵泡晚期添加LH组,而hCG扳机日LH值、取卵后正常受精数、可移植胚胎数、移植后临床妊娠率、着床率高于晚期添加LH组(P<0.05).结论 预期正常反应IVF-ET助孕患者采用短效激动剂长方案降调,在超促排卵的卵泡中期开始添加LH较只在卵泡晚期添加LH,能显著减少Gn使用天数及Gn使用总量,降低hCG扳机日P值,提高卵子质量及子宫内膜容受性,从而改善可移植胚胎质量,提高胚胎移植后的临床妊娠率.
作者:张玲;黄玲玲;邓冰冰;何雪梅;施迎迎;林津;卢晓娴;苏志英;梁蕾;李萍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来该院就诊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125例孕妇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剖宫产手术62例)、研究组(阴道试产63例),回顾对比两组患者自身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研究组产妇产后2h、24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术后留院观察、机体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阴道分娩成功产妇在出血量、Apgar评分、满意度方面均优于阴道分娩失败产妇,不良心理状态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阴道分娩失败产妇(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行阴道试产可行,可根据孕妇身体情况、妊娠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自愿选择进行阴道试产,进而保证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
作者:薛莉莉;黄可;王旭美;朱玲玲 刊期: 201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