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务人员手术过程中锐器损伤的相关因素及防护对策

曹海勤

关键词:乙肝, 手术室, 锐器损伤,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医务人员手术过程中锐器损伤的相关因素和防护策略.方法 收集2012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手术室医务人员各种锐器伤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寻找锐器伤的相关因素并分析防护策略.结果 锐器伤的主要相关因素包括:损伤原因、损伤物品和损伤时间等.主要对策包括制定操作规范、锐器的收集处理,及加强培训教育.结论 医务人员手术过程中的锐器损伤原因各异,针对相应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可以使医务人员避免各种意外,更好地保护自己.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社会化消毒供应手术器械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 探讨社会化消毒供应中心供应手术器械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 对本院手术室实施社会化消毒供应中心前后的消毒器械包的报损率及精密器械的报修率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报损率和报修率的变化.结果 社会化消毒供应中心供应手术器械实施后,消毒器械包报损率由0.23%增加到0.91%,处理对策实施后,消毒器械包报损率由0.91%降低到0.45%,精密器械报修率由2.74%降低到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医院及社会厂商的合作交流,进一步优化服务理念,大力推广社会化消毒供应中心,可以降低医院运营成本,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艳;陆彩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一次性脚套巧用于弯盘保洁

    随着近年来住院患者疾病种类的不断增多,医疗护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感染源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医院感染工作直接关系到医疗高新技术的发展,而医护人员医院感染意识的逐渐加强,自身的防护也须日益重视.弯盘是医护人员在诊疗、护理操作中放置污染物品的专用器具,而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物均会污染弯盘.医护人员操作完毕,在处理弯盘内的污染物时,很容易接触到这些污染物质,如果手部皮肤有破损,则加大了潜在感染的可能.

    作者:张文娟;魏慧琴;杨婉琪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神经外科护理临床实习教学课程的改革与应用

    总结了本院神经外科护理临床实习教学课程改革的效果.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设计和课程的实施,认为通过对神经外科护理临床实习课程进行改革,提高了护生的职业能力,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雪莲;黎芬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2例消毒供应室护士职业暴露的追踪报告

    总结了2例消毒供应室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及处理情况,主要包括职业暴露人员的一般信息、相关操作、暴露部位及类型、暴露源的血源性疾病的监测情况和暴露后的处理等.认为消毒供应室是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高危科室,应加强职业暴露的相关知识,提高防范意识,做好标准预防,健全职业暴露的管理、报告及追踪体系,保证医疗安全.

    作者:张文娜;张彩虹;郝聪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数字档案技术在提高手术室护士器械相关知识学习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数字档案技术在手术室器械相关知识学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利用数字档案技术,结合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建立完善的器械电子档案,用于提高手术室护士对器械相关知识的学习.结果 新技术使用后,手术室护士的器械知识、器械操作能力均高于应用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数字档案技术在手术室器械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可显著提高手术室护士对器械知识的掌握,加强器械安全使用,提高器械安全管理质量.

    作者:粟恒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新生儿皮肤损伤发生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新生儿皮肤损伤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4年8月本科691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开展活动前351例为对照组,开展活动后340例为观察组,自发组建品管圈活动小组,具体内容包括确定主题、拟定活动计划、把握现状与设定目标、解析问题、拟定对策并实施等,比较实施品管国活动前后的新生儿皮肤损伤情况.结果 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新生儿皮肤损伤发生率由21.7‰下降至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不仅显著降低了新生儿皮肤损伤的发生率,而且提高了护士的自信心和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增强了团队凝聚力与沟通协作能力.

    作者:肖浪;李文;汤琼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自制三角巾配合保鲜袋用于男患者尿失禁护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自制三角巾配合保鲜袋用于长期卧床男患者尿失禁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0月~ 2015年2月160例尿失禁的男患者,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1(40例)、2(40例)、3(40例)分别使用成人尿不湿、假性接尿器、留置导尿管为患者进行尿失禁护理,观察组4(40例)则使用自制三角巾配合保鲜袋进行尿失禁护理,统计每组患者在观察期间发生尿液外漏、湿疹、压疮、泌尿系统感染的例数,以及在患者出院时的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1组、2组、3组的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尿液外漏、湿疹、压疮、泌尿系统感染的机率均远远高于观察组,而护理费用观察组远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制三角巾配合保鲜袋用于尿失禁男患者的小便护理,经济、有效,节省人力、物力,方便临床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王小平;李美芳;曾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体会

    总结了高度近视患者的有晶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体会.主要为对49例(81 只眼)高度近视患者施行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于手术前后实施围手术期观察与护理措施,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及健康教育.认为高度近视患者的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配合全面合理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陈静;卢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原发性痛经的中医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综述了原发性痛经的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及应用方法,主要介绍了原发性痛经的病因、病机及分型,中医护理方法及饮食和情志辨证施护,认为中医护理对原发性痛经治疗效果显著,但应完善临床科研设计对其效果进行进一步探索.

    作者:金黎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心房颤动患者抗血栓治疗及护理新进展

    综述了心房颤动患者抗栓治疗的现状和护理新进展,包括药物抗栓和左心耳封堵手术治疗.认为规范性的药物抗栓治疗及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形成的危险,改善其预后,左心耳封堵术可作为药物治疗预防房颤栓塞的重要治疗方法,其操作技术复杂,手术安全性及有效性有待进一步观察和证实.

    作者:夏凌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分娩预演对产时孕妇心理及分娩结局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分娩预演健康教育模式对分娩过程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在本院定期产检、无剖宫产指征、参加孕妇学校听课的初产妇中,随机抽取自愿参加分娩预演健康教育的孕妇家庭150例为观察组,只接受孕妇学校普通健康教育的孕妇家庭150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孕妇在分娩过程及分娩方式等方面的异同.结果 观察组产妇临产后的焦虑程度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产程进展较对照组更顺利,第1产程时间短(P<0.05).观察组阴道顺产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体验式健康教育-分娩预演能有效缓解孕妇焦虑情绪,缩短产程,促进自然分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启红;张杰;陶晶晶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个性化护理在泌尿外科高龄住院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在泌尿外科高龄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3年5月泌尿外科高龄住院患者180例,按实施人性化护理前后分为2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各90例.对照组实施泌尿外科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实施个体化护理方案,比较2组患者术后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情况;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发病症状改善情况及住院天数.结果 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自理能力高于对照组,并发病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同患者根据其特点采用不同的个性化护理方案,有利于增加患者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自我护理能力,缩短住院天数.

    作者:黄春丽;张雪燕;刘莲清;谢燕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PBL教学法在脑病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PBL)的教学模式应用于脑病科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本院脑病科2012届36名护理实习生与2013届30名护理实习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按“PBL”模式带教,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带教.比较2组护理实习生的主观成绩(包括专业行为及态度、专业能力、操作技术、护理病历书写)与客观成绩(包括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同时对PBL组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PBL组护生的主观与客观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生(P<0.05).问卷调查显示PBL组教学法能提高护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护生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临床判断性能力.结论 PBL教学模式能提高护生的教学质量和整体素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耿翠琴;张玉琴;徐桂花;任学娟;龚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经皮肾肿瘤冷冻治疗术患者的护理

    总结了对17例行经皮B超(B-scan ultrasonography)定位下肾肿瘤冷冻治疗手术患者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手术前心理疏导,术前检查和准备工作,术后常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健康宣教.认为加强术前心理疏导,消除患者对手术的疑虑,建立患者的信心,术前检查及准备工作,术后生命体征的监测,对术后出血、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及患者手术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金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PBL教学法在耳鼻喉头颈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PBL)教学模式在耳鼻喉头颈外科实习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1月本科护理实习生132人,2012年12月~2013年11月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进行带教,共64人;2013年12月~2014年11月采用PBL教学模式进行带教,共68人.将2种教学法在临床实习护生的教学效果及满意度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PBL教学组在理论及实践技能考核、对教学及教师的满意度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耳鼻喉头颈外科的护生带教过程中采用PBL教学模式较传统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提高了教学质量,受到实习护生的欢迎,确保了教与学的双赢,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欧世梅;肖红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机械辅助排痰在预防人工气道患者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机械辅助排痰在预防人工气道患者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重症医学科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86例建立人工气道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机械辅助排痰.比较2组患者的排痰效果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25.58%)、排痰量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机械辅助排痰能使患者排痰效果得到明显提升,肺部感染率降低,护理人员工作量减轻,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彦芬;郑丽华;李江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品管圈工作模式在ICU人工气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在ICU人工气道护理中应用品管圈工作模式对相关并发症及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ICU收治的建立人工气道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品管圈工作模式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第3天、第5天以及第7天的痰痂形成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日吸痰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意外脱管率以及血氧饱和度异常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呛咳、气道阻塞、肺部感染以及黏膜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 (P <0.05).结论 在ICU人工气道护理中应用品管圈工作模式,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可以有效降低意外脱管率以及吸痰次数,对于提高急救效果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红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我国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现状

    从新护士培训的周期、培训管理模式、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效果评价5个方面对我国近几年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进一步做好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提供理论依据与思路.

    作者:刘自娜;丁四清;易开桂;段应龙;张秋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DCD供肾肾移植术后DGF的护理体会

    总结了4例DCD供肾肾移植术后发生DGF的护理经验.包括心理疏导、维持理想血压、病情观察、加强透析后的护理、药物毒副反应的观察等.认为采取对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期间的有效护理措施能促进DCD供肾肾移植术后患者的身体恢复.

    作者:申振;金宗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藏区医院院前急救能力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藏区医院院前急救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对口支援4名医护人员和藏区5名医护人员组成一个品管圈,通过评价选定“提高藏区医院院前急救能力”为活动主题.通过访谈、实地观察、比较研究等方法对藏区医院院前急救能力低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关的对策并实施,比较实施品管圈前后的院前急救能力.结果 通过品管圈活动,藏区医院医务人员院前急救能力由改善前的70.14%提高至改善后的9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圈员在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沟通协调能力、自信心、积极性以及品管圈手法应用各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 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藏区医院院前急救能力,同时也可提高圈员间的团队凝聚力、和谐度及质量管理能力,更好的发挥了对口支援的作用.

    作者:李红;张泽富;谷惠琼;谭君;王琼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