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社交焦虑

付梅;葛明贵;桑青松

关键词:大学生, 一般自我效能感, 社交, 焦虑水平, 网络交往, 状态焦虑, 预测, 相关研究, 特质焦虑, 人际交往, 考试焦虑, 不同环境, 总体性, 自信心, 知觉, 抑郁, 压力, 显示, 体验, 国内
摘要:社交焦虑是在与他人交往时体会到的不自在,恐惧,紧张和担忧[1].一般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个体应付各种不同环境的挑战或面对新事物时的一种总体性的自信心[2].国内外研究多集中在一般自我效能感对网络交往中的焦虑、压力所起的作用[3],以及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抑郁、状态焦虑、特质焦虑以及考试焦虑的相关研究[4]等.在社会情境中,自我效能知觉预测人际交往中体验到的和显示出来的焦虑水平(Alden,1986).那么,一般自我效能感能否预测社交焦虑水平?所以,本研究拟探讨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社交焦虑的关系.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体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本研究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试>(MHT)对江苏省体校814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681份,占80.26%,男生407人,女生274人,高中生431人,初中生250人.

    作者:蔡先锋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亲子依恋与青少年犯罪行为、心理适应的关系(综述)

    文章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引起研究者关注的亲子依恋与青少年犯罪行为及心理适应方面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亲子依恋质量与青少年犯罪行为及自尊、社会能力和情绪控制等心理适应指标呈显著相关,对青少年犯罪行为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作者:张秋凌;邹泓;王英春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高中二年级学生的自信心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

    自信作为一种积极的人格特征,与早期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对中学生来说,他们常常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或他人对他人的评价来对照自己,进行自我认识和评价,其中父母评价有权威性,父母的评价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1].

    作者:金毅;王克荣;刘芳;王素芬;朱庆霞;刘维丽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学龄Asperger综合征患儿行为问题分析

    Asperger综合征(Asperger Syndrome,AS)是以显著的社交障碍和狭窄刻板的兴趣、行为为特征,但语言和认知发育正常的广泛性发育障碍.初由Asperger提出,并被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分类为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s,PDD)[1].与孤独症不同的是,AS患儿智力发育正常,因此多能正常入学,但入学后是否存在明显的适应障碍文献少有报道.我们对一组学龄期AS患儿进行了分析,旨在为患儿的正确干预提供依据.

    作者:郗春艳;赵云静;赵亚茹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中学生网络成瘾和感觉寻求的关系

    目的:调查中学生的网络成瘾和感觉寻求情况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网络成瘾问卷和Zuckerman的感觉寻求量表,对北京市两所普通中学的307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网络成瘾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男生比女生、初中生比高中生更容易对网络上瘾;(2)感觉寻求的不甘寂寞分量表与网络成瘾的相关显著.结论:网络成瘾和感觉寻求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关系.

    作者:石庆馨;周荣刚;葛燕;秦宪刚;张侃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少男少女电话咨询5736例分析

    青春期的发育使人从心理到身体的外形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性激素分泌突然增加,对生殖系统和心理产生巨大影响,如果没有很好的心理准备,容易出现许多问题.我院心理科在面询的基础上同时又开设了电话咨询项目.自2002年3月至2004年3月共接诊电话5736次,现将咨询情况具体报告如下:

    作者:张春改;黄菊山;胡佩诚;吴任钢;邓军;赵庆林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迟发性运动障碍患者血清泌乳素浓度分析

    目的:对比迟发性运动障碍(TD)、非TD(TD-)精神分裂症患者、正常对照血清泌乳素(PRL)水平,探索TD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运用放射免疫(RIA)法,测定性别比、年龄、病程、发病年龄、住院次数、目前治疗等匹配的46例TD、TD-患者及性别比、年龄与TD、TD-患者匹配的正常对照44人血清泌乳素(PRL)浓度,对三组血清PRL水平运用非参数检验进行比较;并对TD组患者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各项分总和与血清PRL水平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三组血清PRL水平(正常组:617±358μ IU/ml,TD-组:913±602μ IU/ml,TD组:1277±1011μIU/m1)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AIMS各项分和与血清PRL水平的相关系数为0.136(P>0.05),无明显相关性.结论:TD患者比TD-患者、正常人血清泌乳素水平升高,TD可能并非单纯由多巴胺受体增敏所致.

    作者:谭云龙;周东丰;管振全;曹连元;邹义壮;苏建民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大学毕业班学生应激性事件的特点

    目的:探讨大学毕业班学生应激性事件的特点及其与心境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的大学毕业班学生应激性事件问卷和修订后的简明心境状态量表在2个时点对该群体的应激性事件及心境进行测评.结果:学习压力在学生毕业前4个月比毕业前10个月时显著减少(P<0.01),而求职压力却显著增加(P<0.01).学习压力始终为大学毕业班学生前两位的应激源,求职压力只是毕业前4个月时的重要应激源.考研组的学习压力始终较高,而求职压力相对较低.毕业班学生的活力状态逐渐下降,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学习压力是大学毕业班学生持久且重要的应激源,而求职压力的作用时间较短.组别不同的大学毕业班学生在应激性事件及心境状态上均有所差异.

    作者:迟松;林文娟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中学生网络成瘾症的综合干预

    目的:探讨心理疗法在中学生网络成瘾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行为疗法、认知疗法为主的心理治疗对23例中学生IAD患者进行系统治疗,采用网络成瘾量表、SCL-90量表、SDS抑郁量表进行治疗前后评价.结果:治疗后,网络成瘾量表、SCL-90量表、SDS量表总分及大部分因子得分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认知疗法、行为疗法为主的心理疗法对中学生网络成瘾症的治疗有显著疗效.

    作者:杨容;邵智;郑涌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社交焦虑

    社交焦虑是在与他人交往时体会到的不自在,恐惧,紧张和担忧[1].一般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个体应付各种不同环境的挑战或面对新事物时的一种总体性的自信心[2].国内外研究多集中在一般自我效能感对网络交往中的焦虑、压力所起的作用[3],以及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抑郁、状态焦虑、特质焦虑以及考试焦虑的相关研究[4]等.在社会情境中,自我效能知觉预测人际交往中体验到的和显示出来的焦虑水平(Alden,1986).那么,一般自我效能感能否预测社交焦虑水平?所以,本研究拟探讨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社交焦虑的关系.

    作者:付梅;葛明贵;桑青松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不同背景的中学生抑郁障碍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青少年抑郁人数近年来有增加趋势[1,2].我院门诊中所见农村中学生尤其是农村进入城市上学的中学生的抑郁障碍就诊人数日趋增多,为此进行了此项研究,旨在为该人群的早期干预提供参考.

    作者:李一云;季建林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大学生生死观量表的修订

    目的:修订大学生生死观量表,并得到评定结果;方法:根据大学生(N=127)评定量表的文化适合性形成修订版.采用问卷调查(N=400)和个别访谈(N=13)收集信度和效度指标及评定结果.结果:修订版包括50个项目,各分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在0.43~0.88之间;各分量表与问卷总分的相关在0.39~0.81之间;问卷评定结果和访谈评定结果的相关在0.70~0.86之间,均达到显著水平;我国大学生在自然规律维度上的成绩明显高于其他维度,易感性和死别体验分量表的成绩显著高于其他分量表;在乐观接受、转世观和消极世界观3个维度,女性成绩均优于男性;结论:修订后的大学生生死观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于对我国大学生的测试.

    作者:胡金生;中村俊哉;董光恒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内隐记忆与精神障碍(综述)

    本文论述了国外对抑郁症、精神分裂症、Alzheimer病及神经症等内隐记忆的研究进展,同时介绍了精神药物对内隐记忆的影响.

    作者:徐文炜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烧伤幸存者的心理障碍、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综述)

    烧伤是国内外常见的创伤,随着救治技术的提高多数中重度烧伤都能存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心理社会康复成为烧伤学界日益关注的问题.本文综述了这一领域国内外近十五年的主要研究进展,介绍了烧伤后不同时期常见的心理障碍、相关因素及相应的评定工具和心理干预措施,并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服务和研究进行了比较.

    作者:王阳;胜利;于欣;沈渔邨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刺五加联合碳酸锂对青少年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刺五加联合碳酸锂对青少年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连续收集门诊及住院的12~17岁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65例,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设计,将入选对象分为A组刺五加联合碳酸锂治疗组,B组氟西汀联合碳酸锂治疗组,疗程6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减分情况评定疗效,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结束后有效病例63例(A组32例,B组31例),脱落2例(均为B组).进行意向(ITT)分析A组32例,B组33例,按符合方案(PP)分析前者32例,后者31例.两组治疗后各周HAMD评分均较疗前有显著降低(P<0.001),治疗后各周A、B两组之间HAMD减分t检验,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疗程结束时两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有2例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情转相,但转躁率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刺五加联合碳酸锂治疗青少年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有明显的效果,且无转躁发生,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唐记华;王高华;白雪光;王晓萍;翁深宏;刘忠纯;刘浩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急性缺氧小鼠海马CA1区NOS活力和nNOS蛋白表达的时程变化

    目的:观察急性缺氧小鼠海马CA1区一氧化氮合酶(NOS)和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阳性神经元的时程变化,探讨NO在脑缺氧中的作用并为抗脑缺氧提供依据.方法:复制小鼠急性缺氧模型,采用NADPH-d组织化学和nNOS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急性缺氧后不同时程点小鼠海马CA1区NADPH-d和nNOS阳性神经元数量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急性缺氧后0.5h组小鼠海马CA1区NADPH-d和nNOS阳性神经元的数量无明显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3h、6h和12h组逐渐增多并于12h升高达到高峰,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于24h后开始降低,48h恢复正常.结论:急性缺氧后早期海马CA1区NOS和nNOS水平明显增多,NO在缺氧所致早期脑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华仁;李积胜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大学生应激源、应对方式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为了了解大学生应激源、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状况,并考察应激源和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我们在南昌市抽取本科高校3所,专科学校2所,对这5所高校进行分层随机抽样,每年级抽取100名学生,男女各半,总体共计400人.收回的有效问卷中,男生178人、女生187人,大一学生96人、大二92人、大三90人、大四87人,共365人.本调查采用了三个调查问卷[1]:(1)自编大学生应激源问卷,经过修订后得到32个项目,问卷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9,因素分析后得到5个因子.(2)应对方式问卷采用的是肖计划等人编制的应付方式问卷,共62个项目,包括6个因子: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3)使用SCL-90作为心理健康状况的评定量表,本研究采用总均分作为健康症状指数.

    作者:黄艳苹;李玲;雷良忻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犯罪青少年人格特征与家庭环境关系研究

    青少年犯罪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我国已有不少有关罪犯心理特征的调查研究[1-3],但结果不一致.本文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表(EPQ)和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对123名男性少年罪犯进行调查,探讨青少年犯罪的人格特点与家庭环境的关系.

    作者:刘桂兰;韩国玲;阿怀红;张玉美;卓玛;潘忠鹏;周丽娣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山区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关系着教师自身的职业成长和学生的发展,对于素质教育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教育发展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相对于城市而言,广大农村和山区教育落后,直接制约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山区教育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教师素质相对落后,其中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迫切需要得到关注.

    作者:罗小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驻相与阻抗--精神分析学心理治疗与禅宗参悟的异曲同工

    目前比较西方精神分析临床实践与东方禅宗文化的文章日益增多,本文试图平行对照两种现象:精神分析中的阻抗与禅宗中的驻相,并试图从临床技术的角度出发,将这两种从历史渊源与理论建构上有不同背景的学说进行比较,着重探讨了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并在临床治疗中尽可能地给予整合.第二,本文试图将精神分析中的几个主要理论与禅宗进行比较.后试图给精神分析理论和技术一些更容易在华人文化环境中得到领悟的语境阐释.

    作者:张天布 刊期: 2005年第07期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