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在乙型肝炎母婴传播预防中的效果观察

蔡利平

关键词:乙肝免疫球蛋白, 乙肝疫苗, 乙型肝炎, 母婴传播, 预防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在乙型肝炎母婴传播预防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66例乙型肝炎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孕妇分娩婴儿出生后注射乙肝疫苗;观察组孕妇28周给予宫内阻断,婴儿出生后给予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对比分析两组婴儿的乙型肝炎传播效果.结果:观察组婴儿出生时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率、HBV-DNA(乙肝病毒)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婴儿出生3月、6月、12月的HBsAg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乙型肝炎孕妇采用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治疗方式,降低了婴儿的出生时、出生后的HBsAg阳性率,具有良好的阻断效果.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优质护理在神经外科的影响

    为了探究在神经外科中优质护理的影响.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5月收治的166例神经外科患者,将其随机平分为研究组(83例)与参照组(83例).对研究组与参照组分别给予优质护理与普通护理.经过一段时间后,调查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显示:研究组家属和患者的总满意度(96.4%)明显高于参照组家属和患者的总满意度(80.7%),且P<0.05,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所以,优质护理在神经外科的影响较好,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柳青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近视性屈光不正与眼底病变

    近视性屈光不正的发病率越来预告,而且患者的发病年龄越来越趋向低龄化,近视性屈光不正带来的其他的眼底病变很难得到控制和治疗,我们必须研究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且对其做出合理的判断.本文就近视性屈光不正与眼底病变进行了研究,首先阐述了近视性屈光不正在我国的发病现状;其次阐述了探讨近视性屈光不正与眼底病变关系的方法;后阐述了近视性屈光不正患者注意事项.

    作者:刘启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临床检验特点研究

    目的:分析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临床检验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4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老年患者58例,记为A组,非老年患者46例,记为B组.对比不同组别血生化指标与肾功能指标、抗体检测结果.结果:不同组别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差异不显著(P>0.05),A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容量(MCH)、平均红细胞容积(MCV)显著高于B组(P<0.05),血清肌酐(Cr)、血清尿素(Urea)、胱抑素C(Cys-c)显著高于B组(P<0.05);不同组别抗核抗体阳性率、抗可溶性抗原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炎血生化指标、肾功能及抗体检测均呈现明显异常,且存在发生自身免疫性胃炎的风险,在临床处理中要给予足够重视.

    作者:顾树江;张春铭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2005-2017年兵团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2005-2017年兵团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流腮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兵团2005-2017年传染病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17年兵团共报告腮腺炎病例1173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4.54/10万,2014-2017年疫情较前明显下降.每年发病的季节趋势呈规律的双峰分布,发病高峰为4-7月及11月-次年1月.第十四师、第六师、第八师年均发病率较高.兵团流行性腮腺炎高发年龄为5~9岁,年均发病率为192.67/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结论:为进一步降低腮腺炎流行强度,兵团要提高适龄儿童麻腮风疫苗的接种率,加强幼托机构、中小学等场所的疫情监测,同时要注重宣传教育,减少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作者:米莎莎;赵磊;李凡卡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分析研究小二支气管肺炎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川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100例支气管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干预方法,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儿采用不同护理实施的实际护理效果,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肺部护理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儿的肺部护理有效率为82%,对比差异符合统计学标准意义,P<0.05.患儿护理干预操作后,肺活量、用力呼吸体积、呼吸速率均得到有效改善.观察组的三项肺部改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三项肺部改善指标,P<0.05.结论:支气管患儿护理干预过程中,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可以得到有效治疗效果,可以改善患儿肺部的呼吸功能水平,整体临床意义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

    作者:刘本文;周玉;赵世礼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产妇产后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产后抑郁及子宫康复的影响

    目的:了解产妇产后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产后抑郁及子宫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至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共计50名,根据产妇的住院时间将其分为综合组和常规组,常规组产妇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综合组产妇在常规组产妇的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比两组产妇的产后抑郁情况和康复情况.结果:综合组产妇的产后抑郁情况以及子宫康复情况均要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前后给予综合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产妇的心理和生理状况,促进产妇的恢复,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罗雪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药剂科管理在医院发展中的意义分析

    药剂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医院正常运转的基础.药剂科管理作为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一环,是促进医院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基于此,本文分析了药剂科的日常具体任务,药剂科的管理以及药剂科管理在医院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作者:雷艳丽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人文关怀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银杏制剂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对于其凝血功能及血流变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18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醇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联合银杏制剂治疗.对比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血流变相关指标.结果:对比上述指标,观察组比对照组更有优势,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银杏制剂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还能降低血液粘滞度.

    作者:朱江丽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个性化健康教育在小儿腹泻防治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个性化健康教育在小儿腹泻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所接收的92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对两组患儿治疗后腹泻状况、家长对腹泻防治知识的了解状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掌握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数据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泻患儿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对小儿腹泻具有显著治疗效果,且对腹泻的预防以及患儿家属认知度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并使患儿复发率显著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建宏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破伤风抗毒素与头孢类药物致多重不良反应病例的分析

    目的:分析破伤风抗毒素与头孢类药物致多重不良反应的原因.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中2018年3月应用破伤风抗毒素与头孢类药物致多重不良反应的2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原因和预防措施.结果:此次入组患者中共有9例患者出现皮疹,10例患者出现眩晕,12例患者出现心悸,发生率分别为45%、50%、60%,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用药时间及其合理性存相关性.结论:破伤风抗毒素与头孢类药物致多重不良反应与患者过敏性反应、用药时间等因素相关,临床用药中,应当关注合并用药可能存在的迟发性、潜发性不良反应,确保用药的合理性.

    作者:李世欣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卵巢癌患者术后实施循环减压弹力袜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双下肢 深静脉血栓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术后实施循环减压弹力袜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2016年1月—2018年1月的100例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A组50例,对照组B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循环减压弹力袜联合低分子肝素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试验对照组患者DVT发生率,血栓标志物D-D和vWF水平的变化.结果:试验组第15d后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00%<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试验对照组患者在第4d和7d后DVT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D-D水平(4.22±0.23)高于对照组D-D水平(1.52±0.03),差异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vWF水平(150.52±3.01)高于B组vWF水平(100.52±3.67),差异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87.32±2.03),A组护理满意度评分(94.22±3.23)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86.52±2.67),A组护理质量评分(93.52±3.01)明显升高,差异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循环减压弹力袜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卵巢癌的患者,可降低DVT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彦博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精细化护理对于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精细化护理措施对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进行护理干预所取得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我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4月收治的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共选择88例进行分组,将所有患儿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精细化护理组,每组患儿平均为44例,分别对两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和精细化护理进行护理指导,评价并比较两组患儿护理的效果.结果:比较本研究两组患儿的呼吸困难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发绀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本研究的两组患儿之间存在差异,并且精细化护理组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进行护理时配合采用精细化护理管理,能够有效的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保证患儿迅速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婷婷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人性化护理在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1002例产妇为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服务,实验组应用人性化护理.比较效果.结果:实验组产妇满意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后出血量、泌乳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实验组简明健康调查问卷总分、抑郁心理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便秘、脱发和产后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产妇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

    作者:刘丽;蒋红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全切与近全切手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全切与近全切手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甲状腺全切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甲状腺近全切术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甲状腺癌的治疗过程当中,通过对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分析,表明二者的治疗效果均比较理想,但甲状腺近全切术可以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身体机能的恢复,在临床上应当进行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童红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120名CVA患儿作为研究资料,按随机排列表法分成两组,各60名,单一用药组予布地奈德药物治疗,联合用药组予孟鲁司特钠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肺功能指标和复发情况.结果:联合用药组治疗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单一用药组的80.0%,治疗后联合用药组FEV1、PEF、FEV1%均比单一用药组高,且联合用药组复发率5.0%比单一用药组的16.7%低(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小儿CVA比布地奈德单一治疗总有效率更高,肺功能改善效果更明显,且复发率低.

    作者:陈昱刚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奥氮平联合富马酸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富马酸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我院4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成两组,对照组用奥氮平,观察组用奥氮平联合富马酸喹硫平,对比两种方案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好于对照组.结论:奥氮平联合富马酸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症状,提升社会功能,值得应用.

    作者:焦亮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手足口病早期患儿应用Ig、hs-CRP检测的意义研究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和免疫球蛋白检测运用在手足口早期患儿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早期手足口患儿89例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的健康小儿91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的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比分析两组检测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hs-CRP水平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IgM水平高,且IgA和IgG水平均较低,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早期手足口患儿超敏C反应蛋白和免疫球蛋白检测有助于准确判断患儿病情.

    作者:董杰明;刘仲洋;潘顺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微波消融术与传统开放手术在良性甲状腺结节治疗中 对机体创伤影响的相关观察

    目的:探究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微波消融术及传统开放手术对其机体创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于我院手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患者74例,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为37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开放手术模式,实验组实施微波消融手术,对比2组患者免疫系统相关指标.结果:手术前2组患者白介素6、C反应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α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后2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有所提升,但实验组白介素6、C反应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α均低于参照组,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微波消融手术在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方面更具优势,该种手术方式对患者机体创伤造成的影响较低,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应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鲁瑞婷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浅析影响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若干因素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建设,我国临床医学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临床医学检验开始向着智能化、多元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从宏观角度上来看,我国临床医学检验必定离不开专业素质高的检验人员,很多时候外界因素会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带来很大影响,本文将会针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带来一定帮助.

    作者:宋帅;杨广民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逍遥蒌贝散加减治疗乳腺增生40例观察

    目的:对逍遥蒌贝散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乳腺增生患者,根据其临床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其中,观察组40例,临床采用逍遥蒌贝散加减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为55.0%,两组对比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X2=7.14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逍遥蒌贝散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紫燕 刊期: 2018年第12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