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昱刚
目的:分析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90例参与本次实验研究,将9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取乳腺区段切除手术,对照组患者采取乳腺微创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乳腺良性肿块患者采取乳腺区段切除手术,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保证手术切口愈合速度,保留乳房外形,降低患者对治疗的心理压力,降低并发症发病率,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奎乐 刊期: 2018年第12期
临床护理工作内容比较的琐碎,涉及到很多的重复工作,一个细小的环节做不到位,就可以引发严重的医疗事故,细节护理是临床护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仅可以提高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还能够让病人有一个优质的护理体验,进而使得护理的服务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医院分为很多的科室,消化内科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科室,在消化内科中运用细节护理,可以使得医护人员能够及时全面掌握患者的情况,进而有效的控制患者的病情.本篇文章主要对细节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可以对消化内科的护理工作起到参考价值.
作者:范小亚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早期渐进性康复训练对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神经肌肉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就诊于我院重症监护室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两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早期渐进性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转入普通病房时功能独立性评分情况、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住院总时间及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转入普通病房时功能独立评分(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FIM)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住院总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进行早期渐进性康复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自理能力,尽早脱机,缩短住院时间,并减少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小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护理干预中的应用价值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方法:选择来我院就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10例、2016年11月22日到2017年11月25日),分2组.分别进行基础性护理干预、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疾病知识了解情况、临床症状评分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疾病知识了解情况、临床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护理干预中效果显著.
作者:钟萍;陆祎扬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全程护理对行腹腔热灌注化疗胃癌患者并发症率及护理满意度影响观察.方法:选取76例在我院使用腹腔热灌注化疗法治疗胃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治疗时间的先后,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全程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与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7.89%)低于对照组发病率(26.32%),差异明显,具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89.47%)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68.42%),差异明显,具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腹腔热灌注化疗的胃癌患者使用全程护理,大大降低了并发症发病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患者的治疗,值得临床上使用及推广.
作者:何晓翠;陈月琴;贾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上颌前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的临床效果,总结方法并评估其可行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8例患者(共20颗无法保留的上前牙),微创拔除后即刻植入20枚BEGO种植体.平均4个月后进行终修复,修复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8.1±3.0)个月,观察并统计修复效果.结果:在随访期间20枚种植体都获得良好的骨结合,存留率为100%;20枚种植修复体周边共计36个牙龈乳头,充盈指数为2~3度,其中26个为3度(72.2%),16枚种植修复体唇侧龈缘处和相邻天然牙位置协调性优良,4枚有轻度差异;17枚种植修复体与相邻天然牙牙龈色泽质地协调性优良,3枚有轻微的差异.患者主观总满意率为95.0%.结论:在明确与严格把握适应症基础上,采用即刻种植与即刻修复治疗方案,能够获得较高的存活率,获得美学效果有积极影响,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红强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盆腔复健医学手法针法对产妇产后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来我康复中心接收调理的108例产妇,根据报名先后顺序以单号及双号进行划分,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的54例产妇患者的治疗方式选择常规康复训练并辅助健康教育;观察组的54例产妇患者采取专业化的盆腔复健医学手法、针法康复治疗.主要评价指标为产妇盆底肌力、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及性生活满意度.结果:在产后6个月探访各受试患者,观察组的产妇在肌力测定、性生活满意度、尿失禁及盆腔器官脱垂的四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从结果来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腔复健医学疗法可提升产妇盆底神经、循环、肌肉功能,对盆底组织康复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可有效缓解盆腔器官脱垂、减少尿失禁并可提高性生活满意度.
作者:白福光;刘柏麟;覃勇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对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方案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我院选择2016年6月—2018年4月接收的100例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不同类型疾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完成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在这些患者中,临床症状均有很大程度的改善和好转,其中,主动脉夹层治疗总有效率为71%,急性脑血管栓塞治疗总有效率为95%,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总有效率为85%,急性左心衰竭治疗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通过对急性心血管疾病进行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同时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周蕾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析牙体牙髓病经奥硝唑合剂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牙体牙髓病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设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每组31例.行常规方法治疗参照组,行奥硝唑合剂治疗研究组.比较观察经不同方法治疗取得的效果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参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实施奥硝唑合剂治疗牙体牙髓病,其治疗效果良好,不仅能使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而且还有助于病情改善,安全性较高.
作者:熊方菊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和健康护理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20.13±0.62)分、SDS(21.59±1.71)分、健康知识(90.06±2.36)分、治疗有效率97.73%、生活质量(92.74±2.13)分、复发率4.5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与健康护理,应用到真菌性阴道炎患者的护理中.能够增强患者的护理能力,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预后.
作者:莫小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初治痰阳肺结核病症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66例初治痰阳肺结核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中,通过抽签法的形式将6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3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行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健康教育知晓度、护理满意度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度分析中,观察组总知晓率91%高于对照组70%,两组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护理满意度分析中,观察组总满意率94.2%高于对照组73.1%,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对肺结核患者加以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提升护理依从性,提升护理满意度,这对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士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基层部队医院验装备培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使用层级教学,理论与操作共同考核的方法,提高综合训练能力.结果:培训后所有人员均参加考核,理论成绩合格率95%.操作成绩合格率97%.结论:层级教学能够有效根据人员的知识水平进行调整,帮助其打好基础并能够快速提升,理论与操作共同考核,既加强了对理论的掌握,也提高了实践能力,对于提高基层部队医院检验装备的使用率和卫勤保障能力有积极作用.
作者:杜佳顺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介绍院内感染泛耐药菌的肺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利用国内外文献分析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治疗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结果:在实际工作中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结论:利用时间差攻击疗法合理联用抗菌药物治疗鲍氏不动杆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导致的肺部感染有效.
作者:张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针对不同血液检测指标在冠心病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方法:将这44例冠心病患者以及4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两组研究对象均在空腹的状态下于晨间抽取2毫升的静脉血,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液指标,对两组研究对象cTnI、CK一MB、cTnT指标以及血液的MPV、RDW、PCT、PDW、PLT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研究对象的cTnI、CK一MB、cTnT指标相关检测指标明显比观察组研究对象的检测指标低,对照组研究对象血液的MPV、RDW、PCT、PDW、PLT指标比观察组研究对象的指标低,两组研究对象之间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血液检测非常重要,不同血液检测指标在冠心病临床诊治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胡玉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时,应用椎弓根固定脊柱融合手术的护理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在本院住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引入椎弓根内固定脊柱融合手术,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过程中两组患者的出血量、手术时间的差异不大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有影响,并且通过对比,研究组明显优于观察组,两组患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此外,患者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后凸Cobb角,研究组明显大于参考组,且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的复位丢失率,研究组明显小于参考组,且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探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时,应用椎弓根固定脊柱融合手术,其治疗效果更好,极具推广价值.
作者:江代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产妇分娩期由于子宫收缩、子宫下段和宫颈管扩张以及盆底和会阴受压等因素产生强烈疼痛 ,给产妇和胎儿造成一定影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分娩期镇痛是每家医院必须解决的现状 ,本研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 ,研究出了一套分娩镇痛的方案 ,经过2年多的实践应用 ,不断的改进完善 ,能为产妇的提供安全有效的分娩期镇痛.
作者:陈耀雄;区少心;欧键莹;林凤仪;高兰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转折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至2017年收治的60例行手术治疗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分作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在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中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陈章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我国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职责主要体现在对研究方案的讨论、评估及审核,总结医院医学伦理审查实践,发现审查过程中存在伦理审查工作职能交叉、医学伦理委员会组织松散、伦理委员会档案规范化程度不足和受试者补偿机制不明确等问题,建议从建立高层次伦理委员会、健全组织结构、建立档案标准操作规程和完善补偿机制等方面予以改进.
作者:陈可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新经济条件下,以高科技为代表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一方面给档案管理基础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人类要进步,经济要发展离不开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管理基础工作必将在经济发展的各方面发挥作用,本文先对档案管理基础工作当前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使得我国的档案管理基础工作变得更加有序、规范和标准,从而使档案管理水平得到提升,使其能够为国内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助力.
作者:崔相山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罗红霉素阿奇霉素药物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研究时段确定为2016年5月-2018年5月,研究对象确定为临床应用罗红霉素阿奇霉素药物患者74例,按给药不同分为罗红霉素组37例和阿奇霉素组37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停药率,并对不良反应临床分布情况进行探究.结果:罗红霉素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同阿奇霉素组相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罗红霉素组停药率较低,P<0.05;不良反应主要分布在胃肠系统、泌尿系统和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结论: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均存在不良反应发生可能性,且以胃肠系统不良反应居多,临床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做好用药规范指导.
作者:杨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