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芬
总结了45例CRT/CRT-D植入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护理.主要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认为对CRT/CRT-D植入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加强病情的观察,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护理措施能改善心脏功能不全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时间,提高心室射血分数,降低患者猝死率.
作者:王林霞;赵艳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术前禁食禁饮时限对剖宫产孕妇造成的不良反应及对策研究.方法 对照组择期剖宫产孕妇40例按常规术前晚10:00开始禁食禁饮,实验组剖宫产孕妇40例依照循证护理的原则术前禁食6h,禁饮4h.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无1例术中和术后发生呕吐误吸,实验组术前30min血糖值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口渴、饥饿程度在5分以上的例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新禁食禁饮方案明显降低术前血糖发生率并增加孕妇舒适度,长时间的禁食不利于孕妇对手术的耐受和康复,应对孕妇进行个性化术前饮食指导,重点宣教禁食禁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利于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曾素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总结了1例反复尿路感染10年患者因长期滥用抗生素而引发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的护理,包括皮肤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健康宣教等.认为护理人员应重视患者用药史及过敏史的详细询问,给药后应注意观察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给予必要的健康教育与指导,以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黄锦霞;李雪琴;林素苹;蔡世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总结了94例异位妊娠患者药物保守治疗期间的心理问题和护理对策.心理问题包括焦虑和抑郁等,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和临床护理.认为对异位妊娠患者在药物治疗中采取相应护理措施,能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可以促进患者心理健康,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周珠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综述了成人灌肠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应采取的对策.影响因素包括自身因素、物理因素、体位因素、插管深度和方式等.提高清洁灌肠效果的对策有心理护理、改变体位等.认为了解清洁灌肠的影响因素并对其采取对策可以提高灌肠效果.
作者:盛靖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中药制剂渭良伤科油配合抬臀运动预防下肢骨折牵引患者压疮的效果.方法 应用随机法将240例下肢骨折牵引患者分为干预组120例和对照组12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水垫,建立翻身卡,1~2h翻身一次.干预组方法同对照组,区别为翻身时采用渭良伤科油涂抹并按摩患者骶尾部及受压骨突处皮肤3 min,1~2次/4h;配合抬臀运动,一次15~20下,一日3~4次.比较2组压疮发生率.结果 2组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渭良伤科油配合抬臀运动预防下肢骨折牵引患者压疮有效方便、价格低廉、应用安全,值得在骨科住院患者中推广使用.
作者:张晶晶;周芬;熊洁;康玉闻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总结了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手术方法及围手术期的护理.主要包括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定义、阴茎勃起装置植入手术过程及围手术期的护理.认为阴茎勃起装置植入术是男科领域的成功技术,通过正确、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满意度.
作者:陈秋媛;李雪梅;邓春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心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与实施前后的效果.方法 将2010年6月~2011年2月的护理质量调查评分作为对照组,将2011年6月~2012年2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的护理质量调查评分作为实验组,比较2组的基础护理质量、病情变化早期发现、护理安全管理、健康教育覆盖、患者满意度、医生对护士满意度的情况.结果 实验组在基础护理质量、病情变化早期发现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不仅可以提高护理质量,使患者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而且能够效提高护士工作的主动性.
作者:方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PBL教学法在肝内科教学查房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肝内科140名本科实习护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各70人.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查房,通过比较2组实习护生的出科考试成绩以及比较2组护生对两种教学方法的评价,比较2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护生教学查房后出科考试成绩以及对教学方法的评价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内科用PBL教学法进行教学查房可激发实习护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护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助于培养护生的临床实践思维能力和应用整体护理的能力,提高了护理教学查房的效果.
作者:刘建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总结了58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出现8例并发症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出血的观察与护理、感染的观察与护理、腹胀腹腔积液的观察与护理、低钠血症的观察与护理,认为正确认识并发症的临床特点有助于护理人员对PCNL患者进行针对性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是达到有效治愈的关键.
作者:刘艳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影响的有益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择2009年7月至2011年3月53名稽留流产患者实行心理干预前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行为变化及对未来生活的展望等方面的变化,并进行对照.结果 通过护理干预,患者及家属能正确认识疾病,能以乐观的态度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P<0.05).结论 通过护理干预患者及家属能正确认识疾病,接受现实,安心接受治疗,采取积极的人生态度,重塑对未来生活的信心.
作者:张月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联合醒脑开窍式穴位按摩对脑瘫患儿、家长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74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108例和对照组66例,对干预组给予经常性的心理疏导、健康知识宣教及醒脑开窍式穴位按摩,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定脑瘫患儿及家长的生活质量.采用HAD情绪自评表(包括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表),进行焦虑、抑郁程度的比较.采用自制的躯体康复量表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自理能力的变化.结果 干预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间有显著差异.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瘫患儿、家长的不良心理状态经心理干预和精神疏导后有效地改善,患儿的自理能力经醒脑开窍式穴位按摩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减轻了脑瘫患儿和家长的焦虑、抑郁、内向、盲目心理,增强对疾病的认知能力,提高治疗依从性及康复效果,大程度的改善患儿预后,提高患儿及家长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宁;柳晓梅;董红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层级管理下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挑选2011年在内科应用层级管理下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前后2次住院的50例患者及在科室工作的16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层级管理下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前后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比护理人员在应用层级管理下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前后的护理工作自我满意度以及50例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护理人员护理工作自我满意度、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层级管理下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应用能更好的落实护理措施,极大的体现护理人员的工作价值,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涂小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总结了1例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救治暴发性心肌炎患者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循环系统管理、呼吸系统监护、管道管理及并发症的护理等.认为及时准备地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可提高暴发型心肌炎的救治成功率.
作者:洪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中药足浴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20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在产妇能自主活动时进行温水足浴.实验组在剖宫产术后6h为产妇进行中药足浴,每天1次,每次约15~20min,连续使用4~5d.结果 实验组睡眠情况明显好过对照组,2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足浴有提升剖宫产产妇睡眠质量的作用,利于促进术后康复.
作者:王桂英;邱彩凤;刘志雯;邓宝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对高血压病合并抑郁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129例高血压病合并抑郁的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血压及抑郁程度改善情况.结果 经过相关护理与治疗后,2组患者SDS值及血压值均得到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的实施能有效降低高血压病抑郁患者的血压,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并可使护理满意度得到提高,有效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郭艳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取不同深度密闭式吸痰的效果,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行机械通气期间佳的吸痰深度.方法 将36例行机械通气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采用密闭式浅部吸痰(吸痰管超过气管导管前端1 cm),对照组采用密闭式深部吸痰(临床常规方法,即吸痰管深入气道,遏阻力后退出0.5~1 cm),比较2组患者吸痰前后血氧饱和度、心率、平均动脉压、吸痰前后肺部痰鸣音、日吸痰次数及吸痰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吸痰后比较,观察组吸痰后引起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比较小,观察组气道黏膜损伤、心律失常、出现痰痂不良事件发生率低,2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日吸痰次数、吸痰间隔时间,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期间行密闭式浅部吸痰能有效吸痰的同时,减少对气道的刺激及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吸痰方式.
作者:刘美玲;黄松彬;袁秋影;陈赞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促进老年糖尿病患者康复.方法 选择本院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药物治疗同时只给予一般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按照预先制定好的具体内容实施健康教育,要求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根据患者及家属的要求选择健康教育的时间及健康教育内容.比较2组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住院期间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健康教育后HbAlc、2hPBG、FBG、MBI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目标性健康教育是一种实用、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而患者及家属的参与性、个性化及多样化的健康教育更能调动患者及家属的积极性,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服务满意率.
作者:魏严荆;郭金梅;李秋琴;黄晓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探讨被HIV污染针刺伤的处理及预防方法,包括增强职业防护意识、使用防护屏障、注意日常操作安全、防范HIV患者蓄意伤害等.认为对HIV污染针刺伤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可有效的阻断HIV的感染,减少职业暴露,保护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作者:宋照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总结了老年神经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对策,存在的心理状态包括孤独、人格不够健全、心境不良、郁结持久、患者角色适应不良,对策措施有提供舒适环境、病情介绍、建立人际关系、尊重患者、挖掘患者心理根源等.认为医护人员的心理护理有利于老年神经症患者的康复.
作者:杨喜霞;刘孟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