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玲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术后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选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选用人性化护理模式.结果:经过对比发现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2%显著优于对照组75.5%,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8%,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9%,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
作者:赵青 刊期: 2018年第12期
中国作为地大物博的国家,其自然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包括煤炭、金属、动植物等等.在广袤的土地上,植物除了可以作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食物,还可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其对中草药的使用有着自己深厚而独特的见解.本篇文章以中草药为主题,对其进行较全面的讨论.
作者:刘峪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探讨血管性痴呆采取胞磷胆碱联合多奈哌齐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表现.方法:针对2017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多奈哌齐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胞磷胆碱治疗,评价两组患者CDR、MMSE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CDR、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管性痴呆患者采取胞磷胆碱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自身的认知能力,从而改善患者血管性痴呆症状,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伯灵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308nm准分子光对斑块状银屑病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本院皮肤科室收治的斑块状银屑病患者中选择72例作为研究对象,乱数表法分为A、B、C三组,每组24例,A组患者进行2倍MED剂量照射,B组患者进行3倍MED剂量照射,C组患者进行4倍MED剂量照射,对比三组患者照射4周和8周后的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患者对比PASI和DLQI评分,组内对比均有显著差异,治疗效果显著,组间结果仅4倍MED照射的C组和3倍MED照射的B组在PASI评分对比时不具有显著差异,其余分组组间对比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的照射强度对斑块状银屑病的治疗效果更好,治疗见效后,考虑效果显著性降低可更换中等剂量进行治疗.
作者:燕旭云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我院尿路感染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更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全年住院病人尿培养阳性菌株,应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用WHONET5.6软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尿培养阳性标本中共分离出162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000株(61.5%),革兰阳性菌498株(30.7%),真菌126株(7.8%).主要病原菌依次是大肠埃希菌(30.6%),屎肠球菌(11%)和粪肠球菌(10.7%).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的检出率分别是50.8%和32.3%.结论: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广泛,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细菌耐药谱有较大差异,且近年来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建议临床医生根据病原学监测资料有针对性地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倪作为;冯海婷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研究DynaCT技术在HCC经肝动脉插管插管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中提高手术精准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原发性肝癌患者30例分为两组,A组(15例),TACE术中行DynaCT造影检查;B组(15例),TACE中不行DynaCT造影检查,术后3天行常规CT造影检查.结果用X2检验方法比较采用和不采用DynaCT技术辅助介入治疗疗效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收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进行的30例患者的原发性肝癌的TACE治疗过程,TACE术中于常规数字减影(DSA)基础上选择性的应用DynaCT增强扫描.记录每次介入治疗运行DynaCT增强扫描的次数.根据两种不同DynaCT扫描类型(增强扫描和非增强扫描),经图像后处理,由介入医师(两个或两个及以上)根据提示信息作出合理判断,指导肝癌TACE术的具体实施.结果:对两组(A组、B组)术后3天常规CT图像显示的碘油沉积情况进行对比,A组15例,25个病灶中完全碘油沉积病灶占92%(23/25);B组15例,23个病灶中完全碘油沉积病灶占65.2%(15/23).A组术后常规CT图像显示碘油完全沉积病灶比率明显大于B组(X2=6.15,P0.05).结论:DynaCT技术在TACE中加以应用可以弥补单一DSA成像的不足,全方位指导介入医师实施精确栓塞,终提高TACE治疗效果,提高病人生存周期.
作者:荆国庆;蒋珍珍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标准化皮肤护理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病人的影响.方法:从我院选出乳腺癌术后病人166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成两组,组一83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组二83例为观察组,采用标准化皮肤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在放疗后皮肤护理效果以及护理前后QLQ-C30量表中的总体健康得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放疗后皮肤护理总有效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在护理前后QLQ-C30量表评分上,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乳腺癌放疗后病人给予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皮肤受损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邹雯雯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中药三参胃炎汤为主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16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是观察组,两组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对照组患者通过给予抑酸剂,胃黏膜保护剂以及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通过服用中药三参胃炎汤进行治疗.结果:通过28天的治疗,两组患者治疗结果不同,观察组患者主要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服用中药三参胃炎汤为主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王磊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分析优质护理对肝胆外科住院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医院肝胆外科内110例肝胆外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人数55.对照组的病人按照常规的方式护理,对实验组病人则实行优质护理.待病人出院时对其进行采访,统计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为16.4%,满意程度为96.3%.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为25.6%,满意程度为77.5%,且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少8~12天.结论:优质护理在肝胆外科的住院病人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大大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陈凤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行为异常型额颞叶痴呆患者的早期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且统计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例行为异常型额颞叶痴呆患者,将其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收治的50例可能的或者很可能的行为异常型额颞叶痴呆患者作为参照组,总结两组患者临床特点.结果:实验组额颞叶痴呆患者异常行为患者沮丧行为、丧失同情心、悲伤或懒散以及持续、强迫、僵硬行为对比参照组,P<0.05,统计学存在组间数据分析意义;且20例行为异常型额颞叶痴呆患者MMSE评分(17.21±3.21)分、ADL评分(30.54±4.21)分、CDR评分(1.71±0.51)分.结论:行为异常型额颞叶痴呆患者存在多样化的临床症状.
作者:吕林英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罗红霉素阿奇霉素药物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研究时段确定为2016年5月-2018年5月,研究对象确定为临床应用罗红霉素阿奇霉素药物患者74例,按给药不同分为罗红霉素组37例和阿奇霉素组37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停药率,并对不良反应临床分布情况进行探究.结果:罗红霉素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同阿奇霉素组相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罗红霉素组停药率较低,P<0.05;不良反应主要分布在胃肠系统、泌尿系统和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结论: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均存在不良反应发生可能性,且以胃肠系统不良反应居多,临床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做好用药规范指导.
作者:杨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道路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人员精神障碍的特点及伤残评定结果.方法:选取299例道路交通事故所致颅脑损伤后精神伤残评定案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资料调查表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道路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人员以男性、来自农村者多见,受教育程度以小学及初中为主,受伤人员记忆力减退、智力减退和情感障碍的发生率高,伤残等级多为轻度伤残.结论:道路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后的精神伤残评定应把握恰当的鉴定时机,并根据受伤人员的伤情进行综合评定.
作者:王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讨论针对性护理配合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5月在我院进行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共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40例,对照组仅给予患者常规腔镜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配合,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对照组并发症发病率为27.5%,实验组并发症发病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患者护理中,可采取针对性护理配合,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朱丽敏;杨艾玲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雾化治疗慢阻肺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4月-2018年4月90例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则予以常规方法联合沙丁胺醇雾化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湿罗音、哮喘、咳嗽好转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气指标、症状积分;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湿罗音、哮喘、咳嗽好转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气指标、症状积分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气指标、症状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安全性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常规方法联合沙丁胺醇雾化治疗慢阻肺急性发作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血气指标、症状,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美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深入分析多发伤伴四肢骨折患者的急救与早期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这140例患者于急诊室进行综合抢救,有55例患者施行剖腹探查术,有45例患者施行颅脑伤血肿清除术,有40例患者施行血气胸行闭式引流术.结果:有128例患者成功的度过了手术,成功度过手术的128例患者中有120例患者得到了治愈,患者的治愈率达到了85.7%,有3例死亡患者.结论:对多发伤伴四肢骨折患者进行早期急诊手术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成活率,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也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致残率.
作者:陈云烨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分析康复护理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7年10月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9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本组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康复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康复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48%VS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8.70%VS2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可以显著提高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桂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对骨科手术患者中开展中医情志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25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中医情志护理,统计并对比两组疼痛评分、睡眠质量.结果:护理后实验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睡眠质量佳、睡眠质量尚可比例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骨科手术患者开展中医情志护理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疼痛,提升患者睡眠质量,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作者:王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新生儿应用碳酸氢钠口腔护理后,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具有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84例于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来我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为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接受常规口腔护理的为对照组,应用碳酸氢钠口腔护理的为观察组,对比并评价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VAP发生率为4.8%,口腔感染发生率为0,相比于对照组的21.4%与11.9%明显降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新生儿展开碳酸氢钠口腔护理,可积极预防VAP及口腔感染的发生,值得重视.
作者:包海芹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究炎琥宁注射液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小儿腮腺炎患者80例,根据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病毒治疗,实验组接受炎琥宁注射液联合干扰素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儿退热时间(1.53±0.42)d,消肿时间分别为(2.75±0.75)d,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退热时间(2.65±0.84)d和消肿时间(3.97±1.2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琥宁注射液联合干扰素运用于小儿腮腺炎的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有效缩短患儿临川症状消失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作者:刘晶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规范化病案管理在大型综合医院降低医疗纠纷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8月835例患者出院病案,设定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病案管理;2016年1月-2017年8月835例患者病案,设定为观察组,采用规范化病案管理.观察两组病案评分、病案缺陷程度、缺陷病案修改率及医疗纠纷情况.结果:观察组病案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案缺陷程度、缺陷病案修改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疗纠纷发生率0.12%明显低于对照组1.68%(P<0.05).结论:规范化病案管理在大型综合医院中的应用可明显提高病案质量,降低医疗纠纷,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佘苗;牟怡平;盖晓红 刊期: 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