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规范化病案管理在大型综合医院降低医疗纠纷中的作用评价

佘苗;牟怡平;盖晓红

关键词:病案管理, 医疗纠纷, 规范化
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病案管理在大型综合医院降低医疗纠纷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8月835例患者出院病案,设定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病案管理;2016年1月-2017年8月835例患者病案,设定为观察组,采用规范化病案管理.观察两组病案评分、病案缺陷程度、缺陷病案修改率及医疗纠纷情况.结果:观察组病案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案缺陷程度、缺陷病案修改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疗纠纷发生率0.12%明显低于对照组1.68%(P<0.05).结论:规范化病案管理在大型综合医院中的应用可明显提高病案质量,降低医疗纠纷,值得推广应用.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上颌前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的临床探讨

    目的:观察上颌前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的临床效果,总结方法并评估其可行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8例患者(共20颗无法保留的上前牙),微创拔除后即刻植入20枚BEGO种植体.平均4个月后进行终修复,修复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8.1±3.0)个月,观察并统计修复效果.结果:在随访期间20枚种植体都获得良好的骨结合,存留率为100%;20枚种植修复体周边共计36个牙龈乳头,充盈指数为2~3度,其中26个为3度(72.2%),16枚种植修复体唇侧龈缘处和相邻天然牙位置协调性优良,4枚有轻度差异;17枚种植修复体与相邻天然牙牙龈色泽质地协调性优良,3枚有轻微的差异.患者主观总满意率为95.0%.结论:在明确与严格把握适应症基础上,采用即刻种植与即刻修复治疗方案,能够获得较高的存活率,获得美学效果有积极影响,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红强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个性化护理模式在乳腺肿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在乳腺肿瘤术后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74例实施乳腺肿瘤术患者纳入研究,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研究组各37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个性化护理,比较组间疼痛评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3.78%低于研究组9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45,P<0.05),护理前组间疼痛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疼痛评分(3.1±0.8)分低于对照组(3.8±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模式用于乳腺肿瘤术后护理中,疼痛症状减轻,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梁淑琴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天麻钩藤颗粒联合西药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研究天麻钩藤颗粒联合西药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进行研究,根据用药不同分为西药组、联合组,西药组患者采取硝苯地平、卡托普利药物治疗,联合组则在西药组基础上采取天麻钩藤颗粒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西药组77.50%,P<0.05.结论:临床治疗老年高血压疾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天麻钩藤颗粒能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樊开彬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藏药十七味大鹏丸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十七味大鹏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按采用显微鉴别法对处方中显微特征强,重复性高的红花和豆蔻进行显微特征的定性鉴别;对处方中诃子,藏菖蒲进行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结果:显微鉴别方法的专属性强,重现性好;薄层色谱方法简便,专属性强.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藏药十七味大鹏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马应风;多杰才让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药剂科管理在医院发展中的意义分析

    药剂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医院正常运转的基础.药剂科管理作为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一环,是促进医院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基于此,本文分析了药剂科的日常具体任务,药剂科的管理以及药剂科管理在医院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作者:雷艳丽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人性化护理在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1002例产妇为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服务,实验组应用人性化护理.比较效果.结果:实验组产妇满意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后出血量、泌乳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实验组简明健康调查问卷总分、抑郁心理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便秘、脱发和产后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产妇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

    作者:刘丽;蒋红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阿奇霉素治疗儿童重症肺炎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探究重症肺炎患儿临床治疗实施阿奇霉素方案的疗效,分析患儿用药后不良反应情况,为后期该疾病的临床安全治疗提供理论支持.方法:自我院2015年6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28例重症肺炎患儿,对比患儿应用不同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试验组患儿经过阿奇霉素治疗后,其发热、咳嗽、肺啰音等症状消退时间相比对照组患儿显著更少,且X线消退时间以及患儿总病程时间相比对照组显著更少,组间数据在统计学中差异有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的恶心、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1.56%,1/64)显著低于对照组(17.2%,11/64),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治疗重症肺炎患儿的过程中,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可加速患儿健康的恢复,并有利于恢复各项细胞因子水平,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应广泛推广.

    作者:王文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流程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目的:为了能够进一步加强对医院感染问题的控制力度,提高质量管理的同时,降低医院的感染率,本文对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流程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进行了相关探究.方法:以医院消毒相关规定为主要依据,对加强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流程质量管理的力度进行分析,通过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以及相关监管制度的完善,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流程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结果:通过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流程的标准化程度,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结论: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流程的进一步标准化能够更好的保证相关机械的消毒程度达到医学标准,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对于医院防感染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会宁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人工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 骨折的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人工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高龄骨质疏松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100例高龄骨质疏松,骨折不稳定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患者.一组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二组实施内部固定手术,对比两组患者实际的手术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水平,卧床时间、术后并发症等问题.结果:一组手术整体时间、卧床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病比例明显低于二组,差异符合实际统计学标准意义,P<0.05.一组术后的出血量较多,高于二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标准意义,P>0.05.一组术后的综合评价值为28例,明显低于内部固定手术的评价值45例,差异符合统计标准意义,P<0.05.结论:内部固定手术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相比较,高龄骨质疏松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问题,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临床治疗推广价值更好.

    作者:沈洋;牛东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康复期的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评价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康复期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3月期间接收的脑梗塞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进行观察,根据护理措施的不同进行分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设为对照组(n=42例),在此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的设为实验组(n=43例),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语言功能、肢体功能、自理能力评分.结果:2组患者护理前的语言功能、肢体功能及自理能力评分不具有可比性(P>0.05);护理后,2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5.38±5.10)、(80.31±6.08)、(76.3±6.34).结论:对脑梗塞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语言功能、肢体功能及自理能力,值得推广.

    作者:刘晋宏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缺铁性贫血与慢性病贫血的鉴别方式探讨

    目的:探讨缺铁性贫血(IDA)和慢性病贫血(ACD)的鉴别方式.方法:选取经骨髓象确诊的45例IDA患者与40例ACD患者进行抽血,检测其血清的孔吸光度(A450nm)值,并使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值进行分析,然后与同时期的40名健康的体检者的数据分成三组进行对照.结果:IDA组的血清Hepc浓度要明显低于ACD和健康体检者小组,而ACD的血清Hepc要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小组.结论:分析患者血清Hepc浓度高低是鉴别IDA和ACD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明炜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个性化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泌尿外科患者心理特点,对泌尿外科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泌尿外科收治的患者60例,按照随即数字表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个性化护理组.结果:个性化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常规护理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83.33%,个性化护理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100.00%,2组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对泌尿外科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可降低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在临床使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作者:邱玲玲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围生期身心健康干预对阴道分娩产妇依从性及抑郁焦虑状态 的影响研究

    目的:对围生期身心健康干预对阴道分娩产妇依从性及抑郁焦虑状态的影响效果展开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的阴道分娩产妇15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6例患者,对实验组患者采用身心健康干预形式进行护理,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形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依从性以及抑郁焦虑状态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依从性和抑郁焦虑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身心健康干预的护理形式对围生期阴道分娩产妇进行护理,能够提升产妇的依从性,减轻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具有显著的护理意义.

    作者:宋佃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重症医学科夜间护理不良事件研究及对策分析

    目的:分析重症医学科夜间护理不良事件成因及对策.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重症医学科发生的60份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病例资料,展开回顾性调查,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结果:重症医学科不护理不良事件中,药物类不良事件共39例,占65.0%,意外拔管类不良事件次之,共10例,占16.7%,还包含有标本采集以及饮食类不良事件,所占比例相对较低.结论:重症医学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高,做好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的分析,制定针对性的对策,能够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张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关于行为异常型额颞叶痴呆早期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研究行为异常型额颞叶痴呆患者的早期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且统计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例行为异常型额颞叶痴呆患者,将其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收治的50例可能的或者很可能的行为异常型额颞叶痴呆患者作为参照组,总结两组患者临床特点.结果:实验组额颞叶痴呆患者异常行为患者沮丧行为、丧失同情心、悲伤或懒散以及持续、强迫、僵硬行为对比参照组,P<0.05,统计学存在组间数据分析意义;且20例行为异常型额颞叶痴呆患者MMSE评分(17.21±3.21)分、ADL评分(30.54±4.21)分、CDR评分(1.71±0.51)分.结论:行为异常型额颞叶痴呆患者存在多样化的临床症状.

    作者:吕林英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分娩后产妇母乳喂养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目的:对分娩后产妇喂养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方法:对本院200例来院产检的孕晚期产妇实施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预期产后喂养方式以及人口学特征,并跟踪随访,直至孕妇分娩结束,在孕妇住院第2天,对实际母乳喂养行为以及分娩后基本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初产妇影响分娩后母乳喂养行为的因素包括下奶时间、孕晚期母乳喂养意向以及婴儿是否在监护室待过;而经产妇仅与婴儿是否在监护室待过有关,组间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初产妇分娩后母乳喂养行为与下奶时间、孕晚期母乳喂养意向、年龄、婴儿是否在监护室待过等因素有关,而经产妇则与下奶时间以及婴儿是否在监护室待过有关;结论:医护人员应加强对初产妇孕期母乳喂养宣传的重视,分娩结束后,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方式,并指导产妇正确的喂养方式,以此促进分娩后早期母乳喂养率的提高.

    作者:王翠云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分析研究小二支气管肺炎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川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100例支气管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干预方法,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儿采用不同护理实施的实际护理效果,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肺部护理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儿的肺部护理有效率为82%,对比差异符合统计学标准意义,P<0.05.患儿护理干预操作后,肺活量、用力呼吸体积、呼吸速率均得到有效改善.观察组的三项肺部改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三项肺部改善指标,P<0.05.结论:支气管患儿护理干预过程中,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可以得到有效治疗效果,可以改善患儿肺部的呼吸功能水平,整体临床意义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

    作者:刘本文;周玉;赵世礼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曲美他嗪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心功能不全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曲美他嗪对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相关疾病提供具体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来我院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共64例,将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入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的例数均为32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方案,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口服方案,治疗两个月后,进行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的对比评价.结果:对照组患者两个月后的治疗有效率为78.1%(25/32),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8%(30/32),对比两组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两个月内对照组患者心绞痛发作的平均次数为(5.2±1.2)次,实验组患者心绞痛发作的平均次数为(2.8±1.7)次,两组进行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曲美他嗪对于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心功能不全具有明显临床效果,可以降低心绞痛发作频次,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

    作者:李素英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鸟巢式护理干预用于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鸟巢式护理干预用于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于院内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出生的86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知情基础采用随机数字方法编号分为干预组和对比组,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鸟巢式护理干预方法.结果:在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干预组中出暖箱时间及体温波动评分均低于对比组,而睡眠时间、体质量、血氧饱和度均高于对比组,干预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护理过程中,鸟巢式护理干预方法的应用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耿竹青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门诊高血压患者用药情况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研究门诊高血压患者用药情况.方法:回顾分析,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门诊开具的高血压治疗药物处方中,抽取1100张作为研究对象.统计与分析治疗高血压药物的在处方中的使用频次和治疗高血压用药方案,并观察是否合理.结果:CCB是我院门诊治疗高血压使用频次高的药物,CCB、ACEI、β-受体拮抗剂、ARB等几类药物是治疗高血压常用药,在单一药物治疗和两药连用治疗方案中使用频率较高,均在《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推荐使用范围之内.结论:我院门诊高血压患者用药情况基本合理、用药方案较为合理.

    作者:李新宝 刊期: 2018年第12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