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佃美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转折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至2017年收治的60例行手术治疗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分作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在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中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陈章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与分析人性化护理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糖尿病的患者66例(2017年3月-2018年3月),随后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将其命名为常规护理组与人性化护理组,每组各33例.其中常规护理组患者采取常规的糖尿病护理,而人性化护理组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治疗,随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再次复发率等情况.结果:人性化护理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再次复发率等情况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于丽晶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肛肠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8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肛肠外科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即60例观察组采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对比两种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危重患者管理、健康教育、医院感染控制、压疮管理、设备管理、护理文书以及安全管理分数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形成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应用于肛肠外科护理管理中效果良好.
作者:周建红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对高血压护理效果展开研究.方法:本研究将以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接受治疗的84例高血压患者为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采取不同的干预手段,对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健康状况、情感职能、精力及精神健康评分具有显著的优质,数据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将个性化延续护理运用到高血压患者中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促进患者生存质量水平的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寇连云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分析重症医学科夜间护理不良事件成因及对策.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重症医学科发生的60份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病例资料,展开回顾性调查,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结果:重症医学科不护理不良事件中,药物类不良事件共39例,占65.0%,意外拔管类不良事件次之,共10例,占16.7%,还包含有标本采集以及饮食类不良事件,所占比例相对较低.结论:重症医学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高,做好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的分析,制定针对性的对策,能够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张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建立十七味大鹏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按采用显微鉴别法对处方中显微特征强,重复性高的红花和豆蔻进行显微特征的定性鉴别;对处方中诃子,藏菖蒲进行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结果:显微鉴别方法的专属性强,重现性好;薄层色谱方法简便,专属性强.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藏药十七味大鹏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马应风;多杰才让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究淋巴结核外科治疗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以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接受淋巴结核外科治疗4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1例患者,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对围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住院时短、SAS评分低,并发症少,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淋巴结核患者外科治疗过程中加强对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病情,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张雅宁;赵凤玲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对分娩后产妇喂养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方法:对本院200例来院产检的孕晚期产妇实施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预期产后喂养方式以及人口学特征,并跟踪随访,直至孕妇分娩结束,在孕妇住院第2天,对实际母乳喂养行为以及分娩后基本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初产妇影响分娩后母乳喂养行为的因素包括下奶时间、孕晚期母乳喂养意向以及婴儿是否在监护室待过;而经产妇仅与婴儿是否在监护室待过有关,组间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初产妇分娩后母乳喂养行为与下奶时间、孕晚期母乳喂养意向、年龄、婴儿是否在监护室待过等因素有关,而经产妇则与下奶时间以及婴儿是否在监护室待过有关;结论:医护人员应加强对初产妇孕期母乳喂养宣传的重视,分娩结束后,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方式,并指导产妇正确的喂养方式,以此促进分娩后早期母乳喂养率的提高.
作者:王翠云 刊期: 2018年第12期
布草是住宿场所的基本用品,其清洗消毒是住宿场所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通过对住宿场所布草清洗消毒管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索住宿场所布草清洗消毒的卫生监管对策.
作者:张富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奥美拉唑在消化性溃疡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2月到2018年7月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雷尼替丁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奥美拉挫治疗方法,研究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析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70.97%),治疗效果显著(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现象分析中,观察组(6.45%)明显低于对照组(12.90%),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P<0.05).结论:在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现象时,医生可以结合患者的基本表现,构建针对性的治疗方法,通过合理用药,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所以,该种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刘慧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随着近些年医学研究的深入发展,转化医学衍生而来,基础医学研究成果转变成实际医疗.当前,人们对于疾病和健康危险因素有了深度认知,比如生活方式、遗传、心理、生活环境等,对此,人们开始构建健康促进体系,目的在于提高整体健康水平.转化医学是近些年热议的话题,可使基础医学与临床、护理、预防医学更好的连接.
作者:李滋涵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在乙肝病毒感染患者临床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选择本院中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的96例乙肝病毒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4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综合护理.根据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改善情况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肝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应用于乙肝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颜伟珊;郭莉莉;韩汶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重症监护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人文关怀,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干预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改善了心理状况,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陈美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对产妇剖宫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我院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20例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对比两组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面护理可有效预防产妇剖宫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并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赵云燕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银杏制剂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对于其凝血功能及血流变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18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醇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联合银杏制剂治疗.对比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血流变相关指标.结果:对比上述指标,观察组比对照组更有优势,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银杏制剂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还能降低血液粘滞度.
作者:朱江丽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分析康复护理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7年10月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9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本组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康复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康复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48%VS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8.70%VS2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可以显著提高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桂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120名CVA患儿作为研究资料,按随机排列表法分成两组,各60名,单一用药组予布地奈德药物治疗,联合用药组予孟鲁司特钠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肺功能指标和复发情况.结果:联合用药组治疗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单一用药组的80.0%,治疗后联合用药组FEV1、PEF、FEV1%均比单一用药组高,且联合用药组复发率5.0%比单一用药组的16.7%低(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小儿CVA比布地奈德单一治疗总有效率更高,肺功能改善效果更明显,且复发率低.
作者:陈昱刚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围术期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异物患儿86例,按照单双序号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清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围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且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王丽;宋蕾蕾;门建华;宁丽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对比腹腔镜与传统外科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采取传统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腹腔镜微创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首次排次、住院等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等较对照组均显著较少,且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67%较对照组80.0%显著较高,且P<0.05.结论: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即具有操作简单、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高东晓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究重症肺炎患儿临床治疗实施阿奇霉素方案的疗效,分析患儿用药后不良反应情况,为后期该疾病的临床安全治疗提供理论支持.方法:自我院2015年6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28例重症肺炎患儿,对比患儿应用不同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试验组患儿经过阿奇霉素治疗后,其发热、咳嗽、肺啰音等症状消退时间相比对照组患儿显著更少,且X线消退时间以及患儿总病程时间相比对照组显著更少,组间数据在统计学中差异有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的恶心、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1.56%,1/64)显著低于对照组(17.2%,11/64),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治疗重症肺炎患儿的过程中,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可加速患儿健康的恢复,并有利于恢复各项细胞因子水平,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应广泛推广.
作者:王文瑛 刊期: 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