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干预对骨结核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的影响分析

井立薇

关键词:心理干预, 骨结核患者, 焦虑抑郁, 护理满意度,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对心理干预对骨结核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主要以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医治的骨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患者共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骨结核患者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3例.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对参照组进行护理,研究组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状况.结果: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后,研究组结果呈现效果要优于参照组,且终检验为P<0.05,具有一定的讨论分析价值.结论:心理干预对骨结核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影响.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康复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米非司酮医治子宫肌瘤的结果.方法:挑选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78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进行药物疗法,米非司酮12.5mg/d,为期6个月进行药物服用观察,通过测量服药前后的子宫肌瘤大小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用药前后患者子宫肌瘤体积明显减小,子宫肌瘤体积减小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米非司酮医治子宫肌瘤比较多,对病人有利且不利作用小.米非司酮药物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缓解病人的症状.

    作者:王虹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提高血液肿瘤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提高血液肿瘤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接受的78例血液肿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心理护理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9例:常规护理)与实验组(39例: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4.87%VS66.67%),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于血液肿瘤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个体心理应激反应,提高患者临床诊疗依从性以及对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萍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299例道路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精神伤残鉴定的资料分析

    目的:探讨道路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人员精神障碍的特点及伤残评定结果.方法:选取299例道路交通事故所致颅脑损伤后精神伤残评定案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资料调查表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道路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人员以男性、来自农村者多见,受教育程度以小学及初中为主,受伤人员记忆力减退、智力减退和情感障碍的发生率高,伤残等级多为轻度伤残.结论:道路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后的精神伤残评定应把握恰当的鉴定时机,并根据受伤人员的伤情进行综合评定.

    作者:王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人文关怀运用于脑血管疾病护理管理当中的效果及价值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运用于脑血管疾病护理管理当中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6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负性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34%)显著高于对照组(72.09%),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文关怀运用于脑血管疾病护理管理当中的效果显著,可明显缓解负性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帮助其尽快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园园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对急性脑卒中救治时间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研究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对急性脑卒中救治时间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80例我院于2015年1月到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流程,试验组采用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完成护理,比较两组救治时间,并比较两组残疾率和死亡率.结果:试验组的救治时间少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试验组残疾率和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在急性脑卒中救治中的应用能有效缩短患者救治时间,提升其抢救效果,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赵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对脑出血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并分析其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16例脑出血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58例,采取系统化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2.05±4.54)VS(18.76±4.89)](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34%,对照组为36.21%,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采取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升康复效果.

    作者:刘静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产妇分娩中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在产妇分娩中的方法以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01-2018.01妇产科进行顺娩的300例产妇作为调查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以及胎儿窘迫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可显著减少出血量、缩短分娩时间,提高产妇的分娩满意度,降低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建议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张小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不同年龄慢性便秘患者病因分析

    目的:总结不同年龄段慢性便秘患者的具体病因情况,为慢性便秘患者治疗、预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消化科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的245例慢性便秘患者,综合年龄划分情况分为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3组.对比3组不同年龄段慢性便秘患者日常饮食习惯、运动情况、排便习惯、工作/生活压力、用药情况、器质性病因分布情况以及SAS、SDS评分情况.结果:3组患者日常饮食不规律、工作/生活压力大、滥用泻剂、器质性病因差异明显且老年组患者SDS、SAS评分高于其他2组,P<0.05.结论:慢性便秘是多方面因素导致,其中青年以不良饮食习惯为主,中老年患者以胃肠道疾病、药源性因素为主.

    作者:王金民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目视管理在消毒供应室器械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分析目视管理在消毒供应室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消毒供应室2017年7月-12月实施目视管理,实施目视管理前后的846批次、858批次回收合格率、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灭菌合格率、物品发放错误率等器械管理效果以及团队合作、文书记录、物品标识、消毒质量评分等工作质量进行比较.结果:与实施前比较,实施后回收合格率、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以及灭菌合格率明显升高,物品发放错误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实施前比较,实施后本科室护理人员团队合作、文书记录、物品标识以及消毒质量评分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视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消毒供应室器械消毒效果以及工作质量,具有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作者:代淑荣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

    :手术室是手术实施的重要场所,手术室护理具有技术水平高、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职业暴露风险高的特点,在手术室护理中各个环节都隐藏着许多的问题.手术室护理问题的出现除了影响手术效果外,同时可能造成患者功能损伤、死亡等事故的发生.细节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主的护理,主要是通过规避手术室护理中的各种风险,从而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近些年来,细节护理在临床护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提高了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因此,文章主要针对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展开分析.

    作者:张大娟;苏薪宇;聂义津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床旁超声及PDCA循环在减少产后尿潴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及PDCA循环在减少产后尿潴留中的应用.方法:将2017年9月~10月经阴道分娩的201例所有实施常规护理的产妇作为对照组,记录产后尿潴留发生率,分析尿潴留的原因.成立CQI小组,将2017年11月~12月经阴道分娩的255例产妇作为观察组,采用床旁超声结合PDCA循环进行干预.结果:采用床旁超声及PDCA循环组产后尿潴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床边超声及PDCA循环干预措施,可明显降低产后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赵爱荣;王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脑瘫患儿家庭康复训练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脑瘫患儿照顾者对家庭康复训练的依从性,为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提供科学有效的干预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112名脑瘫患儿照顾者进行随机调查,收集脑瘫患儿的一般情况、照顾者对家庭康复训练知识、态度、执行情况等信息.结果:112名照顾者中仅有31名照顾者坚持长期家庭康复训练,依从率为27.6%,有48名照顾者从未进行过任何家庭训练,占42%.结论:加强对脑瘫患儿照顾者进行康复知识宣教及家庭训练指导,提高照顾者的家庭康复训练的依从性,有助脑瘫患儿康复治疗效果.

    作者:莫玲;罗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80例成人呼吸系统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成人呼吸系统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选取80例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成人呼吸系统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本组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结果:本组患者的主要症状均为不同程度的咳嗽,干咳突出,其中伴有低至中度发热患者16例,伴有咽痛患者37例,伴有胸闷胸痛患者22例,肺部出现湿啰音患者21例;初期被诊断为急性咽喉炎、急性支气管炎以及肺炎等的患者,给其给予相应的抗炎治疗后效果一般,但是在对患者进行MP-IgM滴度≥1:160并且被确诊为MP感染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口服或静脉滴注,患者均被治愈,治愈率达到了100%.结论:由MP导致的呼吸系统方面的感染,其病症比较隐匿,容易被延迟诊断,应提高各医疗人员对此种疾病的认识以及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并给予患者规范化的治疗.

    作者:王益莲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饮食护理在胃癌放疗护理中的作用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观察饮食护理在胃癌放疗护理中的作用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在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放疗治疗的胃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选取40例胃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饮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胃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95.00%,比对照组高25.00%,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20.00%,两组数据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结论:对进行放疗治疗的胃癌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饮食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秦英;汪健;祝喆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移动PBL教学在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移动PBL教学在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3月在郑州大学二附院心内科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2017级学员为研究对象,时间4个月.根据学号将学员随机分为mPBL组(采用mPBL教学)和LBL组(传统授课教学);采用客观的临床及理论考试成绩作为教学效果评估依据,比较两组学员经过mPBL和LBL培训后其临床综合能力提高情况;采用SPSS21.0分析评估数据.结果:两组学员经过培训后对比LBL组,mPBL组学员成绩提高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内科住陪学员,mPBL教学优于传统LBL教学模式,有助于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栗媛;张丽华;蒋友旭;牛少辉;潘壮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单纯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在单纯性阑尾炎治疗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44例单纯性阑尾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22,采用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与参照组(n=22,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参照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参照组更快更短,治疗组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4.55%显著低于参照组20.45%,组间比较P<0.05.结论:为单纯性阑尾炎患者采取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且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案.

    作者:张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急诊护理管理中团队管理模式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在急诊护理管理中采取团队管理模式的具体方法以及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于我院急诊收治的180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0人施行团队管理模式,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管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有差异性和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2.1±4.1)分,而对照组为(83.3±7.5)分.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能提高护理人员优质护理的意识,从而提高临床护理的工作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避免护患关系紧张,发生纠纷,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武艳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个性化护理在肺结核咯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分析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在肺结核咯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7月-2018年3月收治的肺结核咯血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个性化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个性化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个性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咯血时间、反复咯血次数、治疗依从性以及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个性化组的治疗依从性为92.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18%(P<0.05).与对照组比较,个性化组咯血时间及反复咯血次数均明显降低(P<0.05).个性化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55%,较对照组的78.18%显著提高(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改善肺结核咯血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魏洪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非肺结核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对提高肺结核预防知识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非肺结核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对提高肺结核预防知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部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接诊的107例非肺结核体检者,实施肺结核预防知识健康教育,采取问卷调查方式统计干预前后体检者肺结核预防知识知晓情况.结果:干预后非结核病研究者肺结核传播途径、临床症状、政策及防治方法、结核病疗程及就诊机构各项肺结核预防知识的知晓率(44.86%、67.29%、72.90%、68.22%、71.96%)均明显高于干预前(26.17%、42.06%、39.25%、31.78%、37.38%)(P<0.05).结论:对非肺结核人群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肺结核预防知识普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宋海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唐氏筛查血清标记物检测对胎儿其他异常筛查的探讨

    妊娠妇女随着孕周的增长,胎儿或胎盘能合成一些特殊的蛋白物质(血清标记物)进入妊娠妇女外周血,其浓度也会随孕周呈现出不同的增高与降低趋势,而先天异常的胎儿因其本身或胎盘发育、代谢具有特征性异常改变,导致某些胎儿蛋白或胎盘蛋白的浓度发生异常改变,由于母血与胎儿血有一定的相通性,就有可能使母亲血液中相应的这些蛋白发生浓度改变,因此利用妊娠妇女外周血清标记物可以对胎儿染色体异常进行产前筛查.经观察与随访,这些血清标记物的异常除了与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和开放性神经管缺陷有关以外,同时还与一些其他的胎儿异常有关.

    作者:陈雪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