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道明;王若飞;孙庆明;何永林
目的 :分析在隐裂性牙髓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不同根管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方法 :随机抽选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以来,口腔科门诊收治的56例隐裂性牙髓炎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患者28例.分别采用多次性根管治疗和一次性根管治疗进行临床诊治,并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结果 :统计学对比显示,治疗组患者在临床总有效率(100.0%,)以及术后疼痛程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85.71%),两组之间的对比差异性显著,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隐裂性牙髓炎患者的诊疗中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患者疼痛小,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潘春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病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达州市中心医院发育与行为儿科门诊2013-2017年收治的163例2~3岁非听力障碍的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63例2~3岁非听力障碍的语言发育迟缓患儿常见的病因为:(1)照养者性格内向;(2)早产、低体重;(3)1岁内就接触电视、手机等电子产品;(4)隔代人照养;(5)孕中晚期脐带绕颈;(6)新生儿窒息;(7)宫内窘迫;(8)母亲妊高症及孕期感染;(9)父母高龄.结论 :降低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高危因素重点是围生期保健和早期语言能力的培养,预防早产、低体重、脐带绕颈、宫内窘迫和孕母妊高症及感染、 及时正确诊治新生儿窒息和生后3岁内,特别是生后2岁内早期正确培养儿童语言能力是减少儿童语言发育迟缓发生的关键.
作者:何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讨论恶性血液病患者心理抑郁的诱发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恶性血液病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一般疾病患者60人作为对照组;对患者基本情况、抑郁倾向情况、SAS和SDS进行调查,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恶性血液病患者抑郁倾向更为严重,可能与其家庭经济状况不良、生活环境恶劣、人际交往简单及文化水平的有着一定的正性相关关系.结论 :分析研究诱发心理抑郁因素为防范措施制定和提出提供了方向,有效避开不利因素保障患者的心理健康.
作者:罗洪;苍琳;蔡萍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对新形势下医院药事管理在临床药学服务中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 :对本院药事管理改革前2016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50例患者(对照组)、药事管理改革后2016年11月~2016年8月收治的50例患者(观察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对医院药事管理制度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新形势下,对医院药事管理进行优化改革,不仅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而且可以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作者:金桥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对预防全麻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5月到2018年5月我院在择期行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7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37例.实验组在术中给予右美托咪定静脉输注,参照组则输注等量的生理盐水.评估两组患者在术前、及术后第1、3、7d的认知功能,比较POCD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术后MMSE评分较术前均明显下降、明显减少(P<0.05),术后3、7 d,实验组MMSE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POCD的发生率10.81% 低于参照组的29.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右美托咪定能改善全麻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降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作者:陈洁娟;方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究针对临床收治的精神分裂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引入运用精神康复训练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2015年3月—2017年1月时间阶段,以我院将精神科接诊收治的84例精神分裂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运用随机方法将入选患者等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42例.针对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联合基础工娱康复训练,针对研究组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联合精神康复训练,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康复训练前后的WHOQOL-BREF指标评分和LSIB指标评分.结果 :接受康复训练前,两组患者的WHOQOL-BREF指标评分基本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康复训练后,研究组患者在各时间节点下的WHOQOL-BREF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康复训练前,两组患者的LSIB指标评分基本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康复训练后,研究组患者在各时间节点下的LSIB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临床收治的精神分裂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联合精神康复训练,能够改善优化精神分裂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精神分裂患者的综合性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实践过程中加以推广普及运用.
作者:杜志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分析不同麻醉方法下胸科手术老年病人术中房颤发生的比较.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至2016年收治的90例行胸科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患者实施全身麻醉,B组患者实施全身麻醉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C组患者实施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比分析三组患者术中房颤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术中房颤发生率为17.24%,B组患者术中房颤发生率为15.38%,C组患者术中房颤发生率为3.70%,从上述结果能够看出,A组和B组患者术中房颤发生率无显著差异,A组和C组患者在术中房颤发生率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 :相比于全身麻醉方式来说,给予胸科手术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方式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术中房颤发生率.
作者:裴路;胡美忠;张贵权;吴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究个体化心理干预护理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宫内外同时妊娠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2017年在我院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经过确诊为宫内外同时妊娠的患者20例,将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10例,个体化心理干预组10例,对两组患者进行SDS和SAS量表,比较两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并评价两组患者的受精率、取卵数以及临床妊娠率.结果 :个体化心理干预组进行的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个体化心理干预组的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宫内外同时妊娠的患者来说,可以通过个体化心理干预护理的措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患者的妊娠率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刘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左半结肠癌和右半结肠癌患者在临床上的病理特征和生存状况.方法 :抽取我院2013年9月 ~2016年9月期间诊治且进行手术治疗的86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结肠癌部位皆为左半结肠癌或右半结肠癌,患者同意我院对其病理研究,同意我院对其术后病情回访.结果 :左半结肠癌>65岁的患者数量17例小于右半结肠癌患者21例;两组患者在出现腹痛、贫血、腹泻便秘等临床病症比较上有差异性P<0.05,在腹部肿块 、肠梗阻情况发生情况上比较没有差异性P>0.05;左半结肠癌组患者在TNM分期整体死亡率52.17% 低于右半结肠癌组患者53.81%.结论 :右半结肠癌在老年人身上比左半结肠癌更常见,肿瘤恶性程度和TNM分期生存情况更差,而且预后差异体现在 Ⅲ期患者上.
作者:周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妊娠期妇女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取常规产前检查的699位妊娠期妇女的宫颈分泌物,应用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一体化试剂盒进行支原体培养和药敏检测分析.结果 :699份标本中支原体阳性369份,阳性率为52.79%,其中解脲支原体(UU)为43.35%,人型支原体(MH)为0.43%,UU+MH为9.01%.妊娠期妇女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MH感染多为UU、MH混合感染.药敏结果显示,单纯UU感染敏感性较高的抗生素依次为美满霉素、强力霉素、克拉霉素、交沙霉素,三种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均较低;UU+MH混合感染组对所检测的9种药物敏感性均明显低于单纯UU感染组,敏感性较高的抗生素依次为美满霉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可见美满霉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是本地区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结论 :妊娠期妇女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率较高,对9种抗生素均有耐药性,应加强支原体培养及耐药性检测.
作者:周丽君;臧远庆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 :本次56例研究对象均为本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接收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28例,予以对照组患者二甲双胍治疗方案,研究组则接受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方案,对两组临床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在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达标时间以及餐后2h血糖方面,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2型糖尿病的过程中,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状况,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在临床中值得不断采纳和推广.
作者:樊静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内固定物与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52例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探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予以对照组患者内固定物的治疗方式,予以观察组人工半髋关节置换的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状况和并发症状况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长、 出血量、 负重时间、 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明显短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使其统计学成立(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69%,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9.23%,对比两组数据,具有显著差异,使其统计学具有价值意义(P<0.05).结论 :对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方式,临床治疗效果明显,而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降低了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可在临床医学上推广使用.
作者:高明;袁恒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和预防的探讨.方法 :选取宫颈癌筛查女性1083例,对宫颈癌的知识进行教育普及,同时对疑似宫颈癌进行检测并诊断.观察癌前病变的发生率,原位癌的发生率及三年随访宫颈癌复发率.结果 :癌前病变患者80例,发病率7.3%;原位癌9例,发生率0.8%.对癌前病变和原位癌进行随访3年,宫颈癌复发1例,发生率1.1%.结论 :对宫颈癌进行合理的早期诊断和预防,对于宫颈癌的早期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有效的降低了宫颈癌复发率.
作者:谢红岩;谢秋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并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梗)后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96例急性前壁心梗后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8例.两组均给予抗缺血及利尿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多巴酚丁胺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2 h血脑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Killip分级,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30 d内的病死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BNP水平、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2 h,两组患者BNP水平明显降低、LVEF明显升高(P<0.05);且实验组患者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Killip分级均为Ⅲ级;而治疗后实验组中Ⅰ级患者比例(62.50%)明显高于对照组(41.67%),Ⅲ级患者比例(10.42%)明显低于对照组(27.08%),心功能Killip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0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多巴酚丁胺,重组人脑利钠肽改善急性心梗后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疗效更显著,且预后效果无差异,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安慧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对骨科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护理操作进行总结,观察作用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 :从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中筛选72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设预防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每组随机分配患者36例,组间可比性充分.对常规护理组患者实施骨科术后常规护理措施,对预防护理组患者在骨科术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结果 :在不同的护理干预下,预防护理组患者的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同时预防护理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常规护理组明显更短,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骨科手术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意义.
作者:王建梅;高建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护理配合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75例,分析75例患者在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并总结出护理要点.结果 :75例患者均成功出院,护理满意度为94.7% 、并发症发生率为0.结论 :护理工作者做好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术前、术中以及术后护理工作,可以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患者的预后.
作者:徐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应用于乙肝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乙肝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抑郁与焦虑情绪.结果 :研究组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后焦虑、抑郁情绪结果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乙肝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与情绪,患者满意度高,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王艳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本文就支原体肺炎的胸部X线分析展开调查,旨在为临床上更好的对支原体肺炎进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笔者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份来我院呼吸内科进行治疗的300名支原体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ARESTREAM DRX-EVOLUTION-DR对患儿行X检查,要求患者取仰卧位,行胸部正侧位扫描成片,结合病患身体厚度设置曝光值,靶片距离约1-1.5入院当日与入院2-3胸部正侧位X线摄影.结果 :支原体肺炎X线表现呈多样性改变.多数呈肺段性分布,下叶多见.当病理主要发生在肺间质时,x线表现为肺纹理增粗、肺门影增大.炎症致肺泡上皮脱落,发展为肺泡炎,X线表现为结节影,此乃本组病例类似增值性病变的多发结节状密度增高影的病理基础,为支原体肺炎新的x线表现.有较多的肺泡受侵犯发生炎性变,则X线表现为大片状、小片状、扇形改变,病变区密度不均匀.结论 :对于患有支原体肺炎的患者而言,其肺部的X线表现出来的情况各有不同.同时,在进行该项检查的过程中,其主要应用于早期诊断.对该类患者的早期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薄翔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胺碘酮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老年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在2014年7月到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1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70)与观察组(n=70),对照组患者应用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疗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和QTd两项临床指标变化情况,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临床指标相差不大(P>0.05);经过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和QTd两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一些,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收效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徐江兵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在不稳定骨盆或髋臼骨折合并四肢骨折的治疗中应用骨科损伤控制疗法的临床价值与效果.方法 :31例不稳定骨盆或髋臼骨折合并四肢骨折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创伤失血性休克现象,入院后迅速予以骨科损伤控制治疗,观察休克纠正、病情稳定以及患者肢体恢复情况.结果 :31例不稳定骨盆或髋臼骨折合并四肢骨折患者,在入院8~17 h后2例患者经抢救无效宣布死亡,包括1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1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其余29例患者在伤后1.5~4.1 h后进行休克纠正治疗,输注平衡盐液(3935.35±325.32)ml、一期手术持续时间(73.23±5.23)min、输注新鲜冰冻血浆(1212.35±48.23)ml、输注悬浮红细胞12~18个单位(其中10例患者输注8~14个单位);血乳酸含量恢复正常时间(12.32±2.23)h,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恢复正常时间(4.11±0.32)h,大出血后发生电解质紊乱现象.患者进行一期手术4~10 d后29例患者均可稳定病情,且再实施二期切开复位固定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5~11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8.23±2.32)个月,患者经治疗后肢功能得到良好恢复.结论 :在早期治疗不稳定骨盆或髋臼骨折合并四肢骨折伴发休克患者中采取骨科损伤控制治疗效果显著,实施损伤控制疗法干预,可对延期患者实施确定性骨折手术,进而降低死亡率,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刘清淼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