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玉芳
目的 :对53例产科失血性休克产妇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经验和体会进行总结.方法 :对我院所诊治的53例失血性休克患者的病因和临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改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4.4%,病死率为5.6%.结论 :加强高危产妇的分级管理、提前住院待产可以减少发病率;医生在抢救的过程中需要配合严密的监测体系,迅速判断病情,按照产妇抢救流程并且科学规范操作,解除孕妇及胎儿危机.
作者:乔琦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滤网置入及溶栓术后患者的作用.方法 :观察12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滤网置入及溶栓术后患者护理的疗效.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是一种科学的手段,能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滤网置入及溶栓术后患者治疗安全性,减少并发症,有利于康复.
作者:蔡立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100例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SAS软件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在干预基线及干预结束后比较两组的焦虑得分及抑郁得分.结论 :在干预基线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 SAS得分、SDS 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干预结束后 ,试验组患者的 SAS 得分及 SDS 得分小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 :心理护理可以改善心脏病患者的负性情绪 ,为推广应用这种干预方案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理论实践.
作者:赵连秀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治疗肛瘘可保护肛门功能,但其治疗效果存在争议.本文对采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治疗肛瘘的文献进行系统综述,探讨其治疗肛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Pubmed,OvidSP,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4年7月,纳入文献为采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治疗肛瘘的病例报道.结局指标包括随访时间、手术成功率、并发症、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结果 :终纳入24篇文献,病例数8~93例,共787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1周~4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26个月.手术成功率40% ~95%,平均71.2%(560/78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7%,无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7.5~100 min,平均手术时间11~67.5 min.伤口愈合时间1~36周,平均伤口愈合时间18 d~8周.结论 :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是治疗肛瘘的有效方法,是安全的手术方式.
作者:李能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比阿培南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90例进行研究分析,对照组采取静脉滴注阿培南的治疗方法,实验组采取比阿培南联合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病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对比有较大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通过治疗,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咳痰小时,肺部啰音小时,WBC恢复正常,X线胸片阴影消失的时间较低,相比对照组有较大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 :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采取比阿培南联合左氧氟沙星的方式进行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高,治疗起效时间快,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效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提高患者预后效果.
作者:孙仕林;卢连陶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难治性慢性前列腺炎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以本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50例难治性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难治性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实施包皮环切术联合抗生素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价值.结果 :50例患者中27例显效,19例有效,4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2.0%.术后复发1例,复发率为2.0%.结论 :对难治性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实施包皮环切术联合抗生素治疗可得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患病痛苦,且该疗法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较低,利于患者尽快康复,减少复发,值得临床加以推广.
作者:张德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因使用美白化妆品致汞中毒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方法 :我院职业病科于2018年2月收治2例化妆品汞中毒致肾病综合征患者,总结对其的护理措施.结果 :部分不合格化妆品可导致汞中毒并发展至肾病综合征,经3个疗程驱汞治疗及有效护理,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各项化验指标恢复正常.结论 :化妆品致汞中毒性肾病综合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应及时进行规范的驱汞治疗和护理.
作者:袁海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实施中规范化护理流程实施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4月于我院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96例,采用随机字母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肠内营养护理,观察组在肠内营养实施中实施规范化护理流程,观察两组患者营养水平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以及转铁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0.42% 显著低于对照组31.25%(P<0.05).结论 :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肠内营养实施中实施规范化护理流程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高昕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高分辨CT在早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整群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0月在该院收治的确诊的早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6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肺功能检查和高分辨CT检查和评价.结果 :针对早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高分辨CT确诊敏感性为85.7% 显著性高于肺功能检查的确诊敏感性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肺功能检查指标FEV1、FEV1/FVCmax、TLC和RV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高分辨CT的定量指标全肺、右肺和左肺E/L值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分辨C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早期诊断中其应用价值明显高于肺功能检查,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诊断应用中进一步的推广.
作者:王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对CT在腰椎间盘真空变性中的诊断效果及影像学特点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中腰椎间盘存在明显的真空变性的136例,对这部分患者的临床CT检查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L1-2椎间盘出现真空变性患者12例,L2-3椎间盘6例,L3-4椎间盘25例,L4-5椎间盘7例,L5-S1椎间盘86例;偏心单气泡真空变性表现25例,偏心多气泡真空表现38例,中心单气泡真空变性表现24例,中心多气泡28例,中心偏心混合气泡真空变性表现9例,跨椎间盘大扁气泡真空变性表现15例;椎间盘真空变性合并椎前滑脱患者共10例,其中L3椎前滑脱患者4例,L5椎前体滑脱患者6例.结论 :CT检查腰间盘真空性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能够较容易地发现患者存在的真空变性情况,并进行进一步诊断,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林景春;闫少凯;李育成;温玉梅;杜玄;要爱琴;乔欣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分析生化检验诊断在肝硬化疾病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为观察组.并且选取同时间内本院的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生化检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 :观察组肝硬化患者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和谷草转氨酶等生化检验项目水平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肝硬化患者的总蛋白、胆碱酯酶、白蛋白指标值低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的肝脏部位代谢不正常,因此血清指标值也异于常人,可以通过生化检验的结果作为诊断肝硬化患者的一道诊断依据,辅助医生诊治患者.
作者:徐建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准备度水平,进行叙事探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出院准备度量表对承德市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的130例患者进行调查;据调查结果设计访谈提纲,对其中的9名患者进行访谈,分析提炼总结原因.结果 :量表各条目得分处于中等水平(6.45±0.62分),各维度得分从高至低依次为疾病知识(5.49±0.86分)、出院后应对能力(6.18±1.11分)、可获得的社会支持(6.68±1.52分)、自身状况(7.53±1.03分),对得分较低及可干预的维度进行原因分析,归结为以下主题:指导方法不恰当、 教育内容冗杂、出院计划能力差.结论 :基于以结果为导向的方法,健康教育方案的制定应以测评量表为依据且契合病人的需求.
作者:崔会;张延红;张艳;王立宁;王春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丝裂霉素c在青光眼治疗中应用的分析,对丝裂霉素c的应用原理和治疗效果进行深入研究,为青光眼疾病治疗的稳步开展提供有利条件的同时,提高国家医疗水平.方法 :以某院为例,在医院中随机选择34位青光眼患者,并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共20人;另一组为对照组,共14人.相关治疗团队需要对实验组青光眼患者进行小梁切除手术和丝裂霉素c治疗,而对对照组青光眼患者进行单一的小梁切除手术治疗.对于两组治疗中涉及到的信息还需要研究团队进行准确的记录,为后续研究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结果 :实验组青光眼患者治疗效果较对照组青光眼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胜率在16.43% 左右.结论 :通过应用丝裂霉素c对青光眼患者进行治疗,不仅能够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能简化操作流程,减轻患者和医生负担,是一种高效的青光眼质量手段.
作者:高岩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血常规临床检验精准度常常会影响到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比分析血常规临床检验精准度.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就诊的200例患者的血液,利用血液分析仪对患者的血液进行检测,对影响血常规临床检验精准度的相关因素进行临床对比分析.结果 :在不同采血部位采血检测发现末梢WBC、RBC、HGB的值小于静脉血,而PLT的值相反,P<0.05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不同时间采血检查发现≥6h检测结果中的PLT数值明显低于立即检测和6h内检测的血小板数值,P<0.05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血常规的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需要对影响血常规检验精准度的相关因素认识和掌握分析,采取适当的方法积极避免,提高血常规临床检验精准度和检验质量.
作者:金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围术期护理对老年性白内障超乳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超乳术治疗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0例临床资料,将2016年6月-2017年5月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30例患者资料组成对照组,2017年6月-2018年5月采取围术期护理干预的30例患者资料组成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眼压水平及中央前房深度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眼压水平高于对照组,中央前房深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性白内障超乳术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维持眼压水平稳定性并降低中央前房深度,利于促进术后恢复.
作者:梁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伴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分析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68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伴呼吸衰竭分为参照组与研讨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与实施心理护理的综合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及焦虑、 抑郁情况.结果 :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73.53%,而研讨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则高达94.12%,同时,研讨组焦虑、抑郁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伴呼吸衰竭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综合护理干预后,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有利于促进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程度,应用效果理想.
作者:刘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中药真武汤加减用于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采用中药真武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抗心力衰竭药物进行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VEF情况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VEF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药真武汤加减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水良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针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导入舒适护理干预观察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从2016年9月到2017年8月之间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78例进行对比,以计算机随机化的形式将待观察的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采取本文重点研究的舒适护理干预形式,另外对照组采取常规化的护理形式,两组患者的总人数均等为39人,结合患者在护理期间,心理状况、 生活水平、显效程度等,对护理的终结果进行测评,同时收集患者的意见,反馈成表格的形式记录患者的满意度,使得本次研究更具人文特点.结果 :经过为其4周的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不仅生活质量极大的提升、心理活动也逐渐趋于健康与积极的状态,临床上的显效更为明显,同时患者的满意度较高,无论立足于哪一视角,观察组的护理成效都相对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的过程中,导入舒适护理干预的形式,满足老年人特定人群的需求,基于身体心理等各个条件,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提供了护理保障.
作者:党美萍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 , PD) 是发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表明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子都可以导致 PD的发生 ,但是引起PD 的主要原因现在仍无法确定.PD以散发性 (idiopathic Parkinson′s disease , iPD) 为主 ,约 10% ~ 15% 呈现家族性 (familial Parkinson′s disease , fPD).目前发现的PD致病基因 ,大部分是在fPD家系中被筛查出来的[1 ,3-7].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进步 , iPD患者的相关基因研究亦广泛展开.目前已发现超过20个易感基因突变位点.综合历年来研究成果 ,导致帕金森病的生物通路一般认为有突触的神经信号传递异常、细胞内的物质运输障碍、溶酶体的自噬作用、线粒体异常等 ,有几十种基因与帕金森发病相关[8 ,9].不同的 PD致病基因通过不同的途径、方式 ,作用于不同地区的不同人群 ,致使 PD患者间的临床表型存在异质性.本文参阅以往关于帕金森病基因检测方面的诸多文献 ,对目前研究比较深入的基因突变类型加以综述 ,从分子水平对 PD进行描述.
作者:李瑞;李斯琴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为了解太原市三甲综合医院对按病种付费制度的认知现状,并为政府推行按病种付费改革提供政策建议.方法 :在太原市三家三甲综合医院的相关科室采用抽样调查获取医生、护士进行按病种付费认知的情况,通过使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清洗与分析.结果 :医生与护士对按病种付费的认知存在差异,我省尚未全面推行按病种付费导致医护人员对按病种付费方式认识较浅,但大部分医护人员可以接受实施按病种付费制度改革.结论 :应加强按病种付费的宣传力度,提高医护人员认知水平与执行政策的积极性,以促进按病种付费的顺利推行.
作者:郭佳;陈新月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