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素及相关症状的影响研究

黄小红

关键词: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甲状旁腺素, 瘙痒
摘要: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素及其相关症状--皮肤瘙痒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6月~2010年12月在本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28例,随机分为单纯透析(HD)组和联合治疗(HD+HP)组,比较2组患者疗程结束前后甲状旁腺素(PTH)水平变化并评估瘙痒改善程度.结果 单次治疗后HD+HP组PTH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HD组PTH水平无变化;疗程结束(6个月)时HD组血PTH水平明显高于HD+HP组;治疗前2组患者瘙痒程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疗程结束后评估HD+HP组较6个月前有显著改善,与HD组比较瘙痒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能有效清除不同分子量的代谢产物和毒物,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由中大分子毒素引起的相关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作用.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门诊输液室护士所受患者及家属攻击行为的调查分析

    目的 为有效预防患者及家属攻击门诊输液室护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发放自制调查表,内容包括有意阻挠、隐性攻击、显示敌意、正面攻击4项内容.结果 患者及家属对门诊输液室护士有意阻挠行为89%,隐性攻击占5%,显示敌意占71%,正面攻击占13%.结论 门诊输液室护士受到患者及家属攻击行为的可能性非常大.

    作者:刘阳;张春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运动训练联合时间护理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运用吞咽运动训练联合时间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予吞咽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时间护理.结果 经过4周的护理,观察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明显提高(P<0.05),肺部并发症明显减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训练联合时间护理可改善吞咽功能,减少肺部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爱华;尹婵;刘新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循证护理预防糖尿病肾衰患者血液透析休克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预防糖尿病肾衰竭患者行血液透析后休克的效果.方法 将2010年11月~2011年5月收治的58例糖尿病肾衰竭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9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实施循证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休克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发生休克7例,实验组患者发生1例,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在预防糖尿病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休克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

    作者:时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等.认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对腹腔脏器干扰小、住院时间短和瘢痕小等优点;重视心理护理、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密切观察及预防术后并发症,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吴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总结了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并发症的分析与护理措施.并发症主要包括出血、电切综合征、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术后排尿困难和尿潴留、尿失禁等.认为准确分析各种并发症出现的情况、完善术前检查和准备、细致的术后护理管理和对疾病的观察和处理、及时到位的术前术后宣教等措施,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作者:丁瑜;李瑾;许学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素及相关症状的影响研究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素及其相关症状--皮肤瘙痒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6月~2010年12月在本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28例,随机分为单纯透析(HD)组和联合治疗(HD+HP)组,比较2组患者疗程结束前后甲状旁腺素(PTH)水平变化并评估瘙痒改善程度.结果 单次治疗后HD+HP组PTH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HD组PTH水平无变化;疗程结束(6个月)时HD组血PTH水平明显高于HD+HP组;治疗前2组患者瘙痒程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疗程结束后评估HD+HP组较6个月前有显著改善,与HD组比较瘙痒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能有效清除不同分子量的代谢产物和毒物,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由中大分子毒素引起的相关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黄小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椎动脉型颈椎病牵引下整复手法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总结了椎动脉型颈椎病牵引下整复手法的有效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护理措施主要包括颈牵引下整复手法的护理、心理护理、体位护理、饮食护理、健康宣教等,认为通过临床观察和精心护理能及时为患者解除疾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吴丽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2010年6月~2011年9月在本科住院的160例小儿肺炎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2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组则给予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观察2组患儿治疗后肺部体征、咳嗽、气促和咯痰等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肺部体征、咳嗽、气促和咯痰等症状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可以缩短住院时间,疗效满意,操作简单易行,患儿容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伍娣;李衬齐;袁燕玲;罗秀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社区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行为改变及血压控制的探讨

    目的 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顺德新桂社区内已确诊的27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授课、发放健康教育小册子及健康教育处方、疾病知识科普宣传及个别指导等形式对275例高血压患者实施生活与行为方式、饮食、运动和用药知识指导.结果 干预前后高血压患者在按时服药、饮食控制、加强运动和血压控制方面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均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社区行为干预可使高血压患者的认知、信念和行为发生变化,血压控制良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作者:胡少芬;马红宝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高血压病的中医护理研究进展

    总结了高血压病的中医护理的研究进展.从研究病因病机出发,对目前高血压病的中医护理研究情况从生活起居护理、情志护理、饮食调护、劳逸结合、血压监测、穴位疗法、用药依从性7个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李学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输液瓶口贴在胰岛素封存中的应用

    胰岛素开启后的封存方法直接影响药效和患者的安全.以往采用乙醇或聚维酮碘棉球压在胰岛素瓶口,再用胶布固定.此方法可能存在乙醇或聚维酮碘棉球潮湿、胶布不粘导致棉球脱落、棉球暴露在空气中时间过长而降低消毒防护作用等问题.本科针对此情况,采用医用输液瓶口贴,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春香;王翠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血透室实习护生临床带教改革效果探讨

    目的 观察血透室实习护生临床带教改革效果.方法 将120名实习护生数字随机法分为2组:60名采用常规教学法作为对照组;另外60名作为实验组,在常规教学法基础上,每周进行床边小讲课,护生每天写实习日记,后一周进行护理教学查房.在出科前对所有实习护生进行考核,比较分析2组实习护生考核成绩.结果 对照组实习护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满意度与实验组实习护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验组教学法有利于实习护生全面掌握知识,提高学习积极性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作者:张丽华;邓凤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翻转针柄固定法应用于肥胖患儿手背静脉穿刺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肥胖患儿在输液中针柄的有效固定方法.方法 将300例肥胖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150例,观察组采用翻转针柄固定法,对照组采用棉签垫于针柄下段针柄抬高法,对比2组方法的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翻转针柄法更适用于肥胖患儿手背静脉穿刺固定.

    作者:姜海燕;彭小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铺床法中大单铺法的改进

    铺床法是临床护士晨、晚护理必须进行的一项基本操作,由于卧床病人受疾病的折磨,在床上翻身次数频繁,很容易引起床基松散,其一影响病房床单位的美观,其二增加护理人员整理床单位的时间.鉴于此笔者对传统大单铺法进行改进,实施2年来效果较为满意.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春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基层医院产科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基层医院产科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 用本院自行设计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内容包括服务态度、服务技术、健康教育,进行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 患者对本科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满意度达90%,护士在为患者做治疗时、以及在对患者介绍病情及宣传保健知识等方面满意度较低,仅达到85.3%,部分患者在住院期间不知道主管护士的姓名,在护士主动巡视病房方面满意度也较低.结论 医院应加大护理管理力度,强化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加强护理知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护患沟通和健康教育能力,以提高产科住院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黄宁;赵智红;吴小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婴幼儿留置颈内静脉穿刺管的并发症及预防

    总结了胸外科婴幼儿留置颈内静脉穿刺管期间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穿刺口周围皮下血肿、导管堵塞及感染、空气栓塞和导管脱落等,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认为在置管期间应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应对措施,可确保置管安全,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黄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颅脑疾病气管切开患者胃管置入方法的探讨

    目的 探讨颅脑疾病气管切开患者胃管置入的方法.方法 将100例颅脑疾病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置管方法为直接抬高床头30°转动管身置管法,对照组采取传统置胃管法.结果 实验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96%,对照组为 26%,2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置管不良反应,心率加快:实验组20%,对照组 45%,2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血氧饱和度降低:实验组 8%,对照组36%,2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直接抬高床头30°转动管身置管法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置胃管法,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徐莉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2种皮下注射方式注射瑞白的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在患者进行腹部皮下注射瑞白时,传统的皮下注射方式与新型的皮下注射方式对注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用2种不同的皮下注射方式进行对照,比较2组患者注射时的疼痛感及注射后皮肤的瘀斑发生率.结果 新型的皮下注射方式注射时的疼痛感和注射后皮肤的瘀斑瘀点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新型的皮下注射方式注射瑞白效果更好,深受患者的好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慧廷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胺碘酮在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对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使用胺碘酮治疗过程中的效果及其护理措施.方法 随机选取2008年7月~2009年11月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的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57例,密切观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护理问题,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值.结果 通过给予患者细心周到的护理取得了理想的护理效果,患者较治疗前,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 对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的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加强护理,可以提高胺碘酮的治疗效果,减轻不良反应.

    作者:邓淼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孝南区2011年暗娼哨点监测数据分析

    目的 了解孝南区暗娼特定人群艾滋病流行状况和流行因素,分析孝南区暗娼特定人群艾滋病流行趋势,为艾滋病疫情的估计和预测提供信息的主要依据.方法 抽取孝南区暗娼特定人群40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国家暗娼哨点监测统一问卷调查.结果 接受调查的目标人群中HIV检出率为0.25%,梅毒检出率3.0%,丙肝检出率0.25%,比正常人群高.结论 孝南区艾滋病疫情由输入型逐渐向扩散型转化,艾滋病的防治与管理处于关键时期.

    作者:李艳;吴端;王胜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