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脑疾病气管切开患者胃管置入方法的探讨

徐莉华

关键词:颅脑疾病, 气管切开, 胃管置入
摘要:目的 探讨颅脑疾病气管切开患者胃管置入的方法.方法 将100例颅脑疾病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置管方法为直接抬高床头30°转动管身置管法,对照组采取传统置胃管法.结果 实验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96%,对照组为 26%,2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置管不良反应,心率加快:实验组20%,对照组 45%,2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血氧饱和度降低:实验组 8%,对照组36%,2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直接抬高床头30°转动管身置管法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置胃管法,且不良反应少.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简易下肢皮牵套用于小儿股骨干骨折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介绍了简易下肢皮牵套的制作和使用方法,及其用于小儿股骨干骨折的治疗效果.认为简易下肢皮牵套用于小儿股骨干骨折的治疗效果显著,且取材方法、操作简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全常群;陈伟惠;黄扬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颅脑疾病气管切开患者胃管置入方法的探讨

    目的 探讨颅脑疾病气管切开患者胃管置入的方法.方法 将100例颅脑疾病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置管方法为直接抬高床头30°转动管身置管法,对照组采取传统置胃管法.结果 实验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96%,对照组为 26%,2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置管不良反应,心率加快:实验组20%,对照组 45%,2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血氧饱和度降低:实验组 8%,对照组36%,2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直接抬高床头30°转动管身置管法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置胃管法,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徐莉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素及相关症状的影响研究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素及其相关症状--皮肤瘙痒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6月~2010年12月在本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28例,随机分为单纯透析(HD)组和联合治疗(HD+HP)组,比较2组患者疗程结束前后甲状旁腺素(PTH)水平变化并评估瘙痒改善程度.结果 单次治疗后HD+HP组PTH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HD组PTH水平无变化;疗程结束(6个月)时HD组血PTH水平明显高于HD+HP组;治疗前2组患者瘙痒程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疗程结束后评估HD+HP组较6个月前有显著改善,与HD组比较瘙痒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能有效清除不同分子量的代谢产物和毒物,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由中大分子毒素引起的相关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黄小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对婴儿脑损伤早期康复治疗的作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脑损伤患儿早期康复中的作用.方法 将108例确诊为脑损伤婴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针对患儿情况制定系统的健康教育计划并实施,对照组只对疑问做简单解释说明.结果 2组患儿家长遵医行为和治疗时间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健康教育能缩短脑损伤患儿早期康复时间,从而提高脑损伤儿的早期康复治疗效果,也能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作者:李春阳;谢剑平;石海燕;李群;申慧;陈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老年患者的护理管理

    总结了4例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老年患者的护理管理方法,主要包括分析原因、提高认识、严格执行消毒管理制度,制定规范有效的护理流程.认为有效的护理管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胡秀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翻转针柄固定法应用于肥胖患儿手背静脉穿刺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肥胖患儿在输液中针柄的有效固定方法.方法 将300例肥胖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150例,观察组采用翻转针柄固定法,对照组采用棉签垫于针柄下段针柄抬高法,对比2组方法的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翻转针柄法更适用于肥胖患儿手背静脉穿刺固定.

    作者:姜海燕;彭小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研究进展

    针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诱发因素,综述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和护理措施.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与多种临床因素有关,针对其产生原因进行积极防治,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作者:叶春燕;韩玉昆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临床路径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效果.方法 将62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诊疗、护理,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实施诊疗、护理.比较2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护理质量满意度及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路径应用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住院过程中,可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和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作者:王素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护理管理在临床科室控制医院感染的效果

    总结临床科室通过加强护理管理的方法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的经验.主要措施为:加强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教育培训,科室布局明确划分,规范医护人员及病人的消毒隔离,定期监督检查各项制度落实,持续进行质量改进.认为临床科室把护理管理的全过程纳入医院感染管理中,对提高护理质量,促进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林春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标准预防在ICU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标准预防措施在ICU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效果,以提高护理人员的自我安全防护意识,防止交叉感染.方法 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感染管理小组、感染联络员三级监控管理体系,对ICU护理人员采用培训与考核、正确防护用具、严格执行ICU消毒隔离制度等标准化防护措施.结果 实施标准预防措施后,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率及病人交叉感染均下降(P<0.01).结论 标准预防措施可增强ICU护理人员自我防护,防止院内感染,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胡守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辨证施护在肛肠疾病术后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了解辨证施护在肛肠疾病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6例肛肠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辨证施护组和一般护理组各38例,一般护理组给予传统护理,辨证施护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针对个体不同给予辨证施护,观察2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发症情况及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结果 辨证施护组对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明显高于一般护理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一般护理组(P<0.05),对医护人员满意度明显高于一般护理组(P<0.05).结论 辨证施护可提高肛肠手术患者的健康行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节约护士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张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腹腔开放减压术中的应用

    总结了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腹腔开放减压术后患者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保持有效的负压吸引、腹压的监测、营养支持、血流动力学监测、并发症监测等措施.认为持续负压封闭引流具有不易堵管、高效引流的优点.且能及时清除渗出物和坏死组织、减轻组织水肿及防治感染、促进创面血液循环、加速创面的愈合、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作者:冯海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1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患儿的护理

    本文报告了1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患儿疾病进展过程的护理方法.通过对1例长期随访的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患儿进行适量而有针对性的功能锻炼、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患儿的疾病进展得到有效延缓,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郑民缨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鱼肝油对防治腹泻患儿臀红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鱼肝油在防治患儿腹泻臀红的作用.方法 将腹泻患儿134例,按入院评估臀红结果分成有臀红74例和无臀红60例患儿,将有臀红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鱼肝油进行臀部外涂治疗;将无臀红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鱼肝油进行臀部外涂预防;分别于第3 d和第7 d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有臀红的观察组3 d好转率达70.27%,7 d治愈率达81.08%;而对照组3 d好转率达48.64%,7 d治愈率达54.05%;无臀红的观察组3 d无发生臀红达90.00%,7 d无发生臀红达83.33%;而对照组3 d无发生臀红达66.66%,7 d无发生臀红达46.66%.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鱼肝油在防治腹泻患儿臀红和减轻患儿痛苦、提高腹泻患儿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全小芳;梁锦霞;黄杏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舒适护理在感染科门诊高热病人中的应用

    总结了在3796例感染科门诊高热病人中应用舒适护理的经验,主要包括心理、生理、社会三方面舒适护理,其中生理舒适护理又涵盖环境、输液前后、降温、饮食护理.认为舒适护理能使病人达到愉快的状态,提高病人满意度.

    作者:戈福华;李颖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并发症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并发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46例,对照组30例.实验组每周透析2次,透析联合灌流1次,将灌流器串联于高通量透析器前,血流量150~200 ml/min,透析液流量500 ml/min,灌流治疗时间为2 h,之后继续血液透析2 h.对照组采用高通量透析器每周透析2次,每次透析4 h.观察2组患者皮肤瘙痒、骨痛、不安腿综合征、食欲、睡眠及自主感觉等临床症状变化,检测肾功能、电解质、甲状旁腺素(PTH)、β2微球蛋白(β2-MG)、同型半胱氨酸(tHcy)、C反应蛋白(CRP).结果 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后多数患者皮肤瘙痒、骨痛、不安腿综合征症状减轻,食欲增加,睡眠改善,自主感觉良好;尿素、肌酐、血磷、血钾、血PTH、血β2-MG、tHcy、CRP降低,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可降低尿毒症患者血中PTH、β2-MG、tHcy、CRP等中分子物质,对患者的皮肤瘙痒、骨痛、不安腿综合征等症状疗效显著,并且能够增进食欲,改善睡眠及自主感觉.

    作者:孙蕾;王惠新;高珺;高福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藻酸盐敷料在气管切开术后造瘘口感染的护理

    总结了18例气管切开术后造瘘口感染患者的护理方法和体会,发现康惠尔藻酸盐敷料对加快气管切开造瘘口感染伤口愈合有明显效果,可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全程健康教育对缓解儿科患儿家属心理问题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全程健康教育对儿科患儿家属负性情绪的缓解程度.方法 对2010年1月~2010年12月儿科住院部的400名患儿家属,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一般干预措施;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还采取多种形式的护理干预措施;干预前和干预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组家属进行评分比较;出院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患儿家属进行疾病知情、诊治时间及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的调查.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家属的SCL-90中的焦虑、抑郁、躯体化、恐怖、敌对、偏执、人际关系等因子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诊治时间、疾病知情度及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05).结论 给予全程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儿家属的负性心理,从而取得家属的积极配合,有利于患儿康复.

    作者:谭艳琼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温馨提示牌在消化科患者住院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温馨提示牌在消化科患者住院检查中的应用.方法 将2010年10月~2011年2月216例消化科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1年3月~7月238例消化科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给予口头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粉红色温馨提示牌与口头告知相结合的方法.结果 一次性顺利完成检查观察组为232例(97.4%),对照组为194例(89.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检查前采用温馨提示牌与口头告知相结合提示患者可强化记忆,使其更好的配合及执行检查前准备.

    作者:朱长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泰国护理管理模式给中国的启示

    总结了对泰国清迈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护理管理体系的研修学习经验,体会到泰国护理管理从护理质量保证、风险管理、感染控制管理及人性化的理念等方面都有其可借鉴之处.认为各国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的不同,应结合中国国情,学习泰国先进的护理管理模式、管理经验、服务理念,推动中国护理工作的持续良性发展.

    作者:黄琪;张静华;曾彬;尹芳;师耀清;张朝琼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