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霞
目的 探讨老年重症监护患者的心理需求.方法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患者及其家属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恐惧指数.结果 老年重症监护患者及患者家属心理恐惧指数与干预前比较明显降低(P<0.01).结论 护理干预前指导患者认识疾病,消除恐惧,积极面对疾病,护理干预后指导患者消除病后抑郁及鼓励患者面对人生挫折,能够增加患者及其家属对该病的认识,减少恐惧,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做好各项诊疗,争取早日康复.
作者:钱春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总结了安全文化在传染病区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效果.包括对医务及保洁人员、患者及家属、陪探视人员3部分不同人群的安全教育.认为重视和加强传染病区的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促进医患关系和谐,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雪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总结了1386例卧床患者压疮发生情况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认为只要方法得当,措施可行,压疮的发生率就会大大下降.
作者:蔺晓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总结了护理本科生对科研认识的情况及对策,以便能有针对性教育,提高护理科研课的教学质量.主要包括喜欢科研的情况、科研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在科研中的收获等,认为护理本科生对科研认识还不够,因此在教学方面应根据护生情况改进教学方法.
作者:周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12月~2001年5月收治的符合标准的高血压患者共107例,入院后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及生活质量指标,对其进行护理干预,30 d为1个干预周期,连续干预90d后测评干预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后所有指标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提高其生活质量,是一项低支出、高效益的卫生保健事业.
作者:张钰鸿;李小丽;李琼;杜晓莉;车颖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7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观察比较2组母婴结局.结果 干预组孕妇发生妊娠高血压、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及产后感染的比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新生儿发生巨大儿、早产、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低血糖的比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控制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妊娠质量、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晰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心脏介入患者围手术期焦虑的影响.方法 心脏介入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时期采取舒适护理及心理支持的护理方法.入院时及出院后2组均采取SAS焦虑自评量表及Athens失眠量表进行焦虑、失眠情况评分.结果 实验组患者出院时焦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的失眠状况在出院时则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无1例出现迷走神经反射,对照组出现2例迷走神经反射.结论 舒适护理可以降低心脏介入患者围手术期焦虑,可以降低心脏介入患者迷走神经反射的并发症.
作者:曹晓欣;廖旻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中央空调式儿内科候诊室的空气污染情况及应用多功能动态消毒机的消毒效果,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将儿内科候诊室空气消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是自然法(只有中央空调循环风通风设施),未采取其他空气消毒措施;观察组是在患者候诊前、候诊中应用多功能动态消毒机消毒,对2组进行细菌学监测.采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本科医护人员在实验组与对照组环境中呼吸道肺炎支原体的感染率.结果 患者在候诊前和候诊后观察组细菌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医护人员呼吸道肺炎支原体的感染率观察组(35%)明显低于对照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央空调式儿内科候诊室采取空气消毒措施后空气菌落数处于正常范围,可明显改善空气质量,降低医护人员呼吸道肺炎支原体的感染率,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谢秀珍;郑敏翠;陈志女;陈小灵;雷利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输卵管结扎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07年1月~2011年1月采取腹腔镜绝育手术和开腹绝育手术的患者各100名,比较2组手术效果.结果 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术中出血及术后输液天数、术后镇痛用药、术后发热率、住院天数、离床活动时间等均较开腹手术组少.结论 腔镜输卵管绝育手术因其痛苦轻,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对手术进行及术后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曹万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静脉留置针留置引流用于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皮瓣下积液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留置引流,对照组使用脑室引流管切开留置引流;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平均引流时间、引流管脱出例数、治疗费用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项目比较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去骨瓣减压术后并皮瓣下积液需局部引流的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穿刺引流效果好、操作简单、费用低、减轻了患者痛苦、便于护理,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减少PICC插管后引起穿刺点出血的方法.方法 随机将153例PICC置管患者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92例和对照组61例,分别给予不同的穿刺方法:观察组进针时沿皮肤入血管之间相隔1cm左右;对照组进针时沿皮肤入血管之间相隔少于0.5cm.结果 2组比较,观察组PICC置管后穿刺点发生渗血现象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进行PICC插管时,穿刺点进针沿皮肤1cm再入血管可减少PICC置管穿刺后引起穿刺点渗血.
作者:陆惠琼;戴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手术部位感染监测的方法,了解手术部位感染率,控制手术后感染.方法 制定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方案,实施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 实际监测479例,感染2例,感染率0.42%,建立了手术部位感染监测系统.结论 总结了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方法,发现手术部位感染率随切口污染程度增加而增加,认为开展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提高了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作者:王晓荣;王茂光;李海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行高渗盐水痰诱导的安全性.方法 制定规范化操作流程,对12例COPD患者进行痰诱导,在诱导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的比值、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结果 共有10例患者度过了整个痰诱导过程,成功率为86%.10例COPD患者在诱导排痰后用力肺活量较治疗前提高(P<0.05);FEV1提高(P<0.01);FEV1/FVC提高(P<0.01);结束后10min,FEV1恢复至基础值水平.诱导前SpO2(93.8±0.9)%,结束时SpO2(91.7±0.8)%,较治疗前基础值降低(P<0.01),结束后10min,SpO2恢复至基础值水平.结论 在严密监控下,使用规范化的痰诱导流程,痰诱导法对COPD患者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方法.
作者:周虹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应用Herzberg双因素理论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发挥激励作用,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主人翁精神和创新能力,切实落实各项基础护理及临床护理措施,解决患者的生理的、心理的、社会问题,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赵杏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总结了512例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的护理过程.包括凝血指标监测及华法林用药的掌握,影响抗凝效果因素的处理,家庭康复指导和婚育指导4个方面.认为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凝血酶原时间维持在18~24秒,INR保持在1.6~2.5之间,并配伍精心的护理,可明显减少栓塞事件发生,出血不良反应轻、用药安全.
作者:钟文娥;李丽;陈国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水胶体敷料在肌肉注射后缓解局部肌肉疼痛的效果.方法 将肌肉注射产生疼痛的13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采用水胶体敷料外敷肌肉疼痛部位,对照组采用土豆片外敷.比较2组患者肌肉疼痛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肌肉注射后肌肉疼痛的缓解率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水胶体敷料治疗肌肉注射所致肌肉疼痛,操作简单,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安玉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于2009年2月~2010年3月将126例糖尿病患者按出院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3例,2组患者出院后均接受系统的饮食疗法、药物疗法、运动疗法等,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于患者出院时及出院6月末采用自行设计的遵医行为问卷评定遵医行为,同时测定血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护理干预前遵医行为问卷评分2组各因子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干预6月末干预组按时检查、饮食控制、药物疗法、自我监测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效果显著,对控制血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对出院后患者康复及改善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
作者:邓爱平;孙丽敏;潘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本文总结了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护理,包括产前护理、分娩期护理、产褥期护理及健康教育.认为产前严密的病情观察、分娩期娴熟的医护配合、产后并发症的密切观察和有效的健康宣教是母婴安全的重要保障.
作者:周娟;洪桂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PICC置管后致导管异位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方法 对本科80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行PICC置管术.结果 发生PICC置管异位16例,发生率为20%,我们对16例导管异位的患者及时实施了纠正,总结出置管后异位原因主要有患者无法摆放正确的体位,术者的技术水平缺陷,助手的体位配合不到位.结论 指导患者摆放正确的体位,对于预防导管异位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次术者的技术水平、助手的体位配合对于预防导管异位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发现异位及时查找原因,根据异位的部位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通过采取以上护理对策对于预防导管异位取得显著的效果.
作者:彭春艳;李瑛珊;黄飞雁;李明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绩效管理在眼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遵照绩效考核原则制定考评考核方案与细则,采用护士长评价、患者满意度和医务人员满意度与护士工作量、工作风险与工作性质等岗位系数相结合的方法,将随机检查和每月综合考核相结合,考察护士的整体素质和行为表现.结果 实行动态绩效管理后,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护理质量得到改进和稳步提升,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均显著升高.结论 在专科护理工作中实行动态绩效管理,有利于提高专科护理质量和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作者:汪再琼;吕凡;姜越;王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