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玉芳
介绍了多功能护理流动车的研制与应用.认为其制作简单,可集护理治疗、病情评估、记录、废物收集于一体,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护理质量、密切了护患关系,临床使用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娟炜;石秋连;梁活娟;莫少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磁珠压耳穴用于混合痔术后止痛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心理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磁珠压穴止痛,观察2组术后的疼痛程度、止痛药物的使用率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疼痛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磁珠压耳穴疗法能减轻混合痔术后疼痛,操作简单、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琪;杜雪飞;刘曼;戴秋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总结了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清石系统处理肾脏较大、多发、复杂结石的手术配合和护理要点.包括术前访视、术前准备、体位要求、术中配合、术后器械处理等方面内容.认为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掌握手术步骤和有效的术中配合对手术的顺利完成至关重要.
作者:杨雅婷;李尔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总结了9例急性低位结直肠梗阻患者应用肠梗阻导管肠道灌洗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导管意外护理、肠道灌法的护理、并发症的观察等.认为肠梗阻导管治疗急性低位肠梗阻是有效的,安全的,但肠梗阻导管留置后的护理工作是保证肠梗阻肠道灌洗的有效、安全的前提.
作者:翁海风;胡坚方;杨建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对妊高症孕妇进行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9~2010年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妊高症产妇12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6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产妇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同时,对其进行健康教育.观察对比2组产妇妊高症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在健康知识、配合治疗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产妇,观察组产妇并发症的出现率和住院时间都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节约医疗资源.
作者:龙敏;温萃莉;欧阳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应用清胰汤辅助保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 将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胃肠减压、禁食、抗炎补液等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6 h自胃管鼻饲注入100 ml清胰汤、每8 h予200 ml清胰汤进行保留灌肠治疗,比较2组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对照组有1例患者中途因病情恶化终止常规治疗、转行手术治疗,其余患者均按既定方案实施治疗.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腹胀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开始流质饮食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患者在保守治疗方案下均痊愈出院.结论 在合理的护理措施指导下,运用清胰汤经胃管鼻饲注药及保留灌肠可有效解除急性胰腺炎病症,防止进一步发展而转行手术治疗,从而也减少患者痛苦、降低住院费用与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钟慧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行高渗盐水痰诱导的安全性.方法 制定规范化操作流程,对12例COPD患者进行痰诱导,在诱导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的比值、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结果 共有10例患者度过了整个痰诱导过程,成功率为86%.10例COPD患者在诱导排痰后用力肺活量较治疗前提高(P<0.05);FEV1提高(P<0.01);FEV1/FVC提高(P<0.01);结束后10min,FEV1恢复至基础值水平.诱导前SpO2(93.8±0.9)%,结束时SpO2(91.7±0.8)%,较治疗前基础值降低(P<0.01),结束后10min,SpO2恢复至基础值水平.结论 在严密监控下,使用规范化的痰诱导流程,痰诱导法对COPD患者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方法.
作者:周虹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加强母婴同室重点陪护人员手卫生意识、提高手卫生执行力、防止医院感染、保障母婴安全的影响.方法 对134例陪护人员进行健康教育,于教育前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除接触体液后有较强的手卫生意识外,陪护人员的手卫生知晓率和执行率均较低;健康教育前后母婴同室重点陪护人员手卫生知晓率、执行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有利于增强母婴同室重点陪护人员手卫生意识,提高手卫生执行率.
作者:张孝英;杨俐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总结了安全文化在传染病区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效果.包括对医务及保洁人员、患者及家属、陪探视人员3部分不同人群的安全教育.认为重视和加强传染病区的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促进医患关系和谐,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雪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介绍了管道标识的制作及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认为色彩递进的管道标识可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清晰、规范的印刷字体可提高护理工作效率,防止护理差错和缺陷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爱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在肺切除围手术期应用的效果,探索一种更有利于肺切除患者康复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1年4月在本院胸心外科行肺切除手术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胸外科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舒适度、满意度以及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对肺切除围手术期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慧珍;吴江贵;王丹;陈璐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128名职业暴露者职务、工龄、暴露部位、操作环节、暴露源类型、暴露方式、暴露源血源病原体等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为64.0%,其中实习护士42.2%、护士35.9%、护师21.9%;暴露方式以锐器伤为主,其中针刺伤79.7%;暴露部位以手指为主(占70.3%);暴露源类型中以血液感染为主(占78.1%).所有职业暴露者均作妥善处理,暂未发现因职业暴露而感染血源性传播性疾病.结论 加强对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增强护理人员防护意识,建立健全防控制度,减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
作者:景莉;韩雪玲;李莉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总结了复杂性脊髓型颈椎病采取一期前后路手术治疗的护理要点.主要护理方法包括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术后进行严密观察,有计划分阶段进行护理.结果 29例脊髓颈椎病患者顺利通过围手术期,随访6~24个月,患者颈部及全身肢体功能显著改善,提高了生活质量.认为对复杂性的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前后实施正确的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及功能康复的重要手段.
作者:马凤青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通过对手术患者实施术前访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主要问题有:护理人员对访视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知识、缺乏沟通技巧、人力资源不足及患者自身问题等.认为制定相关措施、贯彻落实术前访视制度、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增进护患交流可提高术前访视质量,使患者以佳状态接受手术.
作者:林秀华;施美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手术室工作人员,严格无菌要求.在配合关节置换类手术时,医护人员都必须戴双层手套;但是手术室手套要求是无滑石粉手套,一般第一层手套很容易戴上,而第二层手套因为比较干涩很难戴,容易引起手酸,而且更容易受到污染.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种比较简单的戴双层手套的方法,现报告如下.当戴好第一层手套后,由巡回护士倒少量络合碘和无菌石蜡油在已戴好手套上,双手互相搓匀再戴第二幅手套,很轻松就戴上了.这样既减轻了手酸,也避免了污染,而且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成本低,适合广大手术室护理人员借鉴.
作者:朱治聪;申雪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总结了10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与93例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护理差异.包括术前心理护理、皮肤准备、胃肠道准备、术后病情观察与并发症的护理、切口护理、饮食指导、术后用药、术后活动等.认为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因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传统的开腹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将成为胆囊切除的首选方式.
作者:江阳红;王兰;张蕾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12月~2001年5月收治的符合标准的高血压患者共107例,入院后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及生活质量指标,对其进行护理干预,30 d为1个干预周期,连续干预90d后测评干预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后所有指标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提高其生活质量,是一项低支出、高效益的卫生保健事业.
作者:张钰鸿;李小丽;李琼;杜晓莉;车颖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总结了介入疗法治疗晚期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急救护理、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等,认为应用开展急救护理,密切配合手术医生,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护理关键,可挽救晚期产后大出血产妇的生命.
作者:黄道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静脉采血2种拔针方法,观察献血者对疼痛的感觉、局部出血、血肿和淤血发生率的影响,选择佳拔针和按压方法以减少采血后出血、皮下血肿及淤血的发生.方法 第一组100 例采血后采用新式拔针法,第二组100 例采血后采用老式拔针法.结果 新式拔针法献血者疼痛反应较轻,血肿及淤血情况发生率较少,而老式拔针方法较新式拔针方法疼痛率高出59%,淤血情况高出 30%.结论 为减少献血者痛苦,加速局部创口止血速度,新式拔针法优于旧式拔针方法,值得提倡.
作者:田静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索量化考核对骨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通过制定量化考核标准,对护理人员进行量化考核,并与绩效工资挂钩.比较量化考核前后患者、护士的满意度.结果 量化考核后,护理质量得到提升,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加强了医护协作能力,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 量化考核可提高病区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高春锦;张瑞云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