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美秋;肖友云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手术部位感染监测的方法,了解手术部位感染率,控制手术后感染.方法 制定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方案,实施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 实际监测479例,感染2例,感染率0.42%,建立了手术部位感染监测系统.结论 总结了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方法,发现手术部位感染率随切口污染程度增加而增加,认为开展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提高了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作者:王晓荣;王茂光;李海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减少PICC插管后引起穿刺点出血的方法.方法 随机将153例PICC置管患者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92例和对照组61例,分别给予不同的穿刺方法:观察组进针时沿皮肤入血管之间相隔1cm左右;对照组进针时沿皮肤入血管之间相隔少于0.5cm.结果 2组比较,观察组PICC置管后穿刺点发生渗血现象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进行PICC插管时,穿刺点进针沿皮肤1cm再入血管可减少PICC置管穿刺后引起穿刺点渗血.
作者:陆惠琼;戴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总结了复杂性脊髓型颈椎病采取一期前后路手术治疗的护理要点.主要护理方法包括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术后进行严密观察,有计划分阶段进行护理.结果 29例脊髓颈椎病患者顺利通过围手术期,随访6~24个月,患者颈部及全身肢体功能显著改善,提高了生活质量.认为对复杂性的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前后实施正确的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及功能康复的重要手段.
作者:马凤青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对4例剖宫产术后并发肠梗阻患者进行临床分析,采用保守治疗并及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4例患者均治疗成功,无肠穿孔、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认为密切观察腹部体征、及时明确诊断、采用正确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是患者痊愈的关键.
作者:胡晓峰;赵杏珍;陈婷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在肺切除围手术期应用的效果,探索一种更有利于肺切除患者康复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1年4月在本院胸心外科行肺切除手术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胸外科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舒适度、满意度以及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对肺切除围手术期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慧珍;吴江贵;王丹;陈璐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总结了60例Leep电波刀治疗宮颈病变的治疗效果及特殊护理,主要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配合和术后护理,认为leep电刀治疗宫颈病变,操作简便安全易行,痛苦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冷秀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人文关怀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是一种新的服务价值理念的体现.规范的护理用语是人文关怀的前提,优美的设施环境是人文关怀的基础,过硬的业务技术是人文关怀的关键,健全的规章制度是人文关怀的保证.将人文关怀融入急诊护理中,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使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了升华,融洽了护患关系,拉近了与患者的距离,减少了医疗纠纷,净化了就医环境,使抢救患者的成功率和急诊护理质量得到了全面提高,是当今医学模式转变中倡导的主方向.
作者:宋启慧;皮玲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总结了512例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的护理过程.包括凝血指标监测及华法林用药的掌握,影响抗凝效果因素的处理,家庭康复指导和婚育指导4个方面.认为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凝血酶原时间维持在18~24秒,INR保持在1.6~2.5之间,并配伍精心的护理,可明显减少栓塞事件发生,出血不良反应轻、用药安全.
作者:钟文娥;李丽;陈国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的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循证护理干预措施,护理人员查阅与阴式子宫切除术相关的资料,为临床护理提供支持证据.结果 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取循证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理想,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任淑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总结了胃癌病人术后饮食护理体会,包括术后静肪营养护理、术后饮食护理、化疗期间饮食护理和康复期饮食指导.认为营养与胃癌术后病人康复有着重要的关系.机体组织从损伤到愈合,要注意饮食护理,有利于病人康复.
作者:刘海琼;温莹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肾结石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100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在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基础上使用循证护理.结果 通过循证护理,观察组肾结石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自觉遵医行为、二年内复发率、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肾结石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可以促进护士寻求具有科学依据的护理实证指导解决临床护理问题,从而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丁金娥;饶三玉;高怡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社区患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育龄妇女对该病的认知情况,为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来本社区中心就诊并确诊为VVC的195名育龄妇女采用统一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人群中仅23.43%的育龄妇女掌握生活中该病的防治知识;76.57%的被调查育龄妇女其生活中至少有一项生活习惯是有利于假丝酵母菌生长的.结论 社区育龄妇女对VVC的相关知识掌握不足,对生活中的细节不够重视,因此社区应加大对育龄妇女VVC知识的宣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VVC的发生及复发.
作者:周燕;徐哲;张雪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总结了本院2010年院前急救工作,包括院前急救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应对方法,认为护理管理者应采取一定的措施,以维护院前急救护士身心健康和提高院前急救护理质量.
作者:胡家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总结了腹腔镜下乙状结肠肿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与护理体会.主要包括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体会等,认为腹腔镜下乙状结肠肿瘤切除术安全可靠,积极做好术前准备和术中护理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林淑辉;刘海华;刘翠月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加强母婴同室重点陪护人员手卫生意识、提高手卫生执行力、防止医院感染、保障母婴安全的影响.方法 对134例陪护人员进行健康教育,于教育前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除接触体液后有较强的手卫生意识外,陪护人员的手卫生知晓率和执行率均较低;健康教育前后母婴同室重点陪护人员手卫生知晓率、执行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有利于增强母婴同室重点陪护人员手卫生意识,提高手卫生执行率.
作者:张孝英;杨俐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总结了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治疗复杂性眼外伤的手术配合及其护理.主要包括对65例眼外伤患者进行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要点、术后护理进行总结.认为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心理护理、良好的玻璃体切割机、超声乳化仪仪器的使用和保养,眼科器械的正确清洗和保养,准备和娴熟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基本保障,术中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强调术中的安全护理、完善眼内手术感染预防和控制是确保患者安全及手术成功及预防眼内手术感染的关键.
作者:杨爱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尿道下裂接受再次尿道成形术患儿家长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取2010年6月~2011年11月住院的接受再次尿道成形术患儿及首次尿道成形术患儿各30 例,以其父母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及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其心理状态,针对其心理状态,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并对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进行比较.数据采用统计学处理.结果 接受再次尿道成形术患儿家长SAS总分及SCL-90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强迫症状等因子分值明显高于首次尿道成形术患儿家长(P<0.05或P<0.01); 予以护理干预后,再次尿道成形术患儿家长SCL-90中躯体变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惧、精神等因子分值明显降低(P>0.01).结论 接受再次尿道成形术患儿家长存在较重的抑郁、焦虑、躯体化症状等负性情感,护理干预可缓解其负性情感,促进其心理健康.
作者:王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总结了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包括患者从入院到住院治疗阶段至出院等过程均由责任护士为其进行身心整体的护理,出院后采用问卷方式调查患者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评价,认为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可以密切护患关系,改进护理质量,提高满意度.
作者:徐春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总结了10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与93例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护理差异.包括术前心理护理、皮肤准备、胃肠道准备、术后病情观察与并发症的护理、切口护理、饮食指导、术后用药、术后活动等.认为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因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传统的开腹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将成为胆囊切除的首选方式.
作者:江阳红;王兰;张蕾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总结了妇科腹腔镜手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主要护理措施包括人员要求、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和术后护理、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等.
作者:黄利花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