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缺损 的临床观察

崔玉山

关键词:辛伐他汀, 阿司匹林, 脑血栓, 神经功能缺损,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脑血栓采用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神经功能损伤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7.01-2018.01在我院诊断为脑血栓的70例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一服用阿司匹林,观察组服用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比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率为42.5%,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显效率为16.7%,总有效率为76.7%,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观察组NIHSS评分为(25.6±3.2)分,对照组为(25.4±3.3)分,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为(12.1±2.5)分,对照组为(18.6±3.5)分,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血栓采用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可在临床上广泛性应用.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内科治疗

    目的:对高血压患者临床内科治疗方法及所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收集医院内科高血压患者资料66例,按入院治疗先后顺序分组,给予一般药物控制治疗方法的33例纳入对照组,另外给予内科综合治疗的33例纳入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值变化情况观察.结果:血压值变化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在舒张压、收缩压值上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血压控制效果较好,组间数据结果对比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科治疗高血压患者中,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对帮助控制患者血压有积极作用,应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推广.

    作者:姚艺璇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中医辩证治疗绝经综合征患者的诊治体会

    目的:分析选择采用中医辨证疗法对于绝经综合征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调查选择采用分组对照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7年12月所收治的绝经综合征患者,将本研究在此期间所收治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患者均为25例.本研究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于本研究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评价,并作出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于绝经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应用中医辨证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是一种值得推广使用的治疗方案.

    作者:金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赵春友教授治疗咳嗽用药规律

    目的:基于我院门诊电脑系统的医案来分析赵春友教授治疗咳嗽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由霍林郭勒市中蒙医医院中医科门诊部赵春友教授治疗的172例咳嗽患者的医案,将这些医案录入我院门诊电脑系统中,通过总结分析,确定这些医案中的处方药物使用次数以及关联规则.结果:经过深入分析得出使用次数占前5的5味药物分别是枇杷叶、黄芪、桔梗、甘草、陈皮,用药次数≥25的药物有21种,药物的核心组合有18个.结论:经过研究可以看出赵春友教授治疗咳嗽的经验非常丰富,通常使用止咳祛痰具有宣肺作用的药物来治疗咳嗽患者.

    作者:侯艳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心肌梗死28例诊断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心肌梗死的临床资料,提高诊断水平,降低漏诊、误诊率.方法:对28例心肌梗死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胸痛、胸闷为心肌梗死的主要症状;冠状动脉造影主要阳性为LAD,其次为LCX和RCA,LM阳性率低,本研究为0;心电图阳性率高,结合临床直接提示心肌梗死75%;心脏生物标志物中肌钙蛋白(cTn)的敏感性明显高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B超在临床上少被运用于诊断心肌梗死.结论:心肌梗死发病急骤,诊断的线索为心脏缺血症状,依据为心脏生物标志物(特别是肌钙蛋白)、心电图、症状和影像学资料.

    作者:王志良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急诊输液室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观察

    目的:探明急诊输液室中采用静脉留置针治疗时的护理观察有效性.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急诊输液室收治的200名患者进行穿刺成功率的对比分析,以此来讨论可能会导致穿刺失败的各种因素,同时对护理的优化策略进行探讨.结果:通过对200例患者的穿刺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其中穿刺成功的案例为180例,穿刺失败的案例为20例,而导致穿刺失败的因素分析当中,套管堵塞问题所导致的失败为2例,液体渗透为3例,而局部静脉炎为8例,后皮下血肿以及穿刺部位感染等问题所导致的失败案例分别为2例以及3例.结论: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静脉留置针法在应用于急诊输液室中时可以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有效提升穿刺成功率并降低了穿刺所带来的不良后果,提升了患者的护理舒适性.

    作者:温丽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多形式案例教学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是主要着重于学生自主创造能力和对实际情况解决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学生学习内科护理时,通过应用多形式案例教学模式能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内科护理知识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面对问题分析能力,保障学生学习效率有所提高.本文主要探究多形式案例教学如何提高内科护理教学方式.

    作者:牛楠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天麻钩藤汤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天麻钩藤汤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天麻钩藤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采用天麻钩藤汤加减治疗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

    作者:路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临床伤口类型与特点

    本文主要论述了伤口的种类与疤痕的愈合.文章总体大致分为四个部分.分别详细阐述了伤口种类的不同与形成疤痕的原因和处理方法.详细介绍了人体的皮肤结构,以至更明晰疤痕的形成过程与形成部位的不同对人体的影响.同时,又阐述了出现伤口的处理方法和具体操作的注意事项,给人们提供良好正确的参考.本文主要对胸部和腹部手术切口进行了分类列举.

    作者:唐乐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手术室术中护理对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和探析手术室术中护理对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挑选于本院开展手术治疗的患者72例,收治时间2017年4月—2018年3月,经计算机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各36例,分别应用手术室术中预防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和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33%和5.56%,参照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0.56%和22.22%,效果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采用手术室术中护理可有效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保证患者凝血功能,严格控制血小板水平,可大量推广应用.

    作者:费孝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运用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治疗 的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运用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2014年3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血液透析组与腹膜透析组各40例,分析不同治疗方法后的治疗不良反应、治疗疗效情况.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血液透析组为80%,腹膜透析组77.5%,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率上,血液透析组在内瘘阻塞、心功能不全、出血等情况上显著多于腹膜透析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组在脑梗死、腹膜炎、转换透析方式等情况上显著少于腹膜透析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运用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治疗都可以达到一定治疗效果,治疗疗效差别不明显,不良反应上各有优劣,因此需要依据实际情况选择.

    作者:兰生学;马跃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不同治疗方法在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肺结核患者中的 疗效对比观察及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治疗方法在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肺结核患者中的疗效和预后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1月到2017年12月收诊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人.观察组采取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采取抗乙肝病毒拉米夫定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肝功能ALT和AST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T和AST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ALT和AST指标,组间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HBVDNA组间、组内比较,差距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恩替卡韦治疗,可以降低对患者肝功能的损伤,而且对抗结核治疗的效果影响较小,适合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作者:谢永燃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彩超诊断甲状腺结节内钙化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彩超诊断甲状腺结节内钙化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2016年7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甲状腺结节钙化患者,通过彩超诊断,结果与病理情况对比分析.结果:通过血流分级显示,|级为35例,Ⅱ级为23例,Ⅲ级为16例,Ⅳ为6例;在诊断符合率上,彩超为96.75%.结论:彩超诊断甲状腺结节内钙化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诊断准确率相对较高,可以有效的辅助临床诊治工作的开展.

    作者:蒋润喜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三步止泻法推拿调节脾虚乳兔脑-肠轴的HE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三步止泻法推拿调节脾虚乳兔脑-肠轴的组织病理变化.方法:将乳兔制成脾虚模型后,分成手法组、对照组、空白组.手法组予三步止泻手法干预脾虚模型乳兔,对脑、胃、肠组织进行形态病理检测.结果:手法组与对照组比较,肠组织HE实验形态有明显变化,脑、胃的组织HE实验形态未见明显变化.结论:证明三步止泻法治疗脾虚乳兔模型后,证明三步止泻法治疗小儿腹泻对肠组织的影响较大,对脑及胃的组织影响不大,明确手法与脑-肠轴有强相关性.

    作者:杨丽秋;龙鑫;夏惠明;汪昂;岳阳;杨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皮瓣修复治疗对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成效.方法:本次的3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期间接收的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全部患者均采取皮瓣修复术进行治疗,对30例患者手术的治疗成效进行分析和探究,记录其优良率.结果:30例手部外伤软组织损伤患者经过不断探查和换药后都愈合并办理出院,其中有15例治疗为优患者,12例治疗为良患者,2例治疗为可患者,1例治疗为差患者,总治疗优良率为90.0%.结论:对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实施皮瓣修复治疗方式,可有效提升治疗成效,具有一定安全、有效性,充分体现其价值意义,值得进一步采纳推广.

    作者:王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孕前优生检查对育龄期妇女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目的:对育龄期妇女实施孕前检查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73例行常规或专项孕前检查的育龄期妇女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未进行孕前检查的73例育龄期妇女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妊娠结局进行对比.结果:在早产、流产及胎膜早破总发生率方面,观察组(5.48%)明显低于对照组(26.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6.85%,对照组为16.44%,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检查在育龄期妇女中实施,对妊娠结局改善作用明显,有效的降低了新生儿伤亡率,对出生人口质量的提升意义重大,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曹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铝碳酸镁与多潘立酮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铝碳酸镁与多潘立酮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98例作为观察对象,按入院顺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给予对照组单独多潘立酮治疗,给予观察组铝碳酸镁与多潘立酮联合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其评分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给予铝碳酸镁与多潘立酮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美玲;邵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疗效 及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52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与联合组各26例,两组均给予吸氧、纠正酸碱平衡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常规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联合组给予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常规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治疗中联合应用甲泼尼龙与阿奇霉素可取得显著临床疗效,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案.

    作者:毛婉芝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发作期胆囊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发作期胆囊炎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今后治疗急性发作期胆囊炎的治疗提供临床治疗经验和理论支持.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前来我院接受胆囊切除术治疗的7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和治疗2组,每组患者35人.治疗1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2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进行胆囊切除的方式进行,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征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后发现,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治疗2组患者采用的腹腔镜切除的手术方式患者在治疗有效率、术中出血量、术后康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显著低于治疗1组.结论:与传统的开腹治疗方式相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方式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患者伤口出血量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此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治疗胆囊炎手术中大力推广和使用.

    作者:张金刚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妇科肿瘤住院患者负性情绪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妇科肿瘤住院患者负性情绪及其影响因素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妇产科治疗的200例妇科肿瘤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为无负性情绪者,观察组(100例)为有负性情绪者,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睡眠、疼痛、疾病引起的外貌改变、化疗时间、经济状况、文化层次等.结果:观察组在年龄、睡眠质量评分、VAS疼痛评分、疾病引起的外貌改变、化疗时间、经济状况、文化层次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负性情绪与年龄、睡眠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疼痛、外貌改变、化疗时间、经济状况、文化层次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肿瘤住院患者负性情绪与多因素有关,为临床的心理干预提供了有力依据,以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

    作者:刘连珍;刘玉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构建完善的医院培训管理体系的措施探讨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医疗制度的改革.医疗竞争市场越来越激烈 ,作为医院必须提高自己服务质量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在这个市场中立足.一个医院的服务质量能否得到提高与医护人员的各方面能力与素质有关 ,医护人员需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 ,所以需要医院重视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来提高医护人员的竞争能力.在培训的过程中发现 ,医院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力度大 ,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资金 ,耗费了不少精力.但是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培训效果 ,医护人员的素质与能力并没有如预期一样提高甚至原地不动.感觉培训只是走了个形式 ,并没有使得医护人员得到充分的学习.其主要原因还是医院的培训处于不发达阶段 ,没有一套适合于该院的培训方法以及管理体系 .

    作者:王青青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