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历丽;齐庆青;王朝;张月;董翠英;王连英
目的:比较口服雌激素、孕激素、避孕药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市海淀医院2006年1月~2010年8月门诊和住院收治的51例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按照随机对照法分为3组,即雌激素组(15例)、孕激素组(16例)及口服避孕药组(20例).对3组患者的快速控制出血率、快速完全止血率、完全止血成功率、控制出血时间及完全止血时间进行记录和评价.结果:在快速控制出血、快速完全止血及完全止血成功三方面比较,孕激素组及口服避孕药组明显高于雌激素组(P<0.05);孕激素组及口服避孕药组患者的控制出血时间、完全止血时间明显低于雌激素组(P<0.01).结论:在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效果方面,口服孕激素和口服避孕药的效果优于口服雌激素.
作者:孙春玲;袁桂兰;章颖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孕酮检测联合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 HCG)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河南省中医院2008年3月~2010年3月临床诊断为异位妊娠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就诊的66例正常早孕患者作为对照1组及66例稽留流产患者作为对照2组.三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对其进行血β-HCG和孕酮检测并分析.结果:血β-HCG与孕酮检测值对照1组比对照2组和研究组高(P<0.05),对照2组与研究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研究组孕酮≤9.33 ng/ml作为临界值,对异位妊娠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与阴性预测价值进行诊断,分别为87.52%,78.91%、81.24%和71.33%.以研究组血清孕酮水平的第90百分位数9.33 ng/ml联合血β-HCG 2 916.12 mU/ml作为临界值,对异位妊娠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与阴性预测价值进行诊断,分别为93.76%,63.05%,89.93%和67.08%.结论:对于异位妊娠的诊断,血清孕酮具有一定应用价值,联合血β-HCG和孕酮检测可使异位妊娠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得到提高.
作者:李永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成都市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糖筛查(50 g GCT)和糖耐量(75g OGTT)的分布特征.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09年6月在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建卡产检的2 514例孕妇进行GCT检查,有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的孕妇在24周以前进行检查;无高危因素者在24~28周检查;在妊娠中晚期出现体重增长过快、胎儿发育过大、羊水过多等情况的孕妇即使之前GCT试验阴性,也应及时重复GCT检查;GCT异常者3天后行75 g OGT7,检查.结果:1.成都市GDM发生率为4.97%;不同筛查孕周GCT异常率和GDM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28周检出率高;2.成都市GDM 50 g GCT 1 h血糖值呈正态分布,平均值为(9.53±1.47)mmol/L,且随着孕周的增加,50 g GCT 1 h血糖值呈逐渐增高的趋势;(3)75 g OGTT平均空腹血糖值为(5.03±1.08)mmoUL,1 h血糖值为(11.56±1.36)训noVL,2 h血糖值为(10.12±1.29)mmoVL,3h血糖值为(7.33±1.15)mmoVL,空腹血糖偏低,而服糖后1 h,2 h,3h血糖值偏高.结论:1.对孕妇常规进行血糖筛查是有必要的,GCT检杳佳筛查孕周为24~28周,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宜初诊时进行检查,对首次血糖筛查结果正常而有高危因素者应在以后的孕周复查以防漏诊.2.根据成都市GDM 50 g GCT和75 g OGTT的分布特征,在制定适合我国的GDM标准时,有必要进行不同地域的多中心研究,对现有糖筛查和糖耐量的诊断标准进行确认和调整.
作者:蒲杰;李蓉;梁家智;郑淑娟;王浩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中学生肥胖症的血脂、血压水平,以及体块指数、血脂与血压的相关关系.方法:对淮安地区9 987例11~18岁中学生的体检资料进行分析,计算体块指数,分析其与血压的关系,并将其中117例肥胖自愿者及45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非肥胖自愿者分为两组,分别测量血脂水平,比较两组血压的差异.结果:肥胖中学生血脂、血压明显高于正常体重中学生(P<0.01),男女肥胖症中学生血脂、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块指数、血脂与血压均有显著相关性,其收缩压相关性高于舒张压.结论:肥胖症中学生血脂、血压明显高于正常体重中学生,且体块指数越高的中学生血脂、血压值越高,提示预防成人高血脂、高血压应从预防中学生肥胖症抓起.
作者:戴维靖;倪淮亮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并确定反复呼吸道感染幼儿铅暴露中的相关因素,为进行健康教育和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严格筛选反复呼吸道感染且血铅≥100ug/L的幼儿,按年龄和血铅水平进行分级.采用中药驱铅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铅及免疫球蛋白功能.应用研究者制定的易感因素调查表对受试患儿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在筛查的598例呼吸系统疾病患儿中,血铅≥00ug/L者100例,占16.7%;治疗后该100例患儿血铅水平明显下降,免疫机能得到相应改善.患儿血铅异常升高与在矿区居住、不合格装饰材料、高铅作业、烫染发职业密切相关;RRTI的发生与被动吸烟、手不良习惯、抗生素和激素的不合理使用及与呼吸道感染病人的接触史密切相关.结论:引起血铅增高的环境因素及生活因素在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麻利娟;倪广林;郑慧雅;孔令霞;袁美锦;王淑霞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抚顺市孕产妇死亡率的变化趋势、死亡原因、构成特点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动态分析方法,对1996~2008年该市47例孕产妇死亡病例进行分析.结果:13年活产数169 576例,平均孕产妇死亡率为27.71/10万.2000年前死亡率呈明显卜降趋势,之后5年起伏不定不再下降,2006~2007年出现反弹趋势,2008年死亡率有所控制.近5年来间接产科原因由以往的21.00%明显增到42.86%,死亡病因逐渐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疑难性等特点.前4死因顺位:羊水栓塞、产科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心脏病.结论:该市孕产妇死亡率继续稳定下降的难度仍然巨大,必须寻找新的突破点.加强产科建设(尤其是基层建设),提高医疗保健人员的服务技能,加强健康教育,加强高危人群筛查及管理,加强计划外妊娠、流动人口管理,援助弱势群体,可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闫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UNAIDS估计,截至2009年,全球3 330万人口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其中2009年,全球新发感染艾滋病230~280万人.全球超过一半的艾滋病感染者是女性,在亚撒哈拉地区女性感染者的比例甚至可高达70%.我国截至2009年,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约74万,其中患者约10.5万;2009年新发感染者约4.8万,因艾滋病相关死亡约2.6万.尽管我国艾滋病疫情上升幅度有所减缓,但仍然呈现持续上升趋势,性传播已成为主要传播途径.虽然,我国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经母婴途径传播者所占比例不大,但随着艾滋病疫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的蔓延,性传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女性感染比例增加,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危险也随之增加.
作者:王前;王临虹;方利文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对重度子痫前期(SPE)患者母儿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4~12月住院的SPE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给予解痉、降压及镇静的常规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GDFT,使中心静脉压(CVP)8~12 mmHg,平均动脉压(MAP)65~90 mmHg,尿量)0.5 ml/kg·h,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0z)≥75%.比较两组产妇产时、产后并发症及新生儿结局.结果:B组产妇的产时、产后并发症如心力衰竭、肺水肿、产后出血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生率比A组显著降低(P<0.05);B组胎儿发育受限、早产儿及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亦明显低于A组(P<0.05),而新生儿Apgar评分8~10分的例数则显著多于A组(P<6.05).结论:个体化的GDFT能够严格控制SPE患者的液体平衡,改善患者低血容量状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产时、产后并发症,延长胎龄,改善新生儿结局.
作者:陈瑞玲;王晓晖;许剑;骆智宇;付清梅;梁小勤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宫颈分泌物中高磷酸化IGFBP-1、血清中CRP、宫颈指数在早产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对西丽人民医院诊治的91例先兆早产孕妇检测其宫颈分泌物中IGFBP-1、血清中C-反应蛋白,同时经会阴超声检测宫颈指数.随访至分娩,分析多指标联合应用在早产预测中的价值.结果:IGFBP-1、宫颈指数的阳性组中早产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1),该两指标联合应用对早产的阳性预测值明显提高(P<0.01).血清CRP在早产组与足月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宫颈分泌物IGFBP-1联合宫颈指数可提高对早产预测的准确性.
作者:王欢华;陈丽;李景平;吴利玲;陈梅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分析重度子痛前期临床特征、妊娠结局及围产儿死亡的预后因素,为提高围产期保健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614例重度子痛前期患者,并根据其发病孕周分为<32周组52例,32~<34周组52例,34~<37周组127例;≥37周组383例.分析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保健情况和妊娠结局,比较产妇并发症及围产儿预后情况.结果:614例重度子痛前期患者中,孕妇死亡2例,子宫切除4例,围产儿总数579例,其中围产儿死亡18例.发病在<32周组和32~<34周组的HELLP综合征、围产儿死亡、出生缺陷、新生儿窒息的比例大于其他两组(P<0.05),而分娩孕周则低于其他两组(P<0.05).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发病时间与围产儿死亡存在强相关:患者发病孕周<34周的OR值为38.09(1.72~842.86).结论:34周前发病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容易出现母儿不良预后,且发病越早,母儿预后越差.加强宣教,提高人群的自我保健和及时就诊意识,有利于重度子痛前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患者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作者:郭华;李建梅;王维;温瑞英;王尊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评价不同随访内容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随访2005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320例在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行乳腺癌手术的患者,随访内容包括3部分:一般状况分析(术后局部感觉及对手术满意度),实验室检查(CA-153,CA199,CEA);影像学检查(超声、胸片、骨扫描).结果:随访320例乳腺癌患者,年龄28~72岁,中位年龄45.5岁.手术方式包括改良根治术216例,保留乳房乳癌根治术87例,改良十整形17例.其中施行保留肋间臂神经手术189例,未保留肋间臂神经手术131例.保留肋间臂神经手术189例中有5例术后感觉异常,而未保留肋间臂神经手术131例有69例感觉异常.320例患者中复发或转移25例,实验室检查中发现CA-153逐渐升高的10例均属于复发或转移病例,而所有患者CA199,CEA均未见升高.25例中局部复发12例,转移13例(对侧乳房4例,肝6例,肺2例,骨髓转移1例),超声诊断23例.结论:保留肋间臂神经手术可以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CA-153预测乳腺癌复发价值高;超声在术后随访中起关键作用.
作者:董伟琴;孙丽萍;李松娥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筛查与干预对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已确诊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04例,按孕期未进行管理35例为对照组即A组(入院及诊断较迟),已系统干预的69例为观察组即B组,分析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A组围产病率明显高于B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x2=4.59,P<0.05)、巨大儿(x2=4.15,P<0.05)、胎儿宫内窘迫(x2=4.15,P<0.05)、新生儿窒息(x2=4.78,P<0.05)均有明显的差异.结论:妊娠期糖尿病严重危害着母儿健康,妊娠期糖尿病系统化干预能有效地降低围产病率.
作者:白亚玲;陈宏宇;李玉玲;王丽丽;张岩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对子痫前期(PE)患者蜕膜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CD4+CD25+Foxp3+Treg)和NK细胞进行相关研究,探讨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中相关的免疫学变化.方法:选择子痫前期患者30例(轻度13例、重度17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3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胎盘蜕膜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和NK细胞后计数并检测其平均灰度值.结果:1.子痛前期患者蜕膜CD4+CD25+Foxp3+Treg细胞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低于正常晚期妊娠者(P均<0.05);2.子痫前期患者蜕膜NK细胞数高于正常孕妇(P均<0.05)且NK细胞CD、组化染色平均灰度值高于正常孕妇(P均<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蜕膜的CD4+CD25+Foxp3+Treg细胞均低于正常孕妇;蜕膜的NK细胞数均高于正常孕妇,这一结果造成母胎免疫耐受失衡且NK细胞呈激活状态,杀伤活性增强,导致子痫前期.
作者:王莲莲;蒋宏颉;魏军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调查了解贵州省8县内共82个县乡两级计划生育服务站出生缺陷干预能力及服务现状,探寻改进的对策.方法:通过访谈、问卷、现场调查等方式对技术干预前后服务机构出生缺陷干预能力的比较,评价技术干预对增强技术服务能力的可行性及有效性.结果:[1]贵州8县计生服务机构规模偏小,服务人员数量少,学历不高,普遍缺乏出生缺陷干预知识;各服务站均开展健康宣传教育、遗传咨询和一些优生检测工作,但大部分机构由于缺乏技术力量和设备,未能广泛开展优生检测项目,总体服务能力不高,服务量较少;[2]在项目推动下,服务机构获得技术设备配置、技术指导及培训,其出生缺陷干预能力显著增强、工作状况明显改观.结论:通过科研项目开展循序推进新技术引人推广和实验室建设,持续不断地进行技术人员服务能力的培训,是当前有效提高和促进出生缺陷干预工作的有力措施和可行途径.
作者:钟春?;周强;杨元;李蔚;喻芳;潘钦瑞;马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通过妊娠期糖尿病患者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的结果,比较三种诊断标准诊断妊娠期糖尿病(GDM),探讨其在临床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82例50 g糖筛阳性患者进行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利用第7版<妇产科学>、ADA及NDDG诊断标准对其进行诊断分组,然后对三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利用第7版<妇产科学>标准,GDM的诊断率为47.30%;利用ADA诊断标准,GDM的诊断率为39.83%;利用NDDG诊断标准,GDM的诊断率为26.14%.第3组分别与第1组、第2组诊断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组分别与第1组、第2组比较,在孕妇年龄、孕前体重指数、孕期体重增长率、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率、巨大儿发生率及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第7版<妇产科学>的GDM诊断标准和ADA诊断标准都适合在临床应用,ADA的诊断标准更适合临床应用.2.NDDG诊断标准界值过高,临床应用时较易漏诊患者,不推荐临床使用.
作者:马士侠;姚洁;丛林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调查与妊娠高血压疾病(HDCP)相关的危险因素,以减少HDCP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0年收治的160例资料完整的HDCP孕产妇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住院的160例正常孕产妇作为对照,比较两组在年龄、是否初产妇、孕前体重指数、HDCP家族史、是否系统产前检查、孕期情绪状况、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年龄偏大、初产妇比例高、孕前体重指数高、家族史多、未进行系统产前检查的例数多、负性情绪多、文化程度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DCP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选择佳年龄期孕育,加强初产妇健康宣教,孕期避免体重过度增幅;对HDCP家族史的孕产妇应加强监测,加强产前检查及心理疏导,控制体重指数在合理水平,降低HDCP的发生.
作者:赵永艳;唐慧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围绝经期妇女由于内分泌环境发生改变,出现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主的症状,并伴有情绪变化,常感烦躁、易怒[1].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一种以糖脂代谢紊乱、肥胖、胰岛素抵抗和高血压聚集一体的临床综合征[2],与多种环境、社会因素和遗传因素有关.本文重点研究围绝经期妇女心理健康状况及MS的患病现状,并探讨心理健康状况对MS的影响.
作者:张勇;左慧敏;王培培;王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CSP)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17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氨甲蝶吟联合米非司酮治疗13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CSP是一种严重危害孕产妇及胎儿的并发症,早期应积极行超声及血β-HCG检查,防止误诊.一经诊断,应尽快实施药物或者手术治疗,确保治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作者:赵颖;周思英;魏慧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高危因素对经腹输卵管结扎术的影响,提高手术成功率及安全性.方法:对202例行输卵管结扎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分为无高危因素组90例,高危因素组112例,高危因素包括:有下腹部手术史42例、多次流产史(≥3次)28例、哺乳期39例、高龄(≥40岁)24例.结果:在高危因素组中有下腹部手术史者、多次流产史、高龄术中发生粘连情况明显多于无高危因素(P
作者:林佩萱;张淑婷;陈粮;易艳萍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前瞻性评估妊娠早期先兆流产引起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方法:选择220例妊娠早期出现阴道流血的妇女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同时设立220例无症状年龄匹配的孕妇作为对照.主要评估指标包括新生儿出生时情况及孕妇妊娠和分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确定研究组胎儿存活后随访,妊娠早期流产率为19.1%,与对照组相比,发生先兆流产的妇女更可能早产,比率分别为11.8%和5.0%,且早产孕周更易发生于34~37周,同样易于发生胎膜早破,两组发生率分别为6.8%和1.8%.其他产科并发症如胎盘粘连、产后出血、前置胎盘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妊娠早期先兆流产孕妇发生早产的风险增加,产前检查及治疗时应考虑到这点.
作者:张崇移;章林燕;周秀萍;吴兵 刊期: 2011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