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体系优化改革

宫路路;崔霖芸;李洁

关键词:生物化学, 教学体系, 优化改革
摘要:基础医学专业中的必修课之一就是生物化学课程,该课程与其它课程有异,实验性强于各科,并且需要通过实验等实践活动验证结论的正确与否.以往的生物化学实验课程在教学内容、考核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存在一定弊端,需要专业教师进行改革,培养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这类课程不仅需要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求具备一定程度的动手能力,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本文将对此展开论述.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时不同麻醉方式 对患者预后影响的比较观察

    目的:探究对老年髋部关节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时采用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预后所造成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8月间收治的髋部骨折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在保证患者一般资料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分组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实验组患者则采用外走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恢复状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更短;实验组患者的SBP和HR变化率较好;各数据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将外周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工作中,能够缩短患者的ICU住院时间,使患者在手术后能够更快恢复,并且还能够保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性,使患者术后恢复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丽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中医辩证治疗绝经综合征患者的诊治体会

    目的:分析选择采用中医辨证疗法对于绝经综合征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调查选择采用分组对照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7年12月所收治的绝经综合征患者,将本研究在此期间所收治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患者均为25例.本研究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于本研究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评价,并作出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于绝经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应用中医辨证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是一种值得推广使用的治疗方案.

    作者:金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袋鼠式护理对早产儿发育状况及生命体征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对早产儿发育状况及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行常规护理的早产儿30例为对照组,并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行袋鼠式护理干预的早产儿3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早产儿体格发育状况及生命体征.结果: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头围增长、体重增长、身长增长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率、呼吸频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采取袋鼠式护理干预,可稳定早产儿生命体征,促进早产儿体格发育.

    作者:吴素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紫杉醇的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肿瘤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紫杉醇的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肿瘤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晚期肿瘤患者82例,全部患者均使用紫杉醇的化疗方案治疗,对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2.20%,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100.00%)、脱发(100.00%)、肌肉关节疼痛(52.44%)、过敏反应(15.85%)、消化道反应(67.07%)、肾功能损害(35.37%).结论:在晚期肿瘤治疗过程中使用含有紫杉醇的化疗方案,效果比较理想,是目前治疗晚期肿瘤的有效方案,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鲁春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延续护理用于前列腺增生患者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探究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用于前列腺增生患者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2017年12月的7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给予常规护理)与观察组(38例,给予延续护理),比较两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躯体健康(85.65±5.01)、角色功能(55.67±3.45)、社会功能(56.45±3.87)、心理健康(67.56±3.88)、情绪评分(68.78±4.03)、疼痛评分(60.89±3.23)均高于对照组(73.23±5.34、38.56±3.02、55.45±3.54、53.56±3.67、49.78±4.76、52.45±3.06),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晨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浅析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小儿急性牙髓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一次性根充术治疗小儿急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7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儿童急性牙髓炎患者(患牙共120颗),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者与对照组,每组患牙60颗.观察者采取一次性根管治疗方案;对照组采取常规根管治疗方案.观察比较近期以及远期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3d,观察组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83.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年,观察组总有效率98.3%明显高于对照组9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术中应用Vitapex糊剂充填根管治疗小儿急性牙髓炎可减少器械的使用次,避免消毒药物导致的化学性根尖周炎,减少术后疼痛的发生,具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孟祥玲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PDCA循环法在健康管理中心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目的:体检工作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就是健康管理中心的护理质量管理,本文探讨PDCA循环法在健康管理中心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采取PDCA循环法,不断改进健康管理中心的护理质量水平.结果:在健康管理中心护理服务工作中,运用PDCA循环法,可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水平与受检者满意度,更加规范护理工作,减少护患纠纷出现机率.结论:PDCA是综合一体的科学工作流程,具有完整性、持续性的特点,在健康管理中心护理服务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徐丽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失眠症采用右佐匹克隆与阿普唑仑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失眠症采用右佐匹克隆与阿普唑仑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2016年9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阿普唑仑治疗,观察组运用右佐匹克隆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用药后1周有效睡眠总时间、入睡总时间、夜间惊醒次数以及治疗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1周有效睡眠总时间与入睡总时间显著多于对照组,观察组夜间惊醒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不良反应率上,观察组为7.5%,显著少于对照组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眠症采用右佐匹克隆与阿普唑仑治疗均可以达到一定治疗效果,但是右佐匹克隆用药后的症状改善效果更为明显,不良反应更少,治疗与效果均更有优势.

    作者:倪秉淑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盐酸多奈哌齐胶囊治疗老年痴呆精神 行为障碍的疗效探究

    目的:探讨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盐酸多奈哌齐胶囊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盐酸多奈哌齐胶囊,观察组应用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盐酸多奈哌齐胶囊,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43%高于对照组的78.57%,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盐酸多奈哌齐胶囊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的应用效果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张青娜;刘静炎;李鹏飞;王欣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浅析针灸推拿用于肩关节周围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针灸推拿方法对于肩关节周围炎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肩关节周围炎症患者10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随机分组的方法进行分组,分别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51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推拿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针灸推拿联合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以后研究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缓解,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相对对照组来说更好,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肩关节周围炎症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为患者采用针灸联合推拿方法的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可以促进患者更好的缓解,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孙仁强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比较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唑吡坦与单用唑吡坦治疗原发性失眠 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深入探究并比较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唑吡坦与单用唑吡坦在治疗原发性失眠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于2016年至2018年期间在我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失眠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服用唑吡坦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服用唑吡坦的基础上,加服艾司西酞普兰进行联合治疗.在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用药效果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睡眠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均有明显的降低,其中观察组患者的降低程度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两组数据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原发性失眠的过程中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唑吡坦进行治疗有着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睡眠治疗,且用药安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朱军;雷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和住院时间观察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和住院时间.方法:选取于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就诊的小儿腹泻患者7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每组患者各37例,参照组采用基础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使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依据两组患者采用的护理方法不同,对比其护理效果、护理满意程度以及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护理满意程度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数据显著少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效果以及护理满意程度较好,住院时间明显减少,值得临床中的推广应用.

    作者:肖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现阶段我国控烟工作面临的一些问题和思考

    中国自2003年正式签署世界卫生组织(WHO)《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以来,中国大陆的控烟相关立法和控烟的具体实施均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控烟效果也逐渐显现.同时,我国控烟工作也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本文从尽快出台全国性的控烟法规和与时俱进的新控烟实施规划、不折不扣的落实WHO的MPOWER控烟措施以及现阶段基层控烟关口需要前移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作者:白楠竹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氨基水杨酸钠与EDTA治疗慢性锰中毒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氨基水杨酸钠与EDTA治疗慢性锰中毒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121例慢性锰中毒的患者进行实验,对患者运用EDTA的方法进行治疗,进而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全面的分析.结果:在运用EDTA对患者实施治疗的情况下,发现患者的阳性体征情况改善的较为显著,并且血锰水平降低的速度较快.结论:EDTA具有较为显著的驱锰作用,同时,脑脊液中的锰含量能够成为慢性锰中毒的生物监测中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对临床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作者:朱伟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研究右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对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 及麻醉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剖宫产产妇采用右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对其血流动力学及麻醉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接收的84例剖宫产产妇,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42例,所有产妇均实施硬膜外注射罗哌卡因,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采用氯化钠注射液,将两组产妇血流动力学及麻醉质量进行比较.结果:麻醉后观察组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麻醉质量比较(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采用右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且能让产妇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勇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玻璃陶瓷和氧化锆陶瓷口腔修复体临床疗效随访研究

    全瓷修复材料的临床应用以氧化锆、氧化铝和玻璃陶瓷等较为广泛.氧化锆和玻璃陶瓷有着良好的抗弯强度、韧性及耐磨性,隔热性能及适宜的热膨胀系数.同时全瓷修复材料由于其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在临床应用中较传统烤瓷合金材料具有明显优势,本文将就其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付晓阳;韩冠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研究硫酸镁在妊高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研究将硫酸镁应用于妊高症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间于我院妇产科进行住院治疗的42例妊高症孕妇,所有孕妇均实施静脉滴注硫酸镁进行治疗,将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值、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蛋白尿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相较于治疗之前,治疗后患者的血压值均显著下降;治疗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4.76%(2/42),也明显低于治疗前的21.43%(9/42);治疗后患者蛋白尿情况均得到有效改善,且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极具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硫酸镁应用于妊高症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压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蛋白尿情况,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值得在妊高症临床中应用推广.

    作者:朱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探讨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的临床应用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的临床应用及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病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患者进行治疗分析.结果:观察组改善的肺功能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对比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应用于呼吸内科,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呼吸内科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丁月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盐酸氨溴索加盐酸丙卡特罗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析盐酸氨溴索加盐酸丙卡特罗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按照信封法,将收集到的50例小儿肺炎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盐酸氨溴索联合盐酸丙卡特罗治疗,观察两组患儿各项体征改善情况,对比临床疗效.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在痰咳、发热、肺部体征改善方面更优;观察组在显效率以及总有效率方面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小儿肺炎患者,应用盐酸氨溴索和盐酸丙卡特罗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有助于改善临床体征,值得推广.

    作者:南玄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室外科伤口感染中的临床探讨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运用到伤口感染患者中的功效.方法:选出2016年1月~2017年1月这一时间段我院接收并治疗的伤口感染患者100例,并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分成两个组别,组一50例患者施以常规的护理,组二50例患者施以手术室护理干预,比照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组二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都好于组一患者,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运用到对伤口感染患者辅以护理后,能够减小并发症产生的概率,具备较优的护理成效.

    作者:韦冰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