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慢性咳嗽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

姚宇枫

关键词:儿童, 慢性咳嗽, 肺炎支原体, 感染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慢性咳嗽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关系.方法:2010年2月~2011年2月对该院收治的慢性咳嗽患儿进行了肺炎支原体(MP)IgM抗体测定,并分析了MP感染与慢性咳嗽患儿年龄、X线胸片改变的关系.结果:观察组78例慢性咳嗽患儿中经MP-IgM抗体的测定为阳性的患儿有42例,占53.85%;对照组患儿中MP-IgM抗体检测阳性者5例,占8.33%,观察组的MP-IgM抗体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14.98,P=0.000).1~3岁患儿的MP-IgM抗体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患儿(P<0.05).80.77%患儿的双肺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其中以支气管炎所占比例高.63例X线胸片改变的患儿中有42例MP-IgM抗体检测为阳性,21例MP-IgM抗体检测为阴性,MP-IgM阳性率明显高于MP-IgM阴性率(X2=8.29,P=0.009).所有患儿均完成了1~3个月的治疗和随访,其中80.95%的患儿(34/42)1周内咳嗽明显减少,95.24%的患儿(40/42)1个月内咳嗽消失.结论:MP感染与小儿慢性咳嗽关系密切,在对慢性咳嗽患儿寻找病因时,应常规进行MP-IgM检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宫颈鳞状上皮癌化疗前后BCL-2的变化

    目的:了解宫颈鳞状上皮癌化疗前后BCL-2的变化.方法:分别给予宫颈癌HeLa细胞不同浓度GA处理24h,用annexinV方法检测细胞凋亡,RT-PCR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用GA处理HeLa细胞4、16、24、48h后,用免疫印记分析相关Bcl-2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结果:宫颈癌HeLa细胞经不同浓度的GA作用24h,Bcl-2蛋白表达水平呈时间依赖性下降,Bcl-2mRNA表达呈剂量依赖性下降,细胞凋亡指数呈剂量依赖性增强,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癌HeLa细胞抗凋亡基因Bcl-2的转录和表达,促进凋亡.

    作者:王金平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稽留流产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稽留流产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稽留流产患者19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80例.观察组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对照组口服己烯雌酚.根据子宫大小行钳刮术或静脉滴注缩宫素,待其自然排出胎儿、胎盘后行清宫术,观察两组清宫情况.结果:观察组流产成功率为91.84%,对照组流产成功率为59.18%,观察组流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口服能安全有效地终止稽留流产,具有疗效好、出血量少,方法简便、用药剂量小等优点,可减少术后不全流产的几率,避免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

    作者:路运珍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甘肃省2005~2010年孕产妇死亡产科原因趋势分析

    目的:分析甘肃省2005~2010年孕产妇死亡的产科原因,为降低甘肃省孕产妇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10年甘肃省孕产妇死亡评审结果进行分析,掌握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其变化趋势.结果:2005~2010年甘肃省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的趋势,但死亡率依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直接产科原因占74.48%,间接产科原因占25.52%.直接产科原因位于前3位的依次为:胎盘滞留、产后宫缩乏力、羊水栓塞.直接产科原因中胎盘滞留呈下降趋势,产后宫缩乏力和其他胎盘因素呈上升趋势.间接产科原因前3位依次为: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缺铁性贫血妊娠、妊娠合并肝部疾病,近年来,妊娠合并其他系统疾病所占比例有所提高.结论:2005~2010年甘肃省孕产妇死亡率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需加强产科人员的培训和产科医疗质量的管理.

    作者:马永红;杨兰;郭金仙;李蓉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胎儿纤维连接蛋白联合宫颈长度检测对双胎妊娠早产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FN)、宫颈长度(CL)单独和联合检测对双胎妊娠早产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在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产检的80例双胎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于妊娠22~30周检测孕妇宫颈阴道分泌物fFN,B超检测宫颈长度并随访妊娠结局.结果:宫颈阴道分泌物fFN阳性预测双胎妊娠早产的敏感度为70.6%、特异度为82.8%、阳性预测值为87.8%、阴性预测值为61.5%、准确度为75.0%.宫颈长度<20mm预测双胎妊娠早产的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93.1%、阳性预测值为94.4%、阴性预测值为61.4%、准确度为76.2%.两者联合检测预测双胎妊娠早产的敏感度为82.3%,特异度为82.7%、阳性预测值为89.4%、阴性预测值为72.7%、准确度为82.5%.结论:对于双胎妊娠孕妇,fFN及宫颈长度联合检测较两项单独检测预测早产的敏感度、准确度提高,提示可联合应用于临床筛查双胎妊娠早产高风险孕妇.

    作者:易清华;凌晟荣;黄晓燕;易村犍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黔南州6~12岁苗族和布依族儿童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对比

    目的:探讨黔南州6~12岁苗族和布依族儿童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的特征.方法: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集225例代谢综合征儿童为研究对象,按民族分为苗族组(107例)和布依族组(118例),分别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生化指标检测,并对与代谢综合征相关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两民族代谢综合征儿童危险因素比较:布依族组在被动吸烟、体重增加、高血压家族史、高血脂家族史等方面与苗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两民族代谢综合征儿童膳食结构及其他因素比较:布依族组在摄入主食、猪肉、猪肉肥瘦、花生、咸菜、甜食等方面明显高于苗族组(P<0.01),在摄入蔬菜方面明显低于苗族组(P<0.01).苗族组的经济收入明显低于布依族组(P<0.01).③两民族代谢综合征儿童肥胖和代谢指标水平比较:布依族组儿童的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腰围、腰臀比及体重指数水平均高于苗族组儿童,高密度脂蛋白-C水平明显低于苗族组儿童(P<0.01);两组空腹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黔南州布依族和苗族儿童代谢综合征的患病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其危险因素为高血压家族史、高血脂家族史、高体重指数、高腰臀比、被动吸烟、膳食口味咸、高碳水化合物饮食、高脂饮食等因素与代谢综合征发病有关.

    作者:杨予;李溥;班文芬;班继超;黄文强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江西省参加全国新生儿疾病筛查室间质量评价回顾

    目的:对我室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新生儿疾病筛查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7年进行回顾分析.方法:分别采用荧光法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DELFIA)对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分发的各批次质评样本的苯丙氨酸(Phe)和促甲状腺素(TSH)值进行检测,对反馈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21批次105份质控样本检测,Phe和TSH的偏倚分布范围较广,Phe和TSH相对偏倚平均值分别为7.51%、8.88%;2Phe定量判断评分为96.20%,定性判断为98.10%,总评分为97.15%;TSH定量判断评分为92.38%,定性判断为96.20%,总评分为94.29%.结论:本实验室室间质评在控制限内;接受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实验室质量监控,有助于发现实验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利于提高检测水平.

    作者:徐小兰;王枫;黄志华;杨蓉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猪免疫球蛋白口服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

    目的:观察轮状病毒肠炎婴幼儿在应用猪免疫球蛋白口服液治疗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疗效.方法:将轮状病毒肠炎124例婴幼儿随机分为研究组(猪免疫球蛋白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68例,对研究组及对照组患儿分别在治疗前、后72h检测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同时分析住院前病程和治愈疗程.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后72h血清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1.4%和%.4%,对照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4.1%和75%,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猪免疫球蛋白口服液可抑制RVE患儿血清IL-2、IL-6、TNF-α水平,减轻炎症反应,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黄伟;苏颖;李凯;夏明月;李明丽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南昌地区妊娠14~20周妇女血清甲胎蛋白和游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MOM值测定及临床应用

    目的:运用计算出的AFP及F-βHCG的MOM值与目前采用的MOM值对孕妇进行胎儿神经管缺陷畸形及唐氏综合征筛查,期待能更有效地筛查出南昌地区胎儿神经管缺陷及唐氏综合征高危孕妇.方法:依据2005~2007年到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门诊就诊的孕妇各孕周AFP、F-βHCG的中位数,计算出AFP、F-βHCG的MOM值,用计算出的MOM值(研究组)和目前采用的MOM值(对照组)分别对2008年来该院产前诊断门诊就诊的孕妇进行胎儿神经管缺陷畸形及唐氏综合征筛查,对筛查出的高危孕妇进行羊水检测和随访,比较两种MOM值对胎儿神经管缺陷畸形和唐氏综合征筛查的阳性率、假阴性率及假阳性率.结果:神经管缺陷畸形、唐氏综合征阳性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假阴性率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假阳性率研究组较对照组降低,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神经管缺陷畸形P<0.05,唐氏综合征P<0.01).结论:应用本地区MOM值进行神经管缺陷畸形及唐氏综合征筛查,能更有效地筛查出本地区的神经管缺陷畸形及唐氏综合征胎儿.

    作者:赖华;刘艳秋;刘淮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改良式冷刀锥切术治疗高级别CIN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改良式冷刀锥切术在治疗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价值.方法:对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接受宫颈锥切术的172例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分为改良组及传统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宫颈狭窄或粘连发生率及宫颈鳞柱交界可见率等.结果:改良组平均手术时间28min,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35min,改良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改良组术中出血量平均33ml,对照组平均45ml,改良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宫颈狭窄或粘连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鳞柱交界可见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冷刀锥切术可以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同时具有术后宫颈鳞柱交界可见率高,有利于术后随访等优点.

    作者:李敬;张爽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规范化分娩镇痛在分娩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通过对产程中的镇痛效果及对母婴结局影响的观察,探讨分娩镇痛的必要性.方法:选择接受分娩镇痛的100例产妇为试验组,未接受分娩镇痛的100例为对照组.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价两组活跃期和第二产程的疼痛感受及两组的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尿潴留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活跃期和第二产程的VAS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无产程延长、新生儿窒息等(P>0.05);产后出血、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顺产率提高,剖宫产率下降,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镇痛能有效减轻分娩疼痛,安全有效,对产程、母婴结局无不良影响,且能有效地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江江;张丽芬;董旭东;吴婕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贵州省222例唐氏综合征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目的:对贵州省222例唐氏综合征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减少唐氏综合征患儿出生.方法:询问病史、体格检查、抽取静脉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中期染色体制片、G显带处理,每例患者镜下计数30个核型,分析核型3个以上,对异常者加大计数和分析量,并按人类细胞遗传学国际命名体制(ISCN,1985)的标准命名.结果:唐氏综合征者中单纯型占92.35%、易位型占4.05%、嵌合型占2.25%,合并其他染色体异常者占1.35%.结论:细胞遗传学检测是确诊唐氏综合征患儿的可靠方法,针对高龄或有不良因素接触史的孕妇加强孕前优生遗传咨询,进行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及时了解胎儿染色体异常情况,对减少唐氏综合征患儿出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宏红;周从容;吴小平;陈蔚清;鲜义辉;冯燕梅;李映雪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81例胎儿畸形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在产前诊断胎儿缺陷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6000例不同孕周孕妇采用实时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系统检查,对胎儿畸形进行筛查和诊断.结果:在6000例孕妇中,经引产或出生后证实的各种畸形81例,彩超筛查诊断胎儿畸形75例,漏诊6例,其中先天性小眼球畸形1例,先天性心脏畸形2例,多指畸形1例,颈部椎骨缺损1例,胸部巨大淋巴囊腺瘤1例.75例胎儿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合并畸形与产后结果均经出生或引产后尸检证实.结论:妊娠各期进行彩超筛查,可以对胎儿形态结构方面的明显畸形进行产前诊断,对于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蔚;胡春霞;金松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贵阳市5岁以下儿童服务利用及医保待遇比较研究

    目的:了解贵阳市5岁以下儿童医疗服务利用和医疗保险待遇现状,分析不同医疗保险儿童保险待遇差异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完善贵阳市儿童医疗保障制度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方法:定性资料来源于贵阳市儿童医疗保险政策文件和关键人物访谈,定量资料来源于470份5岁以下儿童家庭问卷.结果:5岁以下儿童月龄分布为(22.64±15.62)月,性别比为1.28:1,5岁以下儿童未参加医疗保险比例为35.11%,城市有26.85%的儿童同时参加了商业保险;在乡镇卫生院住院儿童医疗保险补偿比例为55.59%,城市平均补偿比例为38.80%,应住院而未住院的只有0.90%;基层卫生机构普遍不具备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和新生儿疾病治疗的能力.结论:儿童住院服务利用情况较好,但补偿比较低,费用负担较重;同时基层儿科建设滞后,难以满足儿童健康需要;建议加强基层卫生机构儿科适宜设备的配置,提高儿科医生的培训和引进力度;逐步改善儿童保险待遇,提高报销比例.

    作者:童雪涛;许宗余;郭素芳;陈可君;姚岚;熊巨洋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2007~2009年江西省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死亡孕产妇的主要死因和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对策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07~2009年剖宫产死亡孕产妇的相关资料进行省级评审,确定死亡原因和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剖宫产死亡119例,占全省死亡孕产妇的34.1%,死亡专率为7.12/10万.手术地点省市级医院21例(17.7%),区县级医院62例((52.1%),乡级卫生院35例(29.4%),其他1例;死亡地点省市级33例(27.7%),区县级48例(40.3%),乡级22例(18.5%),家中、途中和其他地点16例.省级死亡评审结果显示,可避免死亡97例(81.5%),前3位死亡原因为产科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羊水栓塞.影响死亡的主要因素是个人、家庭、居民团体的知识技能问题,乡镇医疗保健机构人员的知识技能问题和区县级医疗保健机构人员的知识技能问题.35例乡镇卫生院剖宫产死亡孕产妇中,32例(91.4%)为可以避免的死亡,主要死因为产科出血,主要影响因素为乡级医疗保健人员的知识技能问题.结论:江西省基层医院剖宫产形势严峻,应采取严格准人制度.完善转诊机制.加强产科培训等有效措施,降低剖宫产孕产妇死亡专率.

    作者:张倩平;付楚慧;陈卫红;陶玉玲;梁群;黄维新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辅助治疗58例支气管肺炎患儿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114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6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咳嗽、喘息、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咳嗽、喘息、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具有起效快、疗效好、无不良反应、无创伤、无痛苦、操作简便等优点,患儿易于接受,增强患儿抵抗力,减少肺炎复发率,避免了抗生素不良反应及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蔡远芳;罗祥梅;张伦敏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经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对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和宫腔镜对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2004年9月~2009年5月就诊的124例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进行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并在宫腔镜下进行活检,将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阴道超声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97.67%、52.63%、82.35% 、90.91%和83.87%;宫腔镜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98.85%、89.19%、95.56%、97.06%和95.97%.结论:宫腔镜检查对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可明确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原因,并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崔艳萍;班清媚;钟小烨;余文洁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健康教育对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相关知识认知行为的评价

    目的:探讨初产妇对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以便于有针对性的实施健康教育.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母乳喂养相关认知调查表,对442例初产妇在人院和出院时进行同一问卷调查.结果:产妇在出院和入院时对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认知比较,经x2检验,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护理人员应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帮助其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可有效地促进母乳喂养.

    作者:肖红;龚良晨;罗美华;徐郡;周娟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3849例学龄前儿童眼屈光度筛查的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儿童弱视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2010年1月~12月期间对鹤壁市所有幼儿园(包含幼托所)在园的3849例学龄前儿童进行屈光度筛查,分析屈光不正儿童在各年龄组的构成比及弱视眼在不同屈光不正组的构成比.结果:远视眼者占2.5%,近视者占1.4%;左眼远视者占2.0%,近视者占1.1%;双眼远视者占1.5%,近视者占0.8%.356例屈光不正儿童中被确诊为弱视者96例(132眼),占2.5%.屈光不正儿童在各年龄组的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弱视眼在不同屈光不正组的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21,P=0.0031).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远视儿童所占比例呈现下降趋势,弱视在较小儿童中所占比例更高,临床筛查弱视更应重视较小年龄组儿童.

    作者:雷光明;赵文慧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血清CA125测定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了解大连市妇产医院卵巢肿瘤患者血清CA125水平及探讨CA125水平对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151例患者CA125水平.结果:卵巢良性肿瘤43例CA125值为(21.06±15.4)U/ml,卵巢恶性肿瘤36例CA125值为(273.66±221.38)U/ml,卵巢良恶性肿瘤CA125水平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清CA125检测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诊断、鉴别、分期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么建萍;魏素艳;张颖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海口地区138例哮喘患儿血清总IgE水平及过敏原检测分析

    目的:探讨海口地区哮喘患儿血清中总IgE水平及主要过敏原种类.方法:采用德国欧蒙印迹法分别检测138例哮喘患儿及40例健康儿童的过敏原种类,并采用美国贝克曼化学发光仪DXI800检测血清中总IgE含量.结果:40例健康儿童血清总IgE含量为116.29±91.60μg/L,过敏原检测均为阴性;138例哮喘患儿总IgE的含量为2126.17±1942.69μg/L,138例哮喘患儿总IgE阳性率为73.2%,总Ig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过敏原阳性率68.1%(P<0.01),且大多数患儿被多种过敏原致敏.吸入组高为屋尘57例,其次为屋尘螨/粉尘螨46例;食入组高为虾20例,其次为鸡蛋白、蟹.结论:通过对哮喘患儿测定血清总IgE水平,并结合过敏原的测定,可了解患儿过敏的变应原,寻找病因,尽量避免接触此类过敏原,减少发病.

    作者:戴海玲;韩景辉;符惠群 刊期: 2011年第24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