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永平;梁慧明;冯谢平
目的:探讨妊娠中期经腹选择性减胎术的方法及妊娠结局.方法:选择1999年12月~2010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妊娠中期因多胎或1胎畸形行减胎术的患者35例,分析中期减胎方法、减胎手术并发症、平均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等,并比较减胎后保留单胎或双胎新生儿出生体重和分娩孕周.结果:35例妊娠中期减胎患者均无术后出血、羊水溢漏、术后早期流产、凝血障碍;术后晚期流产3例(占8.57%),平均分娩孕周为(34.62±4.05)周,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为(2.31±0.64)kg.妊娠中期减灭1胎和减灭2胎患者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差异.保留单胎组平均分娩孕周(36.44±2.83)周,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为(2.63±0.57)kg;保留双胎组平均分娩孕周(34.13±2.77)周,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为(1.96±0.53)kg,两组患者相比,平均分娩孕周和新生儿出生体重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妊娠中期减胎术可作为避免多胎妊娠、异常胎儿出生的安全、简便、有效方法;保留单胎者妊娠结局优于保留双胎者.
作者:张轶乐;孙莹璞;郭艺红;苏迎春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通过系统性综述的方法,分析神经管缺陷(NTDs)的病因.方法:检索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2009年12月,纳入神经管缺陷病因学的系统性综述/Meta分析和随机对照试验,中文文献研究设计等级为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共纳入系统性综述/Meta分析9篇,随机对照试验2篇,病例-对照研究7篇.现有证据显示,遗传方面,MTHFR基因677位点TT基因型是非拉丁裔欧洲人群子代NTDs发生的危险因素;与HCY(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途径有关的酶或基因突变可引起NTDs发生概率增加,具有家族史及NTDs生产史其子代NTDs发病率较高.环境暴露方面,孕妇高热、父亲接触有机溶剂和使用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和丙戊酸)是NTDs发生的危险因素,现有证据不支持紫外线照射和使用克罗米酚柠檬酸盐影响子代NTDs的发病风险的假设.生活行为方面,孕妇超重或肥胖、多次孕产史是NTDs发生的危险因素,使用IVF辅助生殖技术对NTDs发病的影响仍存在争议.结论:NTDs病因复杂,具有较高证据等级的病因学研究不多,病因仍有待探索.目前在孕早期补充叶酸是被广泛推荐使用的有效干预措施.
作者:谷茜;刘佳琦;何达;葛智馨;陈英耀;厉传琳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9年1月在梧州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表现、相关实验室检查、胸片改变、治疗及转归.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均以咳嗽、发热为首诊症状,常合并食欲下降、腹泻、乏力、心音低钝、心悸、烦躁、高热惊厥、贫血及皮疹等消化、心血管、神经、血液系统症状.肺部体征阳性率(37.5%)较胸片异常率(100.0%)低.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效价大于1:80为阳性.血沉、C-反应蛋白大部分升高,且随病情好转而恢复.所有患儿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均使用阿奇霉素,疗效良好.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发病有小龄化趋势,患病率则有上升趋势.肺炎支原体肺炎肺外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控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同时需注意进行相关辅助检查及对症治疗.
作者:黎念;何明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了解儿童弱视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2010年1月~12月期间对鹤壁市所有幼儿园(包含幼托所)在园的3849例学龄前儿童进行屈光度筛查,分析屈光不正儿童在各年龄组的构成比及弱视眼在不同屈光不正组的构成比.结果:远视眼者占2.5%,近视者占1.4%;左眼远视者占2.0%,近视者占1.1%;双眼远视者占1.5%,近视者占0.8%.356例屈光不正儿童中被确诊为弱视者96例(132眼),占2.5%.屈光不正儿童在各年龄组的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弱视眼在不同屈光不正组的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21,P=0.0031).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远视儿童所占比例呈现下降趋势,弱视在较小儿童中所占比例更高,临床筛查弱视更应重视较小年龄组儿童.
作者:雷光明;赵文慧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黔南州6~12岁苗族和布依族儿童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的特征.方法: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集225例代谢综合征儿童为研究对象,按民族分为苗族组(107例)和布依族组(118例),分别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生化指标检测,并对与代谢综合征相关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两民族代谢综合征儿童危险因素比较:布依族组在被动吸烟、体重增加、高血压家族史、高血脂家族史等方面与苗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两民族代谢综合征儿童膳食结构及其他因素比较:布依族组在摄入主食、猪肉、猪肉肥瘦、花生、咸菜、甜食等方面明显高于苗族组(P<0.01),在摄入蔬菜方面明显低于苗族组(P<0.01).苗族组的经济收入明显低于布依族组(P<0.01).③两民族代谢综合征儿童肥胖和代谢指标水平比较:布依族组儿童的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腰围、腰臀比及体重指数水平均高于苗族组儿童,高密度脂蛋白-C水平明显低于苗族组儿童(P<0.01);两组空腹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黔南州布依族和苗族儿童代谢综合征的患病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其危险因素为高血压家族史、高血脂家族史、高体重指数、高腰臀比、被动吸烟、膳食口味咸、高碳水化合物饮食、高脂饮食等因素与代谢综合征发病有关.
作者:杨予;李溥;班文芬;班继超;黄文强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初产妇对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以便于有针对性的实施健康教育.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母乳喂养相关认知调查表,对442例初产妇在人院和出院时进行同一问卷调查.结果:产妇在出院和入院时对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认知比较,经x2检验,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护理人员应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帮助其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可有效地促进母乳喂养.
作者:肖红;龚良晨;罗美华;徐郡;周娟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死亡孕产妇的主要死因和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对策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07~2009年剖宫产死亡孕产妇的相关资料进行省级评审,确定死亡原因和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剖宫产死亡119例,占全省死亡孕产妇的34.1%,死亡专率为7.12/10万.手术地点省市级医院21例(17.7%),区县级医院62例((52.1%),乡级卫生院35例(29.4%),其他1例;死亡地点省市级33例(27.7%),区县级48例(40.3%),乡级22例(18.5%),家中、途中和其他地点16例.省级死亡评审结果显示,可避免死亡97例(81.5%),前3位死亡原因为产科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羊水栓塞.影响死亡的主要因素是个人、家庭、居民团体的知识技能问题,乡镇医疗保健机构人员的知识技能问题和区县级医疗保健机构人员的知识技能问题.35例乡镇卫生院剖宫产死亡孕产妇中,32例(91.4%)为可以避免的死亡,主要死因为产科出血,主要影响因素为乡级医疗保健人员的知识技能问题.结论:江西省基层医院剖宫产形势严峻,应采取严格准人制度.完善转诊机制.加强产科培训等有效措施,降低剖宫产孕产妇死亡专率.
作者:张倩平;付楚慧;陈卫红;陶玉玲;梁群;黄维新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病因的精液几项实验检测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查结果异常率与男性不育的关系.方法:精液的几项实验检测方法均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及染色体核型分析按常规方法进行.结果:精液常规结果总异常率占97.35%,生殖道感染检测结果异常率占56.16%,精浆生化指标检查结果异常率占41.86%,染色体结果总异常率占25.77%.结论:男性不育患者的几项实验结果异常率明显增高,是导致不育不孕的主要原因,通过检测结果分析对临床诊断和治疗男性不育不孕有着重要辅助作用.
作者:农正祥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泪囊炎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12例(470眼)婴幼儿根据病情和年龄情况采用不同治疗方法:1月以下婴幼儿首先以按摩泪囊区为主,5月以上婴幼儿直接采用泪道探通冲洗术.结果:1月以下婴幼儿经按摩治愈61眼,2~4月经按摩治愈20眼,各月龄段泪道探通冲洗治愈374眼,治愈率96.1%.各年龄组泪囊炎发病情况以0~4月年龄组为多数,不同术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剖宫产与顺产比较,有使泪囊炎患病率增高的因素.分泌物细菌培养加药敏结果显示,链球菌、肺炎球菌发病例数多,其次是葡萄球菌.结论:2~4月为泪道探通冲洗术的佳治疗时间.
作者:刘子江;卢海霞;凌睿;张坚;苏广龙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通过对产程中的镇痛效果及对母婴结局影响的观察,探讨分娩镇痛的必要性.方法:选择接受分娩镇痛的100例产妇为试验组,未接受分娩镇痛的100例为对照组.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价两组活跃期和第二产程的疼痛感受及两组的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尿潴留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活跃期和第二产程的VAS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无产程延长、新生儿窒息等(P>0.05);产后出血、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顺产率提高,剖宫产率下降,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镇痛能有效减轻分娩疼痛,安全有效,对产程、母婴结局无不良影响,且能有效地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江江;张丽芬;董旭东;吴婕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了解高中女生生殖健康知识状况以及健康教育干预的影响.方法:抽取武汉地区中等规模的高中8所,其中4所作为干预组,另4所作为对照组,干预组学生采用1:1的比例配对对照,对干预组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持续3个月后,对干预组、对照组同时进行调查.结果:杂志、报纸、课外书籍是女生目前获取生殖健康知识的主要途径;女生了解性行为、性疾病、妊娠等方面知识的比例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增长;女生对生殖健康知识相关问题的正确选择率多接近或超过60%,但对于性病概念的正确认识、手淫、性交与妊娠的关系等正确选择率较低;43.12%的女生感觉获取生殖健康知识不容易,84.02%的女生有清洗外阴习惯,有手淫、性交史的女生分别为5.65%,0.28%,女生了解性知识和找校医咨询的意愿均较低;干预后,干预组生殖健康问题的正确选择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结论:高中女生生殖健康知识水平尚待进一步提高,健康教育对于提高高中女生的生殖健康知识水平有较为明显的作用.
作者:覃凌智;张斌;陈忠;杨少萍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了解湘鄂渝黔边区6~16岁苗族学生体质量指数(BMI)分布特征及其营养现状.方法:应用人体测量法测量苗族学生的身高和体质量,利用公式计算体质量指数,并对其分布特征和营养状况进行分析.结果:男女学生BMI值随年龄增长呈现逐年增加趋势,男生年平均增长0.40kg/m2,女生年均增长0.55kg/m2;11岁以前,女生的BMI均值低于男生平均水平,12岁后又高于男生;苗族男学生除了15岁外,各年龄段BMI均高于汉族男生,大多数年龄段有统计学差异(P<0.05);女生各年龄段的BMI值均高于2000年全国汉族学生平均水平(P<0.05),营养不良率和超重肥胖率均低于2005年全国汉族学生平均水平;苗族男生和女生营养状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湘鄂渝黔边区6~16岁苗族学生总体营养状况良好,但仍有营养不良、超重肥胖现象存在,应继续加强中小学生的营养教育.
作者:张惠娟;黄大元;吴国运;梁成青;熊健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提高超声对胎儿畸形的诊断符合率,避免漏诊.方法:对2006年1月~2010年8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女儿童医院产前超声检出的畸形胎儿进行追踪随访,经分娩、引产或尸检证实畸形.结果:超声共检查孕妇158649例,检出胎儿畸形1670例,共2055个畸形,畸形检出率为10.53%;共检出致死性畸形156例,严重畸形1500例,轻微畸形14例,产前诊断与产后完全符合1646例,符合率为98.56%;部分符合24例;漏诊27个畸形,畸形漏诊率为1.31%.羊水穿刺检出染色体核型异常78例,畸形排名位于前三位的分别是胎儿水肿综合征、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及颜面部畸形.结论:产前超声筛查是目前诊断胎儿畸形的首选方法,部分胎儿畸形检出时间可提前到孕12周前.
作者:林莲恩;田晓先;粱洁梅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稽留流产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稽留流产患者19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80例.观察组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对照组口服己烯雌酚.根据子宫大小行钳刮术或静脉滴注缩宫素,待其自然排出胎儿、胎盘后行清宫术,观察两组清宫情况.结果:观察组流产成功率为91.84%,对照组流产成功率为59.18%,观察组流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口服能安全有效地终止稽留流产,具有疗效好、出血量少,方法简便、用药剂量小等优点,可减少术后不全流产的几率,避免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
作者:路运珍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对我室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新生儿疾病筛查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7年进行回顾分析.方法:分别采用荧光法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DELFIA)对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分发的各批次质评样本的苯丙氨酸(Phe)和促甲状腺素(TSH)值进行检测,对反馈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21批次105份质控样本检测,Phe和TSH的偏倚分布范围较广,Phe和TSH相对偏倚平均值分别为7.51%、8.88%;2Phe定量判断评分为96.20%,定性判断为98.10%,总评分为97.15%;TSH定量判断评分为92.38%,定性判断为96.20%,总评分为94.29%.结论:本实验室室间质评在控制限内;接受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实验室质量监控,有助于发现实验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利于提高检测水平.
作者:徐小兰;王枫;黄志华;杨蓉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运用计算出的AFP及F-βHCG的MOM值与目前采用的MOM值对孕妇进行胎儿神经管缺陷畸形及唐氏综合征筛查,期待能更有效地筛查出南昌地区胎儿神经管缺陷及唐氏综合征高危孕妇.方法:依据2005~2007年到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门诊就诊的孕妇各孕周AFP、F-βHCG的中位数,计算出AFP、F-βHCG的MOM值,用计算出的MOM值(研究组)和目前采用的MOM值(对照组)分别对2008年来该院产前诊断门诊就诊的孕妇进行胎儿神经管缺陷畸形及唐氏综合征筛查,对筛查出的高危孕妇进行羊水检测和随访,比较两种MOM值对胎儿神经管缺陷畸形和唐氏综合征筛查的阳性率、假阴性率及假阳性率.结果:神经管缺陷畸形、唐氏综合征阳性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假阴性率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假阳性率研究组较对照组降低,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神经管缺陷畸形P<0.05,唐氏综合征P<0.01).结论:应用本地区MOM值进行神经管缺陷畸形及唐氏综合征筛查,能更有效地筛查出本地区的神经管缺陷畸形及唐氏综合征胎儿.
作者:赖华;刘艳秋;刘淮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咳嗽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关系.方法:2010年2月~2011年2月对该院收治的慢性咳嗽患儿进行了肺炎支原体(MP)IgM抗体测定,并分析了MP感染与慢性咳嗽患儿年龄、X线胸片改变的关系.结果:观察组78例慢性咳嗽患儿中经MP-IgM抗体的测定为阳性的患儿有42例,占53.85%;对照组患儿中MP-IgM抗体检测阳性者5例,占8.33%,观察组的MP-IgM抗体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14.98,P=0.000).1~3岁患儿的MP-IgM抗体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患儿(P<0.05).80.77%患儿的双肺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其中以支气管炎所占比例高.63例X线胸片改变的患儿中有42例MP-IgM抗体检测为阳性,21例MP-IgM抗体检测为阴性,MP-IgM阳性率明显高于MP-IgM阴性率(X2=8.29,P=0.009).所有患儿均完成了1~3个月的治疗和随访,其中80.95%的患儿(34/42)1周内咳嗽明显减少,95.24%的患儿(40/42)1个月内咳嗽消失.结论:MP感染与小儿慢性咳嗽关系密切,在对慢性咳嗽患儿寻找病因时,应常规进行MP-IgM检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姚宇枫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羊水胎便污染孕妇的胎盘病理改变及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对150例不同程度(Ⅰ度、Ⅱ度、Ⅲ度)羊水胎便污染孕妇的胎盘进行病理分析,各组例数均为50例,各组之间互为对照,并对新生儿结局数据加以统计学分析.结果:Ⅲ度羊水胎便污染组与Ⅱ度及Ⅰ度羊水胎便污染组相比,易发生胎盘病理学改变和胎心监护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度羊水胎便污染组胎盘病理学改变主要是组织形态改变和胎盘感染,两者之和与Ⅱ度及Ⅰ度羊水胎便污染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新生儿不良结局方面,Ⅲ度羊水胎便污染组与Ⅱ度及Ⅰ度羊水胎便污染组相比,有增加倾向,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盘组织形态改变和胎盘感染是Ⅲ度羊水胎便污染的主要原因,Ⅲ度羊水胎便污染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有增加倾向,胎心监护是评价胎儿宫内安危的良好指标,及时发现胎儿宫内异常情况,适时终止妊娠.
作者:王霞红;朱震炎;奚杰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和宫腔镜对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2004年9月~2009年5月就诊的124例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进行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并在宫腔镜下进行活检,将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阴道超声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97.67%、52.63%、82.35% 、90.91%和83.87%;宫腔镜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98.85%、89.19%、95.56%、97.06%和95.97%.结论:宫腔镜检查对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可明确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原因,并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崔艳萍;班清媚;钟小烨;余文洁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分析甘肃省2005~2010年孕产妇死亡的产科原因,为降低甘肃省孕产妇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10年甘肃省孕产妇死亡评审结果进行分析,掌握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其变化趋势.结果:2005~2010年甘肃省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的趋势,但死亡率依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直接产科原因占74.48%,间接产科原因占25.52%.直接产科原因位于前3位的依次为:胎盘滞留、产后宫缩乏力、羊水栓塞.直接产科原因中胎盘滞留呈下降趋势,产后宫缩乏力和其他胎盘因素呈上升趋势.间接产科原因前3位依次为: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缺铁性贫血妊娠、妊娠合并肝部疾病,近年来,妊娠合并其他系统疾病所占比例有所提高.结论:2005~2010年甘肃省孕产妇死亡率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需加强产科人员的培训和产科医疗质量的管理.
作者:马永红;杨兰;郭金仙;李蓉 刊期: 2011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