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多粘菌素E浓度分析方法的建立

张莉婷;周春娣;李建祥

关键词:多粘菌素E, LC-MS/MS, 蛋白沉淀
摘要:目的:建立人血浆中多粘菌素E浓度测定的LC-MS/MS方法 ,方法:样品处理:蛋白沉淀;采用Agilent Polaris C18(50*3 mm,3μm)色谱柱;流动相0.5% 甲酸水溶液(A)-0.5% 甲酸乙腈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为0.65-2.4mL/min;内标物:多粘菌素B1;质谱检测,正离子模式.结果:多粘菌素E1的线性范围是20.0~2000 ng/mL(r2=0.9984),定量下限为20.0 ng/mL.批内精密度 ≤4.2%,批间精密度 ≤3.7%;提取回收率在100.3%-113.5% 之间,总体变异系数(%CV)为6.2%.本方法定量下限低,血浆前处理方法操作简便,节约成本.结论:建立的方法准确精密、 稳定可靠,可用于人血浆中多粘菌素E1浓度的检测.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比较峡部入路、上外侧入路改良Miccoli手术应用于甲状腺良性肿瘤治疗价值

    目的:探究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在改良M iccoli手术中运用峡部入路与上外侧入路治疗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8例在2016年5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峡部入路治疗)和对照组(上外侧入路治疗)各44人.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上外侧入路相比,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在改良M iccoli手术中运用峡部入路治疗后,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使术中出血量减少,其临床价值十分显著.

    作者:耿宏志;李晔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4月收治的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8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心电图S T减少率及胸痛发作频次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孙得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益生菌联合肠内营养对重症脑梗死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目的:观察益生菌联合肠内营养对重症脑梗死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114例重症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入院48h内置鼻饲管,肠内营养制剂给予营养科肠内高营养治疗200ml/次,6次/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力存益生菌颗粒(上海励成营养产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g采用温水化开鼻饲管注入,3次/日+肠内高营养治疗200ml/次,6次/日.两组应用时间均为15d.观察两组试验前后营养指标.结果:观察组腹泻、便秘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可降低重症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可能与益生菌可有效维护胃肠功能、改善营养状态等有关.

    作者:耿琳娜;井永法;陈玲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胎盘早剥的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胎盘早剥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之间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胎盘早剥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35例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通过护理,观察组患者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胎盘早剥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其自然分娩几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邓灵芝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四君子汤加减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加减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定本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96例,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为研究时段,遵循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分观察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48例.对照组采纳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采纳四君子汤加减联合治疗.比较胃分泌素量、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治疗后胃分泌素量比较,观察组较低,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较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潘立酮与四君子汤加减可有效减少慢性胃炎患者胃分泌素量,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马元强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我院医疗机构进行研究,在充分结合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究医学影像技术和影像诊断之间的联系,分析医院影像诊断技术的应用.结果:医学影像诊断和医学影像技术是辩证统一的,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结论:医学影像技术与医学影像诊断互为一个整体,前者离不开后者的支持,而后者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则依赖于后者.医学影像诊断技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与医学影像诊断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作者:王业学;王元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浅表胃炎患者接受雷尼替丁奥美拉唑治疗的价值分析

    目的:针对雷尼替丁与奥美拉唑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02例浅表性胃炎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使用雷尼替丁治疗;观察组51例,使用奥美拉唑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96.08%VS92.16%)(P>0.05);观察组平均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雷尼替丁与奥美拉唑应用于浅表胃炎治疗均能起到良好的疗效,奥美拉唑的治疗时间更短,具有一定优势.

    作者:曹志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与管理措施探讨

    目的:研究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与管理措施.方法:选取浦北县人民医院2017年3~2018年3月的35784张西药处方中随机抽取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管理措施实施前和实施后的处方各100张进行比较研究,观察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管理措施实施前和实施后用药的情况.结果: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管理措施实施后合理用药率明显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管理措施实施后能够有效的提升合理用药率,值得在临床上被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彭朝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骨科术后早期康复中运用疼痛护理的效果探究

    目的:探讨骨科术后早期康复中运用疼痛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80例,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疼痛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2h的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6h、12h、24h、48h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于医院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接受骨科手术的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时,在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疼痛护理能够获得更好的护理效果,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能够得到明显减轻,对于医院的护理满意度能够得到有效提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骨科术后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罗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浅谈我国健康体检的发展与健康的管理模式

    人民的健康问题是社会发展当中重要的问题,有人说,健康就是领头的那个一,如果一消失了,那么后面再多的零也没有用.所以培养全民健康意识,加强健康管理成为医学发展中首要讨论的问题.当前我国的健康管理体系以健康体检为重要根据,健康体检发展促进健康管理速率的提高.而根据现阶段我国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现状来看,还是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篇文章将结合我国目前健康体检的现状来进行分析,着重讲述健康体检发展和健康管理模式的创新.通过本文的论述,将为促进我国健康管理速率的提高给出理论.

    作者:胡宝玲;李永强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综合康复护理措施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疗效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63例老年COPD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呼吸功能、运动、营养、心理等康复护理,并在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进行肺功能测定.结果: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后,患者干预前、后6 m in步行试验及肺功能监测指标比较结果显示,肺功能得到明显改善(P<0.01).结论:综合康复护理措施能有效改善老年COPD患者肺功能,延缓病情进展.

    作者:王琴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重型颅脑外伤与肺部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在住院期间肺部感染的情况进行了解,并且提出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方法.方法:抽选了260例2012-2017年本院接诊重型颅脑外伤并且在住院期间产生肺部感染的患者,对感染当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以及病原菌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导致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住院时长、开气管手术、基础疾病等.在研究当中,发现这些患者体内的病原菌分布如下:革兰阴性、阳性菌和真菌的比例分别为71% 、15.8% 和13.2%.病症被完全治愈的患者一共196例,而因感染死亡和放弃治疗的患者分别为39和25例.结论:根据实验的结果,应该根据致病原因等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进而避免或者是减少患者发生感染以及感染之后的病死情况.

    作者:张磊;许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外营养的效果观察和护理

    目的:比较早期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治疗方式对危重症患者的作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8月~2017年12月CCU收治的危重症患者78例随机分为早期肠外营养组(n=39)和肠内营养组(n=39).观察营养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变化,治疗后患者胃肠道功能失调并发症和感染发生率.结果:在营养支持7天后,两组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无显著差异(P>0.05),早期肠外营养组发生呕吐、高血糖、胃肠道出血和腹泻的发生率低于肠内营养组(P<0.05).新发感染发生率同肠内营养组相似(P>0.05).结论:与肠内营养方式相比,早期肠外营养支持能有效减轻胃肠功能失调,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安全性与耐受性.

    作者:蒋慧;张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机动护士在综合重症医学科弹性排班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分析

    目的:探析机动护士在综合重症医学科弹性排班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方法: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综合重症医学科设立机动护士岗位,选取60位工作2年护师以上职称的护理人员进行参与,并对岗位设立前后机动护士的护理能力、患者满意度以及导管留置的感染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施机动护士岗位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较实施前提高,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后患者满意度也优于实施前,实施后导管留置的感染率为14.07% 较实施前的32.59% 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重症医学科设立机动护士岗位可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与患者满意度,降低留置导管的感染率.

    作者:谢碧占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探讨泮托拉唑钠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

    目的:分析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给予泮托拉唑钠联合生长抑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观察,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泮托拉唑钠治疗,研究组给予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观察两种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撤机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钠联合生长抑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突出,抑制胃酸分泌,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满益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三种内固定方式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三种内固定方式治疗锁骨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100例锁骨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本组形状记忆合金环抱钢板法内固定:优19例,良3例,优良率100%;重建钢板螺丝钉内固定:优26例,良7例,差2例,优良率94.3%;克氏针钢丝内固定:优22例,良9例,差12例,优良率72.1%,与形状记忆合金环保钢板法内固定相比较(P<0.01)有显著的差异.而重建钢板螺丝钉与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相比(P>0.05)的治疗效果没有显著的意义.结论:了解患者的骨折情况,选择一种固定牢固,后期并发症少,价格适宜,利于骨折愈合的内固定方式.

    作者:韩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讨论.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17年12月-2018年5月期间就诊的176例上肢手术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样本,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各有88例的观察和对照两组,观察组给予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基于传统臂丛神经盲探操作,对两组两种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对患者分别实施麻醉后观察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有对照组相比较更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骨科上肢手术患者应用,能够显著提高麻醉效果,为手术的顺利实施完成提供有力保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韩菊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全身振动训练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作用

    目的:探究全身振动训练对于干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的9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入院时间为2016年2月-2017年2月)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的49例患者采用传统理疗方式进行干预,观察组的49例患者则采用全身振动训练方式进行干预.记录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膝关节疼痛情况和膝关节功能情况,疼痛情况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分,膝关节功能使用膝关节功能量表(Lysholm)进行评分,比较两组干预的结果.结果:经过干预,观察组的VAS评分指标和Lysholm评分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身振动训练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情况的缓解和膝关节功能的改善均具有显著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曲舒怡;仲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抗核小体抗体检测对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血清抗核小体抗体(AnuA)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在诊断和临床治疗应用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60例SLE组患者、50例非SLE疾病对照组患者血清AnuA,同时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血清抗核抗体(ANA)和抗双链(ds-DNA)抗体、酶免疫条带法检测其抗Sm抗体,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抗核小体抗体在SLE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结果:Anu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敏感性低于ANA(P<0.01),高于抗ds-DNA抗体(P>0.05)、以及抗Sm抗体(P<0.01);特异性高于ANA(P<0.01),与抗ds-DNA抗体相同(P>0.05),低于抗Sm抗体(P>0.05).结论:抗核小体抗体对SLE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与ANA、抗ds-DNA抗体和抗Sm抗体等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对SLE的明确诊断和临床治疗的重要意义.

    作者:李强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乡镇卫生院护士急救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的现状调查

    目的:对乡镇卫生院护士急救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方法:采取问卷方法对乡镇卫生院护士的一般情况、急救知识、学习现状及需求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人员的职称越高、学历越高、工作年限越高,急救知识技能掌握程度越高,各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乡镇卫生院应对护士的急救知识技能进行培训,加强护士的综合素质,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李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