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分析

韩菊芳

关键词:B超引导,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对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讨论.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17年12月-2018年5月期间就诊的176例上肢手术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样本,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各有88例的观察和对照两组,观察组给予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基于传统臂丛神经盲探操作,对两组两种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对患者分别实施麻醉后观察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有对照组相比较更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骨科上肢手术患者应用,能够显著提高麻醉效果,为手术的顺利实施完成提供有力保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经鼻内镜手术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经鼻内镜手术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51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其中男29例,女22例,年龄为(16-60)岁.结果: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后有效48例,占据94%,术后产生并发症1例,占据1.9%,术后复发2例,占据3.9%.结论:经鼻内镜手术是一种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的重要治疗方法,它对临床医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应在临床中被广泛的应用,进而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苏植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新生儿先天梅毒护理总结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是梅毒螺旋体由母体经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中所致的感染 ,又称胎传梅毒.在妊娠的任何阶段梅毒螺旋抗体都可能通过胎盘感染胎儿 ,多发生在妊娠4个月后.约67% 的新生儿出生时无任何临床感染征象 ,仅由常规产前筛查检出 ,多于生后2 -3周出现症状.其中2岁以内发病者为早期梅毒 ,2岁以上发病者为晚期梅毒.近年来 ,随着性传播疾病的蔓延 ,先天梅毒病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所以护理人员更应清楚地了解先天性梅毒的特点及其临床表现 ,实施有针对性的临床感染管理及护理 ,提高治愈好转率.

    作者:王莉;杨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家庭病床静脉补液风险因素的调查研究

    随着老龄化的日渐严峻 ,国家发改委要求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转变社区卫生服务模式 ,社区家庭病床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显现 ,家庭输液的需求日益增长.但是与医院相比居家输液在输液环境、病情观察、输液看护、输液故障排除、应急处理方面等存在一定风险.

    作者:薛妮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肺心胶囊对AECOPD患者动脉血气分析及C-反应蛋白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肺心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动脉血中PaCO2、PO2及血清中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将6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和对照组B,观察组A在常规治疗(常规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基础上加用肺心胶囊.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动脉血中PaCO2、PO2及血清中C-反应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动脉血气中PO2均升高,而PaCO2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降低,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AECOPD患者动脉血气中PO2升高更明显,而PaCO2及C-反应蛋白水平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肺心胶囊能显著改善AECOPD患者动脉血中PO2,降低动脉血中PaCO2,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作者:彭艳;李淘;兰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微创小切口在单纯性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在单纯性阑尾炎手术中微创小切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文共选取于2017年2月份至2018年2月份在本院进行单纯性阑尾炎手术的患者共130例,采用奇偶数分组方式,要求患者掷骰子,掷出奇数的患者纳入到对照组,掷出偶数的患者纳入到观察组,每组患者共65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方法,观察组采用微创小切口手术方法.结果:各项手术指标对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概率较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单纯性阑尾炎手术中应用微创小切口手术方法,有助于提升手术效率、降低患者手术出血量、缩短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下降,提升患者预后效果.

    作者:张世宇;张新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三种内固定方式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三种内固定方式治疗锁骨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100例锁骨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本组形状记忆合金环抱钢板法内固定:优19例,良3例,优良率100%;重建钢板螺丝钉内固定:优26例,良7例,差2例,优良率94.3%;克氏针钢丝内固定:优22例,良9例,差12例,优良率72.1%,与形状记忆合金环保钢板法内固定相比较(P<0.01)有显著的差异.而重建钢板螺丝钉与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相比(P>0.05)的治疗效果没有显著的意义.结论:了解患者的骨折情况,选择一种固定牢固,后期并发症少,价格适宜,利于骨折愈合的内固定方式.

    作者:韩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观察ICU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对老年ICU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效果

    目的:观察IC U优质护理干预模式运用到IC U综合征老年患者中的功效.方法:选出2015年3月到2018年1月这一时间段我院接收并治疗的IC U综合征老年患者78例,并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分成两个组别,组一39例患者施以常规的护理,组二39例患者施以IC U优质护理干预模式,比照两组患者的总体满意率.结果:组二患者的总体满意率好于组一患者,P<0.05.结论:IC U优质护理干预模式运用到对IC U综合征老年患者辅以护理后,可以减小患者IC U综合征产生的概率,且护理的成效较优.

    作者:李贵兴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诊断和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诊断和治疗.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内镜诊断治疗.结果:采用内镜诊断之后,能够清晰诊断出患者出血原因和类型.结论:给予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内镜诊断方式能够有效鉴别患者出血类型.

    作者:叶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月经不调82例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桃红四物汤加减在月经不调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总结分析分析两组患者治疗资料.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月经不调,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云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研究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0例,观察组45例,其中对照组单独采取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观察组采取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率为82.22%,对照组为42.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和亚低温联合的治疗方式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洁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沐舒坦治疗的临床疗效探析

    目的:探讨沐舒坦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莫西沙星,观察组为沐舒坦,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 和76.6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沐舒坦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缩短了症状改善时间,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杨观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宫腔镜在妊娠物残留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在妊娠物残留诊治中宫腔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开始时间为2016年3月,结束时间为2017年10月,研究对象的来源为在此期间就诊于我院的妊娠物残留患者86例,并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依据,对其进行分组,分别为盲刮治疗的对照组与宫腔镜手术治疗的观察组,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治效果.结果:在手术时间、术后患者阴道出血时间以及月经正常时间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具有显著的优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治愈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妊娠物残留诊治中,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郑琼;廖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在CT增强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在C T增强检查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的486例患者进行对比实验.结果:对照组的优良率为74.1%,实验组的优良率为97.9%,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T增强检查的患者临床护理的过程中,舒适护理可以有效地提升患者的舒适度,降低患者的不良情况,而且还可以提高图像的质量,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陈海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血液透析滤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失眠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失眠患者中实施血液透析滤过对于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的改善.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失眠患者60例,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单纯血液透析(HD)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SQI总分及生活质量分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实施血液透析滤过能够有效的改善睡眠质量,提升生活质量.

    作者:胡华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ICU患者失禁性皮炎的预防及护理新进展

    IC U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病率高,容易拉低患者的舒适度、增加感染风险.为提高护理安全性,本文结合各学者的研究成果及本人的临床经验,分析了IC U患者失禁性皮炎的危险因素.并从危险因素入手,阐述了失禁性皮炎的预防方法.以降低疾病发病率为目的 ,归纳了相应的护理手段.以期能够为护理人员提供参考,提高IC U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作者:孙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ELISA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结果比较

    目的:比较ELISA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区别.方法:研究于2017年10月-2018年2月期间在我院收集体检人员的血液标本采集300份,分别用ELISA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对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00份血液标本,ELISA法检测出24份阳性结果,阳性检出率(8.00%),化学发光法检测出46份阳性结果,阳性检出率(15.33%),数据显示化学发光法阳性检出率显著更高,两项试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LISA法耗时较长,干扰因素较多,敏感性低易漏诊或出现假阳性:化学发光法所需时间短,干扰因素少,敏感性高准确率高.

    作者:王峥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到2018年2月于我院接受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TAPP)治疗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46例选为对照组,同时期接受腹腔镜全腹膜外修补术(TEP)老年腹股沟疝患者47例选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疗效、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和住院时间都明显小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近,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腹膜外疝气修补术治疗老年患者的腹股沟疝,可以减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樊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健康体检血源性职业暴露现状分析和预防对策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原因和预防对策.方法:对本单位健康体检血源性职业暴露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地点主要发生在采血处和医用垃圾存放处,暴露环节以锐器伤为主,多发生于工作人员操作中,暴露病原体主要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结论:大部分锐器伤害是可以预防的,因此,工作人员要加强防护意识,执行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

    作者:匡柳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胸腺肽α1注射剂联合恩替卡韦对肝硬化肝功能代偿期患者生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注射剂联合恩替卡韦对肝硬化肝功能代偿期患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5月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传染病区收治的50例肝硬化肝功能代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给予胸腺肽 α1注射剂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结果:观察组肝功能各项指标及肝纤维化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α1注射剂联合恩替卡韦可有效抑制肝硬化肝功能代偿期患者肝纤维化,改善肝功能,促进患者转归.

    作者:陈晶晶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护理干预体会

    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在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月~12月,医院急诊内科收治重症心力衰竭患者104例,常规护理.2017年1月~12月,医院急诊内科收治重症心力衰竭患者110例,进行护理干预.结果:2017年存活患者护理满意率、家属满意率高于2016年,2017年转运过程中危象、急诊内科停留期间危象、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2016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护理干预可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李爱华;李慧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