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药三种不同疗法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效应分析

史晓岚;杨帅;王元惠;张国庆;何金森

关键词:围绝经期抑郁症, 电针, 中药汤剂, 针药结合
摘要:目的:比较电针、中药、针药结合三种不同疗法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效应.方法:将确诊为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中药组和针药结合组各40例,治疗1个月后观察比较其改良Kupperman评分、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及血清雌二醇(E2)含量.结果:电针组的改良Kupperm评分治疗前为28.20±2.42,治疗后为12.50±2.02,总有效率为72.5%;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治疗前为24.72±0.45,治疗后为10.60±1.12,总有效率为75%;血清E2含量治疗前为(29.50±12.38)pg/ml,治疗后为(46.36±17.7)pg/ml.中药组的改良Kupperm评分治疗前为30.72±2 47,治疗后为13.30±2.06,总有效率为70.0%;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治疗前为25.37±0.60,治疗后为11.17±1.20,总有效率为72.5%;血清E2含量治疗前为(36.27±11.95)pg/ml,治疗后为(46.56±22.34)pg/ml.针药结合组的改良Kupperm评分治疗前为33.67±1.84,治疗后为13.52±1.91,总有效率为72.5%;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治疗前为25.30±0.75,治疗后为10.12±1.35,总有效率为75.0%;血清E2含量治疗前为(37.77±20.47)pg/ml,治疗后为(55.13±28.26)pg/ml.3组比较,P>0.05.结论:无论电针或中药汤剂或针药结合对本病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三者疗效无明显差异.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徐州地区女性就诊者21种HPV基因型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调查徐州地区妇女就诊者21种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型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取2 001例女性就诊者宫颈脱落细胞,应用导流杂交低密度基因芯片技术检测HPV 6、11、16、18、31、33、35、39、42、43、44、45、51、52、53、56、58、59、66、68、cp8304共21种基因型,并对21种基因型的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总感染率为40.78%,其中高危型HPV占总阳性例次数的78.92%(644/816),若将一人同时感染多个HPV基因型的就诊者作为一个阳性病例,人群绝对感染率为29.54%;21种基因型中,高危型中HPV 16感染率高(8.74%),低危型中HPV 11感染率居首位(4.45%),感染频度前8位依次为HPV 16、58、11、6、52、33、68、53.不同年龄段HPV感染情况不同,17岁~组感染率高(32.50%),构成比差距较大,以31岁~组高(37.56%),其次为21岁~组(30.29%)和41岁~组(23.69%),三组总计高达91.54%.结论:该研究详细调查了徐州地区21种HPV基因型的流行情况及特点,提示该地区女性HPV感染较常见.因此,妇产科医生对该地区女性就诊者的HPV感染应引起高度重视,以便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

    作者:张言超;张萌;陈明;王淑贞;陈丹;李强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65例育龄期妇女垂体泌乳素微腺瘤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及溴隐亭药物治疗育龄期妇女垂体泌乳素微腺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2007年4月-2010年11月收治的65例育龄期女性垂体泌乳素微腺瘤患者,经鼻蝶显微手术加例,药物(溴隐亭)保守治疗25例,对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后患者月经恢复情况、血PRL变化及生育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后月经恢复情况、血PRL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后生育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优于药物治疗组.结论:在育龄期女性垂体泌乳素微腺瘤的治疗上,经鼻蝶显微手术治疗优于药物(溴隐亭)保守治疗,但在实际治疗方案选择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

    作者:王雪鹏;张开治;房向阳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南京市下关区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生殖保健相关知识的调查

    目的:了解南京市下关区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对生殖保健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为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知识的教育提供建议和措施.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 050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自制的调查表,对调查对象的生殖保健知识的需求程度、了解程度、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中,有88.2%曾经接受过各种生殖保健相关知识的教育.但目前她们的生殖保健知识仍很缺乏,影响生殖保健相关知识的因素包括妇女文化程度、来南京的年限、职业、家庭月总收入和是否接受过生殖保健相关知识的教育.结论:应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方法,提高流动人口生殖保健知识水平.

    作者:李娟;莫宝庆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周岁内婴儿月月预约保健门诊医生重要性探讨

    目的:探讨儿保门诊周岁内婴儿保健工作的流程、意义及规范化管理实施和促进母婴保健2011年发展纲要的重要性.方法:结合儿童保健门诊实际案例,参照全国婴幼儿生长发育常规指标,常见多发营养偏差矫治,相关检测.应用医学统计相关理论综合分析.结果:1 000例婴儿从生后早产儿以21天、足月儿28天开始到保健门诊直至满周岁持续12次月月预约者(即月月见)与1 000例婴儿在1周岁内共计12个月来儿保门诊≤3次者(称为不定来)两组结果对比t值显示如下:体重9.76(<0.05)、身长12.12(<0.05)、佝偻病或缺钙症状11.65(<0.01)、营养性贫血83.68(<0.01)、微量营养素缺乏234.26((0.01)、消化不良或腹泻175.36(<0.01)、元素铅超标176.41(<0.01).结论;强调1周岁内婴儿每月定期来儿童保健门诊看医生,有助于促进儿童正常生长发育,减少营养不良、营养偏差及预防铅负荷超标具有现实意义,值得保健门诊推广.

    作者:董训兰;赵倩倩;何小玲;麦玮碧;李明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单纯性恒牙先天缺失特点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单纯性恒牙先天缺失患儿的缺牙特点.方法:收集46例恒牙先天缺失患儿进行口腔检查,从恒牙先天缺失数日、牙位分布、咬合关系及多生牙、阻生牙、余留牙大小、形态等比较分析单纯性恒牙先天缺失的缺牙特点.结果:缺牙中以少数牙缺失为常见,46例恒牙先天缺失患儿中易缺失的牙齿为下颌中切牙.性别及左右侧未见明显差别,咬合关系异常者较多,少数牙伴有畸形及多生、阻生牙.结论:单纯性恒牙先天缺牙多为少数牙先天缺失,缺牙部位以下颌中切牙为常见,缺失牙位在左右侧未见明显异常,咬合关系异常较多见.

    作者:金永哲;王民艳;杨秀玲;姜秋;杜鸥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分娩期脐血血气分析与新生儿的相关性

    目的:通过对在分娩中胎儿脐血的分析,探索脐血血气分析与Apgar评分、胎心监护、产科合并症、产程的关系.方法:对360例足月分娩的胎儿,出生后即采集脐血进行血气分析.结果:脐血血气:pH值、PCO2、PO2、BE、HCO3-与Apgar评分相关,Apgar评分<7分时,脐血血气分析异常率上升,脐血血气分析与产科合并症相关,尤其是胎盘早剥、新生儿肺炎,存在pH值明显下降.脐血血气pH值与产程相关,第一产程的延长可使PH值下降.结论:脐血血气分析能客观直接反映出胎儿宫内缺血缺氧的程度,产科合并症、产程对脐血血气分析有一定影响.

    作者:谢维卫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百菲米预防输卵管复发性粘连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COOK导丝输卵管再通术后输卵管管腔内放置百菲米在预防输卵管复发性粘连中的疗效及价值.方法:2010年9月~2011年3月因输卵管近端粘连导致不孕住院治疗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行宫、腹腔镜联合COOK导丝输卵管再通术,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30例术中输卵管管腔内放置百菲米和对照组30例术中输卵管管腔内未放置百菲米.术后随访半年,分析输卵管再通术后输卵管通畅率,手术后1个月输卵管通畅率及半年内宫内妊娠结局.结果:输卵管再通术后输卯管通畅率实验组94.55%(52/55),对照组92.59%(50/5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个月输卵管通畅牢实验组89.09%(49/55),对照组70.37%(38/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内宫内妊娠率实验组33.33%(10/30),对照组3.33%(1/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再通术后,输卵管管腔内放置百菲米可降低输卵管复发性粘连,提高宫内妊娠率.

    作者:张颖佳;孔佳;李斌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急性呼吸道合胞病毒性毛细支气管炎白三烯测定及临床意义和感染后气道高反应性的临床干预

    毛细支气管炎(以下简称毛支)是2岁以下婴幼儿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咳嗽、呼吸急促、喘憋为主要临床表现,病原体多数为呼吸道合胞病,且临床部分患儿出现反复喘息.本研究通过孟鲁斯特和布地奈德来干预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作者:易阳;钟闻燕;熊建新;钱金强;虞斌;涂国华;姚圣连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异位妊娠治疗后宫腹腔镜联合手术31例分析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治疗后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有异位妊娠病史的患者进行宫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情况.结果:28例患者输卵管疏通,2例获得临床妊娠,妊娠率6.45%.结论:异位妊娠对输卵管有不同程度损伤,经宫腹腔镜治疗后妊娠率较低,需及早助孕治疗.

    作者:林津;韩斌;马炎辉;王彦龙;谢红斌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85例孕妇碘营养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林校路街道社区孕妇的碘营养状况并进行科学的评价.方法:采用过氧乙酸氧化四甲基联苯胺显色法对随机抽取的85例孕妇尿碘进行定量检测.结果:85例孕妇中,碘营养正常69例,占总数的81.2%;轻度碘缺乏14例,占总数的16.5%;严重碘缺乏2例,占总数的2.3%;未检测出高碘孕妇.结论:从群体角度来看林校路街道社区孕妇不存在碘缺乏状况,从个体角度来看部分孕妇碘摄人量偏低,应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进行科学补碘.

    作者:马志荣;焦国宾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早产儿颅脑病变的诊断与防护价值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技术在早产儿颅脑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与防护价值.方法:对40例高度怀疑颅内病变的早产儿分别行常规剂量(120 Kv,150mAs)及低剂量(120 Kv,50mAs)CT扫描,观察比较其对病变的定量、定性诊断的差异及其辐射剂量的差异.结果:与常规剂量CT扫描相比,低剂量CT扫描对病变的定量与定性诊断无明显差异,而辐射剂量大幅度下降.结论:低剂量CT扫描技术适用于早产儿颅脑病变的检查,有利于患儿颅脑部的辐射防护.

    作者:朱大玲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C-反应蛋白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关系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infection,RRI)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09年10月~2010年10月明确诊断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146例,采用透射免疫比浊法进行C-反应蛋白检测,检测64例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细菌感染组)、82例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病毒感染组)的血清CRP水平,并与35例正常小儿进行对比.结果:细菌感染组血清CRP明显增高,与病毒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病毒感染组与对照组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前后细菌感染组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病毒感染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患儿血清CRP水平可作为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中鉴别细菌、病毒感染的可靠指标,对抗生素的使用和临床疗效的判定均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作者:吴英杰;辛秀梅;高新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妊娠期合理膳食营养指导的研究进展

    妊娠期是生命过程中对营养要求高的时期,胎儿生长发育的营养来自孕妇,孕妇的营养状况直接或间接影响自身和胎儿的健康[1,2].孕妇营养平衡可以减少妊娠并发症,预防新生儿体重过低,降低孕妇和围产儿死亡率.孕妇营养不良(包括营养不足和过剩),会造成胎儿营养素缺乏,导致器官发育不良或发育迟缓,严重者发生流产、死胎或畸形等[3].因此,为保证孕妇营养、预防出生缺陷及提高新生儿身体素质,研究妊娠期食物营养保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孕妇营养现状及其对母儿的影响,提出各妊娠期的膳食营养指导性建议.

    作者:朱俊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以腹膜延长阴道提高年轻宫颈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年轻宫颈癌患者采用腹膜延长阴道的临床意义和术后放疗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以来住院年龄<45岁资料完整、随访可靠的宫颈癌患者73例分为两组,研究组41例行宫颈癌根治术加一侧或双侧卵巢移位加以腹膜延长阴道术,术前、术后3、6、12个月测性激素;对照组32例行宫颈癌根治术,或加一侧或双侧卵巢移位.两组术后高危因素者均行辅助放疗.结果:研究组术后测量阴道长度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放疗后阴道较放疗前缩短,但仍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术后性生活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研究组15例行放疗,放疗后测FSH、LH明显升高,与放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放疗后卵巢衰竭明显;未行放疗者卵巢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年轻宫颈癌患者采用腹膜延长阴道明显提高术后性生活质量,但术后行放疗是影响性功能的不利因素.

    作者:陈灼英;赵林华;李微微;李珍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胎盘胰高血糖素样肽-1、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

    目的:探讨胎盘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30例分娩正常出生体重儿组(AGA组)、28例高出生体重儿组(LGA组)及28例低出生体重儿组(SGA组)胎盘组织中GLP-1、GLP-1R的表达水平.结果:①LGA组胎盘组织中GLP-1、GLP-IR的表达水平低于AG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A组胎盘组织中GLP-1、GLP-IR的表达水平高于AG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胎盘组织中GLP-1、GLP-1R的表达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负相关(r=0.454,P<0.05;r=-0.512,P<0.05).结论:胎盘组织中GLP-1、GLP-1R表达水平的变化可能在新生儿出生体重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刘鑫;王晶;尚丽新;李萍;张文晶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临床路径在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路径组和非路径组,路径组61例按临床路径表由医护人员有计划地从入院到出院给予诊疗及护理服务;非路径组57例采用传统的诊疗护理方式诊疗.结果:路径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及平均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非路径组,且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服务满意度均明显高于非路径组,两组上述观察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可缩短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住院天数、控制住院费用、同时能提升患方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服务满意度.

    作者:张桂芹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639例儿童干眼症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干眼症发病的相关因素,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639例干眼患儿的病史及症状进行详细询问,并行Schirmer I、BUT、FI染色检查.结果:儿童f眼症患者偏食163例(25.51%)、VDT 196例(30.67%)、VDT+偏食125例(19.56%)、MGD 52例(8.14%)、过敏性结膜炎103例(16.12%)、眼表检查BUT明显延长590例(92.33%),其次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464例(72.61%)、Sit I试验阳性348例(54.45%).结论:儿童干眼症发病与偏食、VDT、MGD、过敏性结膜炎等因素有关.

    作者:石晶;崔秀成;陶相宜;项广珍;王跃丽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早产小于胎龄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及胃肠功能障碍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8年12月:337例早产小于胎龄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及胃肠功能障碍发病情况,并与早产适于胎龄儿比较,分析二者的易感性.方法: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生儿监护室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337例早产儿,根据小于胎龄儿及适于胎龄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5例,对照组292例,比较两组患儿NEC及胃肠功能障碍发病率.结果:观察组发生NEC 3例,发病率为6.67%;胃肠功能障碍15例,发病率为33.33%.对照组发生NEC1例,发病率为0.34%;胃肠功能障碍42例,发病率为14.38%.观察组胃肠功能障碍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9.963 2,P=0.001 6),NEC发病率亦显著高于对照组(x2=8.4509,P=0.003 6).结论:早产小于胎龄儿是胃肠功能障碍及NEC的高危因素,对于出生体重低于1 500 g的早产小于胎龄儿应严密观察,一旦发生胃肠功能障碍应注意其发展为NEC的可能.

    作者:洪梅;甄宏;李柳青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绍兴县湖塘街道社区常见妇科疾病筛查分析

    目的:调查绍兴县湖塘街道社区女性常见妇科疾病发病情况,为社区制定相关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对绍兴县湖塘街道社区≥20岁女性860例体检中发现的常见妇科疾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常见妇科疾病检出率为46.05%(396/860),以宫颈炎、阴道炎和子宫肌瘤为主,检出率分别为17.33%(149/860)、14.78%(127/860)和9.65%(83/860),在常见妇科疾病中分别占37.63%(149/396)、32.07%(127/396)和20.96%(83/396);发病年龄以30~40岁为主,占64.90%(257/396);职业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为 55.05%(218/396);发病原因可能与精神因素、妊娠、婚姻状况和哺乳有关.结论:绍兴县湖塘街道社区女性常见妇科疾病的检出率较高,应加强对辖区内的女性进行妇科疾病定期的普查普治,以减少妇科疾病

    作者:赖海燕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乌鲁木齐市汉族中学生家长营养知识水平及对中学生的影响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汉族中学生和家长营养知识现状及影响因素,为进行合理营养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乌鲁木齐市4所高中、6所初中汉族中学生775名,剔除不合格问卷,获得有效问卷684份,有效率88.3%.结果:学生和家长的营养知识水平偏低,学生营养知识水平随着年级的增高逐渐提高,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学生知识水平高于家长,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长职业为脑力型的学生营养知识得分高于家长职业是体力型的学生知识得分,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营养知识水平在来自双亲家庭学生、高年级的学生及父亲文化程度高的学生营养知识综合得分高者所占比例高.结论:学生和家长的营养知识水平偏低,提示应积极向中学生和家长宣传青少年健康知识,提高中学生和家长的营养知识水平;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作者:肖辉;吴晓飞;冷爱枝;阿孜古丽·马木提;刘晓静;翟宝菊;李萍;肖丽 刊期: 2011年第34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