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石丽华;李德龙;张雯雯;肖华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眼底改变与其病变严重程度和母儿预后的关系.方法:方法:对2008年6月~2009年6月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产科收治的49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眼底情况进行分析.结果:492例患者中,眼底改变率为90.0%;视网膜病变及严重程度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正比,眼底病变愈重,治疗后转归愈差,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及新生儿患病率越高.结论:眼底改变可以估计病情,作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处理及预后的可靠依据.
作者:陈文浩;刘德林;姚慧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热球子宫内膜治疗仪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以52例经热球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的围绝经期功血患者为观察组,50例经官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15.5±2.8 min vs 21.6±3.6 min),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12.3±5.7 ml vs22.8±7.6 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无月经及点滴量月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热球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
作者:邓春霞;苏光;高立亚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轻创术对拮抗剂方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活产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2月在该院生殖中心行拮抗剂方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 - ET)治疗的不孕症患者,促性腺激素(Gn)启动日B超显示子宫内膜回声异常或内膜厚度>5mm的患者共69例,其中28例行子宫内膜轻创术者为研究组,41例未行轻创术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活产率的差别.结果:两组患者平均年龄、不孕年限、基础FSH水平、Gn启动剂量、Gn使用天数、Gn总量、HCG日血E2水平、获卵数、受精数、可移植胚胎数和移植胚胎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活产率分别为50.00%、28.13%和46.43%,虽然高于对照组的41.46%、23.47%和31.71%,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子宫内膜轻创术并不能改善拮抗剂方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治疗结局.
作者:刘杰;章汉旺;郑洁;雷亚兰;孙虹;李薇;夏敏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检测孕妇产前IgG抗A(B)及Rh血型抗体效价,探讨围产期孕妇在产前做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抗体效价的临床意义.方法:①实验组:对475例夫妻血型不合的孕妇进行产前IgG抗A/B效价测定;Rh血型抗体筛选,并对效价≥64的孕妇给予临床干预,观察产后婴儿是否发生溶血及溶血出现的时间和程度等.②对照组:随机选择529例夫妻血型不合、产前未做不规则抗体筛查的产妇,观察其婴儿是否发生溶血及溶血出现的时间、程度等.结果:①实验组发生新生儿溶血6例(1.26%),其中24h内发生1例,48h发生1例,72 h发生3例,>72 h发生1例;对照组发生新生儿溶血41例(7.75%),其中24h内发生5例,48 h发生21例,72 h发生12例,>72 h发生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实验组新生儿黄疸平均出现时间(63.56±17.67)h;对照组(44.39±26.95)h.实验组新生儿黄疸出现时间较对照组晚(P<0.05).③实验组新生儿血清中总胆红素浓度(165.30±20.10) μmol/L;对照组(243.10±18.70) μmol/L.对照组黄疸程度较实验组严重(P<0.05).结论:孕妇产前抗体效价测定可作为判断胎儿出生后是否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筛查指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娄白敏;庞桂芝;张趁利;王新梅;姜燕娟;赵全兵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索中国不同胎龄胎儿胸围孕周均值时间段增长趋势及性别差异规律.方法:综合分析比较1986年中国15城市不同胎龄新生儿调查数据和2005年深圳不同胎龄初生儿调查数据.结果:在孕29 ~32周胎龄段,2005年深圳初生儿胸围孕周均值低于1986年中国15城市新生儿胸围孕周均值,平均每个孕周均值减少0.7 cm;在孕33 ~44周胎龄段,深圳初生儿胸围孕周均值高于1986年中国15城市新生儿胸围孕周均值,平均每个孕周均值增加0.5 cm;经t检验,P<0.01和P<0.05占大多数.2005年深圳不同胎龄初生儿男与女胸围孕周均值比较:在17个孕周分组中,除孕32、33周男低于女、孕30、34周男女均值相同外,其余13个孕周均男高于女,平均每个孕周男比女增加0.5 cm.经t检验,P<0.01和P<0.05.结论:在孕33 ~44周胎龄段,2005年深圳不同胎龄初生儿(男+女)胸围孕周均值显著高于1986年中国15城市胸围孕周均值.中国不同胎龄胎儿胸围孕周均值存在明显的时间段(1986 ~2005年)增长趋势.不同胎龄胎儿胸围孕周均值存在明显男高女低的性别差异.
作者:黄小云;刘惠龙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掌握聊城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水平及死因分布状况.方法:对2001~2008年8年间聊城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数据均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出生窒息、肺炎、早产或低出生体重是死亡的三大主要原因,各年度死因别死亡率有所下降,尤其出生窒息下降幅度大,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有所上升.结论:制定有关措施,不断提高对早产或低出生体重、肺炎、窒息、先天性心脏病、其他先天异常的预防、监测和治疗、早期诊断技术.
作者:刘燕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与环境的关系,为降低儿童RRTI患病率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对RRTI患儿及健康儿童各101例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原子吸收法检测其血铅水平.应用SAS 6.12软件包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儿童比较,RRTI组患儿家庭豪华装修、被动吸烟、入托、季节及血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豪华装修、被动吸烟、入托、季节、血铅偏高可能是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易感因素.
作者:张淑敏;薛玲;庞淑兰;庞保东;曹丽华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分析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患病情况及变化趋势,为进一步做好儿童疾病预防、保健、医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5年~2010年晋煤集团总医院住院儿童病案资料,共3 138人次,其中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2 085人次,对这些病案资料进行疾病情况性别和年龄分布的统计和分析.结果:不同性别患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病率没有差别;幼儿期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病率高(75.51%),儿童期次之(64.24%);从2005年到2009年住院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结论: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重视幼儿期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
作者:安同凤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报告1例47,XYY和1例45,X/46,XY病例,探讨其细胞遗传学特征及表型.方法:利用细胞遗传学染色体核型分析,PCR技术检测外周血SRY基因.结果:1例患者外周血染色体核型为47,XYY,SRY检测为阳性;1例患者外周血染色体核型为45,X/46,XY,SRY检测为阳性.但社会性别均为女性.结论:深入进行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有助于揭示女性XYY综合征和45,X/46,XY嵌合体Turner综合征基因型和表型的关系.
作者:戴汝琳;杨潇;杨亚萍;薛林涛;刘睿智;郑贤红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了解婴幼儿及学龄儿童体内铁、锌、钙等元素的含量,探寻微量元素失衡的综合防治措施.方法:在儿童保健门诊随机抽取523例儿童,分为婴儿组、幼儿组、学龄前组及学龄期组,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全血铁、锌、钙、镁、铜、铅含量.结果:523例儿童中,缺锌69% (361/523),缺铁43.4% (227/523),铜、镁、铅无明显失衡.少数民族儿童铅和锌的含量高于汉族儿童,钙和铁的含量低于汉族儿童.男童钙含量低于女童,铅含量高于女童.不同年龄组儿童全血铁、锌、钙、镁、铜、铅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各年龄组儿童铅含量有随年龄升高的趋势.结论:婴幼儿期为生长发育快时期,易缺乏锌、铁等元素,应均衡饮食,合理补充微量元素,以保证婴幼儿健康成长.
作者:阿尔孜古丽·木塔力甫;冯晖;张慧;许同华;王昌敏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官腔镜联合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在女性不孕症诊治中的价值.方法:用官腔镜对148例不孕症患者进行检查,观察输卵管、宫颈官腔情况等,同时行官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观察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前后输卵管通畅性.结果:46例原发性不孕者官腔内异常占36.96%,输卵管异常占40.23%,102例继发性不孕者官腔内异常占73.53%,输卵管异常占48.44%.31例具有双侧输卵管术前已行输卵管通水或输卵管造影原发不孕患者和82例具有双侧输卵管术前已行输卵管通水或输卵管造影继发不孕患者,其治疗前后输卵管通畅性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结论:官腔镜联合输卵管插管通液术用于不孕症的诊治,具有效果确切、操作简单、微创、安全、患者依从性好的优点.
作者:马亚琳;李咏梅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应用国产荧光原位杂交(FISH)探针,对自然流产绒毛组织进行遗传学分析.方法:收集自然妊娠后自然流产绒毛80例,经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VF - ET)治疗后自然流产绒毛20例,行荧光免疫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分析流产绒毛13、16、18、21、22、X和Y这5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的非整倍体状况,并与细胞培养核型分析技术相对比.结果:FISH技术共检测出30例染色体异常,细胞培养核型分析共检测出38例染色体异常;自然流产组与IVF - ET流产组的染色体异常率分别为38.75%(31/80)、35.00% (7/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80例自然妊娠后自然流产病例中,既往0、1、2、3次及以上自然流产史的染色体异常率分别为28.30% (15/53)、30.00% (3/10)、30.00% (3/10)、33.33% (1/3),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80例自然妊娠自然流产病例中,年龄在35岁及以下和大于35岁者染色体异常率分别为38.23% (26/68)、41.67% (5/12),IVF - ET组分别为21.43% (3/14)、66.67% (4/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然妊娠后自然流产与IVF - ET术后自然流产的发生均与染色体异常密切相关,其染色体异常率无明显差异.
作者:胡红霞;丛林;袁静;赵保静;方慧琴;陈薇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口服布洛芬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临床疗效及利弊.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09年1月经心脏彩超确诊为PDA的早产儿,口服布洛芬混悬液10 mg/kg,24h后口服5 mg/kg,3剂一疗程.用药期间监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 SaO2)、血糖、尿量,复查血常规、肾功能,并观察有无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及颅内出血等倾向.治疗结束后第7天复查心脏彩超并完善头颅CT,生后4周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筛查.结果:布洛芬关闭PDA的有效率为86%,同时NEC发生率明显下降,但慢性肺部疾病发生率却明显增加,脑室内出血及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ROP)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口服布洛芬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安全、有效,并能减少NEC的发生.
作者:韩静;周翔;朱春婵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人工周期药物结合电针治疗卵巢早衰性闭经的效果.方法:选择青海省红十字会医院2000年4月~2008年1月72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人工药物治疗,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治疗半年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长短与治疗效果无明显相关性.结论:人工周期药物结合电针治疗卵巢早衰性闭经的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且无论病程长短疗效均较好.
作者:贾生梅;段青梅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早产儿血常规与足月儿血常规之间的差异,更准确地指导临床对早产新生儿的诊疗.方法:以剖宫产及阴道产早产儿212例为早产组(女性96例,男性116例);以足月产新生儿304例作为足月产组(女性135例,男性169例),采集两组新生儿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测定,对血常规项目中的13项指标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早产儿的血常规值与正常足月新生儿的血常规值无明显性别差异;早产儿血常规与足月新生儿血常规之间有明显差异,其中除红细胞计数早产儿与足月新生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产儿与足月新生儿进行末梢血血常规测定时结果有一定的差异,除红细胞计数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所以,对两组间血常规的统计与比较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相会;吕凤菊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了解新疆某市低保人群的宫颈癌筛查的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情况.方法:以某市的低保女性人群为调查对象,应用自行设计的KAP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由研究对象自主填写问卷,并用EpiDate 3.1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7.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新疆某市低保人群女性宫颈癌的HPV阳性检出率为24.8%,HPV阳性组人群有关官颈癌防治的KAP得分为(8.2±2.4)分,高于HPV阴性组人群得分(7.9 ±2.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467,P=0.027).研究对象的受教育程度对官颈癌的筛查结果有一定的影响.结论:加强官颈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宣传疾病筛查的必要性,是官颈癌防治工作的重要环节.
作者:范小芳;欧阳静;于民;孙勇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初步评估唐山市妇产科医师对HPV及其疫苗的认知和态度,为HPV疫苗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问卷形式对300名唐山市不同医院的妇产科医师进行HPV及其疫苗认知、态度调查,统计分析结果.结果:257名调查对象中不同学历妇产科医师在HPV及其疫苗认知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认知水平随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增加.有67.3%的妇产科医师担心HPV疫苗的安全性,仅31.5%认为该疫苗能有效预防官颈癌,54.4%赞同政府承担疫苗费用,93.8%认为提高自身对HPV及其疫苗的认识对预防宫颈癌有用.结论:唐山市妇产科医师对HPV及其疫苗的认知不足,应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学习,这将成为一个重要的预防生殖器疣和官颈癌的公共卫生策略.
作者:王海秋;马冬;白娣斯;芮茜;邱卉;王艳;李海运;夏晨溪;李鸥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了解城市妇女恶性肿瘤防治知识的认知现状.方法:采用自编调查问卷于2010年10~11月对荆门市496名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妇女恶性肿瘤知识得分总分为2~74分,平均(41.64±15.14)分,高危因素2~24分,平均( 15.39±7.94)分,早期症状和检查方法0~20分,平均(11.52±6.91)分,防癌行为2~18分,平均(14.60±5.79)分,妇女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是影响妇女肿瘤认知水平的因素(P<0.05).妇女认为较好的恶性肿瘤防治知识获取途径是医院专家咨询(48.0%),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7.9%)和广播电视(34.9%).结论:妇女恶性肿瘤防治知识认知率较低,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宣教,以提高妇女肿瘤防治知识.
作者:齐玉梅;王生锋;许亚萍;王小凤;罗金凤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整合视听连续执行测试各商数与智商间关系,寻找IVA - CPT测试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将IVA-CPT测试各商数与智商做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智商与综合注意商数、反应控制商数、理解商数、视觉感觉统合商数呈正相关;ADHD注意缺陷型的智商较低.结论:IVA - CPT测试各商数与智商密切相关,ADHD注意缺陷型对智力影响较大.
作者:冯冰;杨良政;周海鹰;陈红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了解吉林市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情况,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制定儿童肥胖防治策略提出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对吉林市1960名5~10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并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960名5~10岁儿童中单纯性肥胖的发生率为7.81%,其中男、女童肥胖发生率分别为9.27%、6.20%,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肥胖与遗传因素、食欲、喜欢洋快餐及油炸食品、出生体重、进食速度、运动时间、家庭饮食习惯等因素有相关性.结论:吉林市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率较高,预防儿童肥胖应逐步改善膳食习惯与生活方式,这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及配合.
作者:郭虹 刊期: 2011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