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个性化出院指导对胫骨加压钢板内固定取出术患者并发再骨折的影响

李兴华

关键词:个性化, 出院指导, 再骨折, 影响
摘要:目的 探讨个性化出院指导对胫骨加压钢板内固定取出术患者并发再骨折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4月~2009年4月98例胫骨加压钢板内固定取出术患者为对照组,2009年5月~2010年5月102例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实验组实施针对性出院指导,分别于术后1个月和2个月调查患者依从性、再骨折发生率.结果 出院后1个月和2个月时实验组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出院2个月时未发生再骨折病例,对照组再骨折发生率为5.01%(P<0.05).结论 对胫骨加压钢板内固定取出术患者进行个性化出院指导是减少或避免术后并发再骨折的有效方式之一.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患者安全核查管理的体会

    目的 探讨患者安全核查制度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每位手术患者都按手术安全核查流程进行手术.结果 实施手术安全核查管理以来,手术室投诉率、差错发生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较2009年有显著下降(p<0.05),医护人员手术安全核查执行率较2009年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 实施手术安全核对制度有效杜绝了差错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欧阳庆;何时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方法与护理

    总结517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护理方法.分别从环境准备、仪器准备、患儿准备、避免交叉感染及结果判断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认为做好听力筛查的护理,能及早发现听力障碍,采取早期干预方法,避免听力损害的发生.

    作者:贺芬萍;滕林海;王娜;李璐;李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采集桡动脉血与采集足背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的比较研究

    目的 研究从桡动脉与足背动脉采集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的方法,以及2种方法在不同方面的比较.方法 对314例次行血气分析的患者根据采血部位的不同分为2组.A组188例次从桡动脉采血,B组126例次从足背动脉采血.结果 B组的操作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1),B组穿刺时疼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1),B组在误入静脉、局部血肿、感染及穿刺处渗血等方面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 采集足背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的方法明显优于采集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此方法对年老体弱及上肢正在输液的重症患者更适合使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淑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高职护理分阶段教学理念实践与思维创新

    总结了当前各类教学理念和方法,并结合高职护理各阶段学习特点和任务倡导分阶段教学方式.主要包括循证护理、PBL教学法、互动教学与成功教育、人文护理教育等,认为可在不同学习时期根据各阶段教学目的 的侧重而实施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作者:王小琳;罗仕兰;周世群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质量监测在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

    总结了医院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监测工作方法与措施.包括建立符合要求的各项质量监测制度,严格执行卫生部的管理规范、人员的在职培训,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科学的管理,从而为临床提供合格的灭菌物品.认为要确保灭菌物品的质量、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关键在于做好消毒供应室的科学管理,建立严格可行的质量监测制度,并执行到位.

    作者:杨团秀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移动式护士工作站的临床开发及应用

    总结了移动式护士工作站的临床开发及应用效果,主要通过床旁无线网络系统将护士床旁操作与科室电脑系统连接到一起.认为移动式护士工作站为护士工作带来了方便快捷,为病人提供了安全高效的服务,提高了护理管理规范化水平.

    作者:张俊;胡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阶梯式健康教育对妇科腹部术后留置腹腔引流管患者舒适度的干预

    总结了对本科280例腹部手术后留置腹腔引流管患者采用阶梯式健康教育的体会.观察内容包括 280例留置腹腔引流管的患者术后翻身,床上及下床活动是否引起引流口周围组织的疼痛不适,引流是否通畅,能否按预期顺利拔管,有无产生并发症.通过观察分析,认为阶梯式健康教育是一个有效的护理模式,可使患者正确掌握术后腹腔留置引流管的知识,缓解紧张,消除心理压力等因素,明显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为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作者:李石英;胡元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血液透析患者居家自我管理卡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 为了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接受治疗护理的依从性,做到自我管理,自觉服从管理并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根据血液透析患者居家自我管理的内容设计的健康教育卡,对2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个体化、连续性的健康教育,在实施教育前及教育后的3个月,对比患者自我管理的能力、健康状况、精神状况、心理状况.结果 此卡通过对透析患者规定性的1天3次的测量和记录,观察更仔细,记录更准确,并且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接受治疗护理的依从性.结论 卡片式健康教育卡以其简要、重点、便于携带及信息传递的特点,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中开展连续性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并反复强调常规内容与个体结合,强调家庭的参与,使患者的健康教育意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保持较高的生存质量.

    作者:梁碧燕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心理干预在剖宫产孕妇术前留置导尿中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剖宫产孕妇术前留置导尿管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方法 选择择期剖宫产的正常孕妇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实验组在手术前1天接受心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处理,不接受心理干预.对2组孕妇的焦虑水平,导尿时的血压、心率,疼痛及不适发生率,以及导尿后尿液中非肾小球性红细胞的阳性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孕妇的焦虑水平、疼痛及不适发生率,尿液中非肾小球性红细胞的阳性检出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孕妇的在插尿管时的血压、心率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剖宫产孕妇留置导尿前进行心理干预,可减轻其心理、生理应激,导尿时的疼痛与不适及尿道粘膜的损伤.

    作者:卢开珠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胸腔镜配合壁层胸膜剥脱术治疗中老年自发性气胸的护理

    总结了32例壁层胸膜剥脱术治疗中老年自发性气胸围手术期的护理.主要包括术前做好病人的评估、指导和心理护理,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做好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加强肺功能锻炼、预防切口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等.认为精心的护理是胸腔镜配合壁层胸膜剥脱术治疗自发性气胸中老年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李海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心静脉置管全程质量管理的临床研究与体会

    总结了中心静脉置管及导管维护过程的全程管理方法,包括质量管理组织的建立、置管人员及导管维护人员的技术准入、置管操作及导管维护的质量标准、会诊制度、标准的健康教育路径、不良事件的主动上报机制、质量的改进与持续改进行等方面的规范管理.认为标准化质量管理有效地提高了置管成功率,降低了与置管相关的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有效规避了护理风险,保障患者的安全,从而提高了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质量.

    作者:王朝霞;王惠玲;乌红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手术室人力资源的优化管理

    总结了手术室弹性排班及手术台次量化的管理经验,认为实施手术室人力资源优化管理可以使护理人员在保证充足休息的前提下,确保单位时间内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积极性,并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公平原则.同时,护士长的合理排班是保证护理工作顺利完成的前提,是提高护理质量、杜绝差错事故的重要保障.

    作者:朱建平;陈奕雯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全程护理干预对雾化吸入患儿的疗效影响

    目的 观察全程护理干预对小儿雾化吸入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住院需要雾化吸入治疗的患儿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儿施行常规的治疗和相关疾病知识宣教;观察组在施行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全程的护理干预.观察2组的雾化吸入情况和住院时间,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57例能配合雾化吸入的治疗,占91.94%,对照组 43例配合雾化吸入治疗,占71.67%,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5.1±1.2)d,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6.7±2.5)d,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提高了患儿及家属对雾化吸入知识的了解,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及临床疗效,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社会效益,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肖艳芳;张友智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小儿心脏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现状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 是小儿常见的心脏病,发病率为活产婴儿的5‰~8‰左右[1],这类患儿一般均需进行心脏手术.而由于小儿的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特殊解剖学特点,使得患儿心脏术后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充分认识小儿先心病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机制,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相关因素,制定针对性策略,减少其发生率,提高机械通气疗效,降低卫生资源费用,已成为小儿急救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现就小儿先心病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做一综述.

    作者:曾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湖南省集中供养革命伤残军人社会支持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集中供养伤残军人的社会支持与生存质量状况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用社会支持量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对30例湖南省集中供养伤残军人进行整群抽样调查,并分析社会支持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本组患者社会支持得分为21~ 53分,平均为(33.17±7.87)分;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均显著低于国内常模;社会支持利用度的维度和生存质量中社会领域的得分成正相关.结论 革命伤残军人生存质量较差,加强社会支持尤其是加强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能提高生存质量,尤其是生存质量的社会领域方面.

    作者:黄伶智;曹培莲;刘丽琴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临床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CP进行护理.比较2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及早期功能锻炼的优良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7.0±1.2)和(14.5±3.1)日;(3321.53±765.91)和(5123.65±623.23)元; 7.5%和40.0%.早期功能锻炼的优良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5.5%和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临床路径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护理,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早期功能锻炼的优良率.

    作者:张雪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4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护理

    总结了4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护理和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主要包括心理及用药护理,感染预防,合并症的观察及护理,出院健康教育指导.46例在住院期间痛苦减轻,并发症减少,均好转康复出院;15例伴有合并症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认为对SLE患者进行系统的治疗和精心护理,可促进病情的好转和康复,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周小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术前及术后的护理

    总结了4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要点、意义.主要包括术前的心理护理、生活护理、术前准备、颈动脉压迫试验;术后的麻醉苏醒期前后护理、生命体征监测、伤口局部观察和护理、体位及活动指导、抗凝护理、预防感染、饮食护理、监测血糖、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健康指导等.认为术前心理护理及完善的术前准备是手术治疗的基础护理措施,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及细致的护理是关键,健康指导对确保手术疗效、促进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王华;杨丽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20例压疮发生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

    总结了压疮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患者、家属及护理人员对压疮认识不够、护理管理者及护理人员对压疮认识存在误区、压疮基础研究缺乏、压疮管理投入不足、护理措施不得力及护理管理者缺乏科学管理等.认为压疮重在预防,其发生是多种因素所致,护理管理者应重视科学的管理,各级护理人员应找准原因,有针对性地实施有效预防措施,从而降低压疮发生率.

    作者:蒋文春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人工通便配合腹部抚触治疗早产儿黄疸的护理观察

    目的 观察人工通便配合腹部抚触对早产儿黄疸的影响.方法 将92例早产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腹部抚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工通便,其余的护理措施2组均相同.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黄疸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工通便配合腹部抚触能促进早产儿早日排完胎便,有显著降低早产儿黄疸指数和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作用.

    作者:谭新要;赵清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