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湖南省集中供养革命伤残军人社会支持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黄伶智;曹培莲;刘丽琴

关键词:伤残军人, 社会支持, 生存质量, 相关性
摘要:目的 探讨集中供养伤残军人的社会支持与生存质量状况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用社会支持量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对30例湖南省集中供养伤残军人进行整群抽样调查,并分析社会支持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本组患者社会支持得分为21~ 53分,平均为(33.17±7.87)分;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均显著低于国内常模;社会支持利用度的维度和生存质量中社会领域的得分成正相关.结论 革命伤残军人生存质量较差,加强社会支持尤其是加强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能提高生存质量,尤其是生存质量的社会领域方面.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2种三腔二囊管插管方法的比较分析

    目的 探索一种良好的三腔二囊管插管方法,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轻病人痛苦,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方法 将在本科住院治疗的57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病人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一种新的插管方法和常规插管方法置入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观察插管一次性成功率和恶心、呕吐、呼吸困难、误吸、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在57例病人中,改良插管法插管一次性成功率96.6%,常规插管法一次性成功率为71.4%;改良插管法不良反应发生率10.3%,常规插管法不良反应发生率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改良插管法插管一次性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病人痛苦少,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虞水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高强度超声聚焦刀治疗子宫肌瘤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了20例高强度超声聚焦刀在治疗子宫肌瘤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术前的心理准备、皮肤准备、胃肠道准备、皮肤脱脂脱气护理;术中一般护理、评价疼痛、观测治疗仪;术后的生命体征观察、皮肤护理、出院指导等.认为高强度超声聚焦刀是一种安全的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近期疗效可靠;细致、周到、全面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保障.

    作者:刘风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临床护士离职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护士离职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通过对16名护士离职原因的分析,改进工作方法,规范医疗工作制度,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结果 护理岗位通过制度的改进,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人性化的关怀,护士的责任心增强,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优于运行前.结论 建立完善的护理管理制度,是稳定医院护理队伍,提高医院护理质量,满足医疗护理需要的重要保障.

    作者:安奕青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重组人白介素-11含嗽液对鼻咽癌调强放疗后口腔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含漱液对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所致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126名鼻咽癌调强放疗后发生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用白细胞介素-11含漱液漱口,对照组用常规含漱液漱口,均直到放疗结束.结果 观察组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和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白细胞介素-11含漱液对鼻咽癌调强放疗所致口腔溃疡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吴艳芳;范腊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膀胱癌术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的护理

    总结了42例膀胱癌术后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的护理,包括灌注前、灌注时、灌注后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指导.认为对膀胱癌术后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护理,加强心理护理以及有效的健康指导可减少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灌药的依从性,从而有效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罗静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30例护士肺结核患病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综合医院护士患肺结核与职业的相关性.方法 对2008年1月~2011年1月在本科住院治疗的30例护士,采用自制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患肺结核与临床工作中接触病人职业防护欠缺、结核病相关知识缺乏有关,特别是各种操作、与病人沟通不戴口罩为主要因素.结论 护士在临床工作时,要加强自我保护,特别是做各种操作及与病人接触时均应戴口罩.

    作者:韩淑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及护理

    总结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临床特征、救治方法及治疗效果.包括利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本科1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根据其各种临床症状,各项实验室检查,给予对症治疗.认为DKA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无特异性,易漏诊误诊;应尽快作出正确的诊断,迅速补液及正确使用胰岛素,积极去除诱因.同时采用支持治疗,并严密观察病情、监测血糖.

    作者:涂凤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肝豆状核变性患儿的饮食管理

    总结11例肝豆状核变性患儿饮食管理.认为耐心做好解释,根据病情制订食谱,给予低铜高蛋白饮食,全面补充微量元素,是饮食管理的关键.

    作者:张风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质量监测在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

    总结了医院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监测工作方法与措施.包括建立符合要求的各项质量监测制度,严格执行卫生部的管理规范、人员的在职培训,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科学的管理,从而为临床提供合格的灭菌物品.认为要确保灭菌物品的质量、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关键在于做好消毒供应室的科学管理,建立严格可行的质量监测制度,并执行到位.

    作者:杨团秀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1例婴儿口腔粘液囊肿的护理

    口腔粘液囊肿通常是由于粘液腺管阻塞、粘液潴留所致,可发生于唇、颊、舌粘膜,其表现为粘液囊肿位于粘膜下,约黄豆大小,呈半透明的无痛小疱.常因囊肿影响患儿进食甚至呼吸而入院.本科于2011年2月治愈1例先天性口腔粘液囊肿的患儿,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欢;杨清琼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从业护理人员安全注射知识调查

    目的 探讨护理人员对安全注射知识的认知情况.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对195名岳阳楼区不同级别医院的从业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级别医院的护士对于安全注射知识的认知和操作中的一人一针一管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应该进一步对基层医院的护士加强宣传和培训,努力实现100%安全注射.

    作者:曹姣娥;邓可;胡春莲;周建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移动式护士工作站的临床开发及应用

    总结了移动式护士工作站的临床开发及应用效果,主要通过床旁无线网络系统将护士床旁操作与科室电脑系统连接到一起.认为移动式护士工作站为护士工作带来了方便快捷,为病人提供了安全高效的服务,提高了护理管理规范化水平.

    作者:张俊;胡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垂直-层级管理在神经外科管理中的应用

    总结了护理垂直-层级管理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升临床带教水平中的作用及效果.认为垂直-层次管理的试行对推动护理专业发展、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作者:葛家凤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门诊输液区患者对护理服务需求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门诊输液区患者对护理服务需求,为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供依据.方法 以600例门诊输液区患者为研究对象,在调查开展前进行学习研讨,自行设计患者电话咨询表,建立患者个人档案,采用问卷调查法于周一进行护理服务需求调查,一周后电话回访,每周五组织护士评价,测量分析患者的需求.结果 问卷调查显示输液前患者对护士操作技能的首要需求高,输液中对护士能经常巡视的首要需求率占首位,输液后希望护士讲解有关疾病的预防知识、饮食指导和随诊指征.结论 门诊输液人数多,患者流量大,及时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并满足其愿望,是体现以人为本护理服务理念的关键.

    作者:冼少眉;温小玲;陈伟月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人工通便配合腹部抚触治疗早产儿黄疸的护理观察

    目的 观察人工通便配合腹部抚触对早产儿黄疸的影响.方法 将92例早产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腹部抚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工通便,其余的护理措施2组均相同.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黄疸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工通便配合腹部抚触能促进早产儿早日排完胎便,有显著降低早产儿黄疸指数和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作用.

    作者:谭新要;赵清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脊髓损伤后排尿功能障碍行盆底电刺激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SCI)后排尿功能障碍行盆底电刺激(PES)的观察和护理.方法 对38例SCI患者行PES治疗.治疗波频32Hz,波宽300μs,跃起时间3s,维持时间5s,停止时间10 s,每次30 min,每日1次,每周治疗6d休息1d,连续治疗2~3月.治疗前后观察每日自流尿次数、单次自排尿量及残余尿量,并行尿动力学检查.结果 PES治疗后自流尿次数和残余尿量均减少,单次自排尿量和大尿流率均增加.大尿流率时逼尿肌的压力在治疗后减少,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S治疗SCI后排尿功能障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其实施规范细致的护理有助于确保疗效.

    作者:周红;王际容;刘付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某医院手卫生现状调查及干预措施

    目的 了解某综合性中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手卫生设施配置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手卫生依从性调查表和手卫生设施调查表,进行现场观察并记录在岗临床医务人员(医生220人,护士226人)手卫生依从性和各科室手卫生设施配置情况.结果 医务人员总体手卫生依从性为57.62%,护士的依从性高于医生(73.89% vs 40.91%,χ2=49.670,P=0.000);医务人员总体手卫生方法合格率82.88%,护士高于医生(92.81% vs 64.44%,χ2=33.170,P=0.000);医务人员总体干手方法合格率32.50%,护士高于医生(41.18% vs 18.97%,χ2=7.600,P=0.006).医院手卫生设施配备不完善.结论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改善医务人员手卫生行为势在必行,应采取多模式、多方面的干预措施完善手卫生设施和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作者:李焕芝;周玉贞;吴碧玉;张代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危机管理模式在预防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

    目的 降低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率.方法 对医院2009年~2010年发生并上报的住院患者跌倒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跌倒患者中,年龄>65岁的患者占86.67%,发生原因中护士评估能力不足是主要原因,占53.33%.结论 ≥65岁的住院患者应按常规进行防跌倒评估,提高护士的评估能力,识别高危患者;落实患者及家属防跌倒相关知识的教育、提高患者防跌倒的依从性是防止跌倒发生、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关键.

    作者:郑凯兰;梁四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临床效果及护理

    目的 观察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 选择本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剖宫产术中发生宫缩乏力、前置胎盘等因素出血49例,随机分研究组23例实施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进行治疗,对照组26例采用传统的方法治疗,观察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4h阴道流血量、术后并发症等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无一例子宫切除,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止血迅速并能保留生育功能,是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阳小玲;朱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湖南省集中供养革命伤残军人社会支持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集中供养伤残军人的社会支持与生存质量状况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用社会支持量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对30例湖南省集中供养伤残军人进行整群抽样调查,并分析社会支持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本组患者社会支持得分为21~ 53分,平均为(33.17±7.87)分;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均显著低于国内常模;社会支持利用度的维度和生存质量中社会领域的得分成正相关.结论 革命伤残军人生存质量较差,加强社会支持尤其是加强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能提高生存质量,尤其是生存质量的社会领域方面.

    作者:黄伶智;曹培莲;刘丽琴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