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焕芝;周玉贞;吴碧玉;张代贞
目的 降低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率.方法 对医院2009年~2010年发生并上报的住院患者跌倒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跌倒患者中,年龄>65岁的患者占86.67%,发生原因中护士评估能力不足是主要原因,占53.33%.结论 ≥65岁的住院患者应按常规进行防跌倒评估,提高护士的评估能力,识别高危患者;落实患者及家属防跌倒相关知识的教育、提高患者防跌倒的依从性是防止跌倒发生、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关键.
作者:郑凯兰;梁四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总结了科室管理中运用护理质量检查本的做法和效果,主要包括设计护理质量检查本,把护理质量检查本和交班本放在一起作为交班的内容,让每个护士了解护理检查本的相关内容,并根据要求进行实施.认为应用护理质量检查本,弥补了基层医院护士轮班勤的缺陷,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达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作者:张树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症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管炎,可引起严重的心血管病变,甚至死亡[1].从前本科收治川崎病按常规治疗曾经有死亡者,自从2000年1月开始,本科大剂量应用丙种球蛋白(IVIG)加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并加强护理管理后患儿无一人死亡,均康复出院.
作者:何晓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血管活性药不良反应原因,制定护理对策.方法 对23例血管活性药不良反应类型及发生时间进行分析.血管活性药主要对血液循环有影响,也增加了静脉炎的发生.根据发生原因制定各项护理对策.结果 改变输液、推药方法,降低药物浓度及使用外用药物等方法避免和减少了血管活性药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血管活性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黄冬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总结了8例新生儿特重度烧伤的临床护理经验.护理措施包括早期、迅速、有效的输液护理、正确使用暖箱保温和采取烧伤保护性隔离、严密的病情观察、正确的烧伤创面护理、重视疼痛管理和营养支持、重视患儿家长的心理疏导.认为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新生儿特重度烧伤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促进新生儿康复.
作者:高凤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回顾性分析了本院2002年10月~2010年7月352例在动态电脑监控下行声带息肉、声带小结摘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认为在围手术期护理中,重点加强术前充分麻醉、心理护理,术中配合和术后护理,能使患者主观感觉良好、轻松配合手术、痛苦减少、创伤性小、成功率高,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的条件,是手术取得成功的保障.
作者:张琳;赵焕;赵明;于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气管插管患者意外拔管(UEX)的效果.方法 将70例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UEX例数.结果 干预组患者UEX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UEX的发生率.
作者:谢国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总结了白内障患者手术后的家庭护理(主要包括生活护理、饮食指导、睡眠及大小便护理),局部治疗的手段和方法,复诊指导等.提出了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的手术已经成为我国复明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越来越深入地向基层医疗单位普及.认为及时普及白内障手术的家庭护理知识是保证手术良好效果的重要环节.应引起所有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眼科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作者:宋晓菊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肺泡灌洗术在急性酒精中毒合并误吸后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应用和护理.方法 对38例急性酒精中毒合并误吸后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在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改善呼吸的同时予以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进行治疗,做好护理并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实施支气管肺泡灌洗患者术后呼吸频率较术前降低,血气分析提示血氧饱和度和血氧分压明显上升(P<0.05).结论 支气管肺泡灌洗有利于更好地救治急性酒精中毒合并误吸后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并通过有效的护理能大大增加救治成功率.
作者:田锋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总结了4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要点、意义.主要包括术前的心理护理、生活护理、术前准备、颈动脉压迫试验;术后的麻醉苏醒期前后护理、生命体征监测、伤口局部观察和护理、体位及活动指导、抗凝护理、预防感染、饮食护理、监测血糖、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健康指导等.认为术前心理护理及完善的术前准备是手术治疗的基础护理措施,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及细致的护理是关键,健康指导对确保手术疗效、促进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王华;杨丽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总结138例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常见并发症及其护理方法.主要包括电解质紊乱、过敏反应、低血压、寒战发热、置管部位出血的观察和护理措施.认为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经相应处理后可及时有效控制,治疗方法安全可靠.
作者:蔡榕华;周莹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索一种良好的三腔二囊管插管方法,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轻病人痛苦,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方法 将在本科住院治疗的57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病人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一种新的插管方法和常规插管方法置入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观察插管一次性成功率和恶心、呕吐、呼吸困难、误吸、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在57例病人中,改良插管法插管一次性成功率96.6%,常规插管法一次性成功率为71.4%;改良插管法不良反应发生率10.3%,常规插管法不良反应发生率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改良插管法插管一次性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病人痛苦少,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虞水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本院是一所非营利性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医院,按国家三级医院标准建设,床位680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00余名,其中护理人员近300人,经过近5年的市场运营,医院从初的4个病区逐渐扩展到当今15个病区,在护理管理方面积累了一定的心得,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现报告如下.
作者:吉素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40例,进行入院评估后,由专业医师、专职护士对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和危害因素进行全面干预,干预9个月后对干预前后患者的各种生化指标和合理的生活方式进行比较.结果 40例接受干预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能遵循合理控制饮食、有规律运动、定期监测血糖、按时按量服药等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后的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较干预前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 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可使糖尿病患者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健康行为对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吕莉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总结了骨科药品安全管理的临床意义、管理思路和实施办法.主要包括正确理解药品安全管理的含义与目标,了解其复杂性药品安全风险和社会意义.在临床实践中,结合本科室特点,通过一系列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来进行系统的干预,以减少药品安全事故.认为通过系统的学习、科学的宣教、缜密的管理、有力的执行,可使药品风险降低到小,大程度地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
作者:谢馨;周文娟;艾方兴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护理人员对安全注射知识的认知情况.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对195名岳阳楼区不同级别医院的从业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级别医院的护士对于安全注射知识的认知和操作中的一人一针一管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应该进一步对基层医院的护士加强宣传和培训,努力实现100%安全注射.
作者:曹姣娥;邓可;胡春莲;周建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总结了中心静脉置管及导管维护过程的全程管理方法,包括质量管理组织的建立、置管人员及导管维护人员的技术准入、置管操作及导管维护的质量标准、会诊制度、标准的健康教育路径、不良事件的主动上报机制、质量的改进与持续改进行等方面的规范管理.认为标准化质量管理有效地提高了置管成功率,降低了与置管相关的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有效规避了护理风险,保障患者的安全,从而提高了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质量.
作者:王朝霞;王惠玲;乌红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总结27例二重血浆置换联合免疫吸附应用于致敏肾移植患者的观察与护理经验,包括治疗前心理护理、患者准备以及护士准备;治疗中有效血管通路的建立、生命体征的严密观察、机器参数的严密监测;治疗后的血管通路的护理.认为充分的治疗前准备、治疗中的严密观察以及治疗后的专科护理是保障治疗顺利进行的必备条件.
作者:王柠;李海霞;丁璐;徐兆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门诊输液区患者对护理服务需求,为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供依据.方法 以600例门诊输液区患者为研究对象,在调查开展前进行学习研讨,自行设计患者电话咨询表,建立患者个人档案,采用问卷调查法于周一进行护理服务需求调查,一周后电话回访,每周五组织护士评价,测量分析患者的需求.结果 问卷调查显示输液前患者对护士操作技能的首要需求高,输液中对护士能经常巡视的首要需求率占首位,输液后希望护士讲解有关疾病的预防知识、饮食指导和随诊指征.结论 门诊输液人数多,患者流量大,及时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并满足其愿望,是体现以人为本护理服务理念的关键.
作者:冼少眉;温小玲;陈伟月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总结了护患纠纷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防范措施,包括加强护士法律知识的培训与职业道德教育,严格护理管理,提高护士综合素质,优化护理质量.认为提高护士综合素质、提高护理质量可有效地预防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谢友琴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