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榕华;周莹
总结了移动式护士工作站的临床开发及应用效果,主要通过床旁无线网络系统将护士床旁操作与科室电脑系统连接到一起.认为移动式护士工作站为护士工作带来了方便快捷,为病人提供了安全高效的服务,提高了护理管理规范化水平.
作者:张俊;胡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总结了21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具体包括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分析,观察和护理要点,出院指导.认为通过术前良好的准备,术中规范操作,术后严格管理,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汪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综述了国内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研究现状及影响因素,包括国内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所处水平及学历、职称、年龄、培训、阅读量等对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认为国内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同时认为该目标通过有效的途径及方式是可以实现的.
作者:高素芳;范秀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总结了护理垂直-层级管理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升临床带教水平中的作用及效果.认为垂直-层次管理的试行对推动护理专业发展、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作者:葛家凤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总结了对本科280例腹部手术后留置腹腔引流管患者采用阶梯式健康教育的体会.观察内容包括 280例留置腹腔引流管的患者术后翻身,床上及下床活动是否引起引流口周围组织的疼痛不适,引流是否通畅,能否按预期顺利拔管,有无产生并发症.通过观察分析,认为阶梯式健康教育是一个有效的护理模式,可使患者正确掌握术后腹腔留置引流管的知识,缓解紧张,消除心理压力等因素,明显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为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作者:李石英;胡元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降低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率.方法 对医院2009年~2010年发生并上报的住院患者跌倒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跌倒患者中,年龄>65岁的患者占86.67%,发生原因中护士评估能力不足是主要原因,占53.33%.结论 ≥65岁的住院患者应按常规进行防跌倒评估,提高护士的评估能力,识别高危患者;落实患者及家属防跌倒相关知识的教育、提高患者防跌倒的依从性是防止跌倒发生、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关键.
作者:郑凯兰;梁四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临床上行肠造口术后,在开放造口时,由于伤口尚未愈合,伤口换药后会贴上水胶体敷料,以便更好地保护伤口、防止造口排泄物污染伤口.但是,伤口处皮肤由于针线缝合而存在凹凸不平,加之水胶体敷料与造口底盘融合性不佳,造口底盘的伤口侧难以贴稳,造口排泄物较易经未贴稳的伤口侧底盘而污染伤口,引起伤口感染.为此,本科利用IV3000敷料解决这一问题,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朱莉;刘高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肺泡灌洗术在急性酒精中毒合并误吸后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应用和护理.方法 对38例急性酒精中毒合并误吸后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在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改善呼吸的同时予以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进行治疗,做好护理并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实施支气管肺泡灌洗患者术后呼吸频率较术前降低,血气分析提示血氧饱和度和血氧分压明显上升(P<0.05).结论 支气管肺泡灌洗有利于更好地救治急性酒精中毒合并误吸后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并通过有效的护理能大大增加救治成功率.
作者:田锋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气管插管患者意外拔管(UEX)的效果.方法 将70例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UEX例数.结果 干预组患者UEX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UEX的发生率.
作者:谢国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学龄前儿童斜视矫正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例学龄前斜视儿童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66例,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54例,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以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患儿遵医嘱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遵医嘱配合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在学龄前儿童斜视矫正围手术期的护理是一种科学的、合理的、个性化的照顾模式.
作者:李艳萍;李云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总结了4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护理和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主要包括心理及用药护理,感染预防,合并症的观察及护理,出院健康教育指导.46例在住院期间痛苦减轻,并发症减少,均好转康复出院;15例伴有合并症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认为对SLE患者进行系统的治疗和精心护理,可促进病情的好转和康复,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周小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女性神经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0例女性神经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研究组采用药物治疗合并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合并一般护理方法.采用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NOSIE-30)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于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疗效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 治疗结束后研究组NOSIE-30各因子得分和GQOLI-74三个维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女性神经症患者的症状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凤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早产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红霉素治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非营养性吸吮、抚触及腹部按摩、药物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儿给予护理干预后体重较对照组增长明显,胃管留置及胃潴留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 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早产儿胃肠道发育、功能成熟及生长发育,降低喂养不耐受率的发生率.
作者:孙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总结了2004年6月~2010年2月86例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的护理,认为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器械的准备,以及手术护士与医生的密切配合,患者病情的监测,对提高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成功率及术后恢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凤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综合医院护士患肺结核与职业的相关性.方法 对2008年1月~2011年1月在本科住院治疗的30例护士,采用自制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患肺结核与临床工作中接触病人职业防护欠缺、结核病相关知识缺乏有关,特别是各种操作、与病人沟通不戴口罩为主要因素.结论 护士在临床工作时,要加强自我保护,特别是做各种操作及与病人接触时均应戴口罩.
作者:韩淑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总结了手术室弹性排班及手术台次量化的管理经验,认为实施手术室人力资源优化管理可以使护理人员在保证充足休息的前提下,确保单位时间内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积极性,并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公平原则.同时,护士长的合理排班是保证护理工作顺利完成的前提,是提高护理质量、杜绝差错事故的重要保障.
作者:朱建平;陈奕雯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某综合性中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手卫生设施配置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手卫生依从性调查表和手卫生设施调查表,进行现场观察并记录在岗临床医务人员(医生220人,护士226人)手卫生依从性和各科室手卫生设施配置情况.结果 医务人员总体手卫生依从性为57.62%,护士的依从性高于医生(73.89% vs 40.91%,χ2=49.670,P=0.000);医务人员总体手卫生方法合格率82.88%,护士高于医生(92.81% vs 64.44%,χ2=33.170,P=0.000);医务人员总体干手方法合格率32.50%,护士高于医生(41.18% vs 18.97%,χ2=7.600,P=0.006).医院手卫生设施配备不完善.结论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改善医务人员手卫生行为势在必行,应采取多模式、多方面的干预措施完善手卫生设施和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作者:李焕芝;周玉贞;吴碧玉;张代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总结了16例乳腺癌综合性治疗后骨转移的护理方法,包括心理护理、疼痛护理、防止病理性骨折的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指导.认为加强心理疏导及减轻疼痛尤为重要,对患者重拾治疗信心,提高生存质量有其重要意义.
作者:唐国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患儿家长及输液室护士对健康教育的态度,以提高健康教育质量,保护、促进门诊静脉输液治疗患儿的健康.方法通过对儿科门诊298名接受静脉输液治疗患儿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对7名输液室护士进行访谈,分析患儿家长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及护士实施健康教育的具体方法.结果 患儿家长对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与护士选择的施教内容是一致的,但在教育时间与实施方法上均存在差异.结论 为大限度缓解患儿家长焦虑、担忧情绪,加强健康意识,护士应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引导患儿家长养成良好的、促进患儿静脉输液治疗顺利完成的健康行为和方式,以达到治疗患儿疾病、促进患儿健康的目的.
作者:彭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门诊输液区患者对护理服务需求,为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供依据.方法 以600例门诊输液区患者为研究对象,在调查开展前进行学习研讨,自行设计患者电话咨询表,建立患者个人档案,采用问卷调查法于周一进行护理服务需求调查,一周后电话回访,每周五组织护士评价,测量分析患者的需求.结果 问卷调查显示输液前患者对护士操作技能的首要需求高,输液中对护士能经常巡视的首要需求率占首位,输液后希望护士讲解有关疾病的预防知识、饮食指导和随诊指征.结论 门诊输液人数多,患者流量大,及时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并满足其愿望,是体现以人为本护理服务理念的关键.
作者:冼少眉;温小玲;陈伟月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