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汪君

关键词: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慢性心力衰竭, 并发症, 护理
摘要:总结了21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具体包括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分析,观察和护理要点,出院指导.认为通过术前良好的准备,术中规范操作,术后严格管理,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科室管理中使用护理质量检查本的做法和效果

    总结了科室管理中运用护理质量检查本的做法和效果,主要包括设计护理质量检查本,把护理质量检查本和交班本放在一起作为交班的内容,让每个护士了解护理检查本的相关内容,并根据要求进行实施.认为应用护理质量检查本,弥补了基层医院护士轮班勤的缺陷,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达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作者:张树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临床效果及护理

    目的 观察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 选择本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剖宫产术中发生宫缩乏力、前置胎盘等因素出血49例,随机分研究组23例实施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进行治疗,对照组26例采用传统的方法治疗,观察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4h阴道流血量、术后并发症等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无一例子宫切除,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止血迅速并能保留生育功能,是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阳小玲;朱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23例血管活性药物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 分析血管活性药不良反应原因,制定护理对策.方法 对23例血管活性药不良反应类型及发生时间进行分析.血管活性药主要对血液循环有影响,也增加了静脉炎的发生.根据发生原因制定各项护理对策.结果 改变输液、推药方法,降低药物浓度及使用外用药物等方法避免和减少了血管活性药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血管活性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黄冬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患儿家长健康教育需求与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患儿家长及输液室护士对健康教育的态度,以提高健康教育质量,保护、促进门诊静脉输液治疗患儿的健康.方法通过对儿科门诊298名接受静脉输液治疗患儿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对7名输液室护士进行访谈,分析患儿家长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及护士实施健康教育的具体方法.结果 患儿家长对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与护士选择的施教内容是一致的,但在教育时间与实施方法上均存在差异.结论 为大限度缓解患儿家长焦虑、担忧情绪,加强健康意识,护士应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引导患儿家长养成良好的、促进患儿静脉输液治疗顺利完成的健康行为和方式,以达到治疗患儿疾病、促进患儿健康的目的.

    作者:彭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门诊输液区患者对护理服务需求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门诊输液区患者对护理服务需求,为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供依据.方法 以600例门诊输液区患者为研究对象,在调查开展前进行学习研讨,自行设计患者电话咨询表,建立患者个人档案,采用问卷调查法于周一进行护理服务需求调查,一周后电话回访,每周五组织护士评价,测量分析患者的需求.结果 问卷调查显示输液前患者对护士操作技能的首要需求高,输液中对护士能经常巡视的首要需求率占首位,输液后希望护士讲解有关疾病的预防知识、饮食指导和随诊指征.结论 门诊输液人数多,患者流量大,及时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并满足其愿望,是体现以人为本护理服务理念的关键.

    作者:冼少眉;温小玲;陈伟月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小儿心脏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现状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 是小儿常见的心脏病,发病率为活产婴儿的5‰~8‰左右[1],这类患儿一般均需进行心脏手术.而由于小儿的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特殊解剖学特点,使得患儿心脏术后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充分认识小儿先心病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机制,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相关因素,制定针对性策略,减少其发生率,提高机械通气疗效,降低卫生资源费用,已成为小儿急救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现就小儿先心病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做一综述.

    作者:曾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垂直-层级管理在神经外科管理中的应用

    总结了护理垂直-层级管理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升临床带教水平中的作用及效果.认为垂直-层次管理的试行对推动护理专业发展、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作者:葛家凤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自动心肺复苏系统在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目的 比较使用自动机械和人工两种方式对心肺复苏的效果,评价自动心肺复苏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75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抢救时分别使用人工心肺复苏和应用自动心肺复苏系统进行心肺复苏,比较两组患者循环、呼吸恢复情况.结果 使用自动心肺复苏系统进行心肺复苏术,患者的循环恢复率明显高于人工心肺复苏.结论 自动心肺复苏系统具有人工心肺复苏所没有的优越性,主要在于显著提高灌注血流量,改善了脑和心肌的血液供应,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艳;鲁勤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的心理特征及护理

    目的 探讨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改善精神病患者的家庭支持系统.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对125例住院精神疾病患者家属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精神疾病患者家属主要存在的问题:①缺乏精神疾病相关知识;②治疗信心不足;③担心疾病药物副作用;④担心疾病再次复发;⑤经济压力较重;⑥家属自身不良心态.结论 提示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在临床工作中越来越高,这不仅是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心理支持,还应重视提高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施仲芬;殷玮玮;张菊;戴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老年主动脉夹层瘤患者覆膜支架植入术的护理

    总结了20例老年主动脉夹层瘤患者覆膜支架植入术的护理.主要包括术前的一般护理、心理护理、疼痛的护理、血压和心率的控制;术后的呼吸系统护理、血压监护、手术切口护理、一般护理等.认为精心的护理为控制好心率和血压,正确指导活动和饮食,及时缓解疼痛治疗主动脉夹层瘤的成功起重要作用.

    作者:张梅;杜正隆;邓海青;陈幻;王其燕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重症监护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并制订相应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2009~2010年于本院住院治疗的62例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其中发生VAP患者32例,未发生VAP患者30例,对2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VAP的危险因素并制订护理对策.结果 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通气时间超过10d、深静脉穿刺置管、留置胃管及患者意识障碍是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VAP的危险因素.结论 重症监护室VAP患者病死率高,临床应针对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VAP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护理对策以减少VAP的发生.

    作者:李淑燕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国内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研究现状

    综述了国内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研究现状及影响因素,包括国内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所处水平及学历、职称、年龄、培训、阅读量等对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认为国内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同时认为该目标通过有效的途径及方式是可以实现的.

    作者:高素芳;范秀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川崎病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症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管炎,可引起严重的心血管病变,甚至死亡[1].从前本科收治川崎病按常规治疗曾经有死亡者,自从2000年1月开始,本科大剂量应用丙种球蛋白(IVIG)加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并加强护理管理后患儿无一人死亡,均康复出院.

    作者:何晓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低血钠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 了解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低血钠发生的危险因素并讨论相关护理对策.方法 对38例危重患者进行观察和记录,并对可能发生低血钠的危险因素进行筛选和判定.结果 低血钠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患者患有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或肝硬化,低蛋白血症,短期内液体正平衡较多,基础疾病较严重及患者发生感染.结论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多种危险因素可导致低血钠的发生,且与护理密切相关,应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和护理,以避免低血钠的发生.

    作者:蔡玉琴;程玉红;杨丽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某医院手卫生现状调查及干预措施

    目的 了解某综合性中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手卫生设施配置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手卫生依从性调查表和手卫生设施调查表,进行现场观察并记录在岗临床医务人员(医生220人,护士226人)手卫生依从性和各科室手卫生设施配置情况.结果 医务人员总体手卫生依从性为57.62%,护士的依从性高于医生(73.89% vs 40.91%,χ2=49.670,P=0.000);医务人员总体手卫生方法合格率82.88%,护士高于医生(92.81% vs 64.44%,χ2=33.170,P=0.000);医务人员总体干手方法合格率32.50%,护士高于医生(41.18% vs 18.97%,χ2=7.600,P=0.006).医院手卫生设施配备不完善.结论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改善医务人员手卫生行为势在必行,应采取多模式、多方面的干预措施完善手卫生设施和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作者:李焕芝;周玉贞;吴碧玉;张代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手术患者安全核查管理的体会

    目的 探讨患者安全核查制度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每位手术患者都按手术安全核查流程进行手术.结果 实施手术安全核查管理以来,手术室投诉率、差错发生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较2009年有显著下降(p<0.05),医护人员手术安全核查执行率较2009年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 实施手术安全核对制度有效杜绝了差错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欧阳庆;何时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糖尿病并发乳酸性酸中毒的护理

    乳酸性酸中毒以临床上有明显的代谢性酸中毒,循环血中乳酸增高而确定.正常动脉血乳酸浓度<1.5mmol/L,静脉血乳酸浓度<2.0mmol/L,如果患者有代谢性酸中毒,血浆碳酸氢根浓度降低,阴离子间隙增高,血浆乳酸浓度>4mmol/L,能可靠地诊断为乳酸性酸中毒[1].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是在糖尿病的基础上发生的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虽不多见,但误诊率高,抢救困难,死亡率高.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8例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患者,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韩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人工通便配合腹部抚触治疗早产儿黄疸的护理观察

    目的 观察人工通便配合腹部抚触对早产儿黄疸的影响.方法 将92例早产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腹部抚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工通便,其余的护理措施2组均相同.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黄疸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工通便配合腹部抚触能促进早产儿早日排完胎便,有显著降低早产儿黄疸指数和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作用.

    作者:谭新要;赵清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个性化出院指导对胫骨加压钢板内固定取出术患者并发再骨折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性化出院指导对胫骨加压钢板内固定取出术患者并发再骨折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4月~2009年4月98例胫骨加压钢板内固定取出术患者为对照组,2009年5月~2010年5月102例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实验组实施针对性出院指导,分别于术后1个月和2个月调查患者依从性、再骨折发生率.结果 出院后1个月和2个月时实验组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出院2个月时未发生再骨折病例,对照组再骨折发生率为5.01%(P<0.05).结论 对胫骨加压钢板内固定取出术患者进行个性化出院指导是减少或避免术后并发再骨折的有效方式之一.

    作者:李兴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临床路径在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实施方法与效果.方法 将76例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实验组实施临床路径护理方式,比较2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以及健康教育掌握情况.结果 2组患者在住院天数与费用、护理满意度以及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方面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肩背部疼痛与腹胀发生率方面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出血、感染以及皮下气肿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在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患者中实施临床路径,可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降低部分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

    作者:黄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