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护理干预对气管插管患者意外拔管的效果观察

谢国红

关键词:气管插管, 综合护理, 意外拔管
摘要: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气管插管患者意外拔管(UEX)的效果.方法 将70例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UEX例数.结果 干预组患者UEX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UEX的发生率.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2例多关节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输注英夫利西单抗的护理

    总结了2例多关节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输注英夫利西单抗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配药注意事项、输注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预防不良反应发生、加强健康教育和督促定期治疗.认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增强其生活信心.

    作者:徐焱;刘青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脊柱侧凸矫形术中控制性降压及自体血回输的护理配合

    总结了脊柱侧凸矫形术中控制性降压联合自体血回输的护理配合体会.配合要点为:术中进行控制性降压、采用自体血液回输方式回收自体血,观察患者失血量及输血情况.认为控制性降压和自体血液回收能减少患者出血和减少异体血输注,所涉及的药物配制和应用、抗凝药追加、灌洗液、洗涤后RBC的输注等所有步骤,均需要医师和护士的密切配合,才能安全保障控制性降压及自体血回输技术实施,确保手术成功.

    作者:朱琼芳;魏明;吴施惠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术前及术后的护理

    总结了4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要点、意义.主要包括术前的心理护理、生活护理、术前准备、颈动脉压迫试验;术后的麻醉苏醒期前后护理、生命体征监测、伤口局部观察和护理、体位及活动指导、抗凝护理、预防感染、饮食护理、监测血糖、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健康指导等.认为术前心理护理及完善的术前准备是手术治疗的基础护理措施,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及细致的护理是关键,健康指导对确保手术疗效、促进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王华;杨丽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肝豆状核变性患儿的饮食管理

    总结11例肝豆状核变性患儿饮食管理.认为耐心做好解释,根据病情制订食谱,给予低铜高蛋白饮食,全面补充微量元素,是饮食管理的关键.

    作者:张风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产后家庭保健服务对产妇产后身心健康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产后家庭保健服务对产妇产后身心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2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n=100)和对照组(n=100),2组产妇出院后进行产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专职人员进行家庭保健服务.比较2组静息状态的心率、收缩压、空腹血糖、乳胀程度和心理状况.结果 产后7天,2组心率、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乳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后1周、4周、6周EPSD分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抑郁情绪有较大改善,且产后4周、6周产妇的抑郁情绪改善较产后1周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产后家庭保健服务,对产妇身心状况起到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单鸿杰;钟秋莲;曾湘岚;罗朝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总结了21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具体包括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分析,观察和护理要点,出院指导.认为通过术前良好的准备,术中规范操作,术后严格管理,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汪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脊髓损伤后排尿功能障碍行盆底电刺激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SCI)后排尿功能障碍行盆底电刺激(PES)的观察和护理.方法 对38例SCI患者行PES治疗.治疗波频32Hz,波宽300μs,跃起时间3s,维持时间5s,停止时间10 s,每次30 min,每日1次,每周治疗6d休息1d,连续治疗2~3月.治疗前后观察每日自流尿次数、单次自排尿量及残余尿量,并行尿动力学检查.结果 PES治疗后自流尿次数和残余尿量均减少,单次自排尿量和大尿流率均增加.大尿流率时逼尿肌的压力在治疗后减少,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S治疗SCI后排尿功能障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其实施规范细致的护理有助于确保疗效.

    作者:周红;王际容;刘付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综合心理干预模式对肠造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模式对肠造瘘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的研究对象96例,按照住院号单双号进行分组.干预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综合心理干预模式进行干预治疗,对照组46例给予常规治疗,对2组病例进行生活质量比较.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心理干预模式有利于改善大肠癌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罗瑞(女太);邹劲林;麦美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护患纠纷的相关因素与防范措施

    总结了护患纠纷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防范措施,包括加强护士法律知识的培训与职业道德教育,严格护理管理,提高护士综合素质,优化护理质量.认为提高护士综合素质、提高护理质量可有效地预防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谢友琴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二重血浆置换联合免疫吸附应用于致敏肾移植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总结27例二重血浆置换联合免疫吸附应用于致敏肾移植患者的观察与护理经验,包括治疗前心理护理、患者准备以及护士准备;治疗中有效血管通路的建立、生命体征的严密观察、机器参数的严密监测;治疗后的血管通路的护理.认为充分的治疗前准备、治疗中的严密观察以及治疗后的专科护理是保障治疗顺利进行的必备条件.

    作者:王柠;李海霞;丁璐;徐兆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阶梯式健康教育对妇科腹部术后留置腹腔引流管患者舒适度的干预

    总结了对本科280例腹部手术后留置腹腔引流管患者采用阶梯式健康教育的体会.观察内容包括 280例留置腹腔引流管的患者术后翻身,床上及下床活动是否引起引流口周围组织的疼痛不适,引流是否通畅,能否按预期顺利拔管,有无产生并发症.通过观察分析,认为阶梯式健康教育是一个有效的护理模式,可使患者正确掌握术后腹腔留置引流管的知识,缓解紧张,消除心理压力等因素,明显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为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作者:李石英;胡元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门诊输液区患者对护理服务需求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门诊输液区患者对护理服务需求,为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供依据.方法 以600例门诊输液区患者为研究对象,在调查开展前进行学习研讨,自行设计患者电话咨询表,建立患者个人档案,采用问卷调查法于周一进行护理服务需求调查,一周后电话回访,每周五组织护士评价,测量分析患者的需求.结果 问卷调查显示输液前患者对护士操作技能的首要需求高,输液中对护士能经常巡视的首要需求率占首位,输液后希望护士讲解有关疾病的预防知识、饮食指导和随诊指征.结论 门诊输液人数多,患者流量大,及时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并满足其愿望,是体现以人为本护理服务理念的关键.

    作者:冼少眉;温小玲;陈伟月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体重指数与白天嗜睡及呼吸功能紊乱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体重指数(BMI)与白天嗜睡及呼吸功能紊乱的关系.方法 经多导睡眠图(PSG)确诊为OSAHS的患者114例,按BMI<24kg/m2(正常)、24kg/m2≤BMI<28kg/m2(超重)及BMI≥28kg/m2(肥胖)分为3组.采用Epworth嗜睡量表(ESS)及多导睡眠图测量其白天嗜睡状况及呼吸功能指标(如: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夜间平均氧饱和度(MSaO2)、低氧饱和度(LSaO2)、氧饱和度<90%时间占睡眠时间的百分比(Sa90)).结果 肥胖组的ESS、AHI、Sa90均显著高于超重组和正常组,而MSaO2、LSaO2显著低于这两组(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BMI与ESS、AHI、Sa90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MSaO2、LSaO2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肥胖对OSAHS患者的白天嗜睡症状及呼吸功能均有影响.

    作者:刘娟;刘志青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全程护理干预对雾化吸入患儿的疗效影响

    目的 观察全程护理干预对小儿雾化吸入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住院需要雾化吸入治疗的患儿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儿施行常规的治疗和相关疾病知识宣教;观察组在施行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全程的护理干预.观察2组的雾化吸入情况和住院时间,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57例能配合雾化吸入的治疗,占91.94%,对照组 43例配合雾化吸入治疗,占71.67%,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5.1±1.2)d,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6.7±2.5)d,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提高了患儿及家属对雾化吸入知识的了解,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及临床疗效,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社会效益,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肖艳芳;张友智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86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的护理与体会

    总结了2004年6月~2010年2月86例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的护理,认为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器械的准备,以及手术护士与医生的密切配合,患者病情的监测,对提高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成功率及术后恢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凤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临床效果及护理

    目的 观察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 选择本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剖宫产术中发生宫缩乏力、前置胎盘等因素出血49例,随机分研究组23例实施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进行治疗,对照组26例采用传统的方法治疗,观察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4h阴道流血量、术后并发症等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无一例子宫切除,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止血迅速并能保留生育功能,是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阳小玲;朱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新生儿特重度烧伤的护理

    总结了8例新生儿特重度烧伤的临床护理经验.护理措施包括早期、迅速、有效的输液护理、正确使用暖箱保温和采取烧伤保护性隔离、严密的病情观察、正确的烧伤创面护理、重视疼痛管理和营养支持、重视患儿家长的心理疏导.认为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新生儿特重度烧伤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促进新生儿康复.

    作者:高凤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4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护理

    总结了4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护理和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主要包括心理及用药护理,感染预防,合并症的观察及护理,出院健康教育指导.46例在住院期间痛苦减轻,并发症减少,均好转康复出院;15例伴有合并症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认为对SLE患者进行系统的治疗和精心护理,可促进病情的好转和康复,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周小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矮小症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的方法和护理

    目的 探讨矮小症患儿安全有效的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的方法,以及在激发试验过程中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重点.方法 选择2005年6月至2008年11月就诊的53例矮小症患儿,分别进行精氨酸和可乐定两种药物激发试验,护理人员于用药前即0min,用药后30、60、90min各时间点抽取2ml全血检测生长激素,同时密切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及低血糖症状.结果 53例矮小症患儿精氨酸和可乐定激发试验全部顺利完成,共计采血424次,无标本溶血和局部感染发生,精氨酸激发试验患儿耐受性好,未见不良反应,可乐定激发试验中患儿出现血压下降,脉搏变缓,部分患儿出现倦睡,但均未作特殊处理,待4~6h后血压、心率回升,倦睡消失.结论 精氨酸和可乐定激发试验中护理人员严格掌握给药的剂量、方法、时间,及时采血并送检可减少人为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用静脉留置针采血取代常规静脉穿刺采血可减轻患儿痛苦.只要护理工作做得认真细致,该两种药物激发试验在儿童矮小症诊断中是安全易行的.

    作者:朱建芬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扁桃体手术后应用地塞米松及庆大霉素射流雾化早期镇痛的护理

    总结50例扁桃体手术后患者早期应用地塞米松及庆大霉素射流雾化在扁桃体手术后镇痛的护理.包括了术前常规护理、特别健康宣教指导、术后护理、康复及出院指导.认为精心的治疗及护理使患者的满意度提高了,医患关系融洽了,对护士的信任度也提高了.

    作者:郭灵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