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及血糖控制的影响

吕莉莉

关键词:糖尿病, 生活方式, 血糖,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40例,进行入院评估后,由专业医师、专职护士对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和危害因素进行全面干预,干预9个月后对干预前后患者的各种生化指标和合理的生活方式进行比较.结果 40例接受干预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能遵循合理控制饮食、有规律运动、定期监测血糖、按时按量服药等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后的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较干预前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 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可使糖尿病患者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健康行为对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移动式护士工作站的临床开发及应用

    总结了移动式护士工作站的临床开发及应用效果,主要通过床旁无线网络系统将护士床旁操作与科室电脑系统连接到一起.认为移动式护士工作站为护士工作带来了方便快捷,为病人提供了安全高效的服务,提高了护理管理规范化水平.

    作者:张俊;胡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胸腔镜配合壁层胸膜剥脱术治疗中老年自发性气胸的护理

    总结了32例壁层胸膜剥脱术治疗中老年自发性气胸围手术期的护理.主要包括术前做好病人的评估、指导和心理护理,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做好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加强肺功能锻炼、预防切口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等.认为精心的护理是胸腔镜配合壁层胸膜剥脱术治疗自发性气胸中老年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李海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学龄前儿童斜视矫正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学龄前儿童斜视矫正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例学龄前斜视儿童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66例,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54例,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以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患儿遵医嘱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遵医嘱配合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在学龄前儿童斜视矫正围手术期的护理是一种科学的、合理的、个性化的照顾模式.

    作者:李艳萍;李云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疼痛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半导体激光照射在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60例患者采用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并做好相应的护理.结果 60例患者中治愈16例,占26.7%;显效40例,占66.7%;有效4例,占6.7%;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93.3%.结论 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效果明显,安全可靠.

    作者:詹桂芳;李春香;傅佩芳;刘梦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临床护理中妙用双氧水

    在临床护理中清洗吸痰连接管和手术巾上血渍成为护士头痛的难题.近几年来本科试用双氧水清洗,既节约时间 ,又不费力,解决了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难题.现介绍如下.1 方法1.1 清洗吸痰连接管

    作者:贺修君;邓雪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23例血管活性药物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 分析血管活性药不良反应原因,制定护理对策.方法 对23例血管活性药不良反应类型及发生时间进行分析.血管活性药主要对血液循环有影响,也增加了静脉炎的发生.根据发生原因制定各项护理对策.结果 改变输液、推药方法,降低药物浓度及使用外用药物等方法避免和减少了血管活性药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血管活性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黄冬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门诊输液区患者对护理服务需求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门诊输液区患者对护理服务需求,为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供依据.方法 以600例门诊输液区患者为研究对象,在调查开展前进行学习研讨,自行设计患者电话咨询表,建立患者个人档案,采用问卷调查法于周一进行护理服务需求调查,一周后电话回访,每周五组织护士评价,测量分析患者的需求.结果 问卷调查显示输液前患者对护士操作技能的首要需求高,输液中对护士能经常巡视的首要需求率占首位,输液后希望护士讲解有关疾病的预防知识、饮食指导和随诊指征.结论 门诊输液人数多,患者流量大,及时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并满足其愿望,是体现以人为本护理服务理念的关键.

    作者:冼少眉;温小玲;陈伟月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小儿心脏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现状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 是小儿常见的心脏病,发病率为活产婴儿的5‰~8‰左右[1],这类患儿一般均需进行心脏手术.而由于小儿的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特殊解剖学特点,使得患儿心脏术后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充分认识小儿先心病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机制,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相关因素,制定针对性策略,减少其发生率,提高机械通气疗效,降低卫生资源费用,已成为小儿急救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现就小儿先心病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做一综述.

    作者:曾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PBL与CBL相结合教学法在骨科护理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提高临床护理教学效果.方法 在2008级本科护生的骨科护理临床见习教学中探讨运用PBL与C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结果 学生的学习热情较高,学习动力增强,兴趣浓厚,提高了自学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论 骨科临床见习教学实施PBL与C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能提高护生临床思维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激发了护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护生综合素质和学习效果,是临床见习教学改革的一种有益探索.

    作者:黄文春;罗宝凤;彭燕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脊髓损伤后排尿功能障碍行盆底电刺激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SCI)后排尿功能障碍行盆底电刺激(PES)的观察和护理.方法 对38例SCI患者行PES治疗.治疗波频32Hz,波宽300μs,跃起时间3s,维持时间5s,停止时间10 s,每次30 min,每日1次,每周治疗6d休息1d,连续治疗2~3月.治疗前后观察每日自流尿次数、单次自排尿量及残余尿量,并行尿动力学检查.结果 PES治疗后自流尿次数和残余尿量均减少,单次自排尿量和大尿流率均增加.大尿流率时逼尿肌的压力在治疗后减少,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S治疗SCI后排尿功能障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其实施规范细致的护理有助于确保疗效.

    作者:周红;王际容;刘付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湖南省集中供养革命伤残军人社会支持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集中供养伤残军人的社会支持与生存质量状况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用社会支持量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对30例湖南省集中供养伤残军人进行整群抽样调查,并分析社会支持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本组患者社会支持得分为21~ 53分,平均为(33.17±7.87)分;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均显著低于国内常模;社会支持利用度的维度和生存质量中社会领域的得分成正相关.结论 革命伤残军人生存质量较差,加强社会支持尤其是加强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能提高生存质量,尤其是生存质量的社会领域方面.

    作者:黄伶智;曹培莲;刘丽琴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心理干预在剖宫产孕妇术前留置导尿中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剖宫产孕妇术前留置导尿管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方法 选择择期剖宫产的正常孕妇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实验组在手术前1天接受心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处理,不接受心理干预.对2组孕妇的焦虑水平,导尿时的血压、心率,疼痛及不适发生率,以及导尿后尿液中非肾小球性红细胞的阳性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孕妇的焦虑水平、疼痛及不适发生率,尿液中非肾小球性红细胞的阳性检出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孕妇的在插尿管时的血压、心率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剖宫产孕妇留置导尿前进行心理干预,可减轻其心理、生理应激,导尿时的疼痛与不适及尿道粘膜的损伤.

    作者:卢开珠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108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救与护理

    总结了2009年1月~2010年12月108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急救、治疗与护理,认为采取及时有效的降眼压和手术治疗,严密观察围术期病情变化,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治愈率,使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和帕力木·阿内瓦尔;木尼拉·阿布都热依木;努尔斯曼·阿巴白克热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产后家庭保健服务对产妇产后身心健康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产后家庭保健服务对产妇产后身心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2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n=100)和对照组(n=100),2组产妇出院后进行产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专职人员进行家庭保健服务.比较2组静息状态的心率、收缩压、空腹血糖、乳胀程度和心理状况.结果 产后7天,2组心率、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乳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后1周、4周、6周EPSD分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抑郁情绪有较大改善,且产后4周、6周产妇的抑郁情绪改善较产后1周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产后家庭保健服务,对产妇身心状况起到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单鸿杰;钟秋莲;曾湘岚;罗朝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方法与护理

    总结517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护理方法.分别从环境准备、仪器准备、患儿准备、避免交叉感染及结果判断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认为做好听力筛查的护理,能及早发现听力障碍,采取早期干预方法,避免听力损害的发生.

    作者:贺芬萍;滕林海;王娜;李璐;李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口腔灌洗清热养阴漱口液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目的 减少或控制口咽部细菌定植,预防或减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方法 将需口腔护理的 90 例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3组:清热养阴漱口液治疗组、洗必泰溶液治疗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各30例,分别进行口腔灌洗,并观察比较3组口腔护理前后的口腔异味、口腔溃疡、真菌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 清热养阴液组的口腔异味、口腔溃疡、真菌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1);洗必泰组同对照组比较口腔溃疡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口腔异味及真菌感染亦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清热养阴液组口腔异味低于洗必泰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的口腔溃疡、真菌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口腔灌洗清热养阴漱口液在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中,对口腔异味、口腔溃疡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有效地减少真菌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作者:赵红芳;华亚芬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的心理特征及护理

    目的 探讨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改善精神病患者的家庭支持系统.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对125例住院精神疾病患者家属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精神疾病患者家属主要存在的问题:①缺乏精神疾病相关知识;②治疗信心不足;③担心疾病药物副作用;④担心疾病再次复发;⑤经济压力较重;⑥家属自身不良心态.结论 提示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在临床工作中越来越高,这不仅是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心理支持,还应重视提高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施仲芬;殷玮玮;张菊;戴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科住院病人中的应用

    总结了本院2008年来将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精神科住院病人的护理工作中,认为在住院精神病人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病人的满意度明显上升,主动配合治疗,提高了疗效和降低了复发率,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

    作者:陈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阶梯式健康教育对妇科腹部术后留置腹腔引流管患者舒适度的干预

    总结了对本科280例腹部手术后留置腹腔引流管患者采用阶梯式健康教育的体会.观察内容包括 280例留置腹腔引流管的患者术后翻身,床上及下床活动是否引起引流口周围组织的疼痛不适,引流是否通畅,能否按预期顺利拔管,有无产生并发症.通过观察分析,认为阶梯式健康教育是一个有效的护理模式,可使患者正确掌握术后腹腔留置引流管的知识,缓解紧张,消除心理压力等因素,明显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为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作者:李石英;胡元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骨科病房实施药品安全管理的临床实践效果

    总结了骨科药品安全管理的临床意义、管理思路和实施办法.主要包括正确理解药品安全管理的含义与目标,了解其复杂性药品安全风险和社会意义.在临床实践中,结合本科室特点,通过一系列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来进行系统的干预,以减少药品安全事故.认为通过系统的学习、科学的宣教、缜密的管理、有力的执行,可使药品风险降低到小,大程度地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

    作者:谢馨;周文娟;艾方兴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