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质量监测在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

杨团秀

关键词:消毒供应室, 科学管理, 质量监测
摘要:总结了医院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监测工作方法与措施.包括建立符合要求的各项质量监测制度,严格执行卫生部的管理规范、人员的在职培训,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科学的管理,从而为临床提供合格的灭菌物品.认为要确保灭菌物品的质量、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关键在于做好消毒供应室的科学管理,建立严格可行的质量监测制度,并执行到位.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并发乳酸性酸中毒的护理

    乳酸性酸中毒以临床上有明显的代谢性酸中毒,循环血中乳酸增高而确定.正常动脉血乳酸浓度<1.5mmol/L,静脉血乳酸浓度<2.0mmol/L,如果患者有代谢性酸中毒,血浆碳酸氢根浓度降低,阴离子间隙增高,血浆乳酸浓度>4mmol/L,能可靠地诊断为乳酸性酸中毒[1].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是在糖尿病的基础上发生的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虽不多见,但误诊率高,抢救困难,死亡率高.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8例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患者,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韩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方法与护理

    总结517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护理方法.分别从环境准备、仪器准备、患儿准备、避免交叉感染及结果判断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认为做好听力筛查的护理,能及早发现听力障碍,采取早期干预方法,避免听力损害的发生.

    作者:贺芬萍;滕林海;王娜;李璐;李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垂直-层级管理在神经外科管理中的应用

    总结了护理垂直-层级管理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升临床带教水平中的作用及效果.认为垂直-层次管理的试行对推动护理专业发展、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作者:葛家凤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2种三腔二囊管插管方法的比较分析

    目的 探索一种良好的三腔二囊管插管方法,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轻病人痛苦,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方法 将在本科住院治疗的57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病人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一种新的插管方法和常规插管方法置入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观察插管一次性成功率和恶心、呕吐、呼吸困难、误吸、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在57例病人中,改良插管法插管一次性成功率96.6%,常规插管法一次性成功率为71.4%;改良插管法不良反应发生率10.3%,常规插管法不良反应发生率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改良插管法插管一次性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病人痛苦少,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虞水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疼痛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半导体激光照射在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60例患者采用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并做好相应的护理.结果 60例患者中治愈16例,占26.7%;显效40例,占66.7%;有效4例,占6.7%;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93.3%.结论 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效果明显,安全可靠.

    作者:詹桂芳;李春香;傅佩芳;刘梦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1例Ⅲ期压疮采用康复新液湿敷联合局部氧疗的护理观察

    总结了1例康复新液联合吹氧治疗压疮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方法,认为康复新液湿敷联合吹氧治疗压疮疗效显著,且经济实用,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作者:靳桂芝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术前及术后的护理

    总结了4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要点、意义.主要包括术前的心理护理、生活护理、术前准备、颈动脉压迫试验;术后的麻醉苏醒期前后护理、生命体征监测、伤口局部观察和护理、体位及活动指导、抗凝护理、预防感染、饮食护理、监测血糖、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健康指导等.认为术前心理护理及完善的术前准备是手术治疗的基础护理措施,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及细致的护理是关键,健康指导对确保手术疗效、促进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王华;杨丽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某医院手卫生现状调查及干预措施

    目的 了解某综合性中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手卫生设施配置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手卫生依从性调查表和手卫生设施调查表,进行现场观察并记录在岗临床医务人员(医生220人,护士226人)手卫生依从性和各科室手卫生设施配置情况.结果 医务人员总体手卫生依从性为57.62%,护士的依从性高于医生(73.89% vs 40.91%,χ2=49.670,P=0.000);医务人员总体手卫生方法合格率82.88%,护士高于医生(92.81% vs 64.44%,χ2=33.170,P=0.000);医务人员总体干手方法合格率32.50%,护士高于医生(41.18% vs 18.97%,χ2=7.600,P=0.006).医院手卫生设施配备不完善.结论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改善医务人员手卫生行为势在必行,应采取多模式、多方面的干预措施完善手卫生设施和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作者:李焕芝;周玉贞;吴碧玉;张代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科室管理中使用护理质量检查本的做法和效果

    总结了科室管理中运用护理质量检查本的做法和效果,主要包括设计护理质量检查本,把护理质量检查本和交班本放在一起作为交班的内容,让每个护士了解护理检查本的相关内容,并根据要求进行实施.认为应用护理质量检查本,弥补了基层医院护士轮班勤的缺陷,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达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作者:张树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高强度超声聚焦刀治疗子宫肌瘤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了20例高强度超声聚焦刀在治疗子宫肌瘤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术前的心理准备、皮肤准备、胃肠道准备、皮肤脱脂脱气护理;术中一般护理、评价疼痛、观测治疗仪;术后的生命体征观察、皮肤护理、出院指导等.认为高强度超声聚焦刀是一种安全的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近期疗效可靠;细致、周到、全面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保障.

    作者:刘风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低血钠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 了解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低血钠发生的危险因素并讨论相关护理对策.方法 对38例危重患者进行观察和记录,并对可能发生低血钠的危险因素进行筛选和判定.结果 低血钠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患者患有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或肝硬化,低蛋白血症,短期内液体正平衡较多,基础疾病较严重及患者发生感染.结论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多种危险因素可导致低血钠的发生,且与护理密切相关,应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和护理,以避免低血钠的发生.

    作者:蔡玉琴;程玉红;杨丽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危机管理模式在预防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

    目的 降低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率.方法 对医院2009年~2010年发生并上报的住院患者跌倒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跌倒患者中,年龄>65岁的患者占86.67%,发生原因中护士评估能力不足是主要原因,占53.33%.结论 ≥65岁的住院患者应按常规进行防跌倒评估,提高护士的评估能力,识别高危患者;落实患者及家属防跌倒相关知识的教育、提高患者防跌倒的依从性是防止跌倒发生、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关键.

    作者:郑凯兰;梁四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新生儿特重度烧伤的护理

    总结了8例新生儿特重度烧伤的临床护理经验.护理措施包括早期、迅速、有效的输液护理、正确使用暖箱保温和采取烧伤保护性隔离、严密的病情观察、正确的烧伤创面护理、重视疼痛管理和营养支持、重视患儿家长的心理疏导.认为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新生儿特重度烧伤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促进新生儿康复.

    作者:高凤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高职护理分阶段教学理念实践与思维创新

    总结了当前各类教学理念和方法,并结合高职护理各阶段学习特点和任务倡导分阶段教学方式.主要包括循证护理、PBL教学法、互动教学与成功教育、人文护理教育等,认为可在不同学习时期根据各阶段教学目的 的侧重而实施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作者:王小琳;罗仕兰;周世群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个性化出院指导对胫骨加压钢板内固定取出术患者并发再骨折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性化出院指导对胫骨加压钢板内固定取出术患者并发再骨折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4月~2009年4月98例胫骨加压钢板内固定取出术患者为对照组,2009年5月~2010年5月102例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实验组实施针对性出院指导,分别于术后1个月和2个月调查患者依从性、再骨折发生率.结果 出院后1个月和2个月时实验组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出院2个月时未发生再骨折病例,对照组再骨折发生率为5.01%(P<0.05).结论 对胫骨加压钢板内固定取出术患者进行个性化出院指导是减少或避免术后并发再骨折的有效方式之一.

    作者:李兴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脊髓损伤后排尿功能障碍行盆底电刺激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SCI)后排尿功能障碍行盆底电刺激(PES)的观察和护理.方法 对38例SCI患者行PES治疗.治疗波频32Hz,波宽300μs,跃起时间3s,维持时间5s,停止时间10 s,每次30 min,每日1次,每周治疗6d休息1d,连续治疗2~3月.治疗前后观察每日自流尿次数、单次自排尿量及残余尿量,并行尿动力学检查.结果 PES治疗后自流尿次数和残余尿量均减少,单次自排尿量和大尿流率均增加.大尿流率时逼尿肌的压力在治疗后减少,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S治疗SCI后排尿功能障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其实施规范细致的护理有助于确保疗效.

    作者:周红;王际容;刘付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临床效果及护理

    目的 观察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 选择本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剖宫产术中发生宫缩乏力、前置胎盘等因素出血49例,随机分研究组23例实施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进行治疗,对照组26例采用传统的方法治疗,观察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4h阴道流血量、术后并发症等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无一例子宫切除,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止血迅速并能保留生育功能,是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阳小玲;朱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睡眠障碍对腹部手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睡眠对外科手术患者的影响及护理.方法 随机抽取187例外科手术患者,采取自拟调查表对其睡眠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64.5%的外科手术患者在手术前后2d,因为环境的改变和心理因素会出现入睡困难或失眠.术后主要由于伤口疼痛、治疗护理等因素影响睡眠.结论 应尽早发现手术前后睡眠紊乱的征兆,采取有效干预,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高云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患儿家长健康教育需求与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患儿家长及输液室护士对健康教育的态度,以提高健康教育质量,保护、促进门诊静脉输液治疗患儿的健康.方法通过对儿科门诊298名接受静脉输液治疗患儿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对7名输液室护士进行访谈,分析患儿家长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及护士实施健康教育的具体方法.结果 患儿家长对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与护士选择的施教内容是一致的,但在教育时间与实施方法上均存在差异.结论 为大限度缓解患儿家长焦虑、担忧情绪,加强健康意识,护士应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引导患儿家长养成良好的、促进患儿静脉输液治疗顺利完成的健康行为和方式,以达到治疗患儿疾病、促进患儿健康的目的.

    作者:彭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的心理特征及护理

    目的 探讨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改善精神病患者的家庭支持系统.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对125例住院精神疾病患者家属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精神疾病患者家属主要存在的问题:①缺乏精神疾病相关知识;②治疗信心不足;③担心疾病药物副作用;④担心疾病再次复发;⑤经济压力较重;⑥家属自身不良心态.结论 提示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在临床工作中越来越高,这不仅是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心理支持,还应重视提高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施仲芬;殷玮玮;张菊;戴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