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肌注胃复安致患者严重不良反应的护理

殷慧香

关键词:胃复安, 肌肉注射, 不良反应, 护理
摘要:胃复安乃是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作用主要为阻断延髓化学催吐中枢的多巴胺D2受体,而使上消化道平滑肌加强运动促进正向排空而起止呕作用[1].本研究通过对1例肌注胃复安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白内障患者手术后的家庭护理

    总结了白内障患者手术后的家庭护理(主要包括生活护理、饮食指导、睡眠及大小便护理),局部治疗的手段和方法,复诊指导等.提出了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的手术已经成为我国复明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越来越深入地向基层医疗单位普及.认为及时普及白内障手术的家庭护理知识是保证手术良好效果的重要环节.应引起所有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眼科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作者:宋晓菊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低频脉冲电疗仪治疗产后尿潴留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应用低频脉冲电疗仪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将52例产后尿潴留的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实验组采用低频脉冲电疗仪治疗,对照组采用物理诱导排尿治疗,获取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有效例数为24例,无效例数为2例,对照组有效例数为8例,无效例数为18例.2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且产妇能自解小便的平均时间实验组比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 应用电脑低频脉冲治疗仪治疗产后尿潴留方法简单,疗效显著,对降低因产后尿潴留引起的导尿术及减轻产妇痛苦有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秋燕;李晓雯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手术患者安全核查管理的体会

    目的 探讨患者安全核查制度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每位手术患者都按手术安全核查流程进行手术.结果 实施手术安全核查管理以来,手术室投诉率、差错发生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较2009年有显著下降(p<0.05),医护人员手术安全核查执行率较2009年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 实施手术安全核对制度有效杜绝了差错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欧阳庆;何时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PBL与CBL相结合教学法在骨科护理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提高临床护理教学效果.方法 在2008级本科护生的骨科护理临床见习教学中探讨运用PBL与C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结果 学生的学习热情较高,学习动力增强,兴趣浓厚,提高了自学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论 骨科临床见习教学实施PBL与C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能提高护生临床思维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激发了护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护生综合素质和学习效果,是临床见习教学改革的一种有益探索.

    作者:黄文春;罗宝凤;彭燕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108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救与护理

    总结了2009年1月~2010年12月108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急救、治疗与护理,认为采取及时有效的降眼压和手术治疗,严密观察围术期病情变化,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治愈率,使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和帕力木·阿内瓦尔;木尼拉·阿布都热依木;努尔斯曼·阿巴白克热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移动式护士工作站的临床开发及应用

    总结了移动式护士工作站的临床开发及应用效果,主要通过床旁无线网络系统将护士床旁操作与科室电脑系统连接到一起.认为移动式护士工作站为护士工作带来了方便快捷,为病人提供了安全高效的服务,提高了护理管理规范化水平.

    作者:张俊;胡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科住院病人中的应用

    总结了本院2008年来将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精神科住院病人的护理工作中,认为在住院精神病人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病人的满意度明显上升,主动配合治疗,提高了疗效和降低了复发率,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

    作者:陈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临床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CP进行护理.比较2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及早期功能锻炼的优良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7.0±1.2)和(14.5±3.1)日;(3321.53±765.91)和(5123.65±623.23)元; 7.5%和40.0%.早期功能锻炼的优良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5.5%和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临床路径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护理,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早期功能锻炼的优良率.

    作者:张雪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患儿家长健康教育需求与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患儿家长及输液室护士对健康教育的态度,以提高健康教育质量,保护、促进门诊静脉输液治疗患儿的健康.方法通过对儿科门诊298名接受静脉输液治疗患儿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对7名输液室护士进行访谈,分析患儿家长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及护士实施健康教育的具体方法.结果 患儿家长对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与护士选择的施教内容是一致的,但在教育时间与实施方法上均存在差异.结论 为大限度缓解患儿家长焦虑、担忧情绪,加强健康意识,护士应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引导患儿家长养成良好的、促进患儿静脉输液治疗顺利完成的健康行为和方式,以达到治疗患儿疾病、促进患儿健康的目的.

    作者:彭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人工通便配合腹部抚触治疗早产儿黄疸的护理观察

    目的 观察人工通便配合腹部抚触对早产儿黄疸的影响.方法 将92例早产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腹部抚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工通便,其余的护理措施2组均相同.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黄疸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工通便配合腹部抚触能促进早产儿早日排完胎便,有显著降低早产儿黄疸指数和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作用.

    作者:谭新要;赵清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肺泡灌洗术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探讨肺泡灌洗术在急性酒精中毒合并误吸后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应用和护理.方法 对38例急性酒精中毒合并误吸后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在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改善呼吸的同时予以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进行治疗,做好护理并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实施支气管肺泡灌洗患者术后呼吸频率较术前降低,血气分析提示血氧饱和度和血氧分压明显上升(P<0.05).结论 支气管肺泡灌洗有利于更好地救治急性酒精中毒合并误吸后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并通过有效的护理能大大增加救治成功率.

    作者:田锋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唇腭裂患儿手术后麻醉苏醒期的呼吸道管理

    总结了152例唇腭裂口腔颌面部先天性畸形.患儿手术后麻醉苏醒期的呼吸道管理体会.主要从拔管前的呼吸道管理、拔管特征、拔管后呼吸道管理3个方面进行了介绍.认为完善的气道管理,密切的生命体征观察是保证患儿平稳苏醒、手术成功的关键,是病人康复的前提.

    作者:肖玲;吴夏敏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1例婴儿口腔粘液囊肿的护理

    口腔粘液囊肿通常是由于粘液腺管阻塞、粘液潴留所致,可发生于唇、颊、舌粘膜,其表现为粘液囊肿位于粘膜下,约黄豆大小,呈半透明的无痛小疱.常因囊肿影响患儿进食甚至呼吸而入院.本科于2011年2月治愈1例先天性口腔粘液囊肿的患儿,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欢;杨清琼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细节管理在门诊输液室的实践与体会

    总结了细节管理在门诊输液室的实践与体会.根据门诊输液室的工作特点,注重对每个环节的细节管理,包括操作流程、病情的观察与处理、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处理、对病人的人文关怀等.认为细节管理提高了门诊输液室的工作质量,构建了和谐的护患关系,减少了差错与服务纠纷的发生,也促进了护士整体素质的提升.

    作者:顾玉琴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某医院手卫生现状调查及干预措施

    目的 了解某综合性中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手卫生设施配置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手卫生依从性调查表和手卫生设施调查表,进行现场观察并记录在岗临床医务人员(医生220人,护士226人)手卫生依从性和各科室手卫生设施配置情况.结果 医务人员总体手卫生依从性为57.62%,护士的依从性高于医生(73.89% vs 40.91%,χ2=49.670,P=0.000);医务人员总体手卫生方法合格率82.88%,护士高于医生(92.81% vs 64.44%,χ2=33.170,P=0.000);医务人员总体干手方法合格率32.50%,护士高于医生(41.18% vs 18.97%,χ2=7.600,P=0.006).医院手卫生设施配备不完善.结论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改善医务人员手卫生行为势在必行,应采取多模式、多方面的干预措施完善手卫生设施和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作者:李焕芝;周玉贞;吴碧玉;张代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电子动态喉镜下声带息肉及声带小结摘除的围手术期护理

    回顾性分析了本院2002年10月~2010年7月352例在动态电脑监控下行声带息肉、声带小结摘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认为在围手术期护理中,重点加强术前充分麻醉、心理护理,术中配合和术后护理,能使患者主观感觉良好、轻松配合手术、痛苦减少、创伤性小、成功率高,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的条件,是手术取得成功的保障.

    作者:张琳;赵焕;赵明;于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1例Ⅲ期压疮采用康复新液湿敷联合局部氧疗的护理观察

    总结了1例康复新液联合吹氧治疗压疮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方法,认为康复新液湿敷联合吹氧治疗压疮疗效显著,且经济实用,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作者:靳桂芝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低分子肝素动脉端给药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低分子肝素动脉端给药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有轻度出血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照给药途径不同分为静脉组(传统静脉给药)和动脉组(动脉端一次性给药),进行自身交叉对照.观察2组透析结束后透析器凝血等级、穿刺点人工按压止血时间(min)、继发性出血情况.结果 38例患者入选,2组均能顺利完成透析,透析器凝血2级以下,抗凝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静脉组比较,动脉组压迫止血时间更短(P<0.05)、继发性出血倾向更低(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动脉端一次性给药用量较小,既达到有效抗凝,又能缩短按压止血时间、减轻继发性出血倾向.

    作者:吴华;陆秋莲;彭晋红;张志慧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门诊输液区患者对护理服务需求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门诊输液区患者对护理服务需求,为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供依据.方法 以600例门诊输液区患者为研究对象,在调查开展前进行学习研讨,自行设计患者电话咨询表,建立患者个人档案,采用问卷调查法于周一进行护理服务需求调查,一周后电话回访,每周五组织护士评价,测量分析患者的需求.结果 问卷调查显示输液前患者对护士操作技能的首要需求高,输液中对护士能经常巡视的首要需求率占首位,输液后希望护士讲解有关疾病的预防知识、饮食指导和随诊指征.结论 门诊输液人数多,患者流量大,及时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并满足其愿望,是体现以人为本护理服务理念的关键.

    作者:冼少眉;温小玲;陈伟月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二重血浆置换联合免疫吸附应用于致敏肾移植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总结27例二重血浆置换联合免疫吸附应用于致敏肾移植患者的观察与护理经验,包括治疗前心理护理、患者准备以及护士准备;治疗中有效血管通路的建立、生命体征的严密观察、机器参数的严密监测;治疗后的血管通路的护理.认为充分的治疗前准备、治疗中的严密观察以及治疗后的专科护理是保障治疗顺利进行的必备条件.

    作者:王柠;李海霞;丁璐;徐兆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