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盆底重建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王芬

关键词:盆腔, 器官脱垂, 盆底重建术, 并发症, 预防, 护理
摘要:总结了32例有不同程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应用聚丙烯网片行盆底重建术后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做好术前准备,进行预防性治疗,术后做好预防网片侵蚀的护理,便秘、会阴体疼痛及尿潴留的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指导患者行盆腔肌功能训练,告知出院后注意事项及定期返院复查.认为应用聚丙烯网片行盆底重建手术是治疗盆底组织缺陷(功能障碍)的主要方法,手术前后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及健康指导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实施APN护理排班模式对减轻低年资护士工作压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实施APN护理排班模式与传统护理排班模式对低年资护士工作压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本院实施APN护理排班模式科室的36名低年资护士发放调查问卷表,分别在实施APN护理排班模式前1个月和实施后3个月进行调查.前者为传统组,后者为改进组.结果 实施APN护理排班模式与传统护理排班模式下低年资护士工作压力总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工作量及时间、病人护理、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工作环境及资源、管理及人际关系无明显差异.结论 实施APN护理排班模式比传统护理排班模式能减少低年资护士的工作压力,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曾乐容;周乐计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新生儿颌下测温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颌下与直肠测量新生儿体温两种方法的优劣.方法 对2008年6月-2009年12月本院200例新生儿同时测量颌下和直肠温度并记录,比较2种方法的测温效果.结果 颌下测温等同于直肠测温减去0.7℃,即与腋下测温准确度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颌下测温安全、准确、方便、快捷,可代替腋下测温,可供临床参考.

    作者:陈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静脉输液2种方法固定头皮针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在静脉输液中,在严格遵守无茵技术操作原则的情况下,静脉输液贴固定头皮针的佳方法.方法 把200名住院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三步法固定法和一步固定法进行效果对比研究.结果 观察组的头皮针固定时间和拔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头皮针脱落少.结论 静脉输液中采用一步固定法优于传统的三部固定法,可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减轻护士工作负担,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林宗莲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巧用中性笔筒巧取塑料大输液瓶拉环

    塑料大输流瓶包装已广泛进入临床.在每日进行集中配液时,连续取塑料包装的拉环时手指易出现勒痕且拉并没有易料.为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笔者采用中性笔笔筒巧取塑料大输流瓶的拉环,减少手指疲劳和勒痕,节约时间且拉环断裂少.

    作者:王玲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外伤截肢患者的负性心理反应分析及护理

    分析总结了外伤性截肢后患者的负性心理反应,包括恐惧和疑惑、痛苦和焦虑、烦恼和忧郁、悲观和厌世、消极和孤僻等.根据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的负性情感反应,对患者的康复和回归社会有重要作用.

    作者:韦金萍;吴凤菊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内支架置入治疗肝癌并发下腔静脉恶性梗阻的护理

    总结了46例内支架置入治疗肝癌并发下腔静脉(IVC)恶性梗阻的护理要点.主要包括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准备,术中密切观察病情、积极配合治疗,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认为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兰红艳;尹海蓓;刘艳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盆底重建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总结了32例有不同程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应用聚丙烯网片行盆底重建术后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做好术前准备,进行预防性治疗,术后做好预防网片侵蚀的护理,便秘、会阴体疼痛及尿潴留的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指导患者行盆腔肌功能训练,告知出院后注意事项及定期返院复查.认为应用聚丙烯网片行盆底重建手术是治疗盆底组织缺陷(功能障碍)的主要方法,手术前后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及健康指导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王芬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介入术后发生血管迷走反射的护理

    总结19例心血管介入术后发生血管迷走反射的老年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主要包括心血管介入术前做好心理护理,解除患者思想顾虑,拔鞘前做好预防工作,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及全身一般情况,及时识别并处理血管迷走反射.认为细致的术前、术后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及患者安全的关键.

    作者:彭蕾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痊愈妥敷料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痊愈妥敷料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8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痊愈妥敷料组和外科换药组,每组各39例,比较2组患者的治愈率.结果 痊愈妥敷料组治愈率高于外科换药组(x2=8.03,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痊愈妥敷料治疗糖尿病足具有创面愈合快,提高治疗效果的作用,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尹志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正交设计优选复方苍术消毒合剂煮蒸法空气消毒工艺的研究

    目的 探讨复方苍术消毒合剂煮蒸法进行空气消毒的佳工艺.方法 以细茵杀灭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消毒剂量、煮蒸时间、蒸发速度和浸泡时间对空气消毒效果的影响,并与传统燃烧法进行比较.结果 消毒剂量对细菌杀灭率有显著性影响(p<0.05),佳消毒工艺为:消毒剂量4.2/m3,浸泡时间90min,煮蒸时间60min,蒸发速度2500ml/h.煮蒸法的细菌杀灭率明显优于燃烧法(p<0.05).结论 优选得到的煮蒸法消毒工艺细菌杀灭率明显优于燃烧法,操作简便可控,消毒后空气舒适清新,值得推广.

    作者:覃喜香;林雅;朱卫星;温伟洪;白昆霞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自制约束手套预防病人意外拔管

    ICU病人病情危重,身体上带有多根管道.笔者在ICU工作多年,经常遭遇病人意外拔管.虽然各种约束带已应用于临床,可是仍然无法避免意外拔管.笔者根据手生理特点和运动性能以及集合各种约束带的优点,发明一种新的约束手套,现介绍如下.

    作者:凌云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静脉吸毒肺结核患者静脉采血法的探讨

    目的 探讨静脉吸毒肺结核患者静脉采血一次成功的方法.方法 对50例静脉吸毒肺结核患者静脉采血,采用自身对照法进行临床观察.A法:第1月选在患者前臂上较粗的血管,用7号采血针常规采血.B法:第2月选在患者腕关节旁及腕关节以下的细血管,用7号采血针连接5ml注射器采足血量后注入真空试管.观察两种方法的一次采血成功率.结果 2种采血方法的标本均未发生溶血现象;A法一次采血成功率为74%,B法为9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用腕关节旁及腕关节以下细血管,以采血针连接注射器采血的方法可提高一次静脉采血成功率,减轻患者疼痛,减少血管损伤.

    作者:李海涛;杜彩云;曹满霞;李沈丽;伍红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伦理学护患关系概念引导对儿科实习护生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伦理学护患关系概念引导对儿科实习护生心理状态的影响,为儿科护理临床实习教育工作提供方法依据.方法 在儿科实习3天后,对护生进行SCL-90量表测量,对其进行伦理学护患关系概念引导,出科时再次进行SCL-90量表测量,比较各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 一个月后实习护生心理情况总体有改善(p<0.05),其中躯体化、焦虑、人际关系和恐怖症状因子有明显改善(p<0.05),其它因子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按伦理学概念引导能积极调整实习护生的心态,使其更能够有效适应临床儿科护理工作.

    作者:陈浪;王彩仁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研究现状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在.ICU中已成为一项常规的护理操作,其重要性也得到了广泛认可.目前,国内外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的研究显示,传统的口腔护理方法无法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进行彻底的清洁,这与大量的临床观察是一致的.

    作者:康东红;唐彦;马香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前心理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48例乳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0例)和对照组(28例),实验组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仅进行一般护理,分别于入院时(心理干预前)和术前(心理干预后)采用SCL-90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 实验组经心理干预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焦虑、抑郁等因子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况无明显差异,两组干预前后与常模比较,焦虑、抑郁等因子都显著增高(均p<0.05).结论 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前的负性心理有明显改善作用.

    作者:郑日媛;卢梅;洪霞凤;罗荣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建立健康教育质控组,医护配合,采用多种健康教育方式,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比较教育前后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结果 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前,本组67例患者对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的依从率分别为:38.8%、13.4%;健康教育后,67例患者对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的依从率分别为:94%、85.9%,较健康教育前有明显提高(p<0.05);健康教育使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也得到较大的提高(p<0.05).患者对健康教育效果的满意率高,均在70%以上.结论 通过实施健康教育,使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曹虹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97例曾在本院门诊就诊或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持续质量改进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传统医疗服务模式实施护理,持续质量改进组通过评估、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实施、检验、应用等持续质量改进程序实施护理干预,对实施前、实施后3个月和6个月及两组间血糖、血压、体重指数、腰臀比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持续质量改进组实验开始后3个月及6个月血糖、血压(收缩压及舒张压)、体重指教(BMI)、腰臀比(WHR)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以护士积极参与的持续质量改进程序下的健康教育来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控制血糖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龚放华;王娟;金晶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温针灸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温针灸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时照组(50例).2组患者入院时均给予皮肤护理、情志调护、饮食处方等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温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2组均于治疗1个疗程、3个疗程、5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个疗程后2组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3个疗程后,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5个疗程后,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温针灸是临床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有效方法,配合全面的护理,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秀琼;梁远兰;卢丽琼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PBL结合情境教学法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BL)与情境教学相结合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使用效果.方法 将175名护生按年级分为两组,实验组(2007级,90名)采用PBL与情境教学相结合,对照组(2006级,85名)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对PBL结合情境教学法的各项教学效果评价均较好;期末考试成绩与对照组相比较,总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结合情境教学模式应用于急救护理学教学可使护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提高了护生知识面及动手能力,PBL结合情境教学法可提高急救护理学教学的教学效果.

    作者:林蔚;谭益冰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总结了19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有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主要是对患者早期临床症状和体征、预防护理措施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认为做到预见性看护,即早发现、早治疗,是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发生的重要措施.

    作者:肖静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