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苑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治疗小儿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小儿鼾症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扁桃体摘除和腺样体刮除术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鼻内镜下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腺样体残留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鼾症采用鼻内镜下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治疗,临床效果较好,较传统手术治疗方法更有优势.
作者:陆林泉 刊期: 2019年第05期
肿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是全球共同面对的公共卫生问题,但传统的治疗手段并没有取得满意的效果.近年来随着肿瘤免疫学的发展,通过调节或恢复患者自身免疫功能以清除或抑制肿瘤病灶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其中受关注的治疗方法之一为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该领域的两名科学家James Al ison和本庶佑也于2018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本文系统介绍了免疫点检查点阻断疗法中等多个靶点分子的历程和进展,并对该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作者:张一洋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性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5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76例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血脂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81.58%,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其血脂水平.
作者:杜曦;秦亚录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护理中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方法 的应用效果进行统计观察.方法:9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收治于2017年11月 ~2018年11月期间,并根据其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成常规组、干预组两组,在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干预组加强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对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抑郁、焦虑等心理情绪的改变情况进行统计评价.结果:与护理前对比,两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皆有所降低(P<0.05),同时干预组抑郁、焦虑评分要更低于常规组,两组比较,统计学意义确切(P<0.05).结论:对多伴有焦虑、抑郁心理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在对其采取护理干预中应加强心理护理干预的实施,缓解其不良情绪,提高治疗接受度.
作者:孙春燕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联合集束化护理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效果.方法:于2017年01月-06月本院内科收治的患者30例纳入常规组,行常规护理管理,于2017年07月-12月本院内科收治的患者30例纳入研究组,行临床护理路径联合集束化护理.结果:研究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临床护理路径联合集束化护理,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管理质量.
作者:武建梅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护理中优质化服务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10日-2018年3月10日200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优质化服务.比较两组小儿肺炎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家长对小儿肺炎疾病认知、小儿治疗配合度、体温正常时间、阴影消失时间;护理前后患儿精神和食欲评分.结果:实验组小儿肺炎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家长对小儿肺炎疾病认知、小儿治疗配合度、体温正常时间、阴影消失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精神和食欲评分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精神和食欲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化服务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家长疾病认知和患儿配合度,改善症状和恢复正常精神状态,提高食欲,家长满意度高.
作者:巨红霞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将系统化心理护理用于肾病肾病综合征患者中,分析对对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7例肾病综合征患者行分组研究,B组行常规护理,A组在此基础上加入系统化心理护理,对两组护理结果 进行研究.结果:A组护理后SAS、SDS评分与B组相比,相对更低(p<0.05);A组生活质量评分与B组相比,相对更高(p<0.05).结论: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而言,应用系统化心理护理效果显著,可改善其负面心理,提升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作者:孟莉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电子胃镜和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粘膜下病变中诊断比较的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消化道黏膜下病变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先后进行超声内镜检查,对照组患者进行电子胃镜检查.结果:两组患者分别采用电子胃镜和超声内镜进行诊断,其诊断符合率情况如下:观察组的诊断符合率为97.5%,对照组的诊断符合率为67.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胃镜和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粘膜下病变中诊断比较,超声内镜的检查效果更佳.
作者:罗瑕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具有癌变性乳腺增生组织手术切除的意义,探究乳腺增生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选取我院自2017年5月-2018年10月共入院的具有癌变性状乳腺癌组织增生患者共100例,并对100例患者实行不同医疗干预,将这100例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实验组,观察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50例,观察组患者将选用手术切除的方式进行治疗,切除具有癌变性状的乳腺增生的组织,并对这50例患者进行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对照组则是选取保守治疗的方式与多对照组形成鲜明的对比性.并对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观察.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实行不同的治疗干预手段发现,观察组的患者通过手术治疗,50例患者中有效人数为40人,治疗过程中的总有效率为80%,而采用保守治疗的50例化患者中,仅有29人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治疗后有效率仅达到58%,可见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本次研究过程中在对患有癌变性质的乳腺增生组织治疗的过程中,手术治疗优于传统的治疗方式,对疾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式,该方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夏自丽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低剂量CT与常规剂量CT的应用以及对早期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于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106例早期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全部接受常规剂量CT诊断、低剂量CT诊断.对两种不同剂量CT的扫描效果、放射剂量以及图像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早期肺癌检出率以及图像质量评分方面,低剂量CT与常规剂量CT结果P值>0.05,无统计学意义.在大有效辐射剂量、权重CT剂量方面,低剂量CT明显低于常规剂量CT,结果P值<0.05,统计学意义成立.结论:针对早期肺癌的检查,低剂量CT更为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唐琴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法舒地尔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笔者科室于2016.12~2017.11期间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等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常规治疗+法舒地尔,乙组在甲组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乙组治疗优良率为91.42%、较高于甲组71.43%(P<0.05);治疗后,两组Fegl-Mevver、NIHSS评分经比较,均有较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法舒地尔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促进受损神经功能恢复,优化疗效,提升患者运动能力.
作者:闫雷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对于65岁以上体检人群生活方式的改变研究.方法:选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体检的96例65岁以上老年人群.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老年人群采取健康管理,对照组老年人群不采取相关管理措施.观察老年人群管理后生活质量等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管理对65岁以上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积极影响,值得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
作者:汪丽娜 刊期: 2019年第05期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整形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脂肪干细胞取材方便、组织来源丰富、增值能力强、创伤较小,在整形外科得到了有效应用,是解决各种医学难题的理想材料.本文将对脂肪干细胞在整形外科中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研究.
作者:袁方;朱京成 刊期: 2019年第05期
中医药开放性实验室建设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教学的场所,通过开放性实验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意识.因此,建设中医药开放性实验室对于促进中医药院校学生学习具有重要作用.本次研究对中医药开放性实验室建设的开放形式、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几点建议作出浅要分析,期望给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张静 刊期: 2019年第05期
为了研究北海市合浦县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突变情况,为婚检、产检地贫筛查双阳的夫妇是否要进行该病的产前诊断提供临床依据,故采用GaP-PCR技术结合PCR/寡核苷酸探针反相斑点杂交法及PCR/寡核苷酸探针反相斑点杂交法,在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对北海市合浦县1862例婚检及孕检夫妇进行地贫基因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对合浦县的婚检、产检夫妇的地贫基因检测,发现该县地贫高风险家庭的比率是相当高的.由于合浦县的人口基数大,为了提高该县的人口素质,一定要把婚检、产检的人群作为重点的服务对象,把好地贫筛查和基因检测的大关,从而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
作者:郭少云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入组对象选自2017年6月-2018年5月期间,从院外诊治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患者当中选取6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为单眼,按照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33例,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观察组35例,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滴眼,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不同治疗,观察组干眼症评分、角膜荧光染色评分以及泪膜破裂时间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患者来说,给予患者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滴眼,效果确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宁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对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预防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 ~2018年8月在我中心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的1250例小儿资料,分析和总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原因.结果:本组1250例小儿预防接种后发生不良反应29例(2.32%),分析表明疫苗自身因素、接种个体因素、疫苗应用因素及预防接种针次是不良反应发生主要原因;基础性免疫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9%,显著低于加强性免疫的4.06%(P<0.05);春冬季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3%,夏秋季为3.22%,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百白破疫苗接种后有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原因较多,且以加强性免疫、夏秋季接种易发生,应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宋月兰;修慧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针灸理疗治疗颈椎病患者,对于患者疼痛的影响,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本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共收治颈椎病患者100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将颈椎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颈椎病应用常规理疗治疗,观察组颈椎病应用中医针灸理疗治疗,比较两组颈椎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颈椎病的有效率98%优于对照组颈椎病的有效率72%,两组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对应治疗前,两组颈椎病患者的VSA疼痛评分比较,其结果相似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对应治疗后,两组颈椎病患者的VSA疼痛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能够明确观察到的是,观察组颈椎病到VSA疼痛评分改善范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针灸理疗能够有效治疗颈椎病,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
作者:陈淑珍;王云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究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啶对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药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44例手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观察对象,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2例,患者均进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观察组患者在诱导麻醉前10min开始静脉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并维持至手术结束.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不同时间段平均动脉压、静脉麻醉用药量以及躁动、镇静、舒适度评分.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围术期不同时间段的平均动脉压检测值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啶的观察组患者丙泊酚用量和瑞芬太尼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啶的观察组患者躁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镇静评分及全麻后身体舒适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过程中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啶能够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少患者静脉麻醉用药量,镇静效果良好,能够有效预防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提高患者全麻后身体舒适度,具有临床使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徐林;何俊 刊期: 2019年第05期
医院信息管理中应用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可实现高效就医,降低院内纠纷事件,提升医院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但当前我国各大医院卫生信息管理中计算机信息化建设还不完善,计算机卫生信息管理系统有待发展.故本文就妇幼医院卫生信息管理优势及信息化建设方法进行探究,为其他医院实现卫生信息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作者:柳健 刊期: 201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