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脂肪干细胞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浅析

袁方;朱京成

关键词:脂肪干细胞, 整形外科, 临床应用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整形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脂肪干细胞取材方便、组织来源丰富、增值能力强、创伤较小,在整形外科得到了有效应用,是解决各种医学难题的理想材料.本文将对脂肪干细胞在整形外科中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研究.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MRI和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分析MRI和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60例进行研究,分别对其实行CT、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诊断阳性率以及腰间盘突出相关征象诊断情况.结果:CT检查阳性率为81.67%,MRI检查所得阳性率为95%,,差异显著(P<0.05).CT检查椎间盘积气、钙化诊断符合率高于MRI检查(P<0.05),CT检查椎间盘变性、脊髓变形、硬膜囊受压诊断符合率低于MRI检查(P<0.05).结论:MRI和CT检查腰椎间盘突出各有优势,CT检查可直观反映腰椎间盘积气、钙化,MRI检查直观反映脊髓、硬膜囊受压情况等,两种检查方式均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有良好应用效果.

    作者:郑志鸣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免疫检验技术临床实践应用现状的研究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免疫检验的方法 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患者100例,2016年3月~2017年3月是研究收治时间,随机分为2个实验小组,研究组、对照组,其中研究组运用免疫检验技术,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的临床检验.探讨组间患者检验分析结果 的符合率.结果研究组的符合率与对照组相比更高,P0.05.结论 临床免疫检验结果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在临床免疫检验之前行有效的质量控制,以此确保临床终检验结果准确性.

    作者:袁喜逢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重症结核病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析重症结核患者所实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7-2018年间接收治疗的100例重症结核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增添了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在重症结核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地提升护理效果,对改善病人病情有着明显的帮助.

    作者:刘佼佼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阴道超声波探头经直肠在妇产科诊断中应用

    目的:分析经直肠超声与经阴道超声在妇产科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本研究选取148例妇产科疾病患者均经直肠超声及经阴道超声检查,并与经腹超声诊断进行对比,结合临床病理检查评估三种诊断方法的符合率.结果:经直肠超声诊断,检出140例,诊断符合率为94.59%;经阴道超声诊断,检出135例,诊断符合率为91.22%;经腹部超声诊断,检出96例,诊断符合率为64.86%.经直肠超声、经阴道超声诊断符合率均明显高于经腹部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疾病诊断过程中,经直肠超声与经阴道超声均具备显著价值,两种诊断方法可联合使用,优势互补,以此为进一步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魏红专;巨桂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处方分析在中药房药学服务中的应用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中医药行业的不断发展,各医院在疾病治疗过程中也开始应用到比较多的中药制剂,这也就给予中药房中药学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处方分析作为药房药学中的重要步骤,也就要求相关医疗机构能够加强对处方分析工作的重视力度,借此来减少处方不合理等问题的发生,并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本文主要就处方分析在药房中药学服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分析.

    作者:景照宇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在霉菌性阴道炎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6月收治的128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复发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疾病复发率3.1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13% 和14.06%,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相互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霉菌性阴道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肖丽芬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应用

    目的:对单孔腹腔镜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式以及疗效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于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方案,对于观察组患儿,采用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方案.对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详细记录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儿,同时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儿.对照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3/50)6.0%,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50)2.0%,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结论:通过对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采用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方案,疗效显著,同时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冷亚飞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康复治疗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系统化的康复治疗对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1名慢性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以名字姓氏字母排序进行编号,进行为期240天的系统化康复治疗.对比所有患者进行系统化康复治疗前后的病情恢复情况.结果:为期240天的系统化康复治疗后,采用住院观察量表NOSIE-20评估所有患者后,发现治疗后所有患者的总积极因素评分大幅提高,病情总评分则呈下降趋势,前后分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的康复治疗方案可大幅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帮助患者早日康复且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作者:孙辉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甲状腺功能检查在孕期检查中的意义

    目的:研究对孕妇在孕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6月到2017年6月来我院定期产检的1000例孕妇其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进行分组,其中接受孕期甲状腺功能检查的孕妇500例为观察组,另外未接受甲状腺功能检查的孕妇50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孕妇在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及胎儿窘迫上的不良妊娠事件发生率均要比对照组孕妇低,差异检验提示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妇孕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可及时发现异常,采取针对性处理举措,能够有效减少由甲状腺功能异常引起的不良妊娠发生率、保证新生儿出生质量.

    作者:于澎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8月至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43)与对照组(n=43).研究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术治疗,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具有出血量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学谦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胃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和探究在胃出血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 随机从我院在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胃出血患者中抽取130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而实验组患者给予了系统性的优质护理服务,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的护理总有效率(98.46%)及满意度(100.0%)均比对照组的(89.23%)、(89.23%)高,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胃出血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为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出血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刘秋芬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肺部细菌感染诊断中联合检测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肺部细菌感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肺部细菌感染疾病患者148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的外周血进行采集,检测相关指标并对比两组检测结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血清降钙素原阳性率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部细菌感染疾病应用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提高了诊断效能,是较为理想的可供参考的指标,值得推广.

    作者:陈玲玲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抗生素降阶梯疗法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和研究抗生素降阶梯疗法对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入我院治疗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抗生素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抗生素降阶梯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总时间、感染控制时间等相关指标,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之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总时间和感染控制的时间要明显多于观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临床疗效上来看,对照组患者中有42例患者治疗效果较好,治疗总有效率为71.19%,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的96.6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抗生素降阶梯疗法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进行治疗,有利于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农荣斌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手术室患者254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风险管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8.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的72.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风险发生率为0.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在手术是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可提高手术室护理服务满意度,降低风险发生率.

    作者:王艳峰;刘玉剑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护理措施

    目的:探索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护理的佳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6月一2017年1月患有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患儿24名,对患儿进行环境护理、饮食护理、呼吸体位护理、用药护理、症状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所研究的24例患儿,有21例患儿痊愈,2例患儿显效,1例好转,有效率达100%.结论: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症状需要采用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这对于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病情具有重要帮助作用.

    作者:刘艳辉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出血性胃炎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出血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共72例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通过奥美拉唑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硫糖铝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联合组各项临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5.5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5.00%,对比有明显差异(X2=5.258,P=0.022).结论: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出血性胃炎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在短时间内有效缓解患者出血症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且安全性较高,无严重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毅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急诊急救措施分析

    目的:对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急诊急救措施进行对比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8年8月入治儿科重症肺炎患者共6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方法救治,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救治基础上应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发绀消失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心率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患儿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Sa O2、PaO2、pH显著升高,PaCO2显著降低,且以上各指标组间对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共5例,占16.7%.观察组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情况明显较好,且两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方式进行治疗可以显著减少患儿的住院时间,改善患儿的各项生理指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显著,值得广泛应用推广.

    作者:杨占双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温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温针灸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在2016年5月至2018年6月时间段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共150例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将150名患者的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有患者75例、实验组有患者75例,对照组进行单一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药物的基础上增加温针灸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更具有优势,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温针灸能够有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秀英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浅析血栓通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注射用血栓通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5年6月诊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0例,所有入选患者均自行放弃冠脉再通治疗.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基础治疗为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基础治疗加用注射用血栓通为观察组,疗程1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心功能平均值明显优于对照组,超声心动图LVEF平均值高于对照组,心肌梗死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可明显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指标,提高疗效,改善心功能,减少不良事件.

    作者:白旭晨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因素的分析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因素的分析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8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设定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健康孕产妇80例,设定为对照组,统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因素及两组母婴结局.结果: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龄≥35或≤20岁、初中以下学历、BMI>24kg/m2、多胞胎、孕产妇母亲高血压病史、做家务>3h/d、孕早期未服叶酸;观察组剖宫产、早产、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黄疸、低出生体质儿、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了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因素,可进行有效预防,对母婴结局具有改善作用.

    作者:王海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