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温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评价

李秀英

关键词:温针灸, 急性期周围性面瘫,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温针灸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在2016年5月至2018年6月时间段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共150例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将150名患者的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有患者75例、实验组有患者75例,对照组进行单一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药物的基础上增加温针灸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更具有优势,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温针灸能够有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应用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

    目的 为了研究对老年脑梗塞患者在肢体功能恢复中采用康复护理的具体恢复效果,根据研究结果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通过对照实验法选取2018.3月—2018.9月在我院收治的88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给予对照组一般常规性的治疗干预,给予康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康复训练,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恢复效果.结果 康复组患者肢体恢复总有效率93% 高于对照组68%,康复组的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统计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脑梗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有助于患者早日恢复肢体功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肢体康复治疗具有临床医疗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侯芳芳;王娟;陈云云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结果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目的:分析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方法:选取200例妇科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均选取中段尿液作为检测标本,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尿液采集方法进行检验,研究组患者则对阴道分泌物进行处理后,对尿液采集进行检验,对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 进行对比研究,并对相对应的解决对策进行探讨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白细胞、红细胞检出率以及上皮细胞、蛋白质的检出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尿常规检验结果中,阴道分泌物会导致检验结果准确性下降,为保证检验结果不受影响,应制定样本采集的操作流程要求,并对负责检验的人员进行统一的培训,提高尿液采集操作的专业性.

    作者:赵丽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利普刀与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研究

    目的:研究利普刀和微波治疗应用于慢性宫颈炎患者中的有效性.方法:对本医院治疗的6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实施临床研究,选于2016年4月至2018年7月,分组法采取随机双盲法,一组纳入30例,试验组采用利普刀治疗,对照组采用微波治疗,记录两组轻度及中度慢性宫颈炎患者、重度慢性宫颈炎患者治疗有效合计率,并对比两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结果:试验组轻度及中度慢性宫颈炎患者治疗有效合计率略高于对照组数据,但无组间数据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重度慢性宫颈炎患者治疗有效合计率高于对照组数据,有组间数据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用时短于对照组数据,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数据,有组间数据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宫颈炎患者开展利普刀或微波治疗均可获得良好效果,且利普刀治疗重度慢性宫颈炎患者的疗效更优.

    作者:徐学华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手术显微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在手术显微镜下完成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的疗效.方法: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20例在我院住院进行手术显微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的患者,观察期手术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手术后JOV、VAS和ODI改善率情况.结果:切口长度为(2.8±0.9)cm,手术时间为(51.0±10.1)min,出血量为(25.0±5.0)mL,住院天数为(9.2±3.0)d.术后3个月回访时,JOA改善率分为88.3%±8.6%,VAS改善率为85.4%±2.9%,ODI改善率为86.5%±8.3%.结论:手术显微镜下完成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视野清晰,可减少对神经根及硬膜囊的手术刺激,安全、可靠性好.

    作者:赵志勇;孙贻忠;刘园园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急诊护理干预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救治效果

    目的:分析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应用急诊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0月急诊室收治的15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根据急诊护理方案不同分组,对两组的护理效果及并发展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93.33%(70/75)显著高于对照组82.67%(62/75)(P<0.05);观察组抢救后并发症发生率5.33%(4/75)显著低于对照组22.67%(17/75)(P<0.05).结论:急诊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质量,提升救治效果和预后情况显著,及时监测护理风险开展预见性护理,预防并发症,有助于开展后续治疗.

    作者:张彪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血脂检验重要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择取2016.6-2017.6本院诊疗的糖尿病患者(54例)和相同时间段内参与体检的健康人群(54例)当做研究的一般对象,并对他们实施血脂含量的相关检验,将检验的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患者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高密度脂蛋白固醇(LDL-C/HDL-C)指标均比健康人群高,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的进行血脂检验能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进一步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郭飞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内科老年患者护理分析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逐渐加剧,且数量的增加速度日趋加快,而大部分老年人身体机能较差,自我护理、管理能力及行动能力均不高,在这种情况下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便会逐渐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应采取行之有效干预对策,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本文将对内科老年患者护理展开分析与研究.

    作者:孙素英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POCT法与化学发光法检测心肌标志物的结果比较

    目的:比较POCT法与化学发光法在心肌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76例疑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抽取2份样本量相同的静脉血样本,均进行CK-MB、Myo、CTnT检测,其中一份采用POCT法检测,另一份送往检验科用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 及其检测时间.结果:POCT法与化学发光法检测的CK-MB、Myo、CTnT水平无明显的差异(p>0.05);POCT法诊断急性心梗的特异度较化学发光法明显升高,但其敏感性显著低于化学发光法(p<0.05).POCT法检测时间较化学发光法明显缩短(P<0.05).结论:POCT法与化学发光法检测心肌标志物的结果基本一致,且POCT法特异性较高,检测时间短,但POCT法的检测成本较高,且敏感性不高,极易漏诊,故其主要适用于门急诊或病房床旁急性心梗的快速诊断.

    作者:马媛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应用不同腹膜透析导管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不同腹膜透析导管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的预后效果,为慢性肾衰竭患者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腹膜透析导管治疗的9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1组(末端直管)、实验2组(卷曲管).对比2组维持性腹膜透析慢性肾衰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随访1、2年患者生存率情况.结果:组间术后导管移位、入液疼痛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其余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存率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末端直管、卷曲管用于维持腹膜透析慢性肾衰患者各有优势,为了保证患者腹膜透析治疗效果,需综合患者个体情况合理选择.

    作者:谢长英;朱广斌;杨亮;张自刚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中老年骨关节疾病的联合用药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中老年骨关节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我诊所选取2017年02月 ~2018年02月52例中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26)和常规组(N=26),塞来昔布胶囊单一治疗,定义为常规组,塞来昔布胶囊联合透明质酸钠注射与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钙治疗,定义为研究组.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16%),常规组总有效率为(76.92%),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指标以及膝关节严重性指数ISOA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指标以及膝关节严重性指数ISOA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中老年骨关节疾病采用塞来昔布胶囊联合透明质酸钠注射与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钙治疗,治疗效果优异,值得推广.

    作者:唐启彬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观察建立急诊严重创伤患者绿色护理通道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绿色护理通道用于急诊严重创伤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经过对本院2014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46例严重创伤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7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绿色护理通道,对比两组急诊至手术室时间、失血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急诊至手术室时间、失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89%)明显高于对照组(86.30%),P<0.05.结论:采取绿色护理通道可以显著地缩短急诊至手术室时间、减少失血量并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宁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的研究

    目的 对临床微生物检验与细菌耐药性监测进行研究.方法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从本院中选取研究对象,本次选取120株非重复临床分离株.而且需要对本次所选取的研究对象进行细菌对抗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在本次所有研究对象中,包括34株革兰阳性菌,86株革兰阴性菌.而其中的革兰阳性菌占比为28.33%,革兰阴性菌占比为71.67%.而且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包括18里血液与骨髓标本,32例尿液标本,38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19例伤口以及软组织标本,同时还包括13例的其他标本.结论 对临床微生物检验和耐药性进行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医学界的进步,值得推广.

    作者:李大可;骆海涛;杨亮;王菲菲;于婧;贾志刚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后采取不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见解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等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肠道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患者术后的应用能缩短住院及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况.

    作者:李娜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普通胃肠镜与无痛胃肠镜检查前后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普通胃肠镜与无痛胃肠镜检查前后的护理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在本院实施胃镜检查的11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按照其检查与干预的方式纳入实验组与普通组(n=55).普通组实施普通胃肠镜检查与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实施无痛胃肠镜检查且辅以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普通组护理满意度为85.4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100%,组间差值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组检查期间出现7例并发症,实验组出现1例并发症,实验组数值相对较低(p<0.05).结论:无痛胃肠镜检查前后辅以综合性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避免患者并发症的产生.相较于普通胃肠镜检查及护理模式,其干预价值更高,建议推广使用.

    作者:余致华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泌尿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药敏分析

    为了分析泌尿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学特点,总结药敏分析结果.本实验随机选取60例泌尿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采集切口分泌物展开病原菌培养,对病原学特点和药敏结果展开分析和探讨.

    作者:米玉龙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生活饮用水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环保意识逐渐提高,对生活饮用水的要求和标准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提高生活饮用水的检测标准,并且采用更为先进的检测设备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保障人们的安全饮水.文章基于此,首先阐述了生活饮用水检测的重要意义,其次分析了在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后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旨在加强对生活饮用水的安全管理,保障人们的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

    作者:贾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低剂量螺旋CT技术和X线胸片技术诊断肺结核的效果对比

    目的:剖析低剂量螺旋CT与X线胸片在肺结核筛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本院中2016年4月至2018年7月间接治的46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的意愿分为两组,使用胸部X线检查的患者为对照组,实验组则使用低剂量螺旋CT进行检查,每组中包含23例患者.观察对比两种诊断方案的诊断准确率.结果:使用低剂量螺旋CT检查的实验组确诊22例,确诊率为95.65%,而对照组确诊17例,确诊率为73.91%,两组相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低剂量螺旋CT应用于肺结核筛查中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确诊率,能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薛洪广;杨发达;明永运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高效联合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的影响

    目的:分析高效联合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80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使用高效联合抗病毒疗法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第3、6、9、12个月CD4+T淋巴细胞计数进行检测及分析.结果:与治疗前比较,HAART治疗后的第3、6、9、12个月时,80例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会随着长时间的治疗呈上升趋势,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80例患者治疗后第3、6、9、12个月后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90.55±28.97)个/μL、(109.40±32.21)个/μL、(129.60±36.62)个/μL、(140.66±44.75)个/μL,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比治疗前高(P<0.05).结论:艾滋病使用高效联合抗病毒治疗,有利于提升患者外周静脉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修慧;宋月兰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TSH检测在孕前优生检查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促甲状腺激素(TSH)检测在孕前优生检查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7年12月在我中心接受孕前优生检查的育龄妇女955名,所有对象均接受TSH检测,观察记录TSH检测记录并对检测异常妇女的妊娠结局进行跟踪随访.结果:955名接受TSH检测的育龄妇女中有65例出现异常,异常率为6.81%,随着年龄的增长,TSH检测异常率随之升高,对65例异常妇女的妊娠结局进行跟踪随访,有57例妊娠,妊娠率为87.69%,有2例妇女因人工流产结束妊娠,其余55例均顺利分娩,围产期未出现早产、胎儿宫内窘迫或产后出血等不良妊娠结局,TSH检测异常妇女的顺利分娩率为84.62%.结论:在孕前优生检查中实施TSH检测对于综合评估育龄妇女健康状况,及早进行对症治疗,提高优生优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谢晓东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8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显著(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并发症总发生率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普桂海 刊期: 2019年第05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