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分析

宋月兰;修慧

关键词:百白破疫苗, 不良反应, 原因, 预防
摘要:目的:对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预防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 ~2018年8月在我中心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的1250例小儿资料,分析和总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原因.结果:本组1250例小儿预防接种后发生不良反应29例(2.32%),分析表明疫苗自身因素、接种个体因素、疫苗应用因素及预防接种针次是不良反应发生主要原因;基础性免疫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9%,显著低于加强性免疫的4.06%(P<0.05);春冬季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3%,夏秋季为3.22%,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百白破疫苗接种后有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原因较多,且以加强性免疫、夏秋季接种易发生,应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规范化接种护理管理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目的:探析儿童预防接种中实行规范化接种护理管理的积极作用.方法:择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在我院疾控科接种预防疫苗的280例儿童为对象,依据护理管理方式的差异将其列为试验组(140例)、常规组(140例),常规组施行常规的预防接种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施行规范化接种护理管理,评比两组儿童疫苗接种率、不良反应率及家长满意度的差异.结果:与常规组的情况相较,试验组儿童的疫苗接种率和家长满意度显著更高,而接种后不良反应出现率显著更低(P均<0.05).结论:儿童预防接种中推广实施规范化接种护理管理,可提升儿童疫苗接种率和家长满意度,并有利于降低不良反应率,效果确切.

    作者:彭桂英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性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性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5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76例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血脂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81.58%,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其血脂水平.

    作者:杜曦;秦亚录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CT检查在结肠癌致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CT检查在结肠癌致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6年的2月到2018年的2月这个时间段中取材并开展本次研究,所选取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总计40例,患者入院后均接受CT检查以及X线片检查,查阅我院内与患者相关的各个方面资料,综合分析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CT检查结果显示肠梗阻患者有38例,在总选取患者中占据比例为95.00%,X线片检查结果显示肠梗阻患者有29例,在总选取患者中占据比例为72.50%,CT检查的诊断准确性与X线片检查进行比较明显较高,CT检查判断出肠梗阻由结肠癌所引起的患者数量与X线片检查进行比较明显较多(P<0.05).结论:CT检查能够准确诊断结肠癌所致肠梗阻患者的病情,将肠梗阻患者的病因、病灶部位以及病情程度均反映出来,为后期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指导,应用价值显著,应当得到广泛使用.

    作者:罗义其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个性化护理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关于个性化护理方式应用在术后黏连性肠梗阻患者的当中的效果分析.方法 愿在2017年6月到2018年8月收治的术后黏连性肠梗阻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个性化护理组,每组患者平均为41例,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相对应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指导,比较并评价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评价两组研究对象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患者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本文的个性化护理组都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术后黏连性肠梗阻的患者,护理时通过个性化护理方式进行指导能有效的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使用的意义.

    作者:牛海英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急诊护理干预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救治效果

    目的:分析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应用急诊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0月急诊室收治的15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根据急诊护理方案不同分组,对两组的护理效果及并发展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93.33%(70/75)显著高于对照组82.67%(62/75)(P<0.05);观察组抢救后并发症发生率5.33%(4/75)显著低于对照组22.67%(17/75)(P<0.05).结论:急诊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质量,提升救治效果和预后情况显著,及时监测护理风险开展预见性护理,预防并发症,有助于开展后续治疗.

    作者:张彪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实践及相关问题分析

    文章就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含义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当前医院后勤服务存在的问题,包括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缺乏专业后勤管理人才、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以及缺乏文化共享等,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作者:李新辉;郝鹏飞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硫酸镁与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效果及血清学指标分析

    目的 分析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应用硫酸镁与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后患者病情的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进入本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共80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硫酸镁与硝苯地平联合治疗者设定为实验组,给予硫酸镁治疗者设定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干预后,实验组病情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血清学指标方面,治疗干预后,实验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硫酸镁治疗相比,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应用硫酸镁与硝苯地平联合治疗的效果更显著,可明显改善血清学指标,故方案推广意义大.

    作者:于巍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探讨治疗晶状体悬韧带断离致白内障晶状体半脱位的有效方法

    目的:分析治疗晶状体悬韧带断离所致白内障晶状体半脱位的有效方法 .方法:2017年6月 ~2018年6月,对我院收治的32例(32眼)由晶状体悬韧带断离所致白内障晶体半脱位患者进行治疗,结合其病情,对其中24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另外8眼行小切口现代囊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术后患者视力变化情况及手术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患者术后视力和术前比较,皆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0.05),且并无人工晶状体脱位、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晶状体悬韧带断离导致白内障晶状体半脱位患者的治疗,应采用正确术式,以娴熟的手术技巧来保证治疗效果.

    作者:甄静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急诊经口气管插管抢救中重度脑出血的价值评价

    目的:分析急诊经口气管插管抢救中重度脑出血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中重度脑出血患者83例进行研究,采取随机抽签方式分组,分为常规组(n=41)和实验组(n=42),分别采取常规经鼻插管抢救和急诊经口气管插管抢救,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插管后,实验组患者PaCO2、血压、呼吸、心率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高血糖、呼吸衰竭、肺炎发生率分别为7.14%、11.90%、2.38%、7.14%,均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急诊经口气管插管抢救中重度脑出血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生命体征,减少并发症发生,安全性较高.

    作者:李加桂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新时期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创新分析

    在当前时期,受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及其行为方式均发生了显著性的改变,人口计划生育也随之增添了全新的内涵.由于广大人民群众需求的不断增加,计划生育改革逐渐深化,使得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也更加艰难.对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来说,改革创新成为其不得不直面的重要课题.因此,在本篇文章中,笔者特以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创新的价值作为切入点,深入探讨新时期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创新举措,旨在为奋斗在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一线工作岗位的工作者提供可借鉴和参考价值.

    作者:宋娟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预防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感染预防控制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患者感染预防控制中预防性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选2017年6月 ~2018年10月于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10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1组、研究2组,各53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预防性护理,对比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 研究2组感染发生率(0.00%)低于感染1组(13.21%),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也均低于研究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感染预防控制中应用预防性护理可降低感染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效果可靠.

    作者:苏凌阳;孔玲洁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脂肪干细胞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浅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整形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脂肪干细胞取材方便、组织来源丰富、增值能力强、创伤较小,在整形外科得到了有效应用,是解决各种医学难题的理想材料.本文将对脂肪干细胞在整形外科中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研究.

    作者:袁方;朱京成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浅议网络环境下如何加强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在这个信息高速流通的社会中,计算机网络成了一种必不可少的渠道,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而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也为各行各业的信息管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如在医院中,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就在医院收费、信息采集、药品管理以及医务信息统计与查询等多方面为医院信息管理提供了便利.因此,在当今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环境下,我们必须继续紧跟时代的步伐,进一步加强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这样才能不断强化医院管理水平,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范龙飞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预见性护理程序对老年痴呆护理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程序对老年痴呆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2月 ~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40例老年痴呆患者,按照奇偶评分法,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2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经护理后,其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运用,护理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王琳;刘亚玲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小儿临床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科学、客观分析小儿临床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和效果.方法:笔者结合我院于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100位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分析,把100位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人,对对照组进行匹多莫德单纯用药治疗,对实验组进行匹多莫德与玉屏风颗粒联合治疗.根据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对两种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的有效率为66.00%、94.00%,IgG水平为(7.77±2.01)g/L、(8.91±1.36)g/L,复发时间为(2.01±1.06)d、(3.91±1.01)d,两个小组在本文的分析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意义(P<0.05).所有100位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或者毒副反应.结论:从本次分析结果可以了解到,科学的把匹多莫德与玉屏风颗粒联合使用,对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效果较好,并且好于单纯的使用单一药物进行治疗的效果,与此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延缓复发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唐玲花;薛春兰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于2017.12.20-2018.6.20开展临床对比研究,选择66例慢性胃炎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3例,对照组仅给予奥美拉唑,实验组则给予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比较,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0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12%,对照组为分别为78.79% 与30.30%,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刘薇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痛风饮食应注意的问题

    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之下,人们的经济收入与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使得诸多人的饮食结构变得更加多元化与不合理化,导致很多人患有不健康饮食习惯所导致的疾病,痛风即为其中一种,发病后给患者造成的身体不适感与压力较大,所以患者需要对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饮食习惯加强重视,在日常生活中把握好痛风疾病预防与控制的饮食要点,合理进食,以此有效降低疾病发生风险以及严重性.在本文的研究中即就从痛风饮食食物的不宜、宜食用两个方面进行了饮食注意事项的总结分析.

    作者:陶莉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3种方法联合检测在老年梅毒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3种方法 联合检测在老年梅毒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梅毒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法(TPP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对比三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 .结果:联合检测的梅毒阳性率高于TP-ELISA、TPPA、TRUST单一检测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方法联合检测可提高老年梅毒患者的诊断准确性,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赵彩亮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酶联免疫吸附法与胶体金法检测梅毒抗体的比较

    梅毒螺旋体,属于幽门螺杆菌一个亚种,是人类梅毒的病原体.梅毒试验主要是分析血液中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的抗体,以确定感染梅毒螺旋是否是受感染的梅毒螺旋体.本文采用60名患者的血清样品与由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和胶体金方法检测梅毒.通过对着两种梅毒抗体的研究后,使得我们能够清楚的认识到这二者之间的优势所在.旨在促进临床医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对于获取梅毒和先天性梅毒的控制性,继而提升梅毒的治愈率.切实的保障好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作者:霍立成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急性肠梗阻不同手术时机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相关情况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肠梗阻不同手术时机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相关情况.方法:2014年2月-2016年9月128例急性肠梗阻患者.对照组:基础治疗后48h开展手术治疗;观察组:基础治疗后24h开展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96.88% 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87.50%,实施比较,差距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切口出血、腹腔感染、泌尿感染与局部感染情况低于对照组,实施比较,差距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肠梗阻患者选择不同手术治疗非常重要,建议基础治疗24h开展手术,即可确保治疗效果,还可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何斌 刊期: 2019年第05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