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义其
目的 探究不同化疗方案对放疗后进展的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耐受性.方法 选取100例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分为A组、B组、C组与D组,各25例,分别实施卡莫司汀化疗、替莫唑胺化疗、拓扑替康化疗与未化疗.对比四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与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比对四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A组、B组、C组均高于D组,组间差异呈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四组患者均出现不良反应,以哦恶心呕吐、腹泻出现多,同时C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较多.结论 对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可使用莫司汀、替莫唑胺、拓扑替康进行化疗,但拓扑替康伴随不良反应较高,降低患者的耐受性.
作者:徐威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绿色护理通道用于急诊严重创伤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经过对本院2014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46例严重创伤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7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绿色护理通道,对比两组急诊至手术室时间、失血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急诊至手术室时间、失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89%)明显高于对照组(86.30%),P<0.05.结论:采取绿色护理通道可以显著地缩短急诊至手术室时间、减少失血量并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宁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对比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结果:观察组FPG(8.20±0.25)mmHg、P2hPG(13.25±1.20)mmHg、依从性97.92%、并发症发生率4.17%.对照组FPG(6.18±0.69)mmHg、P2hPG(8.31±1.00)mmHg、依从性83.33%、并发症发生率12.50%,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循证护理,可提高护理内容的全面性与科学性,提高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
作者:赵婧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对腹腔镜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实施腹腔镜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在行腹腔镜手术的同时,进行患者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护理干预,分析护理的效果,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所选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痛苦较小,且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腹腔镜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有助于进一步促进腹腔镜外科手术患者的康复,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元琴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对社区护理干预应用在产后抑郁患者中的干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以68例妊娠分娩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管理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管理组同时予以社区护理,对患者产后抑郁发生率以及产后抑郁评分进行调查.结果:对照组产后抑郁发生率为73.5%,管理组为97.1%,P<0.05.对照组产妇产后抑郁评分为(14.8±3.7)分,管理组为(8.4±2.3)分,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够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
作者:韦小燕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肺部细菌感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肺部细菌感染疾病患者148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的外周血进行采集,检测相关指标并对比两组检测结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血清降钙素原阳性率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部细菌感染疾病应用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提高了诊断效能,是较为理想的可供参考的指标,值得推广.
作者:陈玲玲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讨论长春西汀对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的10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胞二磷胆碱)与研究组(长春西汀),评判标准:MMSE评分、MoCA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指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MMSE评分及MoCA评分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MMSE评分的t=3.7388、P=0.0003;MoCA评分的t=3.7412、P=0.0003)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t=4.1759、P=0.0001)P<0.05.结论:与胞二磷胆碱相比,长春西汀将有利于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进行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刘飞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早产产妇经阴道分娩的临床护理要点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早产经阴道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产妇、新生儿并发症、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评价等.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并发症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产妇均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早产行阴道分娩方式围产期,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升分娩安全性、降低并发症以及减轻子宫损伤,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田盈红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针对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等相关方面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究.方法:着重选取在2017年10月到2018年10月这个时间段在我们医院心血管内科用药方面的研究资料和临床数据进行相对应的分析和研究,进一步深入细致的探求心血管内科的用药现状和相关的常见问题.结果 及结论:针对心血管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临床用药,有很多方面的问题出现,要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策略,从根本上有效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这也可以为患者的应用安全,切实有效的提供相对应的参考依据.
作者:王景红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分析MRI和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60例进行研究,分别对其实行CT、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诊断阳性率以及腰间盘突出相关征象诊断情况.结果:CT检查阳性率为81.67%,MRI检查所得阳性率为95%,,差异显著(P<0.05).CT检查椎间盘积气、钙化诊断符合率高于MRI检查(P<0.05),CT检查椎间盘变性、脊髓变形、硬膜囊受压诊断符合率低于MRI检查(P<0.05).结论:MRI和CT检查腰椎间盘突出各有优势,CT检查可直观反映腰椎间盘积气、钙化,MRI检查直观反映脊髓、硬膜囊受压情况等,两种检查方式均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有良好应用效果.
作者:郑志鸣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利普刀和微波治疗应用于慢性宫颈炎患者中的有效性.方法:对本医院治疗的6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实施临床研究,选于2016年4月至2018年7月,分组法采取随机双盲法,一组纳入30例,试验组采用利普刀治疗,对照组采用微波治疗,记录两组轻度及中度慢性宫颈炎患者、重度慢性宫颈炎患者治疗有效合计率,并对比两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结果:试验组轻度及中度慢性宫颈炎患者治疗有效合计率略高于对照组数据,但无组间数据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重度慢性宫颈炎患者治疗有效合计率高于对照组数据,有组间数据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用时短于对照组数据,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数据,有组间数据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宫颈炎患者开展利普刀或微波治疗均可获得良好效果,且利普刀治疗重度慢性宫颈炎患者的疗效更优.
作者:徐学华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于口腔修复患者中应用预成纤维桩实施治疗的效果.方法:2017年1月 ~2018年10月间选取100例口腔修复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于对照组患者中应用可塑纤维桩,于观察组患者中应用预成纤维桩.结果:完成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和满意度均低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的修复成功率和满意度分别为84.00%、96.00%,观察组的修复成功率和满意度分别为98.00%、98.00%(P<0.05).结论:于口腔修复患者中应用预成纤维桩实施治疗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满意度.
作者:唐圆 刊期: 2019年第05期
免疫系统疾病是不同于传统感染、肿瘤等而与自身免疫系统异常启动相关的疾病.该类疾病常见特征为自身免疫性抗体的出现及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形成.免疫系统疾病目前无法根治,通常免疫抑制是缓解的主要方式.对该类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将有助于发展未来可能的治疗手段.免疫性系统疾病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类疾病之一,它与我们的体内的免疫系统息息相关.本文先从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出发,探讨了免疫性系统疾病的机制、诊疗原则和未来的治疗方式.
作者:李嘉宇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经皮椎体成形术与保守疗法治疗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2016年10月-2017年9月我院骨科所收治的100例OVC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给予患者保守疗法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分别研究两组患者的腰痛情况、VAS评分、伤椎功能恢复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伤椎功能恢复评分更高,P<0.05.结论 给予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缓解疼痛,提升伤椎功能恢复评分,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采纳.
作者:杨长山;丛岩峰;付云龙;郝仁义;李欣 刊期: 2019年第05期
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之下,人们的经济收入与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使得诸多人的饮食结构变得更加多元化与不合理化,导致很多人患有不健康饮食习惯所导致的疾病,痛风即为其中一种,发病后给患者造成的身体不适感与压力较大,所以患者需要对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饮食习惯加强重视,在日常生活中把握好痛风疾病预防与控制的饮食要点,合理进食,以此有效降低疾病发生风险以及严重性.在本文的研究中即就从痛风饮食食物的不宜、宜食用两个方面进行了饮食注意事项的总结分析.
作者:陶莉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强化式护理应用于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对2017年5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8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护理方式作为分组依据,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均40例.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试验组用强化式护理.对比两组治疗依从性、临床症状评分、社会功能缺陷评分.结果:治疗依从性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较高(P<0.05);临床症状评分、社会功能缺陷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较低(P<0.05).结论:在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强化式护理,既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社会功能缺陷,又能提高治疗依从性,临床应用价值较高,推得推广.
作者:袁江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究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啶对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药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44例手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观察对象,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2例,患者均进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观察组患者在诱导麻醉前10min开始静脉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并维持至手术结束.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不同时间段平均动脉压、静脉麻醉用药量以及躁动、镇静、舒适度评分.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围术期不同时间段的平均动脉压检测值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啶的观察组患者丙泊酚用量和瑞芬太尼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啶的观察组患者躁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镇静评分及全麻后身体舒适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过程中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啶能够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少患者静脉麻醉用药量,镇静效果良好,能够有效预防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提高患者全麻后身体舒适度,具有临床使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徐林;何俊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和再住院率影响.方法: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选择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8例作为研究资料,随机分组各44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心脏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生活质量改善及再住院率降低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偏低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提升,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半年再住院率0.00%,1年再住院率2.27% 显著低于对照组11.36%、18.18%,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患者开展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可进一步改善其生活质量,其可有效降低再住院率,护理价值较高.
作者:夏惠芸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现代医院的发展是以超严质量要求为目标,数字化管理为基础,持续质量改进为手段,科研创新为箭头,而作为规范管理、改革发展的现代化基础构造,大概念的电子病历系统建设已经成为医院人力财力投入的重要方向之一.
作者:王炜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对在长期鼻饲老年患者中应用延续性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长期鼻饲的60例老年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延续性护理.对两组患者实施3个月鼻饲后,分析其护理满意度和照顾者照护能力进行比较.结果:相比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照护能力都较高,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出院后需要长期鼻饲的老年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可使患者满意度和家庭照护者的照护能力提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焦莉 刊期: 201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