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循证护理在胸腰椎骨折伴截瘫病人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陈晓莹

关键词:胸腰椎, 骨折, 截瘫, 手术, 循证护理
摘要:总结了18例胸腰椎骨折伴截瘫病人围手术期的循证护理体会,分别从术前、术后和出院指导方面找出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通过计算机网络检索有关文献,结合临床实际做出具体评价,用以指导临床护理实践.认为循证是临床护理基础,循证护理可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回归社会.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实习期高护生评判性思维学习训练及评价

    目的 根据实习期高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计划,制订系统性实习方案,利用科学计划管理系统,达到培养其良好的临床评判性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 .方法 将实习期分为3个阶段,每阶段结束时进行综合素质的测评.由带教老师指定病例,提出护理问题,完成测评项目.并分别在实习开始后第14天,结束前第270天,根据(CCTDI-CV)的评判性思维气质量表制订的评估表,对高护生进行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结果 对实习期高护生按照评判性思维能力教育设计方案,指导实施带教,完成实习计划后,对两时点测评结果进行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高护生在实习期间,亲自参与制定护理内容,完成护理计划,给她们提供了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参与思维和决策的锻炼机会,逐步学会运用有效的评判性思维,提高了评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李汉群;余翠萍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Orem自理模式在剖宫产产妇行自控镇痛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剖宫产产妇行自控镇痛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6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镇痛指导,观察组30例在常规指导的基础上运用Orem自理模式的支持-教育系统理论,帮助产妇及家属掌握疼痛知识及自控镇痛泵使用的自理技能,建立有效的知识体系.对2组产妇术后6、24、36、48h的疼痛强度、寻求医护人员的帮助次数及手术后首次下床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在术后6、24、36、48h疼痛的评分降低(p<0.05),寻求医护人员次数减少(p<0.05),手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提前(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Orem自理模式应用于剖宫产产妇行自控镇痛护理中,有利于减轻剖宫产后产妇的疼痛,从而提高产妇对治疗、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朱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基护实验中量化态度目标的应用及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基护实验中量化态度目标对护生操作技能成绩及护生职业态度养成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本校2004级高职护理专业三年级护生2个自然班,共128人,实验班63人,对照班65人,实验班在基护实验课中应用态度目标量化表对其实验态度进行量化,其平均成绩占期末成绩的30%;对照班实验课按传统教学,期末成绩只由期末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构成.结果 实验班期末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从学生对态度目标量化的评价调查反映,其对护生职业态度的养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结论 基护实验中将态度目标量化,能全面反映学生综合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提高护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促进护生职业态度的养成.

    作者:叶玲;夏琼琼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宫颈癌行放射治疗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宫颈癌行放射治疗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宫颈癌行放射治疗后有睡眠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6例.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护理,分别于1周后测量睡眠效率值.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睡眠效率值和睡眠障碍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干预可提高宫颈癌行放射治疗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效率,从而改善睡眠质量,有利于疾病康复.

    作者:李雅慧;李辉娥;戴晓玲;张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超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术后护理

    总结了33例超早期血肿抽吸术加冰盐水冲洗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术后护理方法.主要包括病情观察、循环冲洗引流的护理、防止再出血、加强呼吸管理和康复护理.认为超早期清除血肿,配合细致的术后护理,有利于达到早期减压的目的 ,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方水香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健康照护需求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照护需求,探讨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7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健康需求有:需要了解妊娠合并糖尿病的饮食、运动相关知识占100.0%;需要了解糖尿病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注意事项占97.14%;需要了解低血糖、酮症酸中毒的症状和预防占92.86%;想学会新生儿喂养方法占95.71%;需要护士实施健康教育占100.0%;重视护理人员的专业化程度占100.0%、重视医院就医环境和出院回访系统分别占91.43%和92.86%.结论 了解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照护需求,为护理人员从患者的健康教育和疾病相关技能的培养、护理服务效果的落实上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建立从院内到院外的一体化模式,提高母婴安全和护理服务质量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肖艳兰;郭冀丹;邓文娟;张丽珊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痔瘘术后中药熏洗坐浴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熏洗坐浴对痔瘘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180例痔瘘术后患者按入院顺序,并在征得知情同意基础上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和中药熏洗坐浴并配合相应的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并配合相应的护理,比较2个疗程后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60%,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05).结论 痔瘘术后中药熏洗坐浴对肛门水肿、疼痛、渗液等症状有较好疗效,精心的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杨桂花;严华;吴昌桂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早期康复训练

    总结了早期康复训练对76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患肢功能恢复的作用,主要是在做好心理护理的基础上,按照循序渐进、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原则对病人进行康复训练.认为针对缺血性脑率中病人进行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韶云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外固定支架矫治儿童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护理

    总结了25例应用经足踝髓内棒固定自体髂骨移植Ilizarov外固定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护理方法.包括术前准备、心理护理、合适体位、伤口护理、皮肤护理、术后功能锻炼、术后指导等,认为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掌握正确的延长方法,是假关节愈合成功的关键.

    作者:易银芝;谢鑑辉;董林;王琪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2种药物治疗婴幼儿重度臀红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康复新和氯锌油治疗婴幼儿重度臀红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因腹泻导致臀红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2组均于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浸湿的柔湿纸巾轻轻擦拭臀部、蘸干;对照组患处外涂康复新液,观察组患处则外涂氯锌油;均使用吸水性强的纯棉尿布,随湿随换以保持臀部局部清洁干燥,每天观察并记录用药效果,4d为一疗程.比较一疗程结束时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氯锌油治疗婴幼儿重度臀红效果优于康复新液,可以临床上推广.

    作者:丁川中;王凤姣;肖嫔;蒋永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改进保留灌肠法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改进保留灌肠方法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7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保留灌肠方法,观察组采取双腔球囊乳胶导尿管代替一次性肛管,用一次性输液器控制注药速度,球囊内注水防止药液外溢,并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插管深度及灌肠后体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明显延长,灌肠药液外溢明显减少,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均<0.01).结论 改进保留灌肠方法可减少灌肠药液外溢,延长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利于药液与溃疡面的广泛接触,从而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灌肠的治疗效果.

    作者:赵飞跃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糖尿病护理小组的建立与实践

    总结了糖尿病护理小组的人员组成、体系架构和工作内容,包括通过护理会诊、糖尿病专科知识培训、院内进修、糖尿病护理专科门诊、定期院内督导等方式,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各项糖尿病护理治疗活动.认为通过糖尿病治疗小组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全院护理人员的糖尿病知识,规范了院内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提高了糖尿病的健康教育水平,为专科护士的发展提供了平台.

    作者:李红;何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直肠癌行永久性结肠造口术的术后护理

    总结了64例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方法,包括一般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指导、排便护理、造口袋的使用指导、并发症的观察、预防及处理以及出院指导,认为患者经精心的治疗与护理后,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王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拒食行为分析及护理

    通过对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拒食行为进行分析,并在合理治疗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制定护理对策,包括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和特殊的饮食护理,认为实施精心有针对性的护理,可以改善患者拒食行为,保证治疗的顺利实施,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欧美群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全盆底悬吊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了8例全盆底悬吊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包括术前宣教,做好心理护理、阴道、肠道准备以及合并症的观察与护理,给予术后饮食指导,加强会阴部护理,密切观察排尿及排便情况,出院后盆底功能的恢复指导.认为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患者康复.

    作者:杨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运用PBL四步教学法进行心内科护理带教的体会

    目的 探讨PBL教学法在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6名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8名,实验组采用PBL四步教学法带教,对照组采用临床路径式带教方法,采用出科前考核和问卷调查形式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结果 实验组实习生的理论、操作及综合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100%同学认为PBL教学法能提高自学能力、护理操作水平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97.9%的同学认为PBL教学法有助于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结论 在护理临床带教中应用PBL教学法,有利于培养护理实习生的自学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健康教育的主动性和技巧,可显著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质量,深受护生们欢迎,可在临床护理带教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龚志云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疼痛的护理

    总结了54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疼痛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心理护理、疼痛护理、惠肢护理、生活护理及功能锻炼等,认为以疼痛护理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对缓解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的疼痛效果明显,有利于保证治疗的效果.

    作者:刘凤;李苏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老年干部病房护士分层次执行基础护理的效果

    目的 探讨护士分层次执行基础护理对提高老年干部病房的基础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比较在老年干部病房实施护士分层次执行基础护理前后的基础护理质量评分、病人满意度以及护士每月受表扬的次数.结果 在老年干部病房实施护士分层次执行基础护理后,基础护理质量得分较实施前高(p<0.001),护士受表扬的次数较实施前多(p<0.05),病人满意度在实施前后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护士分层次执行基础护理的管理方法能提高老年干部病房的基础护理质量.

    作者:陈妙虹;林静君;成守珍;严晓芬;朱海燕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对妇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妇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患妇科肿瘤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2组,A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B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加心理护理,比较2组患者入院、出院时的抑郁和焦虑状况.结果 B组患者于入院时抑郁(SDS)自评标准分(Y)、焦虑(SAS)自评标准分(Y)高于出院时(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抑郁自评标准分和焦虑自评标准分在入院、出院时没有差别(p>0.05).结论 常规护理结合心理护理可有效地改善妇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抑郁状况,提高了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黄达芬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如意金黄膏治疗奥沙利铂化疗后周围神经毒性反应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如意金黄膏外敷治疗奥沙利铂化疗后周围神经毒性反应的效果.方法 选择应用奥沙利铂化疗后出现周围神经毒性反应的患者85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观察组(40例),在常规应用B族维生素的基础上,治疗组应用自制如意金黄膏外敷,观察组使用热水袋热敷,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 通过如意金黄膏外敷和细致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减轻奥沙利铂化疗后的周围神经毒性反应,使化疗顺利进行,从而提高患者在化疗期间的舒适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唐玉英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