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术后护理

方水香

关键词:脑出血, 超早期, 血肿抽吸术, 术后护理
摘要:总结了33例超早期血肿抽吸术加冰盐水冲洗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术后护理方法.主要包括病情观察、循环冲洗引流的护理、防止再出血、加强呼吸管理和康复护理.认为超早期清除血肿,配合细致的术后护理,有利于达到早期减压的目的 ,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抢救的护理

    总结了36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24例出现呼吸衰竭时的护理,包括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呼吸衰竭的先兆症状;做到正确吸引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湿化、气管导管护理等呼吸道护理;合理应用与管理呼吸机;心理护理和适当的营养支持.认为对有机磷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在彻底清除毒物、正确合理应用解毒剂的基础上,采用机械通气救治,并从呼吸道、心理和营养等多方面进行精心的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徐桂珍;徐南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总结了12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心理反应的表现与原因,包括恐惧、焦虑、依赖和自卑心理;实施了相应的护理对策,包括消除恐惧心理,树立重生信心,减轻焦虑心理,克服自卑心理,回归社会角色等,认为精心、细致、真诚并伴随患者治疗全过程的心理护理调节了患者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不良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战胜自我,促使其积极重返社会,以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

    作者:付满勤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血液透析患者人造血管内瘘的穿刺与护理

    总结了5例使用人造血管内瘘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包括选择适当的穿刺时机;根据不同的人造血管类型选择适合的穿刺部位;采取间距式不定点穿刺法,执行严格的穿刺步骤;正确拔针及止血,穿刺失败的处理;日常护理和健康教育;预防并发症感染和血栓的出现.认为正确掌握人造血管内瘘的穿刺方法,针对血管情况进行血栓形成和感染等并发症,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加以预防,可延长人造血管内瘘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了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时间.

    作者:何小花;文远飞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实施APN派班模式对护理病历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实施APN护理派班模式对提高护理病历质量的影响.方法 实行护理人员层级管理,将24h工作时间以A、P、N三班来重组工作量,每班设护理组长1名,负责治疗、护理及护理病历质量的控制,比较APN派班模式实施前后护理病历书写缺陷情况.结果 实施APN护理派班模式后,护理病历缺陷减少,终末护理病历质量明显提高(P<0.05).结论 APN护理派班模式的实施,保证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变护理病历为过程质量控制,对提高护理病历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吴群;洪菊凤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实习期高护生评判性思维学习训练及评价

    目的 根据实习期高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计划,制订系统性实习方案,利用科学计划管理系统,达到培养其良好的临床评判性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 .方法 将实习期分为3个阶段,每阶段结束时进行综合素质的测评.由带教老师指定病例,提出护理问题,完成测评项目.并分别在实习开始后第14天,结束前第270天,根据(CCTDI-CV)的评判性思维气质量表制订的评估表,对高护生进行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结果 对实习期高护生按照评判性思维能力教育设计方案,指导实施带教,完成实习计划后,对两时点测评结果进行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高护生在实习期间,亲自参与制定护理内容,完成护理计划,给她们提供了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参与思维和决策的锻炼机会,逐步学会运用有效的评判性思维,提高了评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李汉群;余翠萍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基层医院对新护士护理病历书写实施质量管理的探讨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新护士护理病历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探讨提高新护士书写水平的有效措施.方法 检查评价和比较新护士上岗1个月内和半年后书写的护理病历质量.结果 通过加强新护士的监督管理和业务指导,半年间新护士的书写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护理病历书写质量较半年前明显改善(P<0.05).但在专科特点记录和危重病人抢救记录欠缺、语句不通等方面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 基层医院新护士大多毕业于市级职业技术学院,文化基础偏低、专业理论基础薄弱,应着重培养新护士的法律意识和服务质量意识,加强新护士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新护士的书写能力.

    作者:王爱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综合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的护理

    总结了36例综合治疗急性面神经炎患者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心理护理、面部情况的观察与护理、眼部观察与护理及饮食护理,认为全面的护理有利于急性面神经炎患者的康复.

    作者:陈清莲;李旭红;苏玉香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鼻内窥镜下激光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护理

    总结了60例鼻内窥镜下激光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护理经验,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合并症的护理,术后一般护理及不良反应护理,指导患者健康教育等,认为周到全面的护理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关键.

    作者:赵小林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2种药物治疗婴幼儿重度臀红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康复新和氯锌油治疗婴幼儿重度臀红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因腹泻导致臀红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2组均于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浸湿的柔湿纸巾轻轻擦拭臀部、蘸干;对照组患处外涂康复新液,观察组患处则外涂氯锌油;均使用吸水性强的纯棉尿布,随湿随换以保持臀部局部清洁干燥,每天观察并记录用药效果,4d为一疗程.比较一疗程结束时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氯锌油治疗婴幼儿重度臀红效果优于康复新液,可以临床上推广.

    作者:丁川中;王凤姣;肖嫔;蒋永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社区离异妇女内心感受的质性研究

    目的 探讨社区离异妇女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感受,以帮助其促进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半结构式的开放性问卷对48名社区离异妇女进行个体化的深入访谈,使用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部分离异妇女表现出适应、自立、充实、乐观的正性情绪,而另一部分则表现出被遗忘、失落、烦闷、孤独、无助、压抑等负性情绪.结论 社区离异妇女的情绪复杂多样,离异妇女家属及社区人员应予以重视,采取积极的措施,减少其负性情绪的发生.

    作者:陈妙庄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双腔鼻氧管加口罩和面罩2种改进给氧法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比较双腔鼻氧管加口罩和面罩给氧的氧疗效果及患者接受程度.方法 将48例经双腔鼻氧管给氧和综合治疗后低氧血症仍未纠正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予外加口罩和面罩给氧,记录30min后末梢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观察氧疗效果;24h后采用问卷调查了解患者的接受程度.结果 2种氧疗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双腔鼻氧管加口罩给氧组患者接受率优于加面罩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 双腔鼻氧管加口罩或面罩给氧均达到氧疗效果,但双腔鼻氧管加口罩给氧更容易为患者接受,节省医疗费用,值得推广.

    作者:刘淑芳;陈杭菊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护理进展

    总结了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护理进展,包括手术方法、术前护理、术后护理、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认为严密的病情观察及精心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曾玲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供应室临床带教对实习护生标准预防认知的影响

    目的 通过对实习护生标准进行预防知识培训,提高护生对标准预防的认识并应用于实际操作.方法 带教前后采用自行设计的标准预防知识问卷,在科室以标准预防知识为主的带教计划实施前后对20名在供应室实习护生进行标准预防知识现状调查,比较带教计划实施前后实习护士对标准预防认知情况.结果 实施针对标准预防带教后,实习护生标准预防知识明显增强(P<0.05),工作中能正确防护.结论 加强对实习护生标准预防知识带教可以加强其自我防护意识,为将来能够在临床工作中实施正确防护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谢淑霞;马宗晔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疼痛的护理

    总结了54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疼痛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心理护理、疼痛护理、惠肢护理、生活护理及功能锻炼等,认为以疼痛护理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对缓解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的疼痛效果明显,有利于保证治疗的效果.

    作者:刘凤;李苏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对妇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妇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患妇科肿瘤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2组,A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B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加心理护理,比较2组患者入院、出院时的抑郁和焦虑状况.结果 B组患者于入院时抑郁(SDS)自评标准分(Y)、焦虑(SAS)自评标准分(Y)高于出院时(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抑郁自评标准分和焦虑自评标准分在入院、出院时没有差别(p>0.05).结论 常规护理结合心理护理可有效地改善妇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抑郁状况,提高了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黄达芬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护理

    总结了186例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心理护理、积极治疗原发病、皮肤护理、相关知识指导、呼吸机的保养与维护等.认为经鼻持续正压通气疗效好,全面的护理有助于患者康复.

    作者:刘小白;朱秀英;彭晓芳;曾敏婕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介入治疗不同部位穿刺的观察及护理

    总结了介入治疗过程中不同部位穿刺术前、术后的观察与护理措施,包括穿刺前的备皮与清洁处理,穿刺后颈部、腹股沟、腕部桡动脉、右上腹部、腰背部五个穿刺部位的观察与护理,强调了预防穿刺点出血及血肿形成、感染、下肢静脉淤血或动脉供血不足及假性动脉瘤等穿刺部位并发症的发生.认为介入治疗术后对穿刺部位的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可以减少局部并发症发生,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刘洪珍;齐少春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低血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结了102例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经验.原因有妊娠期母体血液动力学改变,腰硬联合麻醉后血液的重新分布等.针对性的措施包括加强体位护理及生命体征监测、心理护理等.认为精心的护理是预防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低血压的重要措施.

    作者:黄雪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精神科护士职业性伤害与防护对策的研究

    回顾性总结了2007~2008年本院1371例住院精神病人发生冲动暴力行为的原因与护士防范职业性伤害的对策,原因包括强制住院、对住院环境陌生、精神症状所致、青壮年男性较暴躁等病人方面的因素,以及护患沟通障碍、自我防护意识淡薄、缺乏责任心、专科知识欠缺等护士方面的因素;防范对策有加强培训、领导重视、护士不断提高与有攻击行为的精神病痛人接触的沟通技巧和病情观察能力等.认为加强预防措施,增强精神科护士的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熟练掌握应急事件的防范预案及处理流程,可减少职业性伤害,降低职业风险,是保证护士职业安全的有效途径.

    作者:赵江萍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张力性尿失禁及阴道前壁膨出伴子宫脱垂的围术期护理

    总结了19例张力性尿失禁及阴道前壁膨出伴子宫脱垂行尿道中段悬吊联合前盆腔悬吊术患者的护理方法,包括术前做好心理护理、阴道准备及盆底肌肉锻炼,术后加强基础护理、排尿功能的锻炼及预防切口感染,认为全面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彩琴;黄燕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