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Orem自理模式在剖宫产产妇行自控镇痛护理中的应用

朱娜

关键词:剖宫产, 自控镇痛, orem自理模式,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剖宫产产妇行自控镇痛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6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镇痛指导,观察组30例在常规指导的基础上运用Orem自理模式的支持-教育系统理论,帮助产妇及家属掌握疼痛知识及自控镇痛泵使用的自理技能,建立有效的知识体系.对2组产妇术后6、24、36、48h的疼痛强度、寻求医护人员的帮助次数及手术后首次下床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在术后6、24、36、48h疼痛的评分降低(p<0.05),寻求医护人员次数减少(p<0.05),手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提前(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Orem自理模式应用于剖宫产产妇行自控镇痛护理中,有利于减轻剖宫产后产妇的疼痛,从而提高产妇对治疗、护理的满意度.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宫颈癌行放射治疗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宫颈癌行放射治疗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宫颈癌行放射治疗后有睡眠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6例.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护理,分别于1周后测量睡眠效率值.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睡眠效率值和睡眠障碍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干预可提高宫颈癌行放射治疗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效率,从而改善睡眠质量,有利于疾病康复.

    作者:李雅慧;李辉娥;戴晓玲;张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一种清洗全自动洗胃机的新方法

    洗胃机是急诊科使用频率较高的抢救设备之一,患者洗胃后通常采用清水和84消毒液清洗洗胃机.但由于有的患者胃内留存有大量的油脂性食物,经常出现管道不通畅甚至堵塞现象,不仅延误患者的洗胃时间,甚至有可能引起医疗纠纷.为此,本科尝试在每次洗胃后用洗洁精与碎鸡蛋壳的混合液清洗全自动洗胃机,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春莲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社区离异妇女内心感受的质性研究

    目的 探讨社区离异妇女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感受,以帮助其促进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半结构式的开放性问卷对48名社区离异妇女进行个体化的深入访谈,使用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部分离异妇女表现出适应、自立、充实、乐观的正性情绪,而另一部分则表现出被遗忘、失落、烦闷、孤独、无助、压抑等负性情绪.结论 社区离异妇女的情绪复杂多样,离异妇女家属及社区人员应予以重视,采取积极的措施,减少其负性情绪的发生.

    作者:陈妙庄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62例脊髓损伤神经源膀胱患者自我清洁间歇导尿的应用体会

    总结了62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自我清洁间歇导尿的操作方法和注事意项,包括操作时尽量保持双手清洁,严格掌握导尿量和间隙时间,导尿后进行膀胱控制训练,执行严格的饮水计划.认为自我清洁间歇导尿可有效降低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促进自主排尿能力的恢复,减少残余尿量,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对脊髓损伤神经源膀胱患者推荐使用.

    作者:王俊英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糖尿病护理小组的建立与实践

    总结了糖尿病护理小组的人员组成、体系架构和工作内容,包括通过护理会诊、糖尿病专科知识培训、院内进修、糖尿病护理专科门诊、定期院内督导等方式,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各项糖尿病护理治疗活动.认为通过糖尿病治疗小组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全院护理人员的糖尿病知识,规范了院内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提高了糖尿病的健康教育水平,为专科护士的发展提供了平台.

    作者:李红;何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的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产生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08年12月期间实施人工气道并行机械通气的84名患者中VAP的发生率、致病菌分布和高危因素,总结预防和控制VAP的护理措施.结果 发生VAP 21例(25.0%),铜绿假单胞菌(23.6%)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8.1%)是高危致病菌,发生VAP的主要危险因素气管切开占42.9%,肺功能障碍占35.2%,胃肠内营养占23.3%,抗感染预防性用药占29.5%,通气时间(>8d)占27.0%.结论 结合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实施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口咽部护理、合理使用抗生素、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和胃内容物反流等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和减少VAP的发生,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进而达到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

    作者:易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综合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的护理

    总结了36例综合治疗急性面神经炎患者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心理护理、面部情况的观察与护理、眼部观察与护理及饮食护理,认为全面的护理有利于急性面神经炎患者的康复.

    作者:陈清莲;李旭红;苏玉香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肿瘤患者静脉采血穿刺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结了449例肿瘤化疗患者上肢静脉采血失败原因与护理对策,包括操作前未进行评估,找不到可穿刺的静脉,压脉带使用方法不正确,没有选择合适的穿刺方向、进针部位和角度等操作者因素,及患者精神因素和血管因素,认为操作前进行患者血管评估,选择合适的血管和穿刺部位,过硬的穿刺技术,以及患者的良好配合是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的保证.

    作者:夏开萍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腰椎内固定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使用时机的探讨

    目的 探讨腰椎内固定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佳使用时机.方法 将择期行全麻手术的,且术后送入麻醉后恢复室(PACU)复苏的腰椎内固定术患者9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在苏醒和拔除气管插管后使用PCIA: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全麻未苏醒时立即使用PCIA,观察2组患者术后1h内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术后24h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麻醉苏醒期情绪状况.结果 2组患者术后1h内苏醒期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6h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麻醉苏醒期情绪状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腰椎内固定术后患者术毕全麻未清醒时立即使用PCIA,患者苏醒期镇痛充分,生命体征平稳,安静合作,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作者:袁湘娥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2种蓝光照射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2种不同的蓝光照射法对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方法 将130例新生儿黄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观察组采用间歇蓝光照射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连续蓝光照射法,比较2组患儿退黄效果、每天胆红素下降幅度和疗程.结果 2组患儿退黄效果、每天胆红素下降幅度、疗程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满意.

    作者:丁爱武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外固定支架矫治儿童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护理

    总结了25例应用经足踝髓内棒固定自体髂骨移植Ilizarov外固定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护理方法.包括术前准备、心理护理、合适体位、伤口护理、皮肤护理、术后功能锻炼、术后指导等,认为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掌握正确的延长方法,是假关节愈合成功的关键.

    作者:易银芝;谢鑑辉;董林;王琪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轻音乐干预在人工股骨头假体置换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轻音乐在人工股骨头假体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8例拟行人工股骨头假体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音乐组和对照组,音乐组患者在进入手术室5min后播放轻音乐,对照组则接受常规手术护理.观察2组患者在术中血压、心率、呼吸、自述术中紧张程度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音乐组患者的收缩压和心率较对照组低,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股骨头假体置换术中的轻音乐干预可缓解患者精神压力,平稳术中生命体征.

    作者:董淑琴;佐艳;张建峰;王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护理

    总结了63例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的护理经验,包括急救护理、呼吸道护理、疼痛护理、生命体征监护、体住的管理、胸腔穿刺护理、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心理护理、宣教指导护理、康复护理.认为细致周到的护理可较好地帮助患者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林静静;林成凤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简易瑜伽对减轻产褥期妇女压力的作用

    目的 观察简易瑜伽对减轻产褥期妇女压力的效果.方法 将90例产褥期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时照组,各45例,试验组产妇产后练习简易瑜伽,对照组接受产后常规护理,比较2组产妇的焦虑、抑郁状态、睡眠情况及腰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后焦虑缓解、睡眠障碍缓解、产后腰疼较对照组减轻(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产褥期练习简易瑜珈有助于产妇康复.

    作者:梁国秀;彭华萍;金绍俐;梁计兰;张萍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护理

    总结了52例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护理经验.主要是在化疗期间加强观察,对其进行心理护理,观察化疗期间的毒副反应并给予及时的护理干预.认为新辅助化疗是巨块型宫颈癌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细致周到的护理措施是保证宫颈癌病人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重要措施.

    作者:杨丽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总结了12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心理反应的表现与原因,包括恐惧、焦虑、依赖和自卑心理;实施了相应的护理对策,包括消除恐惧心理,树立重生信心,减轻焦虑心理,克服自卑心理,回归社会角色等,认为精心、细致、真诚并伴随患者治疗全过程的心理护理调节了患者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不良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战胜自我,促使其积极重返社会,以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

    作者:付满勤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老年干部病房护士分层次执行基础护理的效果

    目的 探讨护士分层次执行基础护理对提高老年干部病房的基础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比较在老年干部病房实施护士分层次执行基础护理前后的基础护理质量评分、病人满意度以及护士每月受表扬的次数.结果 在老年干部病房实施护士分层次执行基础护理后,基础护理质量得分较实施前高(p<0.001),护士受表扬的次数较实施前多(p<0.05),病人满意度在实施前后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护士分层次执行基础护理的管理方法能提高老年干部病房的基础护理质量.

    作者:陈妙虹;林静君;成守珍;严晓芬;朱海燕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低血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结了102例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经验.原因有妊娠期母体血液动力学改变,腰硬联合麻醉后血液的重新分布等.针对性的措施包括加强体位护理及生命体征监测、心理护理等.认为精心的护理是预防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低血压的重要措施.

    作者:黄雪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护理

    总结了95例艾滋病(AIDS)合并结核病患者的护理措施,包括用药护理、症状护理、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认为精心细致的护理和必要的心理疏导可以控制AIDS及结核病的传播,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具有重大意义:同时护士要积极做好职业防护.

    作者:倪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介入治疗不同部位穿刺的观察及护理

    总结了介入治疗过程中不同部位穿刺术前、术后的观察与护理措施,包括穿刺前的备皮与清洁处理,穿刺后颈部、腹股沟、腕部桡动脉、右上腹部、腰背部五个穿刺部位的观察与护理,强调了预防穿刺点出血及血肿形成、感染、下肢静脉淤血或动脉供血不足及假性动脉瘤等穿刺部位并发症的发生.认为介入治疗术后对穿刺部位的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可以减少局部并发症发生,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刘洪珍;齐少春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