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静静;林成凤
目的 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将2007年1月~2008年12月的158例社区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80例),仅时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对降压药物的依赖性、发病时需服降压药来控制血压的次数和需住院治疗来控制血压的次数.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对降压药物的依赖性较小(χ2=6.18,p<0.05),发病时需服降压药来控制血压的次数较少(χ2=15.58,p<0.01),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发病时需住院治疗来控制血压次数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χ2=2.65,p>0.05).结论 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社区高血压患者对降压药物的依赖性,提高降压药物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自会;龚茵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脐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按压时间对注射点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 把脐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患者60例按住院时间先后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注射后按压10min,对照组按压5min,比较2组局部皮下瘀斑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注射点瘀斑发生率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 脐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按压10min可有效地减少注射部位的皮下出血,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曹文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回顾性总结了2007~2008年本院1371例住院精神病人发生冲动暴力行为的原因与护士防范职业性伤害的对策,原因包括强制住院、对住院环境陌生、精神症状所致、青壮年男性较暴躁等病人方面的因素,以及护患沟通障碍、自我防护意识淡薄、缺乏责任心、专科知识欠缺等护士方面的因素;防范对策有加强培训、领导重视、护士不断提高与有攻击行为的精神病痛人接触的沟通技巧和病情观察能力等.认为加强预防措施,增强精神科护士的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熟练掌握应急事件的防范预案及处理流程,可减少职业性伤害,降低职业风险,是保证护士职业安全的有效途径.
作者:赵江萍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52例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护理经验.主要是在化疗期间加强观察,对其进行心理护理,观察化疗期间的毒副反应并给予及时的护理干预.认为新辅助化疗是巨块型宫颈癌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细致周到的护理措施是保证宫颈癌病人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重要措施.
作者:杨丽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早期康复训练对76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患肢功能恢复的作用,主要是在做好心理护理的基础上,按照循序渐进、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原则对病人进行康复训练.认为针对缺血性脑率中病人进行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韶云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先天性巨结肠、直肠瓣肥大、年老体弱、肠造瘘等特殊患者的灌肠护理,包括根据患者的特殊病情选择不同的灌肠方法,在灌肠过程中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和处理,以及细致到位的心理护理.认为护士在灌肠时应熟知肠道解剖特点,根据病种和病情选择合适的灌肠方法,以避免发生肠道损伤和灌肠液外漏等情况,确保检查、手术、治疗等的顺利进行.
作者:陈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不同孕周早产胎膜早破的母婴并发症情况.方法 将2006年1月~200r7年12月收治的80例早产胎膜早破的孕例分为孕28~35周和孕35~37周2组,对2组的母婴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孕28~35周早产胎膜早破的围产儿发病率及孕产妇产褥感染率明显高于35~37周孕产妇(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孕35~37周出现的早产胎膜早破,应引起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产前护理措施,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郑雪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轻音乐在人工股骨头假体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8例拟行人工股骨头假体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音乐组和对照组,音乐组患者在进入手术室5min后播放轻音乐,对照组则接受常规手术护理.观察2组患者在术中血压、心率、呼吸、自述术中紧张程度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音乐组患者的收缩压和心率较对照组低,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股骨头假体置换术中的轻音乐干预可缓解患者精神压力,平稳术中生命体征.
作者:董淑琴;佐艳;张建峰;王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冠心病病人睡眠形态紊乱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设置预期目标、加强心理疏导和睡眠护理等,认为相应的护理干预能提高病人的睡眠质量,改善其自觉症状.
作者:杨莉丽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138例毒蛇咬伤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紧张、恐惧和焦虑,在入院初期,治疗阶段和康复阶段均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认为根据毒蛇咬伤病人住院的不同阶段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尤其是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消除了病人对毒蛇咬伤的肾张、恐惧和忧虑等心理,增强了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是促进其早日康复的重要条件.
作者:陈娟;黄春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102例患者经十二指肠逆行性胰胆管造影及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体位练习、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并发症护理,认为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术中配合、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观察为该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和防治并发症提供了有力保障.
作者:肖永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2种不同的蓝光照射法对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方法 将130例新生儿黄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观察组采用间歇蓝光照射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连续蓝光照射法,比较2组患儿退黄效果、每天胆红素下降幅度和疗程.结果 2组患儿退黄效果、每天胆红素下降幅度、疗程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满意.
作者:丁爱武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指穴按摩用于减轻手背浅静脉穿刺疼痛的效果.方法 将312例住院期间进行静脉补液的患者分别采用2种方法进行手背浅静脉穿刺,一种是直接进行常规浅静脉穿刺,另一种是在指穴按摩后再进行常规浅静脉穿刺.观察比较2种方法下患者手背浅静脉穿刺疼痛情况.结果 指穴按摩能明显缓解手背浅静脉穿刺疼痛(p<0.05).结论 指穴按摩缓解浅静脉穿刺时的疼痛,方法简单,疗效确切,安全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应玲;肖艳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和应对方式的效果.方法 将82名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实验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性护理干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2组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疾病不确定感和应对方式的测量并比较.结果 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疾病不确定感和应对方式上的测评结果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0.783,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疾病不确定感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t=4.772,p<0.01),实验组的积极应对增加幅度高于对照组(t=6.77,p<0.01),消极应对得分低于对照组(t=5.33,p<0.01);干预前疾病不确定感与积极应对之间存在负相关(r=-0.35,p<0.05),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r=0.38,p<0.05).结论 系统性护理干预可降低冠心病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并提高其对治疗疾病的积极应对,降低其消极应对.
作者:何梓华;邓群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岗前教育对护生综合素质及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2006年、2007年两届实习护生各120名分成2组,即未进行岗前教育组和岗前教育组.2006年120名护生未进行岗前教育,到院分组后直接进入科室开始实习;2007年对120名护生进行为期2用的岗前教育并经考核合格后进入科室实习,实习结束后对2组护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测评进行比较.结果 岗前教育组120名护生中综合素质能力测评评优率明显高于未进行岗前教育组(p<0.05).结论 做好岗前教育能提高实习护生综合素质能力,使其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和娴熟的操作技能投入到临床工作中,尽快实现从学生到护士角色的转换.
作者:刘桂莲;江明;刘国红;张士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实施自我管理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2006年5月~2008年5月在本科住院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肝硬化失代偿期综合防治的自我管理指导,比较干预后2组患者出院1年内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 对照组与干预组相比,患者出院1年内并发症发生率较高(p<0.01),住院时间较长(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细致、有计划、系统的自我管理指导有助于提高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改善其疾病控制能力.
作者:王萍;王娟;靳立旭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实施APN护理派班模式对提高护理病历质量的影响.方法 实行护理人员层级管理,将24h工作时间以A、P、N三班来重组工作量,每班设护理组长1名,负责治疗、护理及护理病历质量的控制,比较APN派班模式实施前后护理病历书写缺陷情况.结果 实施APN护理派班模式后,护理病历缺陷减少,终末护理病历质量明显提高(P<0.05).结论 APN护理派班模式的实施,保证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变护理病历为过程质量控制,对提高护理病历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吴群;洪菊凤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护理进展,包括手术方法、术前护理、术后护理、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认为严密的病情观察及精心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曾玲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宫颈癌行放射治疗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宫颈癌行放射治疗后有睡眠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6例.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护理,分别于1周后测量睡眠效率值.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睡眠效率值和睡眠障碍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干预可提高宫颈癌行放射治疗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效率,从而改善睡眠质量,有利于疾病康复.
作者:李雅慧;李辉娥;戴晓玲;张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康复新和氯锌油治疗婴幼儿重度臀红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因腹泻导致臀红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2组均于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浸湿的柔湿纸巾轻轻擦拭臀部、蘸干;对照组患处外涂康复新液,观察组患处则外涂氯锌油;均使用吸水性强的纯棉尿布,随湿随换以保持臀部局部清洁干燥,每天观察并记录用药效果,4d为一疗程.比较一疗程结束时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氯锌油治疗婴幼儿重度臀红效果优于康复新液,可以临床上推广.
作者:丁川中;王凤姣;肖嫔;蒋永梅 刊期: 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