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茜
总结了先天性巨结肠、直肠瓣肥大、年老体弱、肠造瘘等特殊患者的灌肠护理,包括根据患者的特殊病情选择不同的灌肠方法,在灌肠过程中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和处理,以及细致到位的心理护理.认为护士在灌肠时应熟知肠道解剖特点,根据病种和病情选择合适的灌肠方法,以避免发生肠道损伤和灌肠液外漏等情况,确保检查、手术、治疗等的顺利进行.
作者:陈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间歇鼻饲法和持续胃管泵入法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效果.方法 将67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34例,采用持续胃管泵入法喂养;对照组33例,采用间歇鼻饲喂养法进行喂养.比较2组患儿在消化道出血、残余奶、呕吐、腹胀和腹泻方面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发生残余奶、消化道出血和腹泻3种症状的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持续胃管泵入喂养法下的消化系统症状发生率低于传统的间歇鼻饲法.
作者:杨红;滕桂花;任小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和应对方式的效果.方法 将82名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实验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性护理干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2组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疾病不确定感和应对方式的测量并比较.结果 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疾病不确定感和应对方式上的测评结果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0.783,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疾病不确定感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t=4.772,p<0.01),实验组的积极应对增加幅度高于对照组(t=6.77,p<0.01),消极应对得分低于对照组(t=5.33,p<0.01);干预前疾病不确定感与积极应对之间存在负相关(r=-0.35,p<0.05),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r=0.38,p<0.05).结论 系统性护理干预可降低冠心病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并提高其对治疗疾病的积极应对,降低其消极应对.
作者:何梓华;邓群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如意金黄膏外敷治疗奥沙利铂化疗后周围神经毒性反应的效果.方法 选择应用奥沙利铂化疗后出现周围神经毒性反应的患者85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观察组(40例),在常规应用B族维生素的基础上,治疗组应用自制如意金黄膏外敷,观察组使用热水袋热敷,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 通过如意金黄膏外敷和细致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减轻奥沙利铂化疗后的周围神经毒性反应,使化疗顺利进行,从而提高患者在化疗期间的舒适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唐玉英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剖宫产产妇行自控镇痛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6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镇痛指导,观察组30例在常规指导的基础上运用Orem自理模式的支持-教育系统理论,帮助产妇及家属掌握疼痛知识及自控镇痛泵使用的自理技能,建立有效的知识体系.对2组产妇术后6、24、36、48h的疼痛强度、寻求医护人员的帮助次数及手术后首次下床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在术后6、24、36、48h疼痛的评分降低(p<0.05),寻求医护人员次数减少(p<0.05),手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提前(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Orem自理模式应用于剖宫产产妇行自控镇痛护理中,有利于减轻剖宫产后产妇的疼痛,从而提高产妇对治疗、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朱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直肠癌Miles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直肠癌Miles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前2d、术后10d进行认知干预、心理干预、行为干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于术前2d、术后10d进行效果评价分析.结果 干预组术前2d焦虑自评量表评分高于术后10d(p<0.01);对照组术后10d焦虑自评量表评分高于术前2d(p<0.05);干预组术后10d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术前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可以减轻直肠癌Miles手术患者术后的焦虑程度,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文海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中药熏洗坐浴对痔瘘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180例痔瘘术后患者按入院顺序,并在征得知情同意基础上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和中药熏洗坐浴并配合相应的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并配合相应的护理,比较2个疗程后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60%,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05).结论 痔瘘术后中药熏洗坐浴对肛门水肿、疼痛、渗液等症状有较好疗效,精心的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杨桂花;严华;吴昌桂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介入治疗过程中不同部位穿刺术前、术后的观察与护理措施,包括穿刺前的备皮与清洁处理,穿刺后颈部、腹股沟、腕部桡动脉、右上腹部、腰背部五个穿刺部位的观察与护理,强调了预防穿刺点出血及血肿形成、感染、下肢静脉淤血或动脉供血不足及假性动脉瘤等穿刺部位并发症的发生.认为介入治疗术后对穿刺部位的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可以减少局部并发症发生,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刘洪珍;齐少春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基护实验中量化态度目标对护生操作技能成绩及护生职业态度养成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本校2004级高职护理专业三年级护生2个自然班,共128人,实验班63人,对照班65人,实验班在基护实验课中应用态度目标量化表对其实验态度进行量化,其平均成绩占期末成绩的30%;对照班实验课按传统教学,期末成绩只由期末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构成.结果 实验班期末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从学生对态度目标量化的评价调查反映,其对护生职业态度的养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结论 基护实验中将态度目标量化,能全面反映学生综合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提高护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促进护生职业态度的养成.
作者:叶玲;夏琼琼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康复新和氯锌油治疗婴幼儿重度臀红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因腹泻导致臀红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2组均于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浸湿的柔湿纸巾轻轻擦拭臀部、蘸干;对照组患处外涂康复新液,观察组患处则外涂氯锌油;均使用吸水性强的纯棉尿布,随湿随换以保持臀部局部清洁干燥,每天观察并记录用药效果,4d为一疗程.比较一疗程结束时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氯锌油治疗婴幼儿重度臀红效果优于康复新液,可以临床上推广.
作者:丁川中;王凤姣;肖嫔;蒋永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调查分析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照护需求,探讨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7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健康需求有:需要了解妊娠合并糖尿病的饮食、运动相关知识占100.0%;需要了解糖尿病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注意事项占97.14%;需要了解低血糖、酮症酸中毒的症状和预防占92.86%;想学会新生儿喂养方法占95.71%;需要护士实施健康教育占100.0%;重视护理人员的专业化程度占100.0%、重视医院就医环境和出院回访系统分别占91.43%和92.86%.结论 了解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照护需求,为护理人员从患者的健康教育和疾病相关技能的培养、护理服务效果的落实上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建立从院内到院外的一体化模式,提高母婴安全和护理服务质量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肖艳兰;郭冀丹;邓文娟;张丽珊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186例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心理护理、积极治疗原发病、皮肤护理、相关知识指导、呼吸机的保养与维护等.认为经鼻持续正压通气疗效好,全面的护理有助于患者康复.
作者:刘小白;朱秀英;彭晓芳;曾敏婕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102例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经验.原因有妊娠期母体血液动力学改变,腰硬联合麻醉后血液的重新分布等.针对性的措施包括加强体位护理及生命体征监测、心理护理等.认为精心的护理是预防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低血压的重要措施.
作者:黄雪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老年病房意外伤害的影响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志者自身因素、照护者因素、管理制度等,并提出了预防措施,如改善环境,加强对患者和照护者的管理等.认为应改善老年病房环境,加强对患者和照护者的管理,健全管理体系.
作者:马秀君;刘哲军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对实习护生标准进行预防知识培训,提高护生对标准预防的认识并应用于实际操作.方法 带教前后采用自行设计的标准预防知识问卷,在科室以标准预防知识为主的带教计划实施前后对20名在供应室实习护生进行标准预防知识现状调查,比较带教计划实施前后实习护士对标准预防认知情况.结果 实施针对标准预防带教后,实习护生标准预防知识明显增强(P<0.05),工作中能正确防护.结论 加强对实习护生标准预防知识带教可以加强其自我防护意识,为将来能够在临床工作中实施正确防护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谢淑霞;马宗晔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449例肿瘤化疗患者上肢静脉采血失败原因与护理对策,包括操作前未进行评估,找不到可穿刺的静脉,压脉带使用方法不正确,没有选择合适的穿刺方向、进针部位和角度等操作者因素,及患者精神因素和血管因素,认为操作前进行患者血管评估,选择合适的血管和穿刺部位,过硬的穿刺技术,以及患者的良好配合是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的保证.
作者:夏开萍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根据实习期高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计划,制订系统性实习方案,利用科学计划管理系统,达到培养其良好的临床评判性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 .方法 将实习期分为3个阶段,每阶段结束时进行综合素质的测评.由带教老师指定病例,提出护理问题,完成测评项目.并分别在实习开始后第14天,结束前第270天,根据(CCTDI-CV)的评判性思维气质量表制订的评估表,对高护生进行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结果 对实习期高护生按照评判性思维能力教育设计方案,指导实施带教,完成实习计划后,对两时点测评结果进行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高护生在实习期间,亲自参与制定护理内容,完成护理计划,给她们提供了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参与思维和决策的锻炼机会,逐步学会运用有效的评判性思维,提高了评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李汉群;余翠萍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实施自我管理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2006年5月~2008年5月在本科住院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肝硬化失代偿期综合防治的自我管理指导,比较干预后2组患者出院1年内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 对照组与干预组相比,患者出院1年内并发症发生率较高(p<0.01),住院时间较长(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细致、有计划、系统的自我管理指导有助于提高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改善其疾病控制能力.
作者:王萍;王娟;靳立旭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早期康复训练对76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患肢功能恢复的作用,主要是在做好心理护理的基础上,按照循序渐进、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原则对病人进行康复训练.认为针对缺血性脑率中病人进行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韶云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18例胸腰椎骨折伴截瘫病人围手术期的循证护理体会,分别从术前、术后和出院指导方面找出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通过计算机网络检索有关文献,结合临床实际做出具体评价,用以指导临床护理实践.认为循证是临床护理基础,循证护理可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回归社会.
作者:陈晓莹 刊期: 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