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爱武
目的 探讨护士分层次执行基础护理对提高老年干部病房的基础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比较在老年干部病房实施护士分层次执行基础护理前后的基础护理质量评分、病人满意度以及护士每月受表扬的次数.结果 在老年干部病房实施护士分层次执行基础护理后,基础护理质量得分较实施前高(p<0.001),护士受表扬的次数较实施前多(p<0.05),病人满意度在实施前后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护士分层次执行基础护理的管理方法能提高老年干部病房的基础护理质量.
作者:陈妙虹;林静君;成守珍;严晓芬;朱海燕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间歇鼻饲法和持续胃管泵入法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效果.方法 将67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34例,采用持续胃管泵入法喂养;对照组33例,采用间歇鼻饲喂养法进行喂养.比较2组患儿在消化道出血、残余奶、呕吐、腹胀和腹泻方面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发生残余奶、消化道出血和腹泻3种症状的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持续胃管泵入喂养法下的消化系统症状发生率低于传统的间歇鼻饲法.
作者:杨红;滕桂花;任小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产生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08年12月期间实施人工气道并行机械通气的84名患者中VAP的发生率、致病菌分布和高危因素,总结预防和控制VAP的护理措施.结果 发生VAP 21例(25.0%),铜绿假单胞菌(23.6%)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8.1%)是高危致病菌,发生VAP的主要危险因素气管切开占42.9%,肺功能障碍占35.2%,胃肠内营养占23.3%,抗感染预防性用药占29.5%,通气时间(>8d)占27.0%.结论 结合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实施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口咽部护理、合理使用抗生素、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和胃内容物反流等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和减少VAP的发生,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进而达到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
作者:易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对实习护生标准进行预防知识培训,提高护生对标准预防的认识并应用于实际操作.方法 带教前后采用自行设计的标准预防知识问卷,在科室以标准预防知识为主的带教计划实施前后对20名在供应室实习护生进行标准预防知识现状调查,比较带教计划实施前后实习护士对标准预防认知情况.结果 实施针对标准预防带教后,实习护生标准预防知识明显增强(P<0.05),工作中能正确防护.结论 加强对实习护生标准预防知识带教可以加强其自我防护意识,为将来能够在临床工作中实施正确防护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谢淑霞;马宗晔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102例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经验.原因有妊娠期母体血液动力学改变,腰硬联合麻醉后血液的重新分布等.针对性的措施包括加强体位护理及生命体征监测、心理护理等.认为精心的护理是预防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低血压的重要措施.
作者:黄雪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18例昏迷病人留置胃管操作失败的原因,包括胃管选择不当,鼻腔、食道狭窄畸形,操作不当等.认为正确选择胃管,强化护士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不断改进留置胃管的操作技能,根据昏迷病人的年龄,有无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选择合适的胃管和操作方法以及加强责任心是防止留置胃管失败的重要环节.
作者:刘艳君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102例患者经十二指肠逆行性胰胆管造影及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体位练习、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并发症护理,认为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术中配合、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观察为该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和防治并发症提供了有力保障.
作者:肖永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基护实验中量化态度目标对护生操作技能成绩及护生职业态度养成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本校2004级高职护理专业三年级护生2个自然班,共128人,实验班63人,对照班65人,实验班在基护实验课中应用态度目标量化表对其实验态度进行量化,其平均成绩占期末成绩的30%;对照班实验课按传统教学,期末成绩只由期末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构成.结果 实验班期末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从学生对态度目标量化的评价调查反映,其对护生职业态度的养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结论 基护实验中将态度目标量化,能全面反映学生综合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提高护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促进护生职业态度的养成.
作者:叶玲;夏琼琼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新护士护理病历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探讨提高新护士书写水平的有效措施.方法 检查评价和比较新护士上岗1个月内和半年后书写的护理病历质量.结果 通过加强新护士的监督管理和业务指导,半年间新护士的书写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护理病历书写质量较半年前明显改善(P<0.05).但在专科特点记录和危重病人抢救记录欠缺、语句不通等方面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 基层医院新护士大多毕业于市级职业技术学院,文化基础偏低、专业理论基础薄弱,应着重培养新护士的法律意识和服务质量意识,加强新护士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新护士的书写能力.
作者:王爱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将2007年1月~2008年12月的158例社区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80例),仅时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对降压药物的依赖性、发病时需服降压药来控制血压的次数和需住院治疗来控制血压的次数.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对降压药物的依赖性较小(χ2=6.18,p<0.05),发病时需服降压药来控制血压的次数较少(χ2=15.58,p<0.01),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发病时需住院治疗来控制血压次数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χ2=2.65,p>0.05).结论 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社区高血压患者对降压药物的依赖性,提高降压药物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自会;龚茵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25例应用经足踝髓内棒固定自体髂骨移植Ilizarov外固定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护理方法.包括术前准备、心理护理、合适体位、伤口护理、皮肤护理、术后功能锻炼、术后指导等,认为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掌握正确的延长方法,是假关节愈合成功的关键.
作者:易银芝;谢鑑辉;董林;王琪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36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24例出现呼吸衰竭时的护理,包括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呼吸衰竭的先兆症状;做到正确吸引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湿化、气管导管护理等呼吸道护理;合理应用与管理呼吸机;心理护理和适当的营养支持.认为对有机磷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在彻底清除毒物、正确合理应用解毒剂的基础上,采用机械通气救治,并从呼吸道、心理和营养等多方面进行精心的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徐桂珍;徐南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64例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方法,包括一般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指导、排便护理、造口袋的使用指导、并发症的观察、预防及处理以及出院指导,认为患者经精心的治疗与护理后,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王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PBL教学法在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6名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8名,实验组采用PBL四步教学法带教,对照组采用临床路径式带教方法,采用出科前考核和问卷调查形式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结果 实验组实习生的理论、操作及综合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100%同学认为PBL教学法能提高自学能力、护理操作水平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97.9%的同学认为PBL教学法有助于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结论 在护理临床带教中应用PBL教学法,有利于培养护理实习生的自学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健康教育的主动性和技巧,可显著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质量,深受护生们欢迎,可在临床护理带教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龚志云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剖宫产产妇行自控镇痛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6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镇痛指导,观察组30例在常规指导的基础上运用Orem自理模式的支持-教育系统理论,帮助产妇及家属掌握疼痛知识及自控镇痛泵使用的自理技能,建立有效的知识体系.对2组产妇术后6、24、36、48h的疼痛强度、寻求医护人员的帮助次数及手术后首次下床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在术后6、24、36、48h疼痛的评分降低(p<0.05),寻求医护人员次数减少(p<0.05),手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提前(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Orem自理模式应用于剖宫产产妇行自控镇痛护理中,有利于减轻剖宫产后产妇的疼痛,从而提高产妇对治疗、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朱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脐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按压时间对注射点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 把脐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患者60例按住院时间先后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注射后按压10min,对照组按压5min,比较2组局部皮下瘀斑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注射点瘀斑发生率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 脐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按压10min可有效地减少注射部位的皮下出血,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曹文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60例鼻内窥镜下激光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护理经验,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合并症的护理,术后一般护理及不良反应护理,指导患者健康教育等,认为周到全面的护理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关键.
作者:赵小林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妇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患妇科肿瘤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2组,A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B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加心理护理,比较2组患者入院、出院时的抑郁和焦虑状况.结果 B组患者于入院时抑郁(SDS)自评标准分(Y)、焦虑(SAS)自评标准分(Y)高于出院时(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抑郁自评标准分和焦虑自评标准分在入院、出院时没有差别(p>0.05).结论 常规护理结合心理护理可有效地改善妇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抑郁状况,提高了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黄达芬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早期康复训练对76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患肢功能恢复的作用,主要是在做好心理护理的基础上,按照循序渐进、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原则对病人进行康复训练.认为针对缺血性脑率中病人进行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韶云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186例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心理护理、积极治疗原发病、皮肤护理、相关知识指导、呼吸机的保养与维护等.认为经鼻持续正压通气疗效好,全面的护理有助于患者康复.
作者:刘小白;朱秀英;彭晓芳;曾敏婕 刊期: 2009年第10期